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永秀  刘明河 《食用菌》1993,15(5):22-22
金针菇栽培由木屑料转为用棉子壳料,这是金针菇代料栽培的一大进步。但是随着食用菌栽培面积的扩大,棉子壳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寻找新的代用料已是非产棉区食用菌栽培的当务之急。为此,笔者自1991年开始用玉米芯、花生壳、稻草、麦秸、豆秸、啤酒渣等原料,进行金针菇栽培试验,取得了满意效果。一、试验材料(一)供试菌种台黄金针菇,由省农科院提供。母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平菇栽培成本、提高栽培效益,以玉米芯部分或全部替换棉子壳进行栽培平菇,研究棉子壳和玉米芯不同配比对平菇菌丝生长、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玉米芯添加比例的增加,平菇生物学效率逐渐降低,但经济效益则不断提高。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效益,可用玉米芯作为平菇熟料栽培的主料。  相似文献   

3.
平菇菌种常规用料多为棉子壳,在无棉或少棉地区棉子壳短缺,价格也高,这必然会影响到平菇菌种生产和代料大规模栽培。为了解决这问题,我们试验成功了麦秸与玉米芯混合料制平菇菌种,该技术推广后深受菇农欢迎,现将其技术要点简报如下。 (一)培养料配制 选新鲜干燥无霉变的麦秸、玉米芯,曝晒2~3天。麦秸用筛孔径1.2cm的粉碎机粉碎,玉米芯用不上锣的粉碎机粉碎成花生米大小。配方为麦秸60kg.玉米芯40kg,麸皮12kg,玉米面8kg,复  相似文献   

4.
酵素菌(BYM)是一种新型微生态制剂,是能够产生多种催化分解酶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具有很强的催化分解作用。目前,平菇生产主要以棉子壳和玉米芯为主原料,玉米芯栽培平菇则产量偏低。究其原因,一是玉米芯中营养成分偏低,再就是其中部分营养物质难以被平菇菌丝直接分解和利用,有效地释放这部分营养物质是提高玉米芯栽培平菇产量的关键所在,应用酵素菌对玉米芯进行堆积发酵,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而且由于酵素菌中益生菌群对有害细菌和真菌的拮抗作用,还可以免去添加多菌灵或克霉灵等杀菌剂,降低成本,提高品质。1 供试菌株…  相似文献   

5.
草菇在南方多用稻草栽培,而山西水稻栽培面积小,稻草来源困难。为了使草菇能在山西各地推广,我们进行了代用料研究. (一)原料种类及其营养成分收集了本省来源广泛的玉米芯、玉米秆、葵花籽皮、葵花盘、甜菜废丝、高粱壳、高粱秆、棉籽壳、莜麦秸、小麦秸、稻草、糜秸、黍秸、谷草、豆秸等,并列举了其主要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6.
平菇代料高效栽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银平  王有荣 《食用菌》2001,23(2):30-30
在平菇生产中,我县的广大菇农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采用玉米秆、麦秸、豆秸等农作物秸秆代替棉子壳进行栽培,但效果不理想,甚至还出现了亏损,主要表现在朵小、肉薄,后劲不足、产量不稳等方面,为了较好地利用我地丰富的秸秆资源,我们进行了平菇代料高效栽培研究,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宫志远  于淑芳  曲玲 《食用菌》2006,28(3):25-25
棉渣是棉花加工厂加工皮棉后的废弃物。主要含有棉绒和细碎的棉子壳,价格低廉,产量大,有些棉油厂将棉渣掺入棉子壳一同销售。由于棉渣含绒量较多,有利于水分的吸收和水分的保持,利用其栽培食用菌应是一种替代棉子壳的首选原料。现在利用棉子壳和玉米芯栽培平菇技术已非常普遍,而利用棉渣栽培平菇还没有普及,尤其是最佳栽培配方未见有相关报道。为此,笔者进行了棉渣栽培平菇配方优选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吴华英 《食用菌》2004,26(5):13-13
目前,全国的平菇生产原料,北方多以棉子壳,废棉为主,南方多以稻草、玉米芯、米糠等作为主栽原料,普遍认为棉子壳的栽培产量最高。但对非产棉区的南方,要采用棉子壳栽培,无疑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为了充分开发本地资源,笔者于1999年开始试用水稻收割后,稻谷经风选后的下脚料——秕谷作为平菇的栽培主料,发现用秕谷栽培平菇,成本低,菇  相似文献   

9.
王尚堃  安志华 《食用菌》2007,29(2):29-30
以棉子壳、玉米秸、麦秸、豆秸、玉米芯为主料,对鸡腿菇栽培上常用的5个培养料配方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用玉米芯为主料菌丝生长发育、品质均最好,感杂率、畸形菇率最低;仅产量而言,5个配方产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棉子壳、豆秸、玉米芯、玉米秆和麦秸。  相似文献   

10.
随着食用菌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作为主要栽培原料的棉子壳日趋紧张.为此,我们就地取材,利用大豆秸栽培平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一)配制培养料新鲜无霉变的大豆秸(经粉碎)70%,棉子壳20%,麸皮8%,石膏和过磷酸钙各1%,多菌灵0.2%,料水比1∶1.5~1.6.在水泥地上拌匀  相似文献   

