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论竹与园林造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在分析了竹独具魅力的景观效应的基础上,通过对竹广泛运用于古典园林的研究,论述了竹在古典园林中的造景作用,进而对竹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运用加以阐述。提出竹子造景是植物造景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园林设计中应借鉴和发扬古典园林中竹子造景的一些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体现了中国园林技术之精湛、设计之灵秀.本文从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特点和设计手法入手,分析"叠山理水"的园林艺术特征,从而探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构思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为基点,分析古典园林的特点,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提出将其造园手法运用于现代园林的方法和措施,为我国现代园林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瑞强 《林产工业》2023,(10):99-100
<正>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运用国画元素和古典园林意境,注重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表达,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手法,将自然、人文、历史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能够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而运用国画元素和古典园林意境的手法创造出来的中国古典园林,独有一种幽静、雅致、古朴、自然的环境氛围,使人们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在本文中,将探讨纪录片《中国古典园林之旅》中的国画元素与古典园林意境共通之处,为优化园林设计理念,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中国古典园林经历了3000多年的历史积淀,拥有丰富的园林历史文化底蕴,其中造园设计手法已经极尽趋于成熟,不仅在古代造园活动中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还继续影响着中国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方式.根据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在小尺度现代景观中的体现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代景观在继承和发扬古典园林造园设计手法时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中,直接或间接以声音为元素的景观营造比比皆是。作者通过传统诗词、美学理论以及古典园林中的实例,阐述了声景的概念以及中国古典园林声景的构成,并从植物、地形和建筑等园林设计要素层面探讨了古典园林声景的营造方法,以期为现代园林声景设计提供值得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园林景观是在利用与改造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过程中产生的,我国作为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如何将我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应用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还要深入研究.通过分析我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特点及其美学特征,提出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借鉴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应采取的有效措施,以期使人们在学习、借鉴古典园林设计思想过程中,结合现代景观的各种因素,以现代园林景观发展为基础,创造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与诗词歌赋给人的感受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在景色上追求的多是综合性、多感官的体验。本文通过结合中国传统诗词歌赋对中国古典园林具体节点景观进行多感官体验的分析,总结中国古典园林与诗词多感官体验的共通之处,站在多感官体验景观的角度上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并对当代景观设计提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园林设计中,园林入口景观是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长春市两个不同类型的园林入口景观实例,从布局、功能、形式上探讨了现代园林入口景观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0.
