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过去,玉溪地区一些县华山松造林多用“百日苗,1983年后,这个地区大面积推广“双月苗”造林。实践证明,用“双月苗”营造华山松,具有造林成活率高,成本低,方法简便易行等优点。只要做好造林后的管护工作,可做到一次造林成功。所谓“双月苗”,就是出圃苗龄为两个月左右的苗木。“双月苗”与“百日苗”相比,由于植株小,栽植时尚无须根,子叶也尚未散开,因此,植苗时伤  相似文献   

2.
<正> 华山松是云南省主要造林树种一,历年来多采用直播和“百日苗”植苗(?)林。1976年,梁王山林场在实践中探索(?)一种“双月苗”植苗造林方法,与直播造林(?)“百日苗”造林相比,造林成活率显著提高(?)而造林成本却大幅度下降。现将有关情况(?)报如下: 一、“双月苗”造林的兴(?) 梁王山林场地处海拔2,20-2,800米的高寒山区,年均气温12℃;年降雨量约1,100毫米,6-10月的降雨量占总降雨量的80%左右,干湿季分明。这里的(?)地条件适宜华山松生长。1974年以前,该场营造华山松一直采用直播方法。因种子被鼠、(?)大量偷食;发芽出土  相似文献   

3.
华山松“双月苗”,从四月中、下旬在苗圃地进行播种、六月份进入雨季时出圃栽植。因苗木在圃时间为40——60天。故称“双月苗”。用华山松“双月苗”造林,效果好、成本低、育苗技术也比较简便,是玉溪地区大力推广的造林新方法。现将培育华山松“双月苗”的具体方法简述如下:一、苗圃地的选择。因华山松幼苗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故育苗地应选择在土层深厚、靠近水源的半阴坡。为了防止幼苗患猝倒病,必须开生荒地  相似文献   

4.
采用华山松百日苗育苗造林技术,育苗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90%以上,5a郁闭成林,成效显著。实践证明,采用华山松百日苗上山造林,不仅成活率高,而且可大大降低造林成本,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浅谈华山松百日苗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华山松百日苗育苗造林技术□程川锦杨仙琴华山松是我国特有的用材树种之一,种子可食用,经济价值较高。然而,华山松造林存在成活率低、育苗难度大、成本高等技术问题。云县林业局从1991年开始对华山松百日苗上山造林技术进行了探索,6年来,建立了万亩华山松用...  相似文献   

6.
搞好雨季植树造林,建设山区水土保持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是加速恢复地区生态平衡,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有效措施。多年来,辽宁省锦州市根据本地区的特点,采取飞、封、造相结合的办法,探索荒山造林的有效措施,摸索出了雨季造林的成功经验。一、采用大杯容器大苗造林。传统的雨季造林普遍采用“百日苗”,苗小、根浅,抗旱力较弱,造林成活率低。从2001年开始,凌海市率先开展冬季大棚容器育苗及大杯移植大苗造林。大棚容器育苗缩短了育苗时间,延长了生长期,提高了苗木的木质化程度,质量得到保证,造林成活率大大提高。此外,大棚育苗一般在冬季进行,不…  相似文献   

7.
板栗属深根性树种,主根发达,俗称“胡萝卜根”。板栗育苗,特别是培育2~3a生大苗起苗困难,起苗过浅伤根过多,造林成活率低,起苗过深费工费时,且因根系过长造林不方便。在育苗实践中,我们摸索出“控制主根,增加侧根”的断胚根育苗方法,使栗苗从原来育苗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七、七八年我们在岑溪县油茶场、种子园采用了营养杯、百日苗带土,一年生裸根苗、一年生裸根苗截杆和直播等方法行进造林。据调查,以营养杯、百日苗带土造林为好,当年播种,当年造林,次年开花,三年就有果收,是油茶速生丰产的育苗造林方法。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邢付吉 《林业调查规划》2002,27(Z1):116-118
详细介绍了云南油杉“百日苗”的培育技术 ,并介绍了“百日苗”从采种、苗圃地选择、整地、种子处理、一直到幼苗管护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0.
华山松(又名果松、吃松)是我省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滇东和滇东北地区造林面积较大。过去,群众习惯于采用直播造林。这种造林方法鼠、虫、鸟危害大,成活率低,有些地区年年造林不见林。五十年代末,富源县林业科技人员经过反复试验,取得了华山松百日苗造林的成功经验。用百日苗造林,育苗技术简单,既避免了鼠、虫、鸟危害,又避免了与农业生产争劳力的矛盾,还可节约  相似文献   