11.
粉碎的玉米芯袋栽平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培生  蔡德华 《食用菌》1996,18(4):20-21
用玉米芯代棉子壳栽平菇,已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并进行了许多研究,但以往多以发酵玉米芯和阳畦不覆土或压块栽培为主,产量不很理想。本文报道的是以粉碎的玉米芯生料袋栽平菇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我们莱西地区用玉米芯栽培平菇已有近十年的时间,而用鲜玉米芯栽培平菇只是最近二、三年的事。人们看棉子壳价格逐年上升,成本太高,而将玉米芯晒干后下料,既麻烦,又错过了市场上的好价钱。所以就试着用鲜玉米芯栽培,也获得了好收成。本文就将鲜玉米芯发酵料栽培平菇新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食用菌的迅速发展,农作物的秸秆被广泛利用。玉米芯、玉米秆、豆秸、稻草、废棉等都视为栽培平菇价廉质优的原料,但由于这些原料颗粒性差,长度不等,硬度大,容量小,给常规塑料袋栽培带来不便。笔者几年来采取聚氯乙烯背心式食品袋,用废棉、玉米芯、豆秸、稻草等原料栽平菇,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1O0kg原料的塑料袋投资仅1.5~2.5元,每人每天可栽200~300kg。现将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一)原料处理 整株玉米秆、稻草、高粱秆用铡草机或铡刀截成2~10cm小段。整玉米芯、整豆秸用车辊碾压,玉米芯碎成1~10cm小块,豆秸碾成杆揉软即可。原料粗细比例以4分细6分粗为宜,以防栽培料中空隙太大,菌丝长势弱。棉子壳、花生壳、豆角皮等颗粒性较好的原料,可不作处理直接使用。  相似文献   

14.
苹果枝木屑栽培平菇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苹果种植面积达7.7hm^2,属国家黄土高原优质苹果产业带,是全国闻名的苹果产区。苹果树每年修剪下的大量枝条没有很好利用。平菇是我市食用菌的一个主栽品种,长期以来平菇栽培一直采用棉子壳、玉米芯等农作物下脚料作为主要原料,而棉子壳需要从外地购买,成本较高。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我市苹果树枝木屑资源,延长果品产业链条,增加菌农收入,减轻环境污染,我们用苹果树枝木屑与玉米芯按不同比例组配成不同的配方,栽培平菇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1999,(1)
用棉子壳、玉米芯、豆秸科学配方栽平菇,生物效率可达400%以上。为满足菇友要求,从组织分离到栽培管理全过程技术,面向全国举办面、函授培训班,包教包会包吃住,随到随学,收费250元。出售平菇、金针菇、鸡腿菇、草菇、木耳、香菇等菌种,母种每支15元,15支以上每支7元,上门提货每支3  相似文献   

16.
棉子壳是栽培食用菌的紧俏原料,因此,不少食用菌工作者都在研究开发新的代用料.我地区玉米芯是易得的原料,但因含糖量高,且收获期正处在高温多雨季节,杂菌基数高,用它来栽培平菇,常遭杂菌污染而失败.为此,笔者采用添加高剂量生石灰发酵处理玉米芯栽培平菇,获得了好收成,现将方法介绍如下.(一)培养料配制配方为玉米芯95%、生石灰1.4~1.7%、石膏2%、过磷酸钙1.5%,另加尿素0.3%、多菌灵0.05%、敌百虫0.05%,料水比1:1.25~1.3.先将一半玉米芯辗成手指头大小,另一半  相似文献   

17.
豆秸栽平菇高产配方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区豆秸资源十分丰富。据资料,它的碳氮比与棉子壳接近,如果用它取代棉子壳栽培食用菌,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笔者自1993年起进行了豆秸栽培平菇配方筛选试验,获得了较好效果,并且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以油菜秸、玉米芯、豆秸为原料,与棉子壳组成不同的新型栽培培养基配方,进行11个菌株的平菇适应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各菌株在新型培养基质上发菌速度、生物转化率高于纯棉子壳培养基质;油菜秸培养基质各菌株在发菌速度、生物转化率方面优于其他培养基质;配方①、②比较适合各菌株栽培;在供试基质上表现较好的菌株为豫平5号、泰平19、双抗黑平、中蔬10号。  相似文献   

19.
平菇的培养料来源甚广,如棉子壳、锯木屑、树叶、花生壳、稻草、玉米芯等,这些原料除棉子壳产量比较理想外,其它产量都不很理想。近来,我用红薯渣作培养料栽培平菇效果却令人满意,一方面这种原料在  相似文献   

20.
杨自轩  王璐  邓惠强 《食用菌》2009,31(6):40-40
用鲜甜玉米芯栽培平菇、草菇、金针菇、秀珍菇是完全可行的,其产量和用棉子壳栽培相近,但加工厂除了有大量的甜玉米芯,还有大量的甜玉米壳,为了解决加工厂所有下脚料,充分利用资源,同时考虑到加工时间主要在夏天,温度高,经常下雨。笔者利用加工厂产生的所有新鲜玉米芯及壳经粉碎后袋栽草菇,经多次试验总结出利用类似熟料袋栽平菇方法,菌丝长满后开袋或脱袋出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