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智慧农业发展的基础在于数字农业,数字农业是实现农业物联网发展的前提。数字农业从概念的产生,到实践中的探索、发展和应用,一直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之中。为进一步促进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5G等新兴技术在数字农业领域的应用,本刊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李道亮老师,围绕数字农业的发展、关键支撑技术、5G与数字农业的融合等方面进行分享,并探讨了目前5G在数字农业中的应用限制,并对数字农业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王维  赵鹏飞  韩沫  刘海  刘行易 《蔬菜》2023,(12):1-9
编者按:2023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2023年4月,《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要求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及《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部署要求,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内容,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整体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数字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飞速融入传统产业,农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逐步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石。数字孪生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化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农业。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建模和仿真,帮助农业生产实现智能化、高效化、可持续化。本文就数字孪生技术的产生、主要内容进行详细介绍,探讨数字孪生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及典型案例,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主持人:刘艳鹏  相似文献   

3.
《长江蔬菜》2003,(5):17-17
“数字农业”是利用信息技术全面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科学技术。“数字农业”的内容主要包括农业要素、农业过程及农业管理的数字信息化。“数字农业”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也是农业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发展“数字农业”及相关技术,将会使我国农业从依靠经验为主的传统产业,转变为依靠高新技术的现代产业,对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从1990年开始,“863计划”智能计…  相似文献   

4.
刘绪军 《中国果树》2021,(2):I0007-I0007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被各行各业深度应用。未来农业不仅仅是无人机、新型种植技术的创造和普及,还应该运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将农事管理更精细化。基于计算机网络系统,数字农业应运而生。数字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高级形态,能够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必经之路。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的《区块链+数字农业:2030未来农业图景》一书通过对中国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认为中国农业亟待数字化转型。的确,区块链是未来数字农业的关键入口。  相似文献   

5.
与世界农业发展历程相似,我国农业的发展历程也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传统农业时代、机械农业时代、信息农业时代、智能农业时代。其中,智能农业时代正处于进行时状态。智能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数字农业的推进和进阶。数字农业是智能农业的基础,也是智能农业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业技术较为领先的国家之一。为了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更加顺利,需要从多个方面提升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包括农业推广、农业增产技术、农业生产管理方面等。本文主要阐述了农业推广与农业种植业的关系,并提出了农业推广促进农业种植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西南园艺》2010,(6):5-5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继续优化、政策法规不断健全、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地位作用持续增强。农业机械化发展从初级迈入了中级阶段,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缓解了务农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对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促进粮食连年丰收、农业稳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8.
王启宾 《中国果树》2023,(5):167-168
<正>进入新时代,数字媒体艺术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逐步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覆盖的行业或领域日益广泛,且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乡村振兴同样离不开数字媒体艺术的支持,对此国家先后颁布多项政策措施来充分发挥数字媒体艺术的作用,积极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伴随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5G技术逐渐实现商业化,这也给数字媒体艺术同农业发展的结合带来了契机,其对农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村地区在数字建设方面主要存在农业数字技术发展落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成熟、农产品生产还未形成品牌等问题,其严重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数字乡村是指按照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广泛应用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着力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领域数字化转型,建成数据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治理高效有力的智能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数字乡村建设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提出并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2019年国家出台《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 年)》等后,擘画了数字乡村建设的蓝图。同年12月,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并启动了杭州等4个市、德清等11个县的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开启数字乡村建设行动[1]。2021年,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2],作为第一个省级纲领性文件,对指导全省各地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农业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农业的发展更是促进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力量。推广农业新技术对促进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推广农业新技术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才能促进我国农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本文以贵港市为例,探讨农业新技术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对策,以期为促进贵港市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无公害农产品实施强制性认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推进措施。经过四年多的发展,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带动农业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促进农业“三增”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12.
黄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期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莉萍 《长江蔬菜》2015,(11):61-63
随着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的分化,除了一般的小农经营主体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农村、农业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动实现代际传承和新老交替,从而破解了我国未来农业经营主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难题,是培养职业农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出现的分化,除了一般的小农经营主体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农村、农业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动实现代际传承和新老交替,从而破解了我国未来农业经营主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难题,是培养职业农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出现的分化,除了一般的小农经营主体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农村、农业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动实现代际传承和新老交替,从而破解了我国未来农业经营主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难题,是培养职业农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唐海溶 《广西园艺》2009,20(1):17-18
蔬菜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近年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成为了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揭阳市地处东南亚热带,生态环境优良,蔬菜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是蔬菜生产最适宜区域之一。近年来,揭阳市蔬菜种植面积发展较大、品种亦较为齐全,蔬菜市场的状况亦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正处于现代改革新时期,对我国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发展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农业经济管理的不断深化与推进,农村经济随之进行了改革,使农业空间格局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农业经济体系整体结构也在不断改变,促进了我国农业改革的深化。信息化的应用为农经发展带来便利,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业农经收入水平,促进了农经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家庭生态农场作为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载体,对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我国家庭生态农场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面临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诸如:扶持家庭生态农场的相关政策不完善、农场生产成本较高、农产品营销难和“三产”融合程度低。我国家庭生态农场需要通过发挥政府引导、降低生产成本、开拓销售渠道和加大“三产”融合力度等途径来实现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18.
贺超兴 《园艺学报》2007,34(6):1568-1568
由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农业信息化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SIITA2007)于2007年10月26—2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为中心,将不同研究背景包括植物科学、畜牧、农学、环境科学、水产养殖等方面的研究者组织在一起共同探讨信息农业应用技术这一主题,从而为我国数字农业发展和科技信息交流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9.
徐峰 《花卉》2021,(4):291-292
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之一,而且农业生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基础,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农业生产也发生了改变,将农业生产与现代化科技相融合,形成我国特有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众对农业生产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对农艺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也有了清楚的认知,同时也增加了将农艺技术应用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便通过对发展农艺技术的意义、农业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农艺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提升农艺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影响力,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艳鹏 《蔬菜》2021,(12):2-7
数字技术的应用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浙江, 这个在互联网时代走在了全国前列的大省,如今成为了数字化的高地。目前,浙江省内县域数字农业农村总体发展水平已达68.8%,高于全国总体水平32.8个百分点。作为数字经济大省,浙江一直在探索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乡村建设路径。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浙江,体验数字化给社会运行、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数字化激发出的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