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林业》2010,(6):8-8
<正>日前,陕西省副省长姚引良在宝鸡宣布陕西西大门绿化工程正式启动,并带头在宝鸡市陈仓区胡店镇胡店村的山坡上栽下一株株核桃树。宝鸡市西部山区是陕西的西大门,西起陈仓区凤阁岭镇建河村,东至金台区硖石乡林家村,东西长105公里,南北宽2.5-30公里,涉及宝鸡市  相似文献   

2.
荣县正紫镇具有中药材种植的传统,近几年,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利用闲置的荒坡、山地与农林果间作套种发展紫胡种植,增加了农民收益,发展地方经济,并摸索出一套柴胡种植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便了解土壤质量状况,为实现不同植被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小陇山山麓区移栽至耕地(前期种植柴胡)后生长3年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苗木土壤为对象,并以长期种植柴胡Bupleurum chinense的耕地作对照,采用对比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种人工植被类型下不同土层(0~10、10~20和20~30 cm)土壤养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油松苗地3个土壤层的有机质、全磷和全钾含量均小于柴胡耕地,除0~10 cm土层有机质外,其余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 <0.05);3个土壤层的全氮含量在油松地和柴胡地两者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 0.05)。油松苗地3个土壤层的速效钾均显著大于柴胡地(P <0.05);而有效磷含量却小于柴胡地(10~20 cm除外),且仅在20~30 cm土层两者差异达显著水平(P <0.05);同样,3个土壤层的碱解氮含量在油松地和柴胡地两者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 0.05)。2)2种植被类型下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表现出"表聚现象",即养分含量从表层向下层呈递减趋势;而全钾含量在2种植被类型下均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即从表层向下层呈递增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 0.05)。3)主成分分析表明:速效钾和全磷是影响油松苗地土壤质量的最主要土壤因子,而全氮和全磷是影响柴胡地土壤质量的最主要土壤因子,且土壤养分综合得分表现为油松地(1.467)<柴胡地(1.504)。可见,油松人工苗明显地降低了耕地土壤养分含量,长期栽植将会导致土壤养分处在较低水平,因此在大苗培育期间要因土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尤其需要及时补充土壤有机磷肥;而对柴胡耕地也应该补充有机氮肥和磷肥。这些结论可为小陇山山麓区域耕地进行土地合理利用和土壤科学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国有坪头林场位于宝鸡西部的秦陇林区,辖区内除有林地外,宜林荒山面积较大,横跨渭河南北两岸。立地条件既有秦岭山脉的特征,又有陇山山地的性状。且地形复杂多变,山势陡峭,土壤瘠薄,立地条件差,  相似文献   

5.
对大叶柴胡的不同炮制工艺,采用薄层层析,紫外测定方法进行了化学分析,以探讨不同炮制方法的对春毒性成份-柴胡毒素,乙酰柴胡毒素的消除效果。结果表明:运用湿热干燥法可以达到消除毒性的作用,毒性实验表明,其毒性小于一般药用柴胡,为重新利用大叶柴胡的药用价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是核桃最适生区之一,也是宝鸡市核桃主产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果实品质优良,群众发展积极性较高。据统计,2009年全区核桃产量为2850吨,产值达5700多万元,平均每亩收入1000多元,在西山地区核桃年人均收入44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左右。核桃产业已成为陈仓区继花椒产业之后又一助民增收致富的特色干杂果产业。  相似文献   

7.
宝鸡市在创建生态文明及森林城市中不断遇到非正常季节的绿化种植,如果没有一定的技术措施,则很难保证种植苗木的成活率,本文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对反季节绿化种植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反季节绿化种植的技术要点,探讨了反季节绿化种植的应对措施,以期为宝鸡地区园林施工中反季节种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按柴胡的植物资源、主要产地、化学成分、药理药效和安全性等,进行了概括总结和归纳,为柴胡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白皮松是宝鸡市重要的乡土树种,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加快白皮松苗木基地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打造"美丽宝鸡"具有重要意义。一、苗木生产现状近年来,随着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及绿色宝鸡建设的持续推进,宝鸡市白皮松苗木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
北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也叫竹叶柴胡、柴胡。南柴胡 (B.scorzonerifolium Willd),也叫狭叶柴胡、红柴胡。两者均为伞形科植物,以根入药,有解表和里、升阳、疏肝解瘀之功效。由于两者植物形态非常相似,在生产上很容易混淆。现将北柴胡与南柴胡的主要区别介绍如下。 1根 1. 1北柴胡:主根粗大、坚硬,外皮灰褐色或黑褐色,常有少数侧根。 1. 2南柴胡:主根圆锥形、较软,外皮红褐色。 2茎 2. 1北柴胡:茎丛生或单生,上部多分枝,略成“之”形弯曲。茎基部无纤维状叶柄残基物。 2. 2南柴胡:茎单一或 2~ 3丛生,茎上部…  相似文献   

