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定西市安定区现有奶牛796头,其中成年奶牛523头、幼牛273头。从2008年3月起,有6头成年牛发病。病牛开始表现跛行,逐渐发展站立困难。临床兽医当作风湿症治疗,没有任何效果。笔者仅凭甘肃中部地区耕牛跛行病诊疗经验,尤先考虑到代谢  相似文献   

2.
清代名医吴鞠通说 :“医者不知死 ,焉能求生”。所以临床医生知道生死才能更好的预知病情的发展、预后。掌握治疗的时机 ,减少对家畜治疗引起的纠纷。民间兽医中流传着很多对牛生死危急判断的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很有用。1 看形态 形如醉狗牛危急 ,步态不稳 ,控制失调。多发生在牛病后期 ,脱水后期 ,中暑、脑炎等 ,多预后不良。头低耳搭病不起。病牛头低于肩部 ,两耳下落 ,重症头贴地 ,扭耳无一点反映。在危急症后期都表现这一症状。呆立不动病已真。病牛呆呆站立 ,牵拉不动 ,形如木马 ,如昏睡状。卧地游泳死转归。病牛侧卧地 ,四肢游泳划…  相似文献   

3.
瘘管手术会引起牛消化功能的紊乱,手术后护理中,饲喂环节应结合限饲和逐步加量的原则,实现牛采食量的逐步恢复。作者通过对11头奶牛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安装手术、术后护理、采食和体重的恢复状况进行记录,为奶牛的瘘管手术和术后护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正>马属动物髋关节脱位并发股骨头骨折病例较为少见。笔者在牛试验手术成功的基础上,对1头患驴,截除股骨头,植入人工圆韧带,效果很好。1病史唐河县城关乡农民王××1头2岁公驴,2014年3月6日滑倒跌入粪坑,不能自起,抬起后左后肢悬空不能负重。2临床诊断经检查,左臀部比对侧偏低,髋关节部肿胀,患肢明显缩短。站立时左后肢一直是蹄尖着地,蹄尖向  相似文献   

5.
我场奶牛群,于1984年10月暴发牛Ⅲ型布鲁氏杆菌病,经对全群447头牛进行检疫(SAT试管凝集反应)的共检出阳性牛138头,可疑牛60头,污染率为44.3%。在234头成母牛中,阳性牛115头,可疑牛31头,感染率高达62.4%。在发病后,对假定健康牛进行了饮水免疫(S_2,猪种布氏杆菌2号苗),病牛实行隔离饲养。1985年8月,在乌市农委和地方病防治所的领导下,应用新疆兽医防疫总站和新疆军区总医院研制的单克隆抗体—“抗 A544—McAb”,对病牛进行治疗试验。采用皮下注射的方法,每公斤体重注射抗 A544—McAb0.2毫克,每7—10天注射1次,共注3次。病牛分3批治疗,共治阳性牛和可疑牛150头。治疗结  相似文献   

6.
以盱眙水牛病自然发病牛或人工感染传代病牛后期血清与病牛肝、淋巴结组织匀浆提取物进行琼脂扩散试验.结果.以病牛肝、淋巴结、脾混合提取物为抗原对该病后期血清可产生沉淀反应(10/13).取其中2头阳性病牛血清作为特异性抗体,对7头病水牛肝、脾、淋巴结混合悬液起反应;对另1头病水牛肝、淋巴结组织分别起反应;对该牛的脾组织不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7.
产后后躯瘫痪是指母畜产后后驱不能站立或站立困难,奶牛、耕牛较易发生。下面我们介绍一例耕牛产后后躯瘫痪的诊治情况。1发病情况2004年5月21日,我市兴隆乡李某饲养的1头30月龄本地耕牛初产1头雌性犊牛,产前3小时左右发现母牛卧地不愿站起,产后2小时左右发现卧地不起。当地兽医在牛发病后1小时,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风湿灵等药物,每日1次,连用3天,均无效果。据畜主介绍,该病牛产犊过程较慢,胎衣正常排出,食欲、排粪尿正常,犊牛日哺乳2次。2临床症状及诊断病牛膘情一般,卧地不起,由于治疗延误,造成前肩、后臀部共有3处较严重褥疮、水肿,两前…  相似文献   

