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17(9):I0004-I0004
近年来,襄樊市樊城区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找准财政资金引导方向,瞄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开发水平,农业开发项目不仅成为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龙头产业,而且带活了全区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自2004年以来,樊城区在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同时,每年还拿出200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襄樊市樊城区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找准财政资金引导方向,瞄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开发水平,农业开发项目不仅成为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龙头产业,而且带活了全区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自2004年以来,樊城区在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同时,每年还拿出200  相似文献   

3.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首要任务,也是农业综合开发的立足之本和重要评价指标。近年来,樊城区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找准财政资金引导方向、目标与措施,瞄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开发水平,农业开发项目不仅成为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龙头产业,而且带活了  相似文献   

4.
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在洪宽海峡农业试验场基础上于2005年2月建立起来的,2010年经福建省台湾农业研究中心规划设计,规划总面积30万亩。主要产业有种植、养殖、加工、休闲观光等。核心区规划面积3600亩。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优质蔬菜种植区”、“名特优水果引进种植区”、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海南中部市县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从海南中部市县的实际情况出发,挖掘资源优势,开发地形地貌休闲观光、黎苗风情休闲观光、村镇休闲观光、休闲度假、农业种植园等休闲农业项目。  相似文献   

6.
富阳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家乐”作为富阳的特色旅游项目可谓早已名声在外。该市早在1986年就在东州新沙岛开发推出了这一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由于人为因素和其它环境的变化,这一特色旅游项目遂少有人光顾。近几年来,富阳旅游业积极融入杭州“旅游西进”战略取得蓬勃发展,“农家乐”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市共有“农家乐”乡村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开发项目95个,计划投入总资金10多亿元。已经启动建设的项目84个。去年底全市共有31个农业旅游开发项目被纳入农家乐乡村旅游规划,建成并初具规模的有5家,投入资金共1.78亿元。据统计,去年乡村游接待人数达51万余人,营业收入约2500万元。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松溪县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15个,产业化经营项目2个,完成土地治理面积6.76万亩.项目总投资5941.45万元。松溪县在管好用好这笔资金,确保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任务,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总结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长沙县龙华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18日,注册资金500万元,公司是一家以经营蔬菜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结合有利的区位优势和生态环境,开发农业生态休闲资源,将生产、销售与农业观光休闲集于一体的现代新型农业企业。  相似文献   

9.
《山东农业科学》2009,(10):F0003-F0003
海南新科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属民营农业科技企业,主要从事“北果南种”项目。投入几百万元开发红枣、筒萄、苹果、核桃、石榴、樱桃、梨、杏、桃等16项北方水果,现在海南省东方市建起万亩观光休闲乐园,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做贡献,并建起3000亩育苗基地,计划在2010年大量出口鲜枣和苗木。  相似文献   

10.
6月21日,由新疆兵团第五师财务局、农发办等5部门组成验收考评组,对九十团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进行考核验收。该团紧紧围绕农业增效、职工增收这一目标,项目建设效果明显,综合能力增强,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2年九十团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投资573.1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80万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杭锦旗农业综合开发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立足杭锦旗农业资源条件,以“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地域特色,狠抓项目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各项工作有效推进,成果显著。 近三年来,累计改造中低产田4.3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扶持产业化项目10个,争取贷款贴息项目6个,通过项目实施改善了农民的生产基础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扶持了一批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杭锦旗发展现代农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湟中县自1998年开始实施了"多巴双寨农业综合开发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区项目"、"良种良法科技示范项目"、"通海农业综合开发高效农业科技示范项目"、"上新庄东干渠农业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大石门灌区节水农业示范"项目等.项目通过综合采用水利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及生物技术措施,增加资金、物资、劳力等综合投入,累计完成示范面积16.34万亩次,完成农作物集中连片高产示范田3.65万亩次,累计实现新增粮食总产780.35万千克,新增油料总产118.26万千克,新增总产值达846.03万元,新增纯收益575.2万元.  相似文献   

