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操作演示微视频结合TBL教学模式在兽医外科手术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以四川民族学院农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1842动物医学班学生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模式教学,1942动物医学班学生为实验组,实施微视频结合TBL教学模式开展兽医外科手术实践教学,对比2组学生的手术实践课堂表现和手术实践理论成绩。根据组间对比可知,实验组学生的手术实践课堂表现评分和手术实践理论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操作演示微视频结合TBL教学模式应用到兽医外科手术实践教学中,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提升课堂表现,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曹中赞  张燚  于立辉 《畜禽业》2023,(1):42-44+48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沈阳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的重要核心课程。《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不只是动物医学/动物药学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主阵地,同时也是进行“立德树人”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就《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提炼以及将爱国主义、职业道德、劳动素养、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及科学家精神等融入课程教学过程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总结,以期为高等农业院校动物医学/动物药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聂青青 《畜禽业》2023,(4):60-63
通过分析高职动物药理课程培养怎样的人才和在教学中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基于案例式教学法(casestudy based learning, CBL)的动物药理课程处方教学“四步走”。CBL教学方法是以临床案例为基础,结合相关课程理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理解,组员之间对案例进行充分的讨论学习。因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真正做到正确选药、合理用药,落实在具体操作即学生会开处方,所以通过CBL教学方法,分“四步走”使学生学会开处方。  相似文献   

4.
饲料学是一门阐述动物饲料的化学组成、营养理化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和应用技术的科学,对动物的生产发展至关重要,不仅是推动动物生产不断发展的理论与技术基础,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是价值塑造、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其育人效果对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领域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对此,系统阐述了饲料学课程概况、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成效与反思,初步实现了在饲料学课程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拥有扎实专业功底、高尚品德与良好职业操守的动物科学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畜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对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不断提升。兽医产科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而实验教学作为该门课程教学的必要环节,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针对兽医产科学的实验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以期为培养具备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兽医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动物药理学是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学习该门课程有助于今后临床课程的学习,并且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践水平的提升。动物药理学课程不仅需要重视药理理论的教学,更需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虽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动物药理学课程教学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理论的影响,现阶段的动物药理学课程教学现状还是不尽如人意,所以必须在认识该门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促进教学改革及实践工作的有效开展,切实提升动物药理学的教学质量,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综合实践水平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为今后的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阐述本次研究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就动物药理学课程教学的研究内容及动物药理学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动物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以及实践。  相似文献   

7.
陈瑞森 《畜禽业》2023,(9):21-23
动物产地检疫是动物疫病防控的基础环节,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开展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动物疫病的防控效果。从分析动物产地检疫对动物疫病防控的意义入手,明确动物产地检疫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重要性,并对动物产地检疫中存在的问题加以阐述,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旨在切实提升动物产地检疫质量和水平,从源头切断人畜共患病风险,避免动物疫病的大范围扩散,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促进养殖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动物养殖业逐渐迈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商品化,但随之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增加,尤其是动物疫病问题层出不穷,造成大量养殖动物死亡,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有效提升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成效,保护动物的健康安全,应及时做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降低动物疫病的传播率与感染率。基于此,通过探讨动物疫病监测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现状,提出提升动物疫病监测工作质量的策略,以期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在保障我国畜产业健康发展、食品安全及人畜共患病防控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兽医传染病学是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在新形势下对兽医传染病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及考核评价等进行了改革探索,旨在有效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我国兽医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薛磊 《畜禽业》2023,(2):35-37
动物疫病监测可以有效抑制疫病传播,及时切断疫病蔓延途径,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为防疫和执法部门布控提供依据,推动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走深走实。基于动物疫病监测在疫病预防控制中的价值,以贵州省湄潭县动物疫病监测的实践应用为例,总结该地区根据当地常见动物疫病发生类型与高发期,实施针对性疫病监测措施,使得该地区疫病防控效果得到了有效提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水产动物福利的现状 动物福利的核心内容是“五项自由”:让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痛苦伤害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改善动物福利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动物的作用,让动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畜牧生产水平,可以使动物尽可能免受不必要的痛苦。动物福利贯穿于动物的饲养、屠宰和运输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动物营养生物技术是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为对象,以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为手段.开发新型的饲料资源和饲料添加剂等动物营养物质,提高饲料的转化率.最终达到节约粮食、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以及减轻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生物技术在动物营养中应用广泛。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提高饲料作物蛋白质的质量。提高饲用作物种子含油量,从而提高动物营养物质的质量;还可以利用细胞工程技术生产动物营养物质,利用酶工程技术提高动物营养物质利用率,利用微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动物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3.
王伯高  胡建春 《畜禽业》2006,(11):31-33
动物防疫监督直接关系动物疫病的控制和畜牧业健康发展。1998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至今已有8年,期间,不少省(市、自治区)配套出台了地方性动物防疫法规。江苏省2002年10月1日施行的《江苏省动物防疫条例》,进一步完善了防疫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两部法律法规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动物防疫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对全市近两年来动物防疫监督执法案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和探寻我市防疫监督违法案件的特点和规律,为今后进一步提高防疫监督工作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动物繁殖学》是农、林等高校动物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实验教学是动物繁殖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要提高实验教学成效,需依据高校实验条件,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促进学科发展、利于人才培养、发挥教师科研优势及优化整合实验设计内容的实验教学变革之路。通过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利于学生全程参与实验;将实验教学与实际科研结合,加深对实验的系统理解;优化实验模块,突出综合性与设计性;教学手段多样化,进行仿真与观摩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探索林业大学动物繁殖实验教学措施,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国北疆边境贸易量不断提升,与马属动物有关冷鲜肉产品的贸易量增长尤为迅速。然而,马属动物中常常会出现疫病,倘若不能及时控制疫病的传播,那么定然会导致经济损失的出现。为此就内蒙古自治区马属动物疫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内蒙古自治区马属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具体手段,以期切实保障我国马属动物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6.
某地的某畜主饲养的禽类动物,在发病第七天,被诊断为某种动物传染病,需作销毁处理。当地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接到上级指示后,立派员前往处理此事,却遭遇到畜主的阻挠,从中午12时到夜里11时,未能实施销毁。最后。在畜主的坚持下,该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付出销毁动物货值2倍的现金,且在畜主拿到钱后,才正式开始销毁动物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朱友平 《畜禽业》2023,(8):42-44
动物防疫工作对提高养殖业生产效益、降低疫病危害以及保证动物产品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做好目前动物防疫工作关系着农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当前九寨沟县动物防疫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养殖人员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21,(1):60-61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技术》作为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其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微生物生物学特性、实验室检验、分离培养、动物疫苗免疫等知识,课程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十分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操能力发展。选取项目教学法,在明确其具体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后,探讨在《动物微生物与免疫技术》实践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切实弥补传统实践教学的弊端和不足,强化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21,(5)
实验动物是高校动物医(科)学专业完成实验教学环节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条件,而动物实验教学是培养动物医(科)学专业高技能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其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动物实验教学中实验指导教师和学生被动物疫病(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现象时有发生,并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通过对动物医(科)学专业教学实验动物的特点、潜在的病原微生物危害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动物实验教学中动物病原微生物危害的控制措施,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感染实验人员事故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武娴  陶梦筱  赵敏 《畜禽业》2023,(3):14-17
纳米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兴起的一门技术,已经应用于畜牧兽医领域并取得了很好成绩。通过转化这一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动物创造有效的服务和产品应用在动物健康和生产方面。目前,纳米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疫苗生产、动物繁殖、动物生产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综述了纳米技术在动物疾病诊断、动物生产及繁殖中的相关应用,并对未来纳米技术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