8.
母牛卧地不起综合征是泌乳牛临近分娩或分娩后发生的一种以卧地不起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病牛在2次钙剂治疗后24h仍不能站立,常发于产犊后2~3d的高产母牛.本文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对2732头家畜外科手术中,选用涂抹、腹腔灌注菜籽油的1581头家畜的受术器官末发现粘连和创口感染,末使用涂抹、腹腔灌注菜籽油的1151头家畜受术器官粘连发生率和感染率分别为75%和5.2%。结果表明:家畜在外科手术时涂抹或灌注菜籽油可以防止受术器官互相粘连和感染,避免或减轻手术后遗症。  相似文献   

10.
1987至1988年我们共治疗难妊牛22例,治疗后,第一情期配准受胎8头,第二情期准胎11头,第三情期受胎3头,取得了满意结果。现将主要治疗方法及体会分述于下,供参考。一、病牛情况这22头难妊牛均为子宫内膜炎,其中有4头是胎衣不下引起,9头是助产时污染子宫所致,其余病例原因不详。这些病牛基本上没有全身症状,个别牛体温稍高。发情周期基本正常,只是在发情时恶露较多,粘液中常带有粉红色絮状物,严重者带有腥臭味,阴道检  相似文献   

11.
牛流行热是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蚊蝇叮咬病牛时将病毒吸入,这种带毒的蚊蝇再叮其它牛时,即可将病毒注其它牛体内。牛流行热发病快,患病后牛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眼结膜充血,流泪,鼻、口流水样黏液,体温升高至41℃~42℃,呼吸急促,达80次/min以上,肺部听诊,肺泡音高亢;后肢微肿并有痛感,不愿行走,喜卧、不赶不起,起后站立不稳,强行驱赶步态不稳,后肢上提困难,擦地行走;便秘,排粪呈黑褐色,并夹有黏液,尿量减少,孕牛流产。病牛经及时综合治疗,2~3d可恢复采食。治疗本病无特效药,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注意观察牛群,发现病牛及时…  相似文献   

12.
奶牛腐蹄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繁殖、泌乳对自身体况依赖程度很高 ,例如奶牛肢蹄养护问题 ,似乎跛行的瘸牛与生产关系不大 ,可一旦站起、站立、行走困难 ,致使生产性能大幅度下降 ,极易失去饲养价值。笔者调查一个 12 0头存栏量的奶牛场 ,1年中由于疾病导致牛淘汰总数为 17头 ,其中因腐蹄病淘汰 5头 ,占 2 9 4 %。现就北方地区奶牛腐蹄病作一简单分析。1 症状1 1 奶牛腐蹄病是指蹄的真皮和角质层组织发生化脓性病理过程的一种疾病 ,其特征是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 ,病牛疼痛、跛行。所统计的发病牛均为成年泌乳牛的右后蹄 ,病初总提起后蹄 ,不负重 ,病牛站立时…  相似文献   

13.
马忆新 《兽医导刊》2020,(8):147-147
目的:探究中、西兽医结合对牛瘤胃臌气的治疗价值。方法: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某养殖场52头牛瘤胃臌气病牛作为实验牛,进行实验分组治疗。对照组病牛26头,单用西医治疗;观察组病牛26头,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病牛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牛总治疗疗效达到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牛治疗效果80.8%(P<0.05);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病牛复发率7.7%,对照组病牛复发率38.5%,两组数值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牛瘤胃臌气,不仅疗效确切,而且有防止复发之效,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牛的流行性感冒,一般表现为发热、气喘、消化道和呼吸道严重的卡他性炎症,四肢和关节障碍,只要辨证得当、治疗及时、一般治愈快。对四肢和关节障碍造成卧地不起的病牛采取针灸疗法,可很快自行站立行走。笔者自1987以来接诊因患流感而卧地不起的病牛127例,采用中兽医针灸疗法,在针灸后5-10min内就能站立行走,取得很好效果,此法操作简便,见效快,经济实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症状病牛两后肢向后努伸,腰向前弓,左肢略微抬起不能负重。病牛胸椎与腰椎结合部椎间盘明显突起,手用力按压病牛有疼痛反应,左侧背最长肌高于右侧。以上病状每隔15min发作一次。病牛食欲、大小便正常。2病因病牛有采精滑倒摔伤记录,经触诊发现椎间盘有轻微错位,疑为因滑倒时扭伤脊椎,椎间盘错位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引起椎间盘骨质增生,继而压迫脊神经,并伴随脊髓炎,而妨碍后肢运动神经的正常功能。3治疗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mg×40,青霉素钾80万IU×40,静脉滴注,连续用药一周。此病在农户散养牛中不常见,而采精…  相似文献   

