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获取最高效益的最低营养 3.1优化低营养浓度饲料使用营养调节剂如酶制剂和溶血磷脂等对优化低营养浓度饲料极其有用。将非淀粉多糖酶与蛋白酶联合使用可以提高营养素的利用率,使更多的能量和氨基酸从日粮中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2.
全方位营养:让动物健康地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动物生产面临着众多矛盾性需求。例如:需要在不过度依赖抗生素和药物的前提下以低成本生产大量的高品质食品;保持动物健康和福利并且减少动物生产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这些需求可以通过全方位营养(Total Nutrition)予以解决。在动物营养上采用全方位营养就是把饲料卫生、食物安全保障(Food Security)、食品安全(Food Safety)和动物健康均作为饲养目标。这就要求营养素和营养调节剂(Nutricine),或者饲料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得到充分利用,以便为现代动物生产提供营养学解决方案。在全方位营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营养调节剂包括:抗氧化剂、类胡萝卜素、乳化剂、酶制剂、磷脂和有机酸。显然营养调节荆可以在多个层次发挥作用:抗氧化剂和有机酸能够保持饲料原料和饲料成品的质量;酶和乳化剂可促进营养素的消化和利用;有机酸能调节胃肠道的微生物菌群并减少肠道疾病;抗氧化性营养调节剂能通过控制氧化应激进而影响动物健康和肉品质量;类胡萝卜素能支撑免疫系统并帮助动物抵抗非传染性疾病;营养调节剂还可以与基因组发生互作从而直接影响基因表达。当前动物生产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更深入地了解日粮与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缓解集约化养殖下的动物应激。这一任务的完成主要靠营养学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酶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和减少排泄物的污染,同时也为开辟新的饲料资源、降低饲料生产成本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就饲料酶制剂在饲料配方中的应用技术作一介绍。1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应用酶的技术1.1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酶可提高饲料的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大量研究证明,饲料配方按照理想氨基酸平衡原理,可用豆粕等植物性蛋白质代替动物性蛋白质,保持畜禽正常的生产性能。但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存在抗营养因子问题,其中主要是非淀粉粘多糖(NSP)、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植酸、果胶、抗原蛋白等,这些…  相似文献   

4.
阿拉伯木聚糖和β葡聚糖的抗营养作用已有很多报道。单胃动物不能合成水解植物性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酶,而寄居在大肠和盲肠中的微生物却具有这种能力。因而,通过补充外源酶提高动物的消化道功能对于饲养业,特别是对雏鸡极为重要。因为雏鸡后肠(posteriorsmallintestine,PSI)的发酵水平相对较低。一般来讲,在以植物性饲料为基础的日粮中补充酶制剂后,幼龄动物的反应明显强于老龄动物,其原因在于幼龄动物对水溶性和高粘度的碳水化合物极为敏感。在鸡日粮中补充酶制剂的效果大于猪。这可能是由于家禽和猪…  相似文献   

5.
酶制剂在饲料配方设计中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酶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高效饲料添加剂 ,可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和减少排泄物的污染 ,同时也为开辟新的饲料资源、降低饲料生产成本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就饲料酶制剂在饲料配方设计中的应用技术作一介绍。1 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应用酶的技术1 1 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酶可提高饲料的能量、蛋白质利用率 大量研究证明 ,饲料配方按照理想氨基酸平衡原理 ,可用豆粕等植物性蛋白质代替鱼粉等动物性蛋白质 ,保持畜禽正常的生产性能。但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存在抗营养因子问题 ,其中主要是非淀粉粘多糖 (NSP)、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植酸、果…  相似文献   

6.
《今日畜牧兽医》2007,(4):49-51
1.1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酶可提高饲料的能量、蛋白质的利用率大量研究证明,饲料配方按照理想氨基酸平衡原理,可用豆粕等植物性蛋白质代替动物性蛋白质,保持畜禽正常的生产性能。但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存在抗营养因子问题。其中主要是非淀粉粘多糖(NSP)、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植酸、果胶、抗原蛋白等,这些抗营养因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饲料的消化利用率。研究证明,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提高玉米豆粕型日粮的消化利用率。Siversides等(1999)报道了巴西圣保罗和维克萨大学所作实验,采用回肠消化率测定法,在玉米豆粕型饲料添加酶制剂。结果提高了饲料的代谢能值(p〈0.05)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p〈0.05)。  相似文献   

