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省牟平县瓦善水库管理所、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省科委下达的“须笼网水库捕鱼试验研究”课题,最近通过省级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由国家科委黄海研究所、青岛海洋大学、山东水产学校、烟台市水产研究所等捕捞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认为:须笼网设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产学会捕捞专业委员会于十月廿五日~廿九日在浙江省新安江水库召开学术交流会。会上宣读论文32篇,其中远洋渔业九篇,近海渔业四篇,淡水渔业十五篇,渔具理论四篇。到会委员和专家还认真地讨论了捕捞专业今后发展方向,大家一致认为在目前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产学会捕捞专业委员会会议在四川西昌市召开应中国未来的卫星城──西昌市蔬菜办公室的邀请,中国水产学会捕捞专业委员会会议于1994年11月29日~12月3日在四川西昌市召开。出席会议的专业委员及论文作者代表共30余人.会上交流了近20篇捕捞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4.
学会活动:     
《内陆水产》1985,(5):47-48
▲湖南省水产学会江湖水库渔业专业委委会第一次会议于一九八五年七月十六日至十七日在岳阳市召开,学会理事长高振业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指导,省水利厅综合经营公司副经理郭正君同志到会表示祝贺,来自水利、水产战线从事水库、湖泊渔业工作的专家、科技人员认真讨论与研究了“江湖水库渔业专业委员会”成立的意义及肩负的光荣任务与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5.
水库捕捞长期以来一直是较为困难的,由“电赶”结合“赶、拦、刺、张”的联合渔法,是目前水库捕捞较先进的一种渔法,发展较快,应用较广,本文所论述的正是该渔法所配套的水库捕捞机组的研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适用性广,工作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的水库捕捞机组。  相似文献   

6.
林永泰 《水库渔业》1981,(1):24-26,23
近年来水库捕捞技术有了迅速发展,目前普遍采用赶、拦、刺、张联合渔法,捕捞中、上层鱼类,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在地形复杂,障碍物多的水库使用大型网具捕捞底层鱼类仍不理想,且网具投资大,操作繁重。因此,在增加水产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改进大水面的捕捞技术,是目前水库渔业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李树成 《水库渔业》1984,(2):33-34,45
北方一些山谷型水库,底层鱼的捕捞历来较难。据永吉县四座大中型水库十余年鱼产量统计,底层鱼仅占总产的1%左右。主要原因,是水库底貌复杂,刺网作业捕捞期短,加之常常夹获鲢、鳙低龄个体而影响捕捞底层鱼的积极性等。因此.为寻求低成本、高效率的捕捞技术途径而进行多种方法的尝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福建水产》2007,(3):F0003-F0003
省水产学会淡水渔业专业委员会围绕“水库渔业健康养殖”主题于7月13日在南平举办了专题研讨会。省外著名的“水库渔业”专家应邀到会指导,其中上海水产大学刘其根教授作“保水渔业理论与实践”、水科院上海渔械所谌志新研究员作“水库大网箱结构与配套设施的设计与功能”、中科院工程生态研究所梁银铨研究员作“水库网箱养殖技术”等三个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9.
养鱼水库杂鱼的捕捞直接关系到养鱼生产的经济效益。本文作者通过对北方13座水库的调查,列举了所调查主要水库杂鱼捕捞的渔具、渔法,并对这些水库现行的渔具,渔法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
时值隆冬,正是水库捕捞的黄金季节,根据我县水库历年捕捞实践,深水捕捞比干库捕捞好。其一是有利保护幼鱼,提高起水鲜鱼的商品率。牛形山水库(中型),养鱼水面2500亩,1983年冬实行干库捕捞,虽捕鱼13.5万公斤,亩产54公斤,  相似文献   

11.
水库成鱼捕捞,是水库成鱼养殖生产的最终环节。水库成鱼捕捞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水库成鱼养殖生产的收益。因此,尽可能地降低水库成鱼捕捞的成本,对提高水库渔业经济效益、促进水库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目前水库捕捞生产的现状看、广泛推行的“赶、  相似文献   

