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除草剂对苎麻生长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筛选出合适的,苎麻封行后施用的除草剂及预防除草剂致使苎麻败蔸提供参考,研究了盆栽条件下,乙草胺、草甘膦、精喹禾灵、苄嘧黄隆、百草枯、2,4-D钠盐等6种除草剂三麻分行前期对‘多倍体1号’、‘中苎1号’和‘湘苎3号’生长及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用浓度下,不同的除草剂对苎麻的影响不同,而且同一种除草剂对不同品种苎麻的影响也不同,除草剂对苎麻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存在基因型差异。乙草胺和草甘膦对‘多倍体1号’、‘中苎1号’和‘湘苎3号’苎麻相对安全;精喹禾灵、苄嘧磺隆、百草枯、2,4-D钠盐都不同程度的抑制了3种苎麻的生长,降低了苎麻产量和品质。而且‘中苎1号’对苄嘧黄隆较敏感,‘湘苎3号’对百草枯非常敏感,‘多倍体1号’对6种除草剂都有较大抗性。在不喷施于苎麻植株体表面的前提下,6种除草剂对苎麻的叶绿素SPAD值影响不大,但都会使苎麻的叶面积减小。  相似文献   

2.
苎麻扦插苗特征对其低位分枝扦插苗繁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特性对扦插苗成苗率及麻苗素质的影响,以期获得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繁育的最佳方式。以‘中苎1号’、‘湘苎3号’、Tri-1和新品系R057 4个苎麻品种(系)为材料,通过苎麻扦插苗特性(插条粗细、插条长度、插条留叶数、扦插深度、扦插密度)对其低位分枝扦插苗繁育的成苗率及麻苗素质(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单株平均分枝数、最低分枝位、最高分枝位和分枝位长)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获得了当前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繁育的最佳方式:中等粗度(茎基部粗0.6 cm)的插条、5~10 cm的插条长度、4片的插条留叶数、1.5~3 cm的扦插深度和10 cm×10 cm(即100株/m2)的扦插密度有利于苎麻低位分枝苗成苗率及麻苗素质的提高。不同的苎麻扦插苗特性对其低位分枝扦插苗成苗率及麻苗素质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培育既抗除草剂、综合性状又优良的杂交水稻组合,将3份抗除草剂衍生恢复系(华84EP-1、2、3)与5份不育系(红香2A、Y58S、广占63-4S、华1015S、天源6S)配组,对亲本、杂交组合的除草剂抗性和10个主要农艺性状(单株产量、结实率、千粒重、生育期、株高、有效穗数、着力密度、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穗长)的配合力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选育的恢复系的除草剂抗性接近完全(>96%),利用苗期喷施农达可有效地提高杂交品种纯度;恢复系、不育系的一般配合力分别在5个性状(结实率、生育期等)、7个性状(结实率、千粒重等)上达到了显著差异;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仅在生育期上达到了显著差异。杂交组合中比对照增产最高的分别是天源6S/华84EP-1、红香2A/华84EP-3和华1015S/华84EP-1。因此,利用抗除草剂恢复系配制水稻杂交组合不仅可以提高品种纯度,也可以培育出强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4.
<正>韩国原装进口水稻田除草剂韩乐天(1%韩乐天乳油)是目前水稻田茎叶处理除草剂中除草活性最高、杀草谱最广的一次性除草剂。对稗草、稻稗、野慈姑(驴耳菜)、泽泻(水白菜)、三棱草、稻李氏禾等杂草特效,一次用药基本可防除水稻田绝大多数杂草,省工省时省力。近几年,水稻田杂草对一些长期使用的除草剂已产生明显抗性,在加大用药量的情况下,药害加重仍达不到理想除草效果,且除草成本提高。但杂草对韩乐天尚未产生抗性,用药量较低,除草效果好,对水稻安全,是替代杂草已产生抗性除草剂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改良剂对苎麻修复镉、铅污染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明不同修复措施下苎麻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镉、铅复合污染土壤施加有机肥、石灰和海泡石等3种改良剂对苎麻生物量、叶绿素及重金属镉、铅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改良剂及其组合处理,都能促进叶绿素含量及a/b值增加,改善光合作用以致生物量显著增多,以3种改良剂组合处理最佳,有机肥及其与海泡石组合稍次。不同修复措施下苎麻根系和地上部镉、铅积累浓度均明显减少,分别以单施石灰和海泡石处理减幅最多,二者组合处理降幅稍次,单施有机肥处理降幅最少。改良剂处理均能促进苎麻转运系数增加,但增幅不明显。综合而言,以施加有机肥及其与石灰、海泡石组合处理效果较佳,能有效降低污染土壤中有效镉、铅,改善土壤理化性能,促进苎麻生长,具有较理想植物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2个钾营养高效基因型苎麻和2个低效基因型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低钾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苎麻根系生长、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钾胁迫下,苎麻生物量减少,植株显著矮化,根系生长受抑,根系吸收面积和阳离子交换量减小。但高效基因型苎麻低钾胁迫下仍具有较强的生长势(相对根系干重、相对细根干重、相对根系总吸收面积、相对根系活跃吸收面积较大),其纤维产量所受影响程度小于低效基因型(相对产量较高),有效降低了低钾胁迫对纤维品质所引致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籼稻基因转化中的组织培养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S培养基为基础,通过改变植物激素配比和添加附加物,确定了适合籼稻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和再生的优化条件。用不同的抗生素与除草剂(Bar)处理愈伤组织,揭示了愈伤组织与抗生素和除草剂之间的关系,确定筛选具有卡那霉素(Kan)或Bar抗性标记的转化子筛选浓度。同时通过不同抗生素的组合,选择出抑制共培养后的籼稻愈伤组织表面残余农杆菌合适条件。并对植物激素和抗生素应用于愈伤组织的转基因系统中作用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测试了卡拉霉素、羧苄青霉素、头孢霉素对于3个不同基因型苎麻子叶再生的影响,还测试了卡拉霉素对于苎麻种子发芽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苎麻子叶对于卡拉霉素有着较高的敏感性,20-25mg/L的卡拉霉素就能完全抑制苎麻子叶再生;羧苄青霉素能显著抑制苎麻子叶再生;浓度在500mg/L以下的头孢霉素对苎麻子叶再生没有明显影响。此外,苎麻种子对于卡拉霉素也较敏感,100mg/L卡拉霉素处理30d能使苎麻种子实生苗全部黄化(白化)死亡。  相似文献   