7.
酶制剂已获批在家禽日粮中使用,添加酶制剂在提高家禽的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的同时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酶制剂改善家禽生产性能的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日粮中谷物的类型和数量、谷物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等。  相似文献   

8.
2000年饲料酶制剂在家禽营养中的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饲料酶制剂提高家禽日粮中的营养价值在许多国家中已经普遍应用.使用最多的聚糖酶可以部分降解非淀粉多糖(NSP),从而可除去NSP对家禽的抗营养作用.在家禽日粮中使用酶不仅可以提高家禽的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率,而且通过减少代谢产物的排泄量减轻了环境污染.在家禽日粮中使用饲料酶制剂的其他益处还包括增加最低成本配方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以及改善家禽的健康状况.随着我们对各种饲料中NSP详细化学结构和生理活性认识的加深,今后将开发出更高效的酶,更准确地作用于这些聚合物.因此使用NSP作为一种能量来源,更有效地利用动物副产品及工业废料以及消除特殊的抗营养因子如蛋白酶抑制剂、硫葡糖苷、生物碱、皂苷和多酚类物质等将在酶工业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生长肥育猪饲粮多以植物性原料配制,不用或极少使用动物性原料,然而植物性原料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如玉米-豆粕型饲粮中含有非淀粉多糖(NSP)、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植酸、果胶、抗原蛋白等抗营养因子).这些抗营养因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胃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降低饲粮养分的消化利用率[1].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添加外源性酶制剂可以提高畜禽饲粮养分消化率,改善生产性能,减少排泄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家禽日粮中存在抗营养因子影响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在家禽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可消除抗营养因子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本文从日粮类型角度阐述家禽不同类型日粮的抗营养因子及酶制剂在家禽不同类型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应用酶制剂可提高家禽日粮的利用率,减小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提高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增强家禽的免疫力,减小家禽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酶制剂对家禽内源酶的分泌也有一定的影响,适宜、正确的添加量可以弥补家禽幼龄期内源酶分泌的不足,酶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和新的营养标准的建立,为未来养殖业展示了广阔的前景,但目前,酶制剂在不同总类,不同生理状况的家禽日粮中具体添加,以及添加的最佳方式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回顾目前酶制剂在家禽日粮中的作用及其来源的科学信息。饲料成本是家禽生产中最大的单笔支出,可占每羽家禽总生产成本的70%。家禽行业从业者已经将酶制剂认定为一种标准的日粮(尤其是小麦-大麦型基础日粮)成分。酶是一种由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组成的生物催化剂。它们可引发生化反应,而自身保持不变。家禽可自然生成酶来辅助消化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但它们无法生成可以完全分解纤维素的酶,因此需要在饲料中添加外源性酶来帮助它们消化。根据应用目的,饲用酶基本上分为可在数量上补充单胃动物内源性消化酶(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的酶和单胃动物自身无法分泌的酶(如β-葡聚糖酶、戊聚糖酶和植酸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包括底物分子中的特定降解位点、pH、温度以及催化剂或抑制剂。细菌、真菌和酵母是家禽日粮中作为酶来源的微生物。在家禽饲料行业,过去几年中已经使用过或具有潜在使用价值的酶制剂包括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及其相关酶制剂、植酸酶、蛋白酶、脂肪酶和半乳糖苷酶等。在家禽日粮中添加酶不仅能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还能减少排泄物引起的环境问题,包括降低肠道食糜的黏度、提高宿主(或内源性)酶的功效、改变饲料在消化道中的排空速度、影响排泄物的特性、改善垫料质量、释放养分、提供磷、增加可利用能量以及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等。在日粮中添加酶来改善动物的生产指标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饲料原料的类型和数量、谷物中抗营养因子的水平——同一种谷物所含的抗营养因子水平也可能不同(例如,低β-葡聚糖大麦对高β-葡聚糖大麦)、所使用酶的作用范围和浓度、动物的类型(家禽比猪对酶制剂更加敏感)、动物的年龄(幼龄动物对酶的响应比大龄动物更好)、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情况以及家禽的生理状况。  相似文献   

