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低温对花芽分化和花发育的影响1.低温对花芽的诱导前面已经谈到,在春石斛中,只有成熟假鳞茎上的休眠芽在低温的诱导下才能分化和形成花芽;不成熟的假鳞茎上的休眠芽对低温的诱导仍保持休眠或没有反应。休眠芽在低温的诱导下开始分化和生长,当花芽长到约3毫米并已有5~6枚苞片时,便完成了分化并形成花芽。这一阶段约需4周左右的时间。不同的春石斛品种诱导休眠芽分化和形成花芽要求的低温是不相同的。Den.Snowflake‘Red Star’花芽的诱导最适温度是白天25℃,夜间10℃。白天温度过低会使  相似文献   

2.
植物在抵抗和适应不良环境时会产生生长缓慢或暂时停顿的休眠现象,打破休眠时所需的有效低温时数称为植物的需冷量。本研究综述了不同需冷量模型并分析了应用情况及效果。Utah模型是目前使用频率较高且效果较好的估算模型,动力学模型是理论最完善且适用范围最广的估算模型,但仍未推广应用,尤其是国内鲜有报道。需冷量估算模型研究对象主要为休眠芽,对其他休眠器官(球根、种子等)的需冷量研究还不多。与果树等其他园艺作物相比,目前将冷量估算模型应用于观赏植物的研究较少,涉及到植物种类和休眠器官类型都较少。需冷量模型与低温小时数相比能更准确计量及预测解除休眠过程对低温的需求,应用于观赏植物品种区域规划、引种有更好的前景。同时,继续探索需冷量累积的过程中相关的生物学机制,优化需冷量模型使其在不同气候类型中的应用具有通用型是未来研究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旨在通过不同浓度的GA_3、ETH结合低温处理大蒜鳞茎,以期探明快速解除金乡蒜休眠的技术与生理特性的变化,在不影响大蒜品质的前提下缩短大蒜生产时间。供试品种为金乡大蒜,休眠大蒜鳞茎为自常温下存储2周的鳞茎,萌发大蒜取自常温下存储16周的鳞茎。休眠大蒜用16种不同浓度配比的赤霉素和乙烯利激素溶液浸泡大蒜1 h,浸泡后取出,各处理以4,8,12,16℃低温处理4,8,12,16,20 d,比较不同处理的发芽率及大蒜苗株高、假茎粗及鳞茎各营养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中GA_3、ETH浓度分别为50 mg/L,150μL/L的溶液浸泡大蒜鳞茎后的萌芽率普遍高于其他处理,12℃低温处理大蒜鳞茎萌发速度普遍比其他温度处理后要快,低温处理20 d的大蒜鳞茎打破休眠最快。综合所有结果得出结论,使用GA_350 mg/L,ETH 150μL/L的混合液浸泡1 h,浸泡后12℃低温处理,是打破金乡蒜休眠最有效的措施,能够使大蒜鳞茎的休眠期缩短40 d以上,显著加快了大蒜鳞茎的萌芽速度,并且成熟大蒜的大蒜素、维生素C、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不同。因此,在生产中利用此方法能够使大蒜提前播种,提高农民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适宜在南京地区设施促成栽培中使用的梨品种及其扣棚升温时期,2011—2012年用犹他(Utah)模型、0~7.2℃模型、≤7.2℃模型对栽培在南京地区37个梨品种的需冷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爱宕’最低,以犹他模型计算为207 C.U。‘砀山酥’、‘鸭梨’、‘沙01’、‘六月酥’、‘早美酥’等需冷量高。不同梨品种需冷量分布广泛,但主要分布在300~700 C.U之间。相比而言,南京地区梨需冷量的研究采用犹他模型为妥。成熟期及其原产地与需冷量无必然的内在联系。南京冬季气候温和,日均温度波动较小,用于设施促成栽培需冷量小于400 C.U的早熟及中熟品种可在1月初覆膜升温;需冷量在400~700 C.U之间的早熟品种可在2月初覆膜升温。  相似文献   

5.
拟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掌握拟巫山淫羊藿种子的休眠特性并筛选有效的打破休眠的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处理,观测不同处理条件下胚是否萌动、胚开始萌动所需时间、胚生长和发芽情况。结果表明:拟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属形态生理休眠(MPD),先暖温(15℃左右)后低温(4℃)、赤霉素处理加低温这两种方法可有效打破其休眠,发芽率皆大于80%;且拟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可能含形态休眠(MD)和2种类型的生理休眠(PD):暖温(15℃左右)处理有助于解除第1种PD,这样胚才能萌动(胚萌动率高)并生长,单独4℃、27℃处理,胚萌动率极低,分别为20%、6.7%;低温(4℃)能解除MD;而完成形态后熟的种子只有继续低温才能解除第2种PD而萌发,未经过低温的处理组发芽率皆为0%。GA3可以替代最初的暖温破除第一种类型的PD。  相似文献   