11.
以宝鸡市陈仓区佳苑新城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明确"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了"因地制宜"梳理,针对规整行列式布局的实际,宏观构筑"三入口、一中心、两竖四横、四主景、六树阵"的蝙蝠框架,探索了"人性化"园林绿化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为中小型住宅小区绿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仓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以西,区内光、热、水条件良好,山地气候特征明显,自然条件优越,植被类型多样,植物资源丰富。一、陈仓区公益林建设与管理现状陈仓区自2001年开始正式启动天然林保护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到目前为止已建成重点生态公益林6.66万公顷,分布在12个镇的57个行政村及5个国有林场的28个营  相似文献   

13.
大叶柴胡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有毒性.被停止使用。此文通过加工炮制后对其药效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内毒素致热后的家兔解热实验效果显著;镇痛作用与柴胡相似,抗炎作用优于柴胡,抗肝损伤作用与柴胡相似。实验显示:炮制后的大叶柴胡具有柴胡类似的作用,为其应用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2019年2月宝鸡市PM_(2.5)浓度的变化及来源特征,利用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潜在源贡献分析法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研究了宝鸡市PM_(2.5)不同轨迹的输送特征、潜在贡献源区及贡献大小。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宝鸡市PM_(2.5)平均浓度为112.4μg/m~3,变化范围为17~229μg/m~3。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2019年2月20日1:00和2月6日17:00。宝鸡市PM_(2.5)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双谷型,峰值分别出现在9:00和21:00,谷值出现在6:00和17:00。后向轨迹聚类分析表明,宝鸡市主要受宝鸡偏东方向短距离传输以及偏西方向长距离传输的影响。PSCF结果表明,陕西南部、四川西北部、陕西中部以及宝鸡市当地区域是影响宝鸡市PM_(2.5)浓度的主要潜在源区。CWT分析结果表明,宝鸡周边地区对宝鸡市CWT贡献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陕西省宝鸡市农田防护林建设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意见建议,以期为宝鸡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洮河林区柴胡种植从选地、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及收获加工等技术。  相似文献   

17.
柴胡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柴胡(Bupleurum chinenis DC.),别名为北柴胡,竹叶柴胡。产东北、华北、内蒙古、河南及陕西、甘肃等省(自治区),多为野生。人工栽培近几年刚发展。以根入药,大宗常用中药材。根含柴胡皂甙甲、乙、丙、丁及白芷素等成份。有解表和里、疏肝解郁、升举中气的功能。主治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肝炎、胆道感染、胸满肋痛、月经不调等症。日本柴胡汤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8.
日元贷款植树造林项目是宝鸡市陈仓区利用外资进行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外援项目之一,也是陈仓区积极扩大林业融资渠道、促进全区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陈仓区日元贷款项目于2001年12月完成总体设计和施工设计,2002年3月全面启动,2010年全部竣工。项目建设总面积为3111.6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012.6公顷,飞播造林2099公顷。项目实施10多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和市林业局的高度评价。2003年,全省日元贷款项目现场观摩会在陈仓区县功镇强家庄村宋家岭作业区成功召开,陈  相似文献   

19.
1999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宝鸡市陈仓区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退耕还林区已初步建立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与农村产业结构,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以山西省沙棘主产区岢岚县、右玉县、关帝山3地沙棘叶为试材,采用《中国药典》沙棘项下方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比较分析了不同产地、不同采摘时期以及不同雌雄沙棘叶总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沙棘叶总黄酮含量为岢岚县右玉县关帝山;沙棘叶总黄酮含量随采摘时期不同大致呈现双峰曲线,6月至8月总黄酮含量相对较高,其余时间含量较低;雌株沙棘叶总黄酮含量平均值略低于雄株。可为评价和利用沙棘叶资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