试论流动空间及其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斯的流动空间理念在园林设计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借鉴.阐述了流动空间理念实质及空间处理手法,并通过唐纳德、克雷、哈普林等园林设计师的设计实例说明该理念在现代西方园林中的应用以及与中国江南古典园林空间处理手法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中国移动深圳信息大厦项目是中国移动通信深圳分公司新建的办公楼,通过一系列的绿色设计和实施,该项目获得了美国LEED金级认证、国内绿色建筑认证二星级,其在节地、节能、节水、室内环境等方面的绿色设计对华南地区同类建筑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移动深圳信息大厦为例,介绍了国家绿色建筑运行标识认证,并从施工管理、运营管理和检测验证三个维度分析了中国移动深圳信息大厦的绿色建筑施工和运营管理措施,探讨了运行标识申报的重难点,并提出了运行标识申报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深圳光明区各类资源进行的详细本底调查,立足于“携光明山水之灵气,建最美公园之城区”的战略目标,以“青山绿水,绿廊连接,以人为本,特色发展”的规划策略,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融入城市双修理念,积极探索生态绿地公园化,维护山水格局;构建水域蓝脉网、绿道网及修复生态断点,构筑绿色生态网络;完善各级公园服务布局及其与各类公共空间的共建共享,提升生活品质;打造地域特色公园及植物风貌营造,实现多元统一复合,探索新时代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的路径,以期为我国公园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王威  杨涛  肖浩 《广东园林》2019,41(4):16-21
相较于深圳市内其他城区,大鹏新区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存在较大差距,道路绿化建设尤其明显,需要对新区道路绿化建设现状、建设标准、资金投入等进行研究。本研究根据景观重要性将新区道路绿化建设标准划分3级,明确了各级标准的绿化建设要求,推荐了8类道路绿化建设模式并对其进行了经济指标测算,结合调研数据提出了大鹏新区不同等级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经济指标的参考值,从而为大鹏新区政府有关道路绿化建设项目方面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铭远  王晖  陶昕 《广东园林》2019,41(3):51-56
仙湖植物园立足于生态园林建设中保护性开发和景观结合生态的规划设计理念,打造出较高品质、独具特色的蕨类植物专类园。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节点入口水景区、科普展馆与温室区和溪谷栈道区进行分析,分别解析其生态改造措施的特点:与园林造景的融合,建筑与植物生境的协调以及原生态空间的保护与展示。从地基加固、边坡治理及缺陷景观优化等方面总结技术难题和处理措施,为植物专类园的生态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现代学徒制基于“产教一体、校企协同”理念,通过教学体制和学生身份、教学场所和教学情境、课程形式与课程体系的三大变革,促使“校、企、生”三方深度融合,直面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在结构、质量和水平上未能完全满足园林行业的需求困局,从根本上解决校企合作“运行机制难”、教学“需求脱节”问题,把“德、技要素融入学徒全过程培养”。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与深圳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现代学徒制班”构建校企双主体“学徒课程育人,岗位技能育人、星火传承育人、协同创新育人”四维度培养和管理体系,是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改革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香蜜公园借地势打造的人工溪流因其合理的选址和自然式置石的营造成为公园的重要景观节点。结合工程实践提炼置石的技术性和艺术性,从驳岸置石、叠水置石、汀步踏石三方面入手,探索人工溪流自然置石在不同构成分类中的选点原则、设计要点,重点关注溪流宽度与置石之间、驳岸类型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对其尺度关系的量化分析和总结,以期对溪流自然式置石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地下空间开挖产生大量的工程弃土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环境问题,对其资源利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当前,进行泥沙分离是工程弃土的主要资源利用方式,分离后沙石直接作为骨料利用,而剩余的泥渣中含有丰富的黏土资源,却没有得到很好利用。从技术原理、工艺和质量保证措施提出以泥渣和有机废弃物为原料再生种植土的新思路,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工程弃土和有机废弃物的处置难题,还能为我国的种植土资源提供新的补充来源,在高质量绿化种植土生产和耕地占补平衡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鸟类在城市生态园林景观构建中具有重要意义。调查了珠三角区域城市绿地中的招鸟花卉植物,共计有51种,隶属20科39属,包括乔木25种、灌木16种和草本10种,主要吸引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as、叉尾太阳鸟Aethopyga christinae、啄花鸟类、鹎类、椋鸟类等鸟类。建议选择合适类群结合实际水体、科普设计等,搭配构建具有四季花期、高低错落的花海景观,有效提升城市绿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土壤水分胁迫对多花黄精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通过盆栽控水试验,对多花黄精进行干旱胁迫和水淹胁迫,测定不同处理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以及光合参数。结果表明:1)多花黄精受水淹胁迫的伤害明显,其中重度水淹胁迫下14 d后全部枯死,中度水淹33 d后开始枯死,轻度水淹40 d后变黄。2)多花黄精能忍受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重度干旱胁迫下38 d后部分叶片变黄,但在中度干旱和轻度干旱胁迫下未受到明显伤害。3)随着土壤水分胁迫(水淹、干旱)强度增大,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最大荧光(F_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的有效量子产量(Yield)、光化学淬灭系数(qP)以及净光合速率(P_n)、胞间CO_2浓度(C_i)均下降,而叶绿素a与b比值、初始荧光(F_0)、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均上升。研究结果显示,土壤含水量在60%~80%之间时,多花黄精能够正常生长,水淹胁迫对多花黄精产生明显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