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保护地早春种植番茄,收完番茄定植秋辣椒,再种植一茬越冬莴苣,一年三收,错开上市高峰期,经济效益显著。早春番茄4月下旬至5月上市,667m2产量4500kg,产值1万元;秋辣椒7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上市,667m2产量3500kg,产值7000元;大棚越冬莴苣元月上中旬上市,667m2产量3000kg,产值5000元。全年三季667m2产值2.2万元,除去生产成本4000元,每667m2纯收入达1.8万元,这种高效模式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2.
甘肃庆城地处陇东东北部,海拔1 000~1 600m,年降雨量450~550 mm,属于典型的旱地蔬菜种 植区域。以全膜垄沟覆盖为核心的集雨保墒技术在蔬菜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解决了蔬菜生产受制于水而产量不高、商品率低的问题,扩大了旱地蔬菜生产区域,使得特色蔬菜产业不断发展,其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经过试验研究,探索出旱地全膜垄沟甜玉米—甘蓝—辣椒一膜多茬免耕栽培技术。平均每667 m2 甜玉米鲜穗产量1 600 kg,产值4 200元;甘蓝3 200 kg,产值1 280 元;鲜椒2 800 kg,产值5 600 元,一膜三茬总产值可达11 080 元,与一膜一茬蔬菜相比,每667 m2 减少地膜、耕作成本360元,产值增加6 008 元;与一膜两茬比较每667 m2 减少地膜、耕作成本280 元,产值增加4 000 元。  相似文献   

3.
利用发酵菇渣作基质,研究了不同果穗数番茄间作西葫芦的效果。在6个月内,设计栽培留1穗果的番茄3茬、留2穗果和3穗果番茄各2茬、留4穗果和5穗果番茄各1茬,分别间作西葫芦2茬。比较结果显示:留3穗果番茄栽培2茬间作2茬西葫芦的种植模式总产量最高,667 m~2番茄产量达12 558 kg,西葫芦产量7 456 kg,综合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4.
刘建民 《北方园艺》2010,(12):60-61
试验地在临沂市河东区太平镇郭家太平村,冬暖棚番茄四季于棚内栽培,单杆整枝,3次摘心换蔓,每次留3~5 穗坐果,获得三茬收获经验.一茬收获于1~3月份,二茬收获于4~5月份,三茬收获于7月份,8月份为休棚期.一、二茬每667 m2各收获5 000 kg,按市场收购价2~2.4元/kg计,产值各获万元以上,三茬每667 m2 可收3 000 kg,按市场收购价1~1.5元/kg计,产值可获3 000元上.由于冬暖棚番茄秋夏季四季三收栽培,解决了淡季问题,经济效益好,郭家太平村栽培面积现达67 hm2,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榆树村科技示范户王克民从1996年开始种植露地小棚青椒.四年来,由于他坚持科学种田和精心管理,年年获得早熟高效益。有“青椒王”之称。一般温度正常年份他4月中旬定植,5月末六月初上市。上市早、价格高,最高1997年5月27日开始登市,每kg青椒售价5元。他种植4个拥,面积480m2,产青椒3260kg,产值5866元。而且秋季种一茬大白菜.每棚产值600元,一年两茬480m2收入8266元。他的栽培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1扣越冬棚定植后加盖草苫防寒他扣的露地草苫棚是长30m、宽4m、高1.5m钢筋骨架棚。每年前茬作物收获后,结冻…  相似文献   

6.
设施西瓜栽培作为一项高效农业产业已在南京市形成较大的规模,西瓜收获后种植什么?传统栽培模式是种植一茬水稻或闲置,一年只有一茬稍好些的种植收益。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经几年的研究探索,摸索出早春礼品西瓜—秋超甜玉米—冬青花菜一年三茬的高产高效栽培新模式。采用西瓜嫁接育苗大棚套小拱棚加地膜的“三膜”栽培技术,使西瓜的上市期较常规栽培提早1 个月左右,生长期延长25~30 d(天),产量提高近一倍;且早上市的西瓜价格高、销路畅,每667 m2 产值超过15 000 元。西瓜收获后种植一茬超甜水果玉米,供应国庆节日市场,每667 m2 收益可达6 000~7 000 元。甜玉米收获后种植冬青花菜,元旦或春节前上市,每667 m2产量1 500~2 000 kg,收入4 000~5 000 元。  相似文献   

7.
正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根据当地蔬菜生产实际和广大居民消费习惯,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热镀锌钢管骨架大棚大白菜-番茄-芹菜高效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一般每667m2大白菜产量达4 800kg,产值8 640元;番茄产量8 500kg,产值11 900元;芹菜产量6 000kg,产值7 200元。3茬合计每667m2收入27 740元,扣除生产成本10 340元(农资3 460元、水电  相似文献   

