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仔猪场提高养猪效益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洱县仔猪场位于县城北郊 4公里处民安村 ,占地约1 4 7hm2 ,1994年以来 ,运用滇西南综合开发与上海对口帮扶及实施普洱县出栏 10万头商品猪基地建设发展机遇。建有种公猪舍 70m2 ,采精室 2 0m2 ,种母猪舍 3 5幢 ,高床笼养现代化产仔舍 1间 ,可供 5 6头种母猪同时产仔 ,设有自动饮水器、保温室、护仔栏 ;每幢种母猪舍可饲养母猪 10 0头 ,建有保育舍 10 0 0m2 ,可饲养 10 0 0余头仔猪。现饲养经产母猪 30 0余头 ,后备种母猪 10 0余头 ,种公猪 7头 ,形成了年生产销售种仔猪 16 0 0多头 ,商品仔猪 4 0 0 0多头 ,年销售收入 10 0余万元 ,纯收入…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所属某种猪场,有母猪223头,种公猪28头,产仔舍4栋。母猪产仔前后单圈饲养,水泥地面下有双排暖气管道,仔猪在铺有麻袋的干木板上休息。春秋两季每个产仔圈均有400W红外线灯照射。1982年3月,该猪场三个仔猪舍爆发仔猪链球菌病。开始一头5日龄仔猪突然发病,抽搐,口吐白沫,抢救无效死亡,其它两舍的仔猪亦陆续发病,症  相似文献   

3.
我省益阳地区3号猪场发生乳猪大批死亡,经临床观察、剖检、细菌分离、动物接种试验,诊断为猪伪狂犬病,现报告如下。一、发病概况与症状该场为新建商品乳猪生产基地,门引年8月,为满足扩大生产和品种改良需要,先后从湖北、浙江等地购进部分种公猪、种母猪,全场现有怀孕母猪180多头,产仔比分群饲养、怀孕母猪的干预产期前一周进入产舍,实行集中产仔,具有产仔舍2栋,每栋有产床20个,饲料为自选配方,随配随用,环境卫生条件一般。1991年8月,在其中一栋产舍出现疫病流行,20南仔猪先后发病12窝122头,死t44头,发病主要是2~15R龄仔…  相似文献   

4.
2000年9~10月,新化县梅苑开发区塔山村某养猪场暴发一种以高热、关节肿胀、脑膜炎、败血症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经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及实验室检验确认为猪链球菌病,经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病情得到控制,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猪场于1993年建场,有栏舍面积500m2,存栏繁殖母猪45头,公猪2头,后备母猪20头,哺乳仔猪230余头,断奶仔猪380头。2002年9月13日饲养员发现在产房、保育舍中哺乳仔猪及断奶仔猪相继发病。随后波及全场。20天内先后发病150头,发病率为22.2%,致死率为32.8%…  相似文献   

5.
赵县赵元路养猪场有多头繁殖母猪,因初生仔猪死亡,于3月30日到我院就诊。一、发病情况该养殖户养多头母猪,3月23日左右有2头初产母猪产仔。第一头产仔9头,其中死胎及木乃伊4个,活仔5头,活仔看上去挺胖挺壮,场主把死胎及木乃伊胎深埋处理掉;第二头产仔5头,仔猪无异常。因总仔猪数较少,场主就把两圈仔猪并栏由第二头母猪哺乳,谁知并圈第六天后,包括代养的5头仔猪在内死了6头仔猪。经反复问诊知其防疫过猪瘟,未防疫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及乙脑病。二、临床症状产仔母猪症状不明显,同窝产下死胎和木乃伊,活仔猪6天…  相似文献   

6.
2007年4月,青山乡某猪场饲养母猪120头、公猪10头,存栏800头。母猪先后产仔300多头,出生后不久80%的1~5日龄仔猪相继出现无名高热,使用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7.
在工厂化养猪生产过程中,为提高猪舍的利用率和养猪生产效率,一般均采取全进全出、均衡生产的方式,以周为节律进行生产,即饲养一定数量的母猪,组成一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都由配种、妊娠、分娩、保育、生长、育成等环节组成。以饲养600头基础母猪、年出栏一万头商品猪的万头生产线为例,按每头母猪平均年产2-1窝计算,则每年可产仔1260窝,平均每周产仔24窝,即每周应有24头母猪配上种,24头母猪产仔,24窝仔猪断奶进保育舍,24窝育肥猪出栏。每条生产线都由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生长舍和育成舍组成,…  相似文献   

8.
威远乡共有本地母猪300多头。一九八二年从外地引进纯种巴克夏3头,其中母猪1头,是进行纯种繁殖;公猪2头,主要是与本地母猪交配生产杂交一代为主。到目前为止已配母猪289头次,产仔(巴本杂一代)2500余头。为了证实巴本杂与本地猪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比较是何种组合的日增重快,这样才能相应缩短育肥期,提高饲料利用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以便向群众推广运用。我站在区邻近的回龙寨生产队一家养猪户做了巴本杂仔猪与本地仔猪饲养对比双月重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野猪的养殖属于特种养殖,所发生的疾病与一般猪相比也有特殊点,现将一例母猪咬仔病例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生情况 2009年3月双塔区桃花吐镇某村民饲养野猪5头,其中种公猪1头,种母猪4头.母猪饲料是玉米面、麸子及少量豆粕、葵花籽粕等.种母猪产仔后在仔猪食乳时先后将自产仔猪咬死,但并没有食仔现象,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控制不见效果,初步诊断为野猪咬仔癖.  相似文献   