6.
郁金香属于在22℃的高温下进行花芽分化,再经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解除休眠,在茎得到充分生长后才能开花的鳞茎植物。低温处理前,还要在一定的过度温度下处理,使鳞茎内的花得到充分的发育。在一些国家或地区,郁金香在自然条件下可获得足够的低温,至春天长到一定高度后开花,无须人工低温处理。但有研究表明,若在正常冬天之前的较早阶段低温处理鳞茎,可使其提早开花。于是种球商为了使鳞茎适应不同的栽培地区和栽培目的,对其做了不同的处理,这就产生了人们常听说的5℃郁金香球、9℃郁金香球以及未经处理的郁金香球(常温球)。 5℃球是干鳞茎在5℃或2℃的低温贮藏室内处理后  相似文献   

7.
在6~10℃温度和0.02%~0.08%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小麦种子打破其休眠,结果表明,8℃温度条件是打破小麦种子休眠的最适温度:而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打破小麦种子休眠的效果差异不显著.泰安市农科院自育小麦品种间的休眠期存在差别,泰山24和泰山223两个品种(系)的休眠期较短,发芽率较好,容易通过低温和赤霉素处理打破休眠.  相似文献   

8.
以呼伦贝尔野生赤芍种子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处理打破赤芍种子上下胚轴休,探讨沙藏环境、化学试剂浸泡、种子大小对赤芍种子下胚轴休眠的影响,以及根长、赤霉素浸种时间对上胚轴休眠解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打破赤芍种子下胚轴休眠的最适沙藏环境为温度20℃,沙子含水量16.5%种子单粒重量低于0.067 g时赤芍种子生根率显著下降.根...  相似文献   

9.
亚洲百合试管苗生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优化亚洲百合生根培养基配方,为亚洲百合转基因植株试管苗的生根移栽奠定一定的基础,以亚洲百合‘普利安娜’(Lilium Asiatic hybrid cv. ‘Pollyanna’)和‘普瑞头’(Lilium Asiatic hybrid cv. ‘Prato’)试管苗为材料,探讨5种不同激素的浓度组合对试管苗生根率、生根数量、最长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激素的组合和浓度对亚洲百合的生根有显著影响,且2个品种生根状况有一定的差异。在生根培养基为MS+2,4-D 1.0 mg/L+KT 0.1 mg/L+6-BA 1.0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时,亚洲百合‘普利安娜’平均生根率达到98.73%,生根数量达到6.53条,最长根长为4 cm;生根培养基为:MS+NAA 1.0 mg/L+TDZ 0.1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时,亚洲百合‘普瑞头’平均生根率达到92.73%,生根数量达到6.63条,最长根长为3.77 cm。最后得出:亚洲百合‘普利安娜’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2,4-D 1.0 mg/L+KT 0.1 mg/L+6-BA 1.0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亚洲百合‘普瑞头’的适宜生根培养基为:MS+NAA 1.0 mg/L+TDZ 0.1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  相似文献   

10.
用6~10℃温度和0.02%~0.08%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小麦种子打破其休眠,结果表明,8℃条件是打破小麦种子休眠的最适温度,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打破小麦种子休眠的效果差异不显著。泰安市农科院自育小麦品种间的休眠期存在差别,泰山24和泰山223两个品种的休眠期较短,发芽率较高,容易通过低温和赤霉素处理打破休眠。  相似文献   

11.
夏果型树莓和黑莓品种需冷量及药剂打破休眠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1个夏果型树莓(Rubus idaeus L.)和黑莓(Rubus idaeus L.)品种穗条为试材,进行人工低温(5℃恒温)处理,采用0~7.2℃模型估算芽萌发的需冷量,为保护地栽培适时进棚提供参考依据;以不同浓度GA3和H2NCN处理2个夏果型树莓品种的穗条,探索人工破眠的技术。结果表明:需冷量因品种、生态环境、休眠期温度及穗条本身发育情况不同表现各异,各试材需冷量从低于672 h到1344 h不等。其中最低的是‘Bristol’和‘Shawnee’,均小于672 h,最高的是‘Reveille’,为1344 h,其余的居中。使用化学药剂打破树莓的休眠是有效的,但破眠效果因浓度和品种而异:GA3对‘夏17号’的有效浓度范围较广;而H2NCN处理只有0.1%和0.3%对‘夏17号’效果良好,超过0.5%效果下降甚至发生毒害。各浓度药剂处理对‘夏19号’破眠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选用7个观赏百合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冷藏处理 (2-5℃)打破种球休眠以及冻藏处理 (-1℃)抑制种球发芽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及MDA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127天的冷藏处理中,SOD、POD、CAT活性在处理的前期、中期持续下降,后期上升,除SOD活性在末期略有下降外,POD、CAT活性持续上升至冷藏结束。在151天的冻藏处理期,3种抗氧化酶类活性在初期下降,后持续升高,至贮藏中后期下降。MDA含量在冷藏处理前中期大幅上升,至后期略有下降。冻藏处理期MDA含量变化变化幅度较小,同一品种大种球MDA含量大于小种球MDA含量。冷藏前期POD酶活性降低对百合种球休眠解除具有重要作用。长期冻藏及冷藏处理所引起的活性氧代谢失调是种球产生低温逆境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百合发育过程中鳞茎淀粉含量及SP活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百合鳞茎内淀粉含量与淀粉磷酸化酶(SP)活性变化的关系,以亚洲百合和兰州百合为试材,对鳞茎发育过程中母鳞茎、新鳞茎内淀粉含量以及SP活性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种百合母鳞茎淀粉含量展叶期前均呈下降趋势,而后迅速升高,展叶后40天达到最大值,之后2种百合淀粉含量均下降,亚洲百合下降趋势较为明显;新鳞茎淀粉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亚洲百合新鳞茎淀粉含量在枯萎期达到最大值,而兰州百合在植株半枯期达到最大值。百合发育过程中淀粉的积累与SP的含量呈正相关,发育过程中2种百合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与SP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鳞茎内淀粉含量最大值与SP活性高峰并非同步出现,说明SP与百合鳞茎淀粉合成有关,却非参与合成淀粉的唯一酶。  相似文献   