16.
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前后发生的常见营养代谢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病牛肌肉无力,走路不稳,常卧地不起,甚至四肢瘫痪或者昏迷等特征。本病一般发生在膘情好,可产3-6胎的高产奶牛。发病初期,患牛不食,频繁起卧,站立时两后肢频频换蹄,四肢肌肉轻度震颤,步态不稳。随病程的发展,患牛卧地不起,头往往转向一侧,  相似文献   

17.
<正> 1 发病情况山东省莱芜某奶牛场的3月龄犊牛发病。该牛体重100千克左右,脐部出现局限性拳头大小的球形肿胀,质地松软,没有红、痛、热等反应.同时用手挤压可将其内容物挤压到腹腔,且精神状态较好,没有明显的全身反应。经穿刺诊断,抽出少量透明的浆液性液体。同时畜主描述此牛犊脐带曾感染,治疗后,炎性肿胀消退。经综合分析初步诊断为脐疝,并决定对其实施手术治疗。2 治疗术前禁食,按常规无菌技术实施手术。2.1 麻醉麻醉前肌肉注射硫酸阿托品10毫克,5分钟后用速眠新对犊牛全身麻醉,按0.10~0.15毫升/100千克体重,对其肌肉注射0.12毫升。2.2 保定待奶牛出现麻醉状态,对其实施仰卧保定。接着术部常规剃毛,消毒。2.3 手术观察犊牛5~10分钟,待其进入稳定的麻醉状态,经确定麻醉效果良好,对其实施手术。在疝囊底部作一切口,皱襞切开疝囊皮肤,接着仔细的切开疝囊壁。在此过程中做好止血工作,一般的出血可用止血钳,必要时可贯穿结扎。切开疝囊壁后可见疝囊内容物,经仔细检查发现囊肠管有轻微粘连,幸好没有变性、坏死,仔细剥离粘连的肠管,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将其内容物还纳入腹腔,然后用手术刀将疝轮光滑面作轻微切割,形成新鲜创面,用生理盐水冲洗,以便于手术后愈合,接着用荷包缝合法缝合疝轮,撤布160万单位青霉素,待疝轮缝合后,用手术刀修整皮肤创缘,同时对皮肤进行结节缝合。3 术后护理术后犊牛应放置在垫有清洁、干燥垫草的牛床位或牛笼内,以避免创口被污染而引起感染,同时加强术后护理。不宜喂得  相似文献   

18.
2004年秋季,我市许多耕牛发生外感风寒,据统计,在1周内共发病214头,发病率7·6%。其中水牛发病13头,因失治卧地不起,畜主自行宰杀1头。笔者在该镇开展诊治工作,曾对2头病牛采取解热、镇痛、强心补液疗法;另对43头病牛一律采用“九味羌活汤”内服治疗,发病轻者1剂,重者2~3剂即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典型病例简介于后。1临床症状牛多数发病突然,体温升高达40℃以上,稽留数日;精神沉郁,眼结膜潮红,鼻腔多见浆液性分泌物;心跳每分钟70~120次;呼吸急促,一般在每分钟40次以上;反刍停止,食欲废绝,粪便干燥,有时混有血液;病牛不愿站立,强迫行走,…  相似文献   

19.
舒兰市舒郊乡付家村三社范国臣家的牛,于2003年6月23日分娩,产后先是胎衣不下,后是子宫多次脱落,十分危险,后经老兽医用新法治疗,现以痊愈。病情:病牛23日分娩,2d内仍然胎衣不下。25日给病牛做剥离胎衣手术,术后的8h子宫完全脱落,此时牛努责、不安、时起时卧、尾根抬起、后肢不时打地、阴门中脱出不规则长圆形物体,末端已超过飞节,脱出部分布满椭圆形的海绵状母体胎盘。由于母牛起卧不安,受到摩擦损伤,导致大量出血,粘膜水肿,增厚而且变成肉冻状。治疗:让牛站立,但站起又趴下,于是用长木杆将牛抬起来后,将一侧木杆放在砖墙上,另一侧用人继续…  相似文献   

20.
藁城市毛庄牛场饲养杂交黄牛39头,这些牛是用来作奶牛胚胎移植的受体母牛,经过选拔及处理后,其中14头受体黄牛于2004年6月22日实施了胚胎移植术,术后两天先后出现2例直肠炎病牛,并对其分别进行了治疗,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