10.
工厂化猪场各类猪舍内猪栏数量的计算及排列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雪梅  王红军 《养猪》1997,(2):26-27
在工厂化养猪生产过程中,为提高猪舍的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一般均采取全进全出制均衡生产的方式,以周为节律进行生产。即饲养一定数量的母猪,组成一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都由配种、妊娠、分娩、保育、*成、育肥等环节组成。以饲养600头基础母猪,年出栏1万头商品猪的万头生产线为例,按每头母猪平均年产2.1$计算,则每年可产仔1260窝,平均每周产仔24窝.即每周应有24头母猪配上种,24头母猪产仔,24南仔猪进保育舍,24南育肥猪出栏。每条生产线由配种舍、妊娠舍、分娩合、保育合、育成合、育肥舍组成,而每株猪舍的大小则取决于各…  相似文献   

11.
青岛某大型养猪场地处城阳区,饲养有杜洛克、长白等优良品种。饲养种母猪600多头,种公猪13头,全部采用人工授精配种。母猪平均每胎产仔数为9.75头。现存栏种公猪、母猪、仔猪、育成和育肥猪共有6500多头。全部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种母猪免疫过猪瘟、蓝耳病(PRRS)和伪狂犬病的二联灭活疫苗及细小病毒灭活疫苗。该场母猪免疫程序是:配种前一个月免疫4倍量猪瘟冻干苗,母猪产后在仔猪断奶前后进行猪瘟窝防(仔猪和母猪同时免疫)。  相似文献   

12.
任永军 《养猪》2004,(5):39-39
2003年12月商洛市商州区某猪场发生一起繁殖障碍型猪链球菌病,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该场存栏长大二元母猪101头,杜洛克种公猪3头,自繁自养,年出栏三元商品猪1800头左右。据调查该场于2002年7月底曾暴发猪败血型链球菌病,首先母猪舍发病,并依次蔓延到产仔舍、保育舍、育肥舍,发病率几乎100%。2003年元月底对全群公、母猪注射了猪链球菌疫苗。2003年12月初,出现母猪早产、产死胎、弱仔和35日龄阿仔猪突然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13.
1.养猪科学一大改革今天已是一个人饲养50~100多头母猪、每头母猪年产仔猪20头以上的养猪时代。按现代科学养猪的观点,母猪已趋向被看作是仔猪生产者,而不再着重被看作是仔猪养分和免疫球蛋白的供应者。提早断奶可促使把遗传选择的重点更多地转移到母猪产仔力方面,而可较少注意仔猪初生重和母猪泌乳力。母猪的生产性能主要是以其年断奶仔猪数来评价的,而年断奶仔猪数主要由年产仔胎数、窝仔数和育成率所决定。又因仔猪断奶日龄对母猪的年产仔胎数起很大影响,所以近20年来世界各国都致力于通过早期断奶以增加年产仔胎数,从而提高年产仔数。  相似文献   

14.
大群母猪高产的几点做法与体会椒江市畜牧公司猪场是一个有20O头长梅杂种母猪的猪场,1994年产杜长梅三元杂种仔猪474胎、6920头,平均每胎产仔14.6头(包括34胎初产),每头母猪年产仔2.37仔胎、34.6头(活仔31.2头,育成29.7头),...  相似文献   

15.
将长×大二元经产母猪30头60窝,随机分为母猪定位栏和传统母猪舍2组,同等条件饲养繁殖,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仔猪初生重0.04公斤,提高产活仔率4.1%,提高育成仔率6.7%,增加断奶窝重17.8公斤。  相似文献   

16.
1998年3~11月我市某集约化养猪场,由于猪瘟疫苗免疫密度降低或因疫苗质量差,导致猪瘟流行。现将诊断与防治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饲养长×大母猪,与杜洛克公猪杂交,生产出的后代育肥作出口猪销售,常年存栏牲猪3500头左右。1998年3月,由于管理机制原因,对猪瘟防疫放松,新生仔猪猪瘟免疫密度降为20%~30%,1998年6月,该场共4栋断奶仔猪舍和架子猪舍(每舍饲喂400头左右)发生疫情每天有11~32头左右猪发病死亡,到1998年11月共计死亡牲猪1100余头。2临床症状检查患猪:体温40.…  相似文献   

17.
西江农场是广西规模化养猪发展较快、数量较多的农场之一。全场有3个万头猪场、1个种猪场、1个饲料厂。现有种公猪100多头,生产母猪2005头,纯种母猪300头,后备母猪1076头,哺乳仔猪3591头,保育猪6976头,育肥猪6876头。1997年全年繁...  相似文献   

18.
<正>公猪在养猪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行常年产仔的情况下,用本交的方式,一头成年公猪可负担20-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每头母猪年产两胎,一年内可以繁殖500-600头仔猪。如果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一头成年公猪每年可以繁殖上万头猪仔。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种公猪的好坏,决定着猪场生产水平的高低,一头母猪一年内最多繁殖20-30头仔猪,可见养好公猪在养猪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提高母猪繁殖力,一是提高母猪每胎产仔头数;二是提高母猪年产仔窝数。现在,大多数饲养户采用仔猪45~60日龄断奶,母猪年平均产仔15窝的饲养方式。笔者对饲养母猪效益好的饲养户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到他们养的母猪年产仔窝数都是2~2.5窝,比年平均产1.5仔窝的母猪,每年可多产仔5~10头,增收效益比较明显。现将他们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提高母猪每胎产仔数的方法 1.激发母猪多排卵。具体办法是:①注射激素,在母猪发情后,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500~1000单位,隔12小时再注一次。这样可…  相似文献   

20.
在集约化猪场,种公猪所占的比例较小,但所起的作用很大。在本交的情况下,1头种公猪全年可配40~50头母猪,每头母猪产仔10头左右,共可产仔400~500头仔猪。如采用人工授精,1头种公猪每年可配600~1 000头母猪,共可产仔6 000~10 000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