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家兔肺出血性巴氏杆菌病的诊治张明智(河北省承德农业学校,承德067411)1996年10月,承德县某个体兔场暴发一起以死前口鼻出血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前后共死亡家兔56只,其中公兔1只,母兔4只,仔兔和青年兔共51只。经实验室检查为巴氏杆菌病,选...  相似文献   

2.
家兔抵抗力差,很容易发生疾病,一旦家兔发病,饲养户往往只选用抗生素。其实,家兔易患多发的疾病比较复杂,应用抗生素并不一定都能取得确实的疗效,特别是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禁止使用一些抗微生物药后,应用中草药治疗家兔疾病就显得尤其重要了。1 巴氏杆菌病家兔的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造成的,可表现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传染性鼻炎、地方流行性肺炎、中耳炎、结膜炎、子宫炎、睾丸炎、脓肿、败血症等,最多见的是鼻炎型、肺炎型、中耳  相似文献   

3.
我院在兽医微生物学教学实习中,经常购进一些家兔作为试验动物,购进的家兔是否健康,有无携带病原微生物,在短期内很难作出判断。2001年12月,在教学实习过程中,从某养兔户购入12只家兔,为确定其是否感染巴氏杆菌,遂采用0.3%煌绿溶液滴鼻法进行了检测,20小时后观察发现其中2只家兔鼻腔周围有脓性分泌物,初步认定这2只家兔感染巴氏杆菌。经回访发现该养兔户饲养的53只家兔,其中15只在3天内先后死亡,后经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病兔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鼻流浆液或有粘性脓性渗出…  相似文献   

4.
煌绿滴鼻法在兔巴氏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巴氏杆菌常存于健康家兔的上呼吸道粘膜中,带菌率为35%~70%,当家兔在管理条件差、营养缺乏、长途运输等情况下,兔体抵抗力下降时,多杀性巴氏杆菌乘机侵入体内,发生内源性传染,细菌又随病兔咳嗽或喷嚏的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健康家兔。我院在教学实验、实习中,对家兔的需要量较大,除自繁自养外,每年都要购进两千余只市售家兔,而新购入家兔在经过了长途运输、环境和饲料等条件变化的应激后,极易造成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而发病,严重的甚至死亡,既造成了经济损失,又给管理上带来困难。为此,我们根据有关报道,采用煌绿滴鼻法,…  相似文献   

5.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各种兔病的总称。巴氏杆菌广泛分布在养兔场内,但当家兔抵抗力强,外界环境良好时,不易致病。当出现抵抗力下降,外界环境多变时则家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十分敏感,常引起大批发病和死亡,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2007年8月,本市赵光镇一村民家中饲养的家兔发生一起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以败血和内脏出血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村民家中原有大兔38只,注射过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联苗,1~2月龄的小兔45只,没注  相似文献   

7.
<正> 兔巴氏杆菌能引起家兔败血病、传染性鼻炎、斜颈病、地方性肺炎、结膜炎、脓肿以及子宫炎和睾丸炎等病状。1981年1月初,在某试验兔场3只死亡兔剖检的病变主要在小肠和胃。经微生物分离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所致。  相似文献   

8.
家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于巴氏杆菌的致病力、感染途径、感染部位等方面的不同,可表现为败血症,传染性鼻炎,中耳炎,结膜炎,胃肠炎等不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笔者现将我县三班镇三班村某养兔场发生巴氏杆菌病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该养兔场共饲养塞北兔256只,平时只注射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即兔瘟)。1999年4月18~26日期间,有56只先后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急促等病状,以6周龄至4月龄的兔只占多数。截至27日已死亡39只,发病率218%,死亡率152%。2…  相似文献   

9.
二、兔巴氏杆菌病 病因:兔巴氏杆菌病又叫兔出败,是山巴氏杆菌引起的疾病,中兔和幼兔极易感染。巴氏杆菌广泛存在于兔场内,一般情况下,不易致病,当饲养管理不善、家兔抵抗力下降时,此菌乘机活动,引起家兔发病。此病在春、秋、冬季易发生流行,是较严重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症状的疾病 ,有鼻炎、中耳炎、结膜炎、肺炎、皮下脓肿、败血症以及子宫脓肿和睾丸炎等。家兔的巴氏杆菌病通常多为隐性感染。在污染群中 ,随着兔龄的增大 ,多杀性巴氏杆菌在兔群中的污染率有增加的趋势 ,常引起大批发病和死亡 ,是危害家兔的主要细菌性疾病之一。现将本人诊治经验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及症状1 1 病例 1 我县东村王某 2 0 0 1年 3月份从福清引进黄毛兔60 0只。饲养 2 0天后出现不食、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等症状。最急性的没有任何症状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的表现精神不振 ,食欲废绝 ,…  相似文献   

