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大杨树林业局充分发挥各类小型苗圃的优势,采取集中育苗、分散换床等方法,带起五十多个家庭苗圃。5年多来,这五十多个家庭苗圃连年增收,林业局自身也受益匪浅.该局是以营林为主业的林业企业,原有一个大型中心苗圃和4个中型林场苗圃,育苗面积千余亩,年产苗量亿株以上,其中上山苗木5000万株,随着营林事业的突飞猛进,苗木的需求量也相应增  相似文献   

2.
土左旗白庙公社苗圃现有人员8名,总土地面积近二百亩,育苗面积90亩,圃内尚有待出圃大苗150多万株。1979年开始育苗以来,每年向社队提供造林大苗30多万株。苗圃内定植速生丰产林100亩,还搞林粮间作。这个苗圃在经济上实行自负盈亏,1980年以来每年给公社上交资金5,000多元。  相似文献   

3.
陆川县的灭荒工程,见效最快的是50万亩人工工程林。这些工程林所需苗木都是利用新开垦山地作圃培育出来的。这种依造林规划,就近造林地设置简易苗圃育苗的经验很值得推广。 1.可以根据造林面积和用水情况设置育苗点(一般每个点育苗20~50万株不等),抓住造林有利天气,做到随时起苗,随时种植。因此,造林成活率均在95%以上,保证造林质量。 2.缩短了圃地与造林地点之间的距离,减少苗木运输这一中间环节,比设立中心苗圃节约运输费约30万元,人工费约20万元。 3.由于苗圃采用新开垦荒地,病虫害少。旧地育  相似文献   

4.
甘河林业公司总经营面积为35.6万公顷,截止1987年底,已为国家生产商品材764万立方米。与此同时,森林资源也由建局初期的3800万立方米下降到2000万立方米。为了培育后备森林资源,从1958年开始,公司花大气力建起1个中心苗圃、3个苗圃队和18个营林工队。80年来,人工更新造林33.62万亩(人工更新22.86万亩、造林10.76万亩),其中8.80万亩已郁闭成林,另有7.73  相似文献   

5.
阿里河林业局坚持贯彻“以营林为基础”的林业建设方针,加强后备资源培育。建局50年来.累计完成人工更新造林152万亩,抚育天然幼中龄林301.6万亩,育苗面积达9900亩,苗圃改土增肥1.3万亩,培育优质壮苗417亿株.母树林经营16.6万亩.森林病虫鼠害防治16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8%。  相似文献   

6.
李涛 《陕西林业》2005,(2):47-47
宁强县中心苗圃隶属于县林业局,苗圃创建已有50年的历史,现有干部职工16人,占地122亩,是宁强县造林绿化苗木的生产基地,已形成了集育苗、科技示范、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苗圃。年产各类苗木600万株,实现产值500余万元,被省、市林业部门授予“无检疫对象苗圃”。  相似文献   

7.
甘泉县中心苗圃建立于2001年4月,是利用国债资金建成的县办国有苗圃.该苗圃位于甘泉县道镇甄家湾村210国道边,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苗圃面积492亩,共移植侧柏、油松、银杏、五角枫、地锦、红叶小檗等苗木96亩,扦插臭柏20亩,速生杨5亩,新育枣、刺槐、山杏、山桃等90亩,建成了经济类树木采穗圃暨示范园230亩.今年苗圃育苗总量达到230万株,今春共出圃各类苗木25.1万株,今秋明春可出圃苗木120万株,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8.
在五台山森林经营局通过对落叶松切根换床苗的育苗、造林连续7年的试验研究表明,切根换床苗比留床苗根系发达、顶芽饱满,对环境适应力强,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且可减少抚育次数,降低造林成本。  相似文献   

9.
根河林业局中心苗圃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所属大型苗圃之一,有200余亩育苗地,每年可产落叶松成苗800~1000万株,是根河林业局的种苗生产基地.这个苗圃建立30多年来,在育苗生产上不断引进新技术,为振兴林业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做  相似文献   

10.
在五台山森林经营局通过对落叶松切根换床苗的育苗、造林连续7年的试验研究表明,切根换床苗比留床苗根系发达、顶芽饱满,对环境适应力强,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且可减少抚育次数,降低造林成本。  相似文献   

