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初春野生草本植物具有较强抗寒性、适应性强的特性,并能够很好地体现地方特色.通过对昆明地区初春野生革本植物的调查,发现42种野生绿色草本植物中有12种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建议将这些植物驯化并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提高昆明乡土草本植物在植物景观应用的比例,增强城市景观植物的生态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域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想要打造具有社会价值的城市园林景观,必须有效结合地域乡土植物的形象及其自身蕴含的文化气息,结合艺术性与科学性,才能突出风景园林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徐州历史乡土植物景观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旨在发掘徐州历史乡土植物景观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潜力,以期打造出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凸显城市特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黄陵乡土树种的调查和整理,该县共有乡土树木474种,其中乔木175种,灌木289种,藤本10种;隶属于80科、196属。在此基础上,对其观赏价值和在城市城绿化应用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指出开发利用乡土树木资源不仅可改善城市生态功能,而且是实现绿化地域特色性、创造黄陵独特景观文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延续与乡土材料在景观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具体的实践案例,从地域文化与乡土材料2个层面探讨在景观设计中乡土景观意象的表达策略;它并不是走仿古或复古的路线,而是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吸收优秀的地域文化,寻求精神文化与物质景观的契合点为目标,以期通过景观来凸显地域特色,提高人居生活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人们对于精神文化需求和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对于城市景观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目前建造的城市景观千篇一律,缺失地域文化内涵与乡土景观元素,乡土文化景观的独特性与多样性逐渐衰弱。本文从乡土景观的概念与发展出发,强调地域文化与乡土景观的相互联系,以及乡土景观在地域文脉延续上的重要性。以丽江古城为案例进行剖析,分析并总结出丽江地域文化景观中乡土景观是如何体现的,为不同地域乡土景观元素的应用提供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广元城市园林绿化进程中乡土植物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按其使用程度将乡土植物分为3类:1应用广泛;2应用较少;3尚未驯化,具有潜在开发价值。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广元利用乡土植物构建了观赏型、环保型、保健型、科普知识型、生产型和文化环境型6种城市绿地植物群落功能类型,并以点、线、面相结合的典型方式,将乡土植物及不同的群落功能类型应用于城区公共绿地建设,构建了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8.
2O世纪的工业文明,导致了景观资源单一化,地域特色鲜明,丰富多样的传统乡村景观也正在走向消亡,趋向“城市化”。在这种背景下,地域特色乡土景观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中心内容,而以乡土景观与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乡村园林,在这方面是应该有所作为的。乡村园林从景观、生态和文化等方面入手,对于整治农村环境,构建特色鲜明、整洁有序的乡村风貌,建设秀美新农村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建华 《广东园林》2012,34(2):8-10
城市园林景观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地域文化特色的直接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记录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城市特色园林景观建设的文化资源。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合理有效地提取与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城市地域文化的延续,还可提升城市园林景观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0.
乡土景观符号的提取与其在乡土景观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符号在乡土景观的衷征意义上进行了相关研究。从乡土景观符号的概念与演变入手,介绍了符号,文化与乡土景观之间的关系,说明地域文化传承与乡土景观符号提取之间的相互联系,强调乡土景观符号在文脉延续上的重要;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材料和技术等切入点入手,讨论如何提取与传承乡土景观符号,并将其应用到乡土景观建设中,最后,结合北京市延庆县西小庄各村整体规划设计实例,提出应从环境调查,文脉梳理,符号创作和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乡土景观符号的创作,为不同地域乡土景观符号的提取与应用提供可参考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汕头市濠江区已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的实际情况,针对该病的防治特点,结合汕头市各辖区山林的实际情况,从判断、预防、治理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为科学防控该病在我市的扩散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小叶榄仁的形态特征、生态学特性以及在汕头地区引种的生长表现。引种栽培结果表明:小叶榄仁生长和抗逆性表现良好,适合汕头等沿海地区作为庭园景观树种和行道树种,并总结了小叶榄仁的育苗及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佘爱春 《广东园林》2006,28(6):30-32
潮汕地区人文荟萃,有海滨邹鲁的雅誉,潮汕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汕头应当将这些人文、历史底藴与园林素材进系统整合和深层次的挖掘开发,结合海滨城市特点,塑造汕头园林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汕头生态景观林带现状和树种材料进行调查分析,应用景观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森林美学等原理,初步选择适宜的生态景观林树种,根据树种特性和立地条件,设计不同的树种配置模式,并对景观类型设计、营造林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推进广东省汕头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汕头市城区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及配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在总结汕头绿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道路树种选择的原则以及配置。    相似文献   

16.
陈惠玲 《广东园林》2008,30(6):17-20
介绍汕头中山公园馆花宫概况和历史沿革,论述了馆花宫的造园特色,指出了馆花宫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陈晓彬 《广东园林》2007,29(6):60-62
中山公园是汕头市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公园,公园古树名木苍翠,植物品种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四周环水,区位环境得天独厚.要保护和发展汕头中山公园,必须解决公园基础设施老化,配套不完善;植物景观比较单一,养护管理比较粗放;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力度不够;公园技术管理队伍老化和断层;公园保护资金入不敷出等问题.提出只有开拓创新,充分发掘公园的历史文化内涵,传承地域文化,保障维护资金才能实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广平 《广东园林》2011,33(6):77-79
红草细长锥螺Dbeasgracile在汕头、潮州等地区大面积发生,对红绿草这种园林植物造成严重危害。文章综合分析探讨了红绿草细长锥螺分类地位、分布和寄主、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情况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钟薇  柯文彬 《广东园林》2011,33(2):74-76
文章以汕头市人民广场花坛内大花美人蕉(Canna generalis)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大花美人蕉在高温、阳光直射广场环境下的生长状况,归纳出广场环境下大花美人蕉的养护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汕头市主要纯种草坪杂草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分析、对其危害程度进行评估,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并进行了合理利用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