14.
Summary Breeding strawberry varieties for early forcing in glasshouses by heating and long-day illumination has certain aspects deviating from breeding varieties for the open. Varieties for early forcing must respond quickly on forcing by an adequate vegetative development, and early flowering and fruiting.It is essential that, prior to forcing, the dormancy of the plants is broken by means of adequate chilling.In phytotron experiments three varieties, used for forcing in the Netherlands, Glasa, Gorella and Redgauntlet, were compared with the American varieties Florida 90 and Tioga as to duration of dormancy and to chilling requirement. Judged by the degree of elongation of the plants, Florida 90 and Tioga showed the least chilling requirements. Than followed Glasa while Gorella clearly needed more chilling and Redgauntlet most.The time of flowering was independent of the degree of dormancy and of the growth response of the plants. In breeding for early forcing a short dormant period will have to be combined with early flowering.  相似文献   

15.
金莲花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金莲花种子为材料,就不同GA3浓度和处理时间、沙藏时间、温度和基质等对金莲花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建立金莲花种子萌发的栽培技术体系,为金莲花引种驯化和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技术。试验结果表明:(1)4℃沙藏或GA3处理可有效打破休眠,其中4℃沙藏40~50天或150 mg/L GA3处理种子3~4 天,250 mg/L GA3处理种子2~4 天和350 mg/L GA3处理2天均可有效解除休眠。(2)温度显著影响金莲花种子的萌动时间、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其中30℃和30℃以上高温严重抑制金莲花种子的萌动和幼苗生长。10℃低温延缓种子萌动,15℃、20℃是金莲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适宜温度,25℃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3)基质影响金莲花种子的萌发。不同基质中金莲花种子出苗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沙>混合基质1(沙和园土按2:1混合)和腐叶土>混合基质2(沙和园土按1:2混合)。  相似文献   

16.
百合无毒化种球繁育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对百合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成为制约百合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进行百合无毒化种球繁育关键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5个感病百合品种种球为试材,应用愈伤组纵培养(Ⅰ)、茎尖培养(Ⅱ)、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Ⅲ)、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Ⅳ)、病毒唑加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Ⅴ)五种脱毒方法进行百合种球脱除病毒的研究.结果表明病毒唑加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方法最好,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和病毒哇结合茎尖培养方法次之.  相似文献   

17.
利用赞皇县1971-2017年的逐日平均气温数据和2004-2017年的逐时气温数据,采用趋势分析、Morlet小波、皮尔逊系数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赞皇县枣树需冷量7.2℃的界限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赞皇县气温稳定升至7.2℃的初日、终日和持续日数变化不明显,初日多年平均日期是3月20日;终日多年平均日期是11月10日;持续日数多年平均日数是131天;气温稳定降至7.2℃的初日、终日和持续日数均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初日存在准12a的变化周期、终日存在准14a的变化周期、持续日数存在准12a的变化周期;气温在0-7.2℃的总需冷量多年平均小时数为1181小时;需冷量达到612℃的多年平均日期为1月19日。  相似文献   

18.
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百合切花与籽球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氮磷钾肥对百合切花与籽球生长的影响,以OT百合品种‘黄金甲’为试验材料,研究氮、磷、钾肥不同施肥水平对百合切花和籽球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使百合籽球的干重和围径增加,磷肥对籽球的干、鲜重及围径、直径增长有促进作用,钾肥量100、200 kg/hm2可使籽球生长量增大,但施钾300 kg/hm2会使籽球生长量减小。肥效以磷肥最明显,其次为钾肥和氮肥,磷肥施用量为50 kg/hm2时,籽球生长量最大。施用磷、钾肥可促进切花的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和花径增大,而施氮处理中植株的各性状没有明显改变,钾肥与磷肥的施用量各为100 kg/hm2时肥效接近,但施磷处理的花径增大更多。综上,籽球对氮肥的需求大于切花,施用磷钾肥可提高籽球和切花品质质量,但切花与籽球对磷钾肥的肥效反应不同,磷肥施用量籽球宜为50 kg/hm2、切花宜为100 kg/hm2,钾肥则均可为100 kg/hm2,氮肥不宜单独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