11.
1994年阿克苏地区育苗标准化推广面积16626亩,占育苗面积的81.5%,1994年春季造林13.01万亩均采用标准化苗木,造林成活率平均比上年高出4.5%。地区中心苗圃是育苗标准化的示范点,自使用育苗技术规程以后,做到了Ⅲ级苗、病株苗和等外级苗一律不出圃,从而保证了用苗质量。现将我们的作法介绍给大家,供参考。地区中心苗圃土地面积630亩,其中育苗用地180亩,按照标准化苗圃的建设要求,分设了经济林育苗区、风景材育苗区、大苗区、实验室、采穗圃、经济林实验区,配置了苗窖、温室,完全适应现代化林业生产的需要,在1991年被林业厅…  相似文献   

12.
我局地处秦岭山区,地形变化复杂,高低差异悬殊。两河林场秦岭东梁最高海拔2964.6米,而东峪河口最低海拔仅800米,相对高差2164.6米。为了适应海拔2000米以上高寒山区造林树种的需要,扩大森林资源,我们从1973年以来在两河林场、18公里苗圃、菜子坪林场等3单位进行了云杉育苗造林试验,共计育苗12.8亩,每亩产苗20万株,3年生苗高9厘米.最高的12厘米。1976年3月,相继上山造林,1978年6月29日至7月7日采用  相似文献   

13.
1 现状黑龙江省森工系统共有苗圃437处,苗圃总面积51672.5亩,可育苗面积39854.4亩,每年实际育苗面积约28900亩。多年来育苗生产没有一套严格的计划管理系统,造成很大的损失和浪费。每年可育苗8亿株,按成苗率80%、换育成活率95%、幼苗利用率80%、保苗率60%计算,每年幼苗产量为20亿株,而全省造林实际需要苗木5亿株左右,除极少数外调外。均留在圃地占用土地或起  相似文献   

14.
彬县林业局从深化改革、强化服务入手,从1993~1997年,共培育针叶树容器苗1000多万钵,大田育苗9000亩,产成苗9000万株,保证了造林绿化的苗木需求。 从1993开始,县国有苗圃全面推行承包经营管理责任制。职工在自愿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承包大田育苗和大棚育苗。职工在保证完成合同苗的前提下,自主经营,多创  相似文献   

15.
兴办国营苗圃,旨在为造林绿化提供量足质优的苗木.近十多年来,国营苗圃在资金短缺,生产条件差的情况下,推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较好的贯彻执行了“育苗为植树造林服务”的指导方针,为全疆的造林绿化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国营苗圃固有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与其肩负的历史重任并不那么相称,仅就苗木生产而言,全疆75处国营苗圃,经营面积达3.6万亩,年育苗面积8千余亩,年产苗量4千万株,分别占全疆年育苗面积和产苗量的7%和8%,在苗木市场发生较大波动时,调剂、平衡的能力有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一、种苗基地建设现状1、育苗基地敖汉旗年可育苗面积达5000亩,其中场圃可育苗面积3000亩,集体个体可育苗面积2000亩。2012年,敖汉旗林业局规划从2013~2020年,将建设山地苗圃10万亩。同时,育苗品种也呈现出了多品种、多规格、多色调的发展趋势,造林树种不再单一,城镇绿化美化树种更加丰富,形成了以国有场圃为主、个体育苗为辅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苗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林业建设的发展,我区的育苗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近10年来,全区已建立各类苗圃964处,年均育苗面积11万多亩,每年可为造林绿化提供各种苗木10亿多株,已有三分之一的旗县基本上实现了造林苗木自给。现在,从自治区到旗县,林木种苗管理体系和生产体系已初步形成,骨干苗圃建设已初具规模,育  相似文献   

18.
田向东 《甘肃林业》2010,(3):F0003-F0003
2010年,小陇山林业实验局紧抓造林时节,认真组织,周密安排,迅速开展了大规模营造公益林的行动。截至4月30日,全局累计完成天保公益林建设面积172.5万亩,人工造林103.6万亩,封山育林78.2万亩,育苗26亿多株。  相似文献   

19.
鄂托克前旗国营林业事业二十多年来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有了较大发展。截止一九八三年十月底统计,全旗国营造林保存面积发展到十万三千一百亩,苗圃基地建设七百一十九亩,现育苗四百二十四亩,历年支援社队造林种苗二百五十五万株、灌木沙柳  相似文献   

20.
我旗从七三年开始针叶树育苗工作,七四年春进行造林工作,从此改变了我旗树种单一化现象,针叶树种逐渐扩大.到目前我旗每年以1000亩左右的速度发展针叶树造林事业.育苗工作主要以山区的活福滩、西河子两个乡为主,共有5个育苗点,从事针叶树育苗定点生产.每年亩产五十多万株.二年出圃供应针叶树造林用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