13.
<正>人们普遍认为,食物或饲料中的蛋白质主要起营养作用,而且必须在消化道中分解成游离的氨基酸,才能被机体吸收和利用。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当动物采食按理想的氨基酸模式配制纯化日粮或氨基酸平衡的低蛋白日粮不能达到最佳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随着研究  相似文献   

14.
应用酶制剂可提高家禽日粮的利用率,减小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提高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增强家禽的免疫力,减小家禽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酶制剂对家禽内源酶的分泌也有一定的影响,适宜、正确的添加量可以弥补家禽幼龄期内源酶分泌的不足,酶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和新的营养标准的建立,为未来养殖业展示了广阔的前景,但目前,酶制剂在不同总类,不同生理状况的家禽日粮中具体添加,以及添加的最佳方式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5.
在饲料中使用酶制剂能有效地改善动物的生产水平(如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提高动物生产的经济效益.酶制剂对猪生产水平的提高,可能归因于营养和防病治病的交互作用.近期有关资料证实,饲料中酶对维持动物健康有重要作用,如在日粮中使用木聚糖酶是防止和治疗动物结肠炎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饲用酶制剂在肉鸭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禽饲料中使用酶制剂,其主要作用是将饲料中难以消化的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营养组分通过各种酶活作用降解为易被消化吸收的小分子,如氨基酸、单糖等,从而改善饲料利用率,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目前国内对肉鸡、蛋鸡等饲料中添加酶制剂的试验报道较...  相似文献   

17.
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补充动物体内酶原的不足,提高畜禽生产性能。饲用酶是重要的饲料添加剂之一。1饲用酶在畜禽养殖中的作用1.1提高饲料中非淀粉多糖和蛋白质利用率动物体内存在的酶,对某些营养物质不能起到降解作用,所以必须在饲料中添加专一的酶来提高这些营养的消化率。例如谷类饲料中的非淀粉多糖,在单胃动物消化道前端不能被利用,如果加入专一酶制剂使其分解,就可使饲料中潜在的能量发挥作用。1.2提高饲料中磷、钙等的利用率植物性饲料中的磷大部分以植酸或植酸盐的形式存在,植酸可与钙、镁、铜…  相似文献   

18.
畜禽养殖的集约化生产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畜产品,养殖者也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动物产生的粪便已成为环保大敌。科学证明,动物日粮的植物性饲料中有2/3的磷不能被动物利用,造成磷资源浪费,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仅30%~50%,大部分的氮随着粪尿排出体外,增加了水和大气污染程度。因此,有效的营养措施、科学的日粮配制技术和生物技术应用于饲料中,可从根本上减少畜牧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防止家禽排出物引起的公害及污染方面,饲料残留物引起的公害已被重视。通过调整饲料可降低家禽粪便中营养物质的排出量。利用工业氨基酸可使粪氮的排出量降低10%~12%,而植酸酶的使用可使粪磷的排出量降低约30%。  相似文献   

19.
复合酶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酶制剂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动物机体内几乎所有的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补充动物机体内源酶的不足,消除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畜禽生产.肉鸡生长期短,生长强度大,在其日粮中添加酶制剂越来越受到饲养者的青睐.现将通过在肉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溢多利浓缩微丸酶,确定酶制剂的适宜添加量的试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酶制剂在玉米─豆粕─棉粕型肉仔鸡日粮中添加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禽因不具有分泌纤维素酶的能力,影响对植物性饲料营养物质的吸收。添加特定复合酶制剂,可裂解植物性饲料的细胞壁,使家禽顺利消化其中的营养物质,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改进肉鸡生产性能。玉米─豆粕─棉粕型肉鸡日粮属高纤维、低能日粮,为了解添加酶制剂的玉米─豆粕─棉粕型日粮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我们对添加效应进行了研究。1材料与方法1.1酶制剂酶制剂为爱维生(Avizyme)XP1500,由芬兰饲料国际有限公司(FINNFEEDSINTERNATIONALLTD)提供。l.2试验鸡和分组选择发育正常的艾维茵商品代1日龄公母混合雏8000只,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