13.
1月23日,由广东省农科院承担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稻莱轮作高效种植制度”(简称“123种植模式”)年度研讨会在广州白云基地召开。省农科院李康活副院长指出,2006年,“123种植模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示范点的中晚稻栽培技术日趋成熟,“123种植模式”配套技术特别是免耕法前景诱人。据了解,“123种植模式”自2005年开始示范推广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在东莞、南海、番禺、增城、深圳龙岗区、博罗、江门、汕头等地累计示范面积超过1万亩。  相似文献   

14.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承担单位: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十五”期间,科技部联合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科院和中国农业银行在全国建立了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试点。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农民受益”的运行机制,有效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示范和应用,带动了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引进和孵化了大批科技型龙头企业,促进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截至2004年底,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入园企业总数已达2245家;园区自主开发项目975项,引进新技术1606项、新品种7959个,推广新技术2232项、新品种2775个。在2002--2004年,3年共吸纳农业劳动力150余万人次,分别带动周边地区300余万农民致富。  相似文献   

15.
根据农业综合开发现行投资政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农民筹资投劳是项目投资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定比例的农民筹资投劳有效增加了项目资金总量,增强了农民参与项目建设的责任意识,能保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正常实施,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正> 南漳县自1982年被国家和省列入农业综合开发县以来,先后实施了二期、三期和1998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我们按照国家立项要求,本着“集中连片”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农田园田化、水利配套化、耕作机械化、品种优良化、生产效益化”的现代农业园区化发展方向,以提高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为重点,扎扎实实地进行了农业综合开发,收到了开发一方资源,带动一个产业,活跃一方经济,致富一方农民的效果。几年来,共完成投资5634万元,立项14个,受益乡镇12个,改造中低产田1.1万hm~2,兴建多种经营基地0.37万hm~2。二期、三期通过国家验收,三期农业综合开发被评为国家沈  相似文献   

17.
今年,江苏省铜山县丘陵山区开发治理项目落户徐庄镇圣人窝村,将为这个拥有古老传说和优美景色的小山村带来250万元的农业开发资金。该项目除进行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将推广实施喷灌、滴灌等山区节水灌溉技术,同时发展樱桃、杏、桃等优质林果,建设现场采摘园,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此前,铜山县农业开发已先后在圣人窝周边的吕梁、种羊场等山区进行,开发建设了8000亩的玫瑰花观赏采摘基地和8000亩的优质经济林果基地。  相似文献   

18.
唐文勇 《新农村》2007,(10):15-16
杭州市余杭崇贤镇地处平原水网地带,原来以种植水稻为主,还种植一些茭白、茨菇、莲藕等水生作物。在农业开发、产业结构调整中,崇贤镇利用当地的水土资源,大力扩展稻一茭复种面积,并把茭白生产作为菜篮子工程的一项高效农业来抓,区镇村三级投入200万元建立了崇贤村茭白示范园区。2005年杭州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将其立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水生蔬菜示范区),2006年又被定为浙江省无公害茭白基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所谓都市农业,就是以城市为依托,以农村自然生态资源、农业特色生产经营和相融合的人文景观为配套,为广大市民提供休闲、游玩、体验、养心的新型农业产业。两年来,宁波鄞州区通过整合、培植以农林(特)渔为核心和特色的全区农业资源、优势,并以领导、政策配套,部门齐心协调,布局尊重实效,工程严格把关,项目有序推进,诚心指导推介等为宗旨,投资1.9亿元,共组织、实施了40余个以农村休闲、观光和农业科技、教学及农艺、农居体验为主题的农业“百家园”工程。其中:已建成27个,2005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经营收入超1200万元。  相似文献   

20.
贵州贵阳(乌当)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贵阳(乌当)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经过3年的实践,坚持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明确了“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定位。在“一区多园”的建设思路下,明确了蔬、果、畜、花、药五业的发展方向,始终把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促进区域农业综合发展的龙头来抓,通过整合区内外农业资本资源,不断完善试验、示范、带动、培训、观光五大功能,促进了区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稳定,走出了一条“市场引路 政府帮扶 科技支撑 农户参与”的路子,为喀斯特山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