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饲料学是一门阐述动物饲料的化学组成、营养理化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和应用技术的科学,对动物的生产发展至关重要,不仅是推动动物生产不断发展的理论与技术基础,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是价值塑造、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其育人效果对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领域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对此,系统阐述了饲料学课程概况、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成效与反思,初步实现了在饲料学课程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拥有扎实专业功底、高尚品德与良好职业操守的动物科学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9,(12):80-81
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课堂思政",是新时代对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时代要求。配合饲料生产是我校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把"立德树人"融入教学中,完成从"思政课堂"到"课堂思政"的转变是不可避免的新趋势。从配合饲料生产课程"课堂思政"的总体目标、教学设计与实施、课程体系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初步探索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加强专业课程建设的关键任务。饲料加工工艺是动物营养与饲料、饲料工程等专业的核心技术课程,在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大背景下,以此课程为例,从课程定位、课程思政目标、教学设计、构建途径等方面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鸡粪在鱼配合饲料中的添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粪是鱼的优良的再生饲料,利用鸡粪添加在配合饲料中养鱼,可以扩大饲料来源、节约商品饲料、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生态平衡。本文对鸡粪的营养价值及其在鱼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添加方法、添加效果等进行综合评述,鸡粪的粗蛋白含量一般在25%以上,饲料价值高于一般商品饲料,在鱼配合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25~3o%,鸡粪的处理方法以晾晒法最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长吻鮠人工配合饲料中,鱼粉的含量高达60%以上,饲料成本很高。本文报导以沙棘果渣单细胞蛋白部份替代饲料中的鱼粉饲养长吻 鱼种的实验结果,并对单细胞蛋白能否用于配合饲料作出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6.
《渔业经济研究》2005,(5):43-43
1在配合饲料中混入新鲜蚯蚓 目前鱼用配合饲料的适口性及饲料效率等方面一般较天然饵料差。而利用新鲜蚯蚓混入各种配合饲料中,可弥补这一不足,特别是喂养3厘米以上的稚鱼效果更好。具体方法是在混合各种粉料时把新鲜蚯蚓的体液吸入被混合的各种粉料中,浸有体液的饲料适口性好,饲料效率高,新鲜蚯蚓与配合饲料混合的重量比,一般以5%左右为好。具体要视鱼的种类和大小而异。  相似文献   

7.
在动物科学一流专业建设视阈下对畜牧行业人才的技术水平及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充分发挥牛生产学课程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德育水平,对课程思政融入牛生产学课程进行研究。任课教师通过线上线下进行多种形式的课程思政学习,提升其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实地调研、网络等形式收集资料形成课程思政案例;将思政案例融入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西藏农牧学院牛生产学课程中实施并比较实施前后学生的成绩及问卷调查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除学生的考试成绩差异不显著外,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德育水平、综合能力及满意度均有了显著提高。可见,这些思政案例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后的实施效果良好,可以在牛生产学教学中继续应用并不断完善,为其他相关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曹中赞  张燚  于立辉 《畜禽业》2023,(1):42-44+48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沈阳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的重要核心课程。《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不只是动物医学/动物药学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主阵地,同时也是进行“立德树人”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就《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提炼以及将爱国主义、职业道德、劳动素养、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及科学家精神等融入课程教学过程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总结,以期为高等农业院校动物医学/动物药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长吻wei人工配合饲料中,鱼粉的含量高达60%以上,饲料成本很高。本文以沙棘果渣单细胞蛋白部份替代饲料中的鱼粉饲养长吻wei鱼种的实验结果。并对单细胞蛋白能否用于配合饲料作出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0.
李立新 《内陆水产》2006,31(7):12-12
池塘高密度养鱼普遍使用全价配合饲料,饲料成本占整个养殖成本的60%以上,科学选用、合理投喂全价配合饲料,是提高池塘养鱼效益的关键。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从配合饲料的选择、加工质量、保存、投饵情况,提出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鱼用饲料添加剂种种鱼用饲料添加剂是指配合饲料中加入的各种微量成分,它与蛋白饲料、能量饲料一起组成配合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量很小,但作用很大,能完善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促进鱼的生长发育,防治各种疾病,减少贮存期间饲料营养成分的变质损失...  相似文献   