11.
我场位于北部湾畔。林区为沿海低丘陵地,海拔100米左右,坡度一般为20度。林区土壤多为砖红壤土。土层瘠薄,石砾多,部分林地岩石裸露。植被为岗松、芒箕、鹧鸪草、桃金娘等。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5—9月间,干湿季节较明显。春初受寒潮影响,有短期阴雨,是造林的“黄金”季节。过去曾进行马尾松直播或用百日苗造林,生长都不理想。从1965年采用营养砖育苗,1966年春开始用营养砖苗造林,历年造林成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容器育苗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应用。容器苗造林已成为“三北”地区抗旱造林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云南东南部红河州的半干旱暖热石漠化地区,年降水量仅800mm左右,而蒸发量达降水量的3倍左右,是云南石漠化植被恢复较为困难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造林试验,探索出半干旱石漠化地区白刺花双月苗育苗造林技术,研发的育苗、造林技术将在当地的石漠化治理工程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是皖东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其造林苗的培育,长期以来一直是沿用大田撒播或条播等传统方式育苗,由于马尾松种粒小,密度难以控制,往往是合格苗的比例小,严重地影响到造林的成活率。为了培育高质量的合格苗,近年来我们在大田育苗中采取了芽苗截根移栽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其操作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压缩育苗营养块是本中心主任许传森研究丹发成功的,现已批量生产。用途本产品是供播种育苗.芽苗移植或扦插育苗的一体化的基质和容器,可直接培育优质商品容器苗,供移植和造林用,也习用于组培、水培和插花及绿色蔬菜育苗,并且已用于学生“生命树”环保活动中。配台本中心研制的获国家发明顶目“全光照自动喷雾扦插胃苗装置”,用不产品扦插育苗,效果好,尤真是可以扦播出带花蕾的矮化花卉苗,生产组台式盆花。成分及特点本产品因植物纤维、腐檀质及轻体矿物质等结成,吸水膨胀后,压缩胄苗营养块形成良好的气相\液相\固相的微生态结…  相似文献   

16.
汪民 《河北林业》2008,(5):45-45
8月21日省林业局白顺江副局长带领造林、种苗、推广、科研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到天津蓟县学习考察容器育苗造林,考察团顶雨上山参观了容器苗造林现场,听取了蓟县林业局开展容器苗造林的经验介绍。大家很受启发,认为我省的差距还很大,必须提高认识,改进工作,下大力气推进容器育苗造林。  相似文献   

17.
针对百日青种子来源少及发芽率低等问题,分别采用扦插育苗、天然小苗移栽、天然中苗移栽方法培育了1年苗木并上山造林,结果表明:天然小苗移植效果最好,扦插育苗次之,天然中苗移植最差;扦插育苗成本最低,天然小苗移植次之,天然中苗最高;上山造林1年后,成活率和抽高最大为天然小苗移植苗,扦插育苗次之,天然中苗移植苗最低。分析认为:扦插育苗操作简单,插穗条来源相对容易,可逐步推广;扦插育苗应注意年龄效应、位置效应等技术要点;发展之初就应重视开展良种选育、仿野生环境开展混交林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8.
侧柏育苗容器规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规格的容器袋对侧柏苗生长的影响及各种规格容器袋的育苗成本的分析,结果表明:4cm×12cm的容器袋是培育侧柏“百日苗”的最佳规格。  相似文献   

19.
杉木秋播育苗是九月份播种,约经18天左右杉苗出土揭草,冬季用茅草搭暖棚防冻,次年“清明”前后撤去暖棚。杉苗于冬季,或次年春季出圃造林,亩产苗3.6万株左右。我场立江分场从一九七三年以来,年年进行杉木秋播育苗,苗木质量好,杉苗平均  相似文献   

20.
电白县大路街、大角大队的广大贫下中农,近两年来,在林业生产实践中,大力试验、推广窿缘桉“三营养”(即营养砖、营养杯、营养篮)育苗造林,收到良好的效果。大路街大队1971年“三营养”育苗50万株,造林2,100亩,相当于前十年造林的总和。大角大队去冬以来,培育“三营养”苗60万株,造林3,000亩,占宜林荒山的80%。采用“三营养”苗造林,幼林生长迅速,生势壮旺。植后当年普遍增高1.0-1.5米,好的增高2米以上;两年幼林开始郁闭。这两个大队窿缘桉“三营养”育苗造林经验,已在全县推广。现将其育苗、造林技术及其意义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