12.
我区有小一、二型水库四千余座,圹坝八万余座。它们多数均分散在交通不便的山谷里,这些水库中有相当一部分还没有养过鱼或没有连续养鱼。没有养鱼的主要原因是。捕捞技术不普及或交通不便,鱼捕不上来。群众说:、“有种无收”就不“种”了。所以,必须解决小型水库的捕捞问题,以捕捞来促进水库渔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跃 《水利渔业》2001,21(4):53-54
总结了辽宁省各水库在捕捞生产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深水网箔作为水库捕捞的主要网具有必须长期坚持使用,疏目拖网作为水库捕捞的补充网具应该适时应用,冰下大拉网作为水库冬捕的主要网具应该因地制宜地使用,赶鱼技术作为深水网箔渔法的延伸应该广泛应用的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鲮鱼是广东省水库的主要养殖品种,它个体小,具有喜流水、喜钻穴、分散活动、栖息底层等特性。水库大多地形复杂,库底坑坑洼洼,多树木、断垣残壁等障碍物,给捕捞鲮鱼带来困难,目前尚无一种能大批捕捞的有效方法,一直靠传统的单层刺网捕捞,产量低而不稳,成本偏高。改革刺网结构及研究其网衣最佳技术参数,对提高水库鲮鱼捕捞效果,促进鲮鱼养殖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长期因库水深、库底杂物多、渔政管理乱等造成水库捕鱼难的桃源县,今年来,根据渔业技术资料,结合本地水库渔业捕捞情况,利用原有渔具,开展了捕捞新技术的研究与实验。使用定置网笼捕捞技术,收到了鲜鱼产量成倍增长的可喜效果。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道观河水库大银鱼亲鱼捕捞技术,比较了拖网和刺网的捕捞效果,分析和探讨了大银鱼的捕捞时间、捕捞场所及雌雄性比例失调原因。  相似文献   

17.
各地信息     
全国性内陆水域捕捞技术学术讨论会首次会议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中国水产学会与安徽省水产学会联合主持的内陆水域捕捞技术学术讨论会首次会议于1987年4月24~28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太平山庄召开。来自黑龙江、辽宁、江、浙、上海、福建、广东、陕西、甘肃、安徽等省市的有关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的专家、科技工作者共22人参加了会议。中国水产学会水产捕捞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东海水产研究所所长黄锡昌研究员到会指导,安徽省水产局局长赵乃刚高级工程师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水产学会水产捕捞专业委员会主办的“95年全国水产捕捞学术交流会”于1995年11月14日至16日在广东省著名渔港——电白县博贺镇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37人,他们分别来自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水库捕捞中通常采用“赶、拦、刺、张”联合捕渔法,虽然这对捕捞中上层鱼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库貌复杂,残木、岩石多的水库,这种渔法损网量大,底层鱼捕获率低。1975年,我县19个水库捕捞。中,底层鱼仅占总产量5%,这就影响了放养底层鱼类的积极性。因此,改进现有渔具、渔法,充分发挥水库渔业生产潜力,这是摆在生产和科研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澧县山门水库1977年峻工蓄水,同时办起了渔场。有常年养殖水面4千多亩,前些年,单产很低,每亩水面年产鲜鱼仅3—5公斤。分析其原因,除了投放鱼种不足,管理不善等诸因素外,水库深水捕捞技术差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该库水深四十多米,库底地形特别复杂,有鱼难捕。该渔场认识了上述问题,自1980年起,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捕捞基础理论,结合实际情况改进定购渔具,刻苦探索水库深水捕捞技术,通过近十年的实践,终于比较熟练的掌握了一整套水库深水捕捞技术。使该库鱼产量逐年提高,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山门水库捕捞队有拦、赶网135条,张网一套,机船一只,渔船(包括运输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