12.
在10余年的推广以配合饲料饲养淡水鱼的工作中,通过跟踪鱼病防治服务,在山东省发现了以下营养性疾病:1)鲤瘦肌病:此病在剐开始推广配合饲料时,因养鱼户自己购买原料中的鱼粉氧化变质而引起的。2)草鱼、鲤肝胆病变与浮水病:此病从投喂配合饲料时发生,并随时间的推移呈日渐严重趋势。按鱼的营养需要配置饲料,此病可绝。3)喹乙醇中毒病:此病鲤多见,随配合饲料的产生而产生。投喂高维生素的全价配合饲料后可愈。  相似文献   

13.
鱼类增养殖业的发展,饲料问题突出出来。鱼类饲料分天然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两大类。在以养浮游生物食性鱼类为主的池塘和在湖泊、水库鱼类增殖中以及各种养殖类型的仔鱼培育阶段,天然饵料依然占居主导地位。强化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工配合饲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不同饲料对黄鳝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代勤 《水产学报》2003,27(6):558-563
进行了黄鳝喜食的天然动物性饵料蚯蚓、鲢肌肉和配合饲料对黄鳝消化酶活性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黄鳝各消化组织中蛋白酶活性均以摄食蚯蚓组增加幅度最大,其次为摄食鲢肌肉组,而以摄食配合饲料的蛋白酶活性增加最小;(2)胰蛋白酶的活性变化则以摄食鲢肌肉组的增加幅度最大,以摄食蚯蚓组次之,摄取配合饲料组的增加幅度最小;(3)淀粉酶的活性以摄取配合饲料的黄鳝的增加幅度最大,其次为摄食鲢肌肉组,增加幅度最小的为摄取蚯蚓组个体;(4)脂肪酶的活性变化以摄取鲢肌肉的增加幅度最大,其次为摄食蚯蚓的,摄食配合饲料组增加幅度最小。这表明不同饲料对黄鳝消化器官消化酶的活性影响不同,这可能与不同饲料的营养组成、性质有关,食物中的不同营养物质会刺激黄鳝消化器官分泌相应的消化酶,以便更好地消化所摄取的食物。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扩大饲料蛋白源,埃及已试用活性污泥饲养鲤鱼,从而部分代替了通常使用的麸皮、棉籽粉配合饲料。经45天试验,结果表明,全部用活性污泥代替配合饲料,由于所含能量低,效果不佳;而用部分活性污泥代替配合饲料,效果较好;当活性污泥在配合饲料中占40%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鱼用配合饲料是由各种商品饲料作为原料,根据各种鱼类的不同发育,生长时期所需要的营养素含量,或依照已有的饲料标准制定原料配合比例的。在进行配合饲料试验或沿用已有的饲料标准时,要保证各种营养素需要量,特别是蛋白质需要量,因为鱼类不能将淀粉,脂肪转化成蛋白质,而只能由食物中提供。为此,要进行鱼用配合饲料原料配比的计算,计算所用原料配合比例构成配合饲料中各营养成分的初值,  相似文献   

17.
鱼用饲料添加剂是指配合饲料中加入的各种微量成分,它与蛋白饲料、能量饲料一起组成配合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量很小,但作用很大,能完善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促进鱼的生长发育,防治各种疾病,减少贮存期间饲料营养成分的变质损失,改进饲料的适口性以及鱼的品质。常用的鱼用饲料添加剂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8.
鱼类营养与配合饲料技术讲座可为鱼类采食的物质,我们称之为饲料.除天然粗放养殖情况外,鱼类养殖的主要成本就是饲料购置费.因此,鱼类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哪些营养物质;饲料中可以提供些什么样的营养物质;如何通过不同种饲料原料进行配合,以获得一种可以完全满足鱼...  相似文献   

19.
分析测定了裂壶藻粕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并研究了在鲍苗配合饲料中添加30%的裂壶藻粕对鲍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裂壶藻粕的粗蛋白含量为44.0%。经过60天的培养,实验组(在商品配合饲料中添3n30%的裂壶藻粕)鲍苗较对照组(只投商品配合饲料)的成活率差异不明显,但壳长和体重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3.4%和16.0%。  相似文献   

20.
1985年12月11日至14日,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池塘养鱼、渔船及渔业机械仪器三个专业委员会在广州召开了全国鱼虾饲料学术讨论会。与会者向大会提交了七十余篇论文和报告,就饲料基础理论、生物饵料培养、配合饲料与加工机械,今后鱼虾饲料的研究方向及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