9.
毕节高支苎麻资源的调查研究报告陈端祥,刘世凡,吴佳海,牟琼,龙忠富(贵州省麻类科学研究所)1994~1995年调查了毕节市、金沙县部分乡(镇)的芒麻地方品种材料43份,取样测试单纤维支数,鉴定出高支苎麻品种6份,以分布在毕节市高海拔乡(镇)为主,海拔...  相似文献   

10.
蔗园恶性杂草香附子药剂防除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蔗园恶性杂草香附子的理想安全性除草剂,选用20%噻吩磺隆WP和65%甲·灭·敌草隆WP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噻吩磺隆WP和65%甲·灭·敌草隆WP对蔗园恶性杂草香附子均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是防除蔗园恶性杂草香附子的理想除草剂。20%噻吩磺隆WP最适宜用量为1125 g/hm2(有效成分225 g)、65%甲·灭·敌草隆WP为3150 g/hm2(有效成分2047.5 g)。2种药剂均可在香附子生长旺盛期(株高10~15 cm),按每公顷用药量兑水675 kg进行定向茎叶喷雾,药后15天防除效果可达87.9%以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夏玉米田化学除草防除效果差的问题普遍存在,为解决好这一问题,宁陵县农技站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采取了准确选用除草剂,严格掌握用药量等的增效措施,提高了除草防草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前谷子杂交种所用不育系大多属于高度雄性不育系,有5%~10%的自交结实率,因此谷子两系杂交种会有一定比例的假杂种。传统去除假杂种方法是在苗期喷施除草剂去假留真。为了研究更简便、安全、有效去除假杂种的方法,选用拿捕净和咪唑乙烟酸2种除草剂,2019年设置6个浓度(0.2%、0.4%、0.6%、0.8%、1.0%和1.4%)的除草剂药液浸泡种子,筛选最佳浓度;采用阴干、晒干和烘干3种方式,筛选最佳干燥种子方法;2020年把除草剂配入包衣剂对杂交种进行包衣试验,2种除草剂分别设置6个和3个浓度配比。结果表明,采用药液浸泡法时,2种除草剂均采用0.8%浓度最佳,种子均匀沾上药液后捞出阴干或烘干较好。采用包衣方法时,长杂谷466(抗拿捕净类型杂交种)采用“50g包衣剂拌4~5mL拿捕净包衣2.5kg种子”、长杂谷2922(抗咪唑乙烟酸类型杂交种)采用“50g包衣剂拌3mL咪唑乙烟酸包衣2.5kg种子”的方法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既对烟株生长无明显影响又能有效防除烟地杂草的新型除草剂,对50%敌草胺水分散剂(旱尊)。50%敌草胺可湿性粉剂、45%二甲戊灵微胶囊剂(田普)50%敌草胺水分散剂(旱克)、29%精喹禾灵·异噁草松等5种除草剂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50%敌草胺水分散剂(旱尊)对烟地杂草的防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稻田除草剂应用普遍,它对除去稻田杂草、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水稻产量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土壤中甲磺隆过多,除草剂选用不当(抛秧田选用了含乙苄成分的除草剂,移栽田选用了含有甲磺隆的除草剂),除草剂使用不当(除草剂使用量过大,或使用时间偏早,或撒施不均匀,或使用后田间未保持3~5厘米水层5~7天),抛秧后1~2天发生倒伏,以及禾苗叶片和生长点浸于残留了甲磺隆的水田中等原因,都会引发稻田除草剂药害。