8.
黄岩区宁溪镇立足当地资源优势 ,调整种植结构 ,大力发展效益农业。近年 ,该镇在前洋村推广晚稻———大棚红茄 2 0hm2 连片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取得了明显成效。据 2 0 0 0~ 2 0 0 1年对 17家示范户2 0 9hm2 的调查统计 ,大棚红茄平均 6 6 7m2 产量3193 1kg ,产值 5 0 6 9 6元 ,示范片 2 0 14hm2 ,总产量为96 4 6万公斤 ,总产值 15 3 97万元 ;晚稻 6 6 7m2 产量5 0 0 8kg ,产值 72 1 2元 ,全片总产量 15 12万公斤 ,总产值 2 1 78万元。合计全年 6 6 7m2 产值 5 790 8元 ,实现了粮食 6 6 7m2 产量超 5 0 0kg ,经济收入超 5千元的计划…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和土地产出率,平阴县蔬菜局积极推广"早春马铃薯-春玉米-秋大白菜"三作三收种植模式.2003年全县该生产模式栽培面积达到1 730 hm2,平均每667 m2产马铃薯2 500 kg、春玉米500 kg、秋大白菜6 000 kg,按当年蔬菜市场平均价格计算,三茬每667m2总产值5500元.仅此一项,全县产值达1.43亿元.现将其栽培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晓霞 《中国蔬菜》2012,1(19):55-56
塑料大棚小茴香、甜椒、花椰菜一年三种三收,每667 m2 茴香产量2 000 kg,产值3 800 元,甜椒产量4 000 kg,产值4 500 元,花椰菜产量3 500kg,产值3 200 元。三茬合计每667 m2 收入11 500元,纯效益8 500 元左右。该种植模式近几年在河北省曲周县曲周镇东牛屯、霍庄、霍桥、郭甫等村大面积推广,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1.
1疏穗以优质果为标准,667m2的葡萄产量最好控制在1500~2000kg,每穗果保持在750g左右,即667m2保留约2000个果穗。如果667m2定植150株葡萄,平均每个主蔓留果5~7穗,每株约10~15个果穗,多余者可酌情疏去。  相似文献   

12.
大球盖菇立体高效栽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发展高优农业 ,合理利用土地、稻草和气候资源 ,1994~ 1997年 ,笔者在陈大镇长溪村进行了“果园套种大球盖菇”和“水稻——大球盖菇——蔬菜三茬轮作”的高效农业栽培技术模式的试验推广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平均每 666 6m2 柑桔园可套种 10 0m2 ,收鲜菇10 0 0kg ,新创产值 3 60 0元 ,新创利润 2 4 0 0元 ,冬闲田平均每 666 6m2 栽培 4 0 0m2 ,收鲜菇 4 0 0 0kg ,产值 14 40 0元 ,利润 84 0 0元 ,是高优农业的一个好项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浙江省瑞安市日光温室、大棚等设施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发展较为迅速。为提高设施栽培的效益,笔者结合瑞安市“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活动,指导马屿镇梅屿村蔬菜种植大户进行大棚早熟黄瓜—芹菜一年两茬栽培,2011 年黄瓜每667m2 产量10 000 kg,平均产值达16 000 元,最高产值逾28 000 元;芹菜每667 m2 产量8 500 kg,平均产值12 000 元,最高产值逾20 000 元;合计每667 m2平均产值28 000 元。由于该种植模式效益较高,在瑞安市迅速推广,目前栽培面积已达100 hm2。  相似文献   

