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莜麦新品种晋燕14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晋燕14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利用皮、裸燕麦(莜麦)杂种后代高代品系7801-2作母本、74050-50作父本进行杂交,经多年单株选育而成的莜麦新品种.该品种中早熟、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201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2.
晋饲草1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于2003年以中饲237与太633/紫6//RECITAL杂交并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是通过小黑麦与小麦杂交,后代经多次选育而成的,性状稳定的粮饲兼用强冬性小黑麦新品种,植株繁茂,优质、高产。2012-2014年参加山西省冬麦区水地组生产试验;2015年9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饲草(认)2015001,在山西省中部麦区种植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新稻10号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稻10号,中粳型常规水稻品种,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分蘖力强、高产优质、遗传基础丰富的本地当家品种豫粳6号为母本,与品质优、抗病性好的自育品系新稻8940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1~2003年先后参加河南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4年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2003年、2004年先后分别参加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005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正>潍豆9号是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高油大豆品种,该品种以G20作母本、鲁豆11作父本,2001年配置杂交组合。通过系统选育与混合选育相结合,2008年选出优良株系80410,2009-2010年进行品比试验,2011-2012年参加山东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013年参加山东省夏大豆生产试验,2014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农  相似文献   

5.
黔单16号产量与构成因素的关系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杜月红  李其义  余虎 《种子》2004,23(6):62-64
黔单16号(原名黔优205)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所近年选育的优质高产稳产的玉米杂交种,于2001~2002年参加贵州省杂交玉米B组区域试验,2002年参加贵州省生产试验,于2003年7月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6.
丰收27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于1997年以克交88223-1为母本.以白农5号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8年所内培育F1,1999-2001年所内种植F2~F4,系谱法选择,2002年所内种植F5,并于当年决选稳定品系,品系代号为克交02-7741.2003-2004年参加所内品种比较试验,同时进行异地鉴定:2005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七区预备试验,2006-2007年参加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生产试验.同时2008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进行病害鉴定.2008年1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丰收27号.  相似文献   

7.
包淑英  王明海  徐宁  谭辉  王桂芳  郭中校 《种子》2012,31(12):93-94
吉绿8号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选育的绿豆新品种。该品种2008~2010年参加吉林省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吉绿8号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产量指标与抗性指标均达到审定要求。2011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吉登绿豆2011003。  相似文献   

8.
高含油胡麻品种晋亚1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亚1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用蒙亚8号作母本、抗38×(晋亚5号×波兰5号)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病圃筛选、产地鉴定选育而成。2015年1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在所内品比、山西省生产试验中比对照晋亚8号显著增产,其含油率43.01%,α-亚麻酸含量52.7%,是一个丰产性好、含油率高、综合性状优良的胡麻品种。  相似文献   

9.
玉米新品种沃锋88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新品种沃锋88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和山西沃达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选系H024为母本、自选系M-63为父本选育而成,具有抗性强、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2015年在山西省特早熟Ι区参加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559kg,较对照品种并单6号增产12.9%,列第1位,该品种于2016年8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李秀莲  史兴海  朱慧珺 《作物杂志》2011,27(5):128-129,136
晋荞麦2号是原山西农业科学院小杂粮研究中心(现合并于山西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用250Gy钴60诱变地方品种五台苦荞选育而成。2000年9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小杂粮专业组的田间鉴定,200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8月通过国家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1.
汾蓖1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自主选育的蓖麻杂交种,2001年以蓖麻雌性系MF 44为母本,以云蓖2号为父本,进行回交转育,经4代选育的MF 43为母本,以S 11-18为父本配制而成.经多年比较试验,2013年推荐参加直接生产试验,2015年经山西省山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届四次会议认定通过,定名为“汾蓖11号”.该品种有耐寒性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适宜无霜期120 d以上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郭鹏燕 《中国种业》2012,(10):86-86
汾豌豆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2002年夏用JW-16作母本,JW-18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定向选育于2007年F5代出圃而成的一个新品系。2008年和2009年分别参加所内品系比较试验,2010年和2011年连续2年参加了山西省豌豆直接生产试验。2011年8月5日山西省品审办组织杂粮专业组有关委员、专家在浑源良种场和省高寒所2个省试验点进行了田间考察,认为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熟期比对照早,综合农艺性状比较好,是适宜本省豌豆产区种植的新品种。2012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晋审豌(认)2012001。  相似文献   

13.
高抗吸浆虫冬小麦晋麦32号晋麦32号,原名“临远4055”。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远缘杂交组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用77-3295作母本,泰山1号×山前麦的杂交种作父本,复合杂交选育。1990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晋麦32号。晋...  相似文献   

14.
品种来源:济南15号(原代号825508)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用鲁麦大穗×山前为母本、7014—5—8为父本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1989年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产量表现:1982年出圃时测产亩产443.2公斤,比对照济南13号增产34.3%。1983~1985年连续2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亩产分  相似文献   

15.
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阿豆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豆1号是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1987年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黑河5号,经过连续多年乌鲁木齐与阿勒泰之间的异地选择选育出的大豆新品系。2002—2003年参加新疆农科院粮作所大豆品比试验,2004—2005年参加新疆大豆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2005年参加新疆大豆品种(早熟组)生产试验,均表现较好。2006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以原品系名“阿豆1号”命名。  相似文献   

16.
大豆新品种晋豆30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新品种晋豆30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用高蛋白品种S701为母本,高蛋白品种窄叶黄豆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2003~2004年该品种参加山西省大豆早熟组区试,两年平均单产2 131.5kg/hm^2,比对照晋豆25号增产10%,居第一位.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披针叶型,透光性好,高蛋白,综合抗性好.2005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晋豆30号.  相似文献   

17.
晋单86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TD1101作母本、TD5937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2013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早熟、高产、综合抗性好,适宜在山西省春播早熟生态区和全国类似生态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晋豆(鲜食)33号原名忻(毛)豆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育成的早熟鲜食大豆新品种,2005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晋审豆2005007).该品种是山西省目前唯一一个省审菜用大豆品种,于1999年从引自日本的一个NP(原)高代优良专用大豆(枝豆)种质材料,通过田间鉴定、系谱法选育、南繁北育自主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9.
晋豆1号系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于1960-1965年从地方品种大白麻中系统选育而成。1973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推广品种,定名晋豆1号。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该品种高产、耐荫、抗旱、耐瘠薄,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截止到2021年,利用晋豆1号及其衍生材料,通过杂交育种手段,在山西省共育成了39个品种,其中有9个国审品种,高油品种7个,脂肪含量为21.54%~22.26%,39个品种中有13个品种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奖。晋豆1号及其衍生品种为山西省大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山西省大豆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运彩N8283是以早熟的苏联棕棉为母本,高产抗逆性强的晋棉25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3年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棉品种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彩色棉新品种生产试验.2005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