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化学除草面积迅速扩大,由于一些农户对除草剂品种的选择、用药量、施药浓度和最佳施药时间等技术要领掌握不准,施药后达不到理想的除草效果,甚至有的施药后对小麦或后茬作物产生药害,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因此,麦田化学除草要特别注意以下技术问题。一、准确选择除草剂。每一种除草剂都有一定的杂草谱,有的杀草谱可能很窄。例如燕麦畏只能防除野燕麦;二甲四氯防除播娘蒿和野油菜效果很好,但防  相似文献   

16.
物化与生物组合工艺在苎麻脱胶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工艺设计不能满足苎麻化学脱胶废水处理的要求,本文对苎麻脱胶废水处理工程进行了改造,采用了“生化-物化”组合工艺,该工艺具有耐冲击负荷、运行稳定、易于管理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现有研究表明,不同甘薯品种对除草剂的耐药性存在较大差别,而且耐药性大小是可以遗传的。因此,针对具体品种进行不同除草剂耐性的研究,对正确指导甘薯田化学除草的科学用药,无疑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可为甘薯品种的材料鉴定,筛选高抗除草剂品种的育种工作提供指导。1材料与方法本试验于1996~1998年在中国农业大学科学园进行,供试材料为17个国内外主要品种(系)。试验分为温室处理和田间试验。温室处理是将田间取样20cm长度的薯蔓(有生长点)进行盆栽,缓苗后,用5ml除草剂溶液涂抹叶片和生长点,观察叶片皱曲、生…  相似文献   

18.
<正>一、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浅析1.除草剂自身的问题(1)购买了假、冒、伪、劣除草剂产品产生药害。假、冒、伪、劣除草剂的一般特点:产品质量不合格,包装简陋粗糙,标签不规范、印刷模糊,有的擅自增加适用作物种类及其用药量等。(2)误买、误用了除草剂品种产生药害。(3)长残效除草剂在土壤中残留产生药害,如莠去津。(4)少量易挥发的除草剂品种,喷洒时对周围作物产生的飘移药害,如2,4-滴丁酯。  相似文献   

19.
<正>残留药害是指由长残留性除草剂对后茬敏感作物造成的药害,能够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的除草剂叫长残留除草剂。长残留除草剂一般都是高活性的或是超高活性的除草剂,最突出的优点是活性极高、用药量少、用药成本低、使用方便、除草效果好;它们的共同缺点是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一般达2~3年,甚至长达4年以上,在土壤中残留的少量或极少量的药剂  相似文献   

20.
潮土中小麦最佳施肥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土中各种养分的供应特征和小麦需肥规律,选择了氮,磷,锰三种元素为试验因素,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建立了潮土中小麦最佳施肥模型。结果表明,当氮肥,(纯氮)用量为12.85-16.35kg/亩,磷肥(P2O5)用量为11.36-14.00kg/亩,硫酸锰用量为1.16-1.49kg/亩时,小麦边际产量可达375kg/亩。其最佳施肥与最经济施肥量十分接近,此时的投入与产出比为1:5,对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