14.
刘寿远 《广西园艺》2011,22(2):37-38,43
姜芽-西瓜-甜玉米一年三茬的种植模式是蒙山县文圩镇灯挂村农民近年摸索出来的一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利用姜芽复膜高产栽培技术,提早播种时间,于2月中旬下种,6月中旬开始收获,使姜芽提早20~30d上市,抢先占领市场,收购价钱比一般栽培姜芽高50%.在收获姜芽后,通过营养杯育苗技术培育西瓜苗,于7月上旬播种育苗,7月中下旬移植,苗龄约12~15 d,采用原地块免耕种植西瓜,于9月底到国庆时上市,正值西瓜淡季,收购价一般在1.6~2.6元/kg.在西瓜膨大成熟期,约9月中上旬利用苗床培育玉米苗,在收获西瓜后清理瓜藤铺垫稻草,免耕开沟种植甜玉米,于12月中下旬开始收获,此时无鲜玉米上市,收购价一般在3~4元/kg.这样,可实现一年每667m2产姜芽1 500kg,产值10000元,西瓜3000kg,产值6000元,甜玉米1000kg,产值4000元,全年每667 m2产值达20 000元.完成一年种植三茬高产高效农作物种植模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乐都县川水地区菠菜—甘蓝—香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有"高原蔬菜瓜果之乡"美誉的乐都县川水地区位于青海省东部的湟水河下游,海拔在1 850~1900m之间,年日照时数2 600~2 800 h,太阳辐射量140~145kJ/cm2,水浇地7 000 hm2,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是青海省的蔬菜主产区.为了充分利用高原凉爽气候,增加夏秋季供应市场的蔬菜花色品种,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乐都县农业示范园区于2010年在乐都县碾伯镇黄家村开展了高原蔬菜多茬种植试验,第1茬菠菜667m2产1 750 kg,按2元/kg计算,产值3 500元;第2茬甘蓝产量2 480 kg,1.2元/kg,产值2 976元;第3茬香菜产量1 580 kg,2.4元/kg,产值3 792元;三茬共计产值10 268元.该种植技术实现了高原地区年种植3茬蔬菜的模式,促进了乐都地区蔬菜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早春西红柿-早秋花椰菜-冬莴苣"周年三茬三熟,是武汉城郊经过多年试种、示范、推广,获得成功的一种精细菜高效栽培茬口模式.一般情况下:西红柿每667 m2产5 000 kg,收入6 500元;花椰菜每667 m2产1 250 kg,收入4 000元;莴苣每667 m2产2 500 kg,收入2 500元.全年三茬合计每667 m2产8 750 kg,收入13 000元.  相似文献   

17.
杨殿伶  吴存江 《蔬菜》2008,(2):14-14
北京市顺义区日光温室上茬甜瓜下茬番茄的种植模式,已有10多年历史,其产量和效益一直比较稳定.近年来种植面积稳中有升,2007年全区达到130余hm2.上下两茬667 m2产量在8000~9000kg,产值1.5万~2万元.李遂镇东营村郭秀芝是北京市蔬菜科技入户五星级示范户,2007年在她的667 m2日光温室中,上茬甜瓜产量达到2 225kg,产值13 250元;下茬番茄产量7500kg,产值12000元;全年总产值25 250元,扣除生产开支3 870元(不含工资),全年纯收入21 380元.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笔者作为浙江省派遣四川省青川县科技特派团成员,承担蔬菜产业恢复重建任务.为了探索适合青川县的大棚高效栽培技术,笔者于2010年在青川县马鹿乡玉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了3个6 m×30 m标准大棚的黄瓜套种生姜的种植模式.春黄瓜每667 m2产量达5 850kg,平均销售价格2.8元·kg-1,产值16 380元;生姜每667 m2产量3 300 kg(其中嫩姜3 000 kg,平均价格9.8元·kg-1,老姜300 kg,平均价格14元·kg-1),产值33 600元;黄瓜套种生姜两项合计每667 m2产值49 980元,为当地大棚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为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我市农技中心利用西瓜生长周期短 ,经济效益快的短、平、快特点 ,扩大西瓜种植面积 ,使其成为农民增收的经济生长点。1 西瓜生产现状1.1 生产特点 西瓜生产周期短 ,从种植到收获仅 10 0天左右。产量高 ,效益好 ,一般每 6 6 7m2 产量可达 2 0 0 0~ 2 5 0 0kg ,高的可达 30 0 0~ 4 0 0 0kg ,每6 6 7m2 产值可达 2 0 0 0~ 4 0 0 0元左右。如九里村 35个农户 ,2 0 0 1年 3月下旬种植双膜覆盖西瓜 14 7hm2 ,总产量达 4 90余吨 ,总产值 4 8 4万余元 ,平均每6 6 7m2 西瓜产值 2 2 0 0元 ,净收入 170 0元。…  相似文献   

20.
黄香芋是我县于 1995年引种成功的蔬菜品种 ,它具有省工易种 ,无污染 ,高产优质 ,耐贮运 ,商品性好 ,收获期特长等优点 ,市场行情看好。据调查 ,反季节栽培的黄香芋 ,从 6月下旬就开始上市 ,可一直收获到翌年 3月底 ,不需收获贮藏 ,随收随销。一般每 6 6 7m2 产仔芋 35 0 0多公斤 ,高产的 5 0 0 0多公斤 ,按 1 4 0元 /kg计 ,6 6 7m2 产值 4 90 0多元 ,剔除成本 ,每6 6 7m2 净收 4 35 0元 ,比种水稻增收 6倍多 ,若秋季再种 1茬大白菜等叶菜 ,可净收 10 0 0元 ,合计增收 7~ 8倍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现将黄香芋反季节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