11.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兔的一种出血性败血性疾病。多发生于春秋两季,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我校附近一养有500多只兔子的养殖场在2004年3月初发生了该病,造成大批家兔死亡,具体诊治经过如下。  相似文献   

12.
作者将接种 Shope 纤维瘤病毒恶性变异株(SFV—MV)诱发家兔的巴氏杆菌病作为研究巴氏杆菌病的免疫抑制和免疫予防的模型。试验兔在接种时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健康带菌者,皮内接种 SFV—MV 的家兔于接种后3—6天,在接种部位出现原发性肿瘤;接种后7或8天,家兔出现鼻尖、结膜炎和肿瘤转移;接种后10~14天,家兔出现死亡。接种 SFV 非恶性的Patuxent 毒株的家兔发生局灶性原发性肿瘤,但不发生巴氏杆菌病和肿瘤转移。SFV—MV 接种兔在第6天其脾脏淋巴细胞对 T 细胞和 B 细胞促有丝分裂因子的反应性降低,到第10天脾脏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反应性亦降低。此外,在所有主要器官的单核吞噬细胞和眼结膜。鼻粘膜的上皮细胞中检出 SFV—MV 抗原(免疫荧光法)。鼻粘膜和眼结膜上皮还发生鳞状化生。而 SFV接种兔则无这些变化。用热灭活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或 J5兔疫的 SFV—MV 感染兔,对巴氏杆菌病有部分保护作用,而那些在免疫前接种 SFV—MV的家兔,由于防御机能的损伤而促进了自发性巴氏杆菌病的发生。用 J5或多杀性巴氏杆菌免疫家兔比未兔疫对照兔的结膜炎和鼻炎程度要轻,这表明 J5突变菌株免疫予防可能在应激兔巴氏杆菌病的予防上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家兔饲养中经常发生,以冷热交替、气温骤变、潮湿的环境发病较多。春季天气变化无常,特别是昼夜温差较大,给家兔带来一定的应激,从而引发各种疾病。江苏省阜宁县某养殖户饲养的肉兔发生疾病后,经临床症状观察等确诊为兔巴氏杆菌病,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兔巴氏杆菌又名兔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急性病例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慢性病例以传染性鼻炎、地方流行性肺炎、中耳炎、结膜炎、子宫积脓、睾九炎和脓肿为主要特征。家兔对本病非常敏感,一般不分品种和年龄均易感染,常引起大批发病和死亡。吉林省双辽市某养殖户饲养品种兔512只,发病477只,死亡335只。经诊断确诊为免巴氏杆菌病。急性型死亡305只,多为仔免和青年免;慢性型死亡30只,多为种兔;其余病兔172只经治疗有149只症状消失;还有23只正在治疗。该户…  相似文献   

15.
肉兔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与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家兔经常发生,在冷热交替、气温骤变、潮湿的环境下发病较多。由于春季天气变化无常,特别是昼夜温差较大,给家兔带来一定的应激,从而引发各种疾病。江苏省阜宁县某养殖户饲养的肉兔发生疾病后,经临床症状等确诊为兔巴氏杆菌病,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后,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农户将50多只鸡与10余只家兔混养应一起。一天早晨,突然发现死了2只鸡,第二天又死了5只鸡和2只家兔,经尸体剖检及细菌学检查,确诊为巴氏杆菌病。现报告如下: 病理变化:死鸡体重约2kg左右,较肥胖,冠呈  相似文献   

17.
用选择培养基分离法检查了100头屠宰猪的扁桃体,有29头检出多杀性巴氏杆菌,检出率为29%;7头兽医实习用的水牛的扁桃体有3头为阳性,检出率为43%;5只猫有3只检出本菌,检出率为60%,兔场内的鼠17只,5只分离出多杀性巴氏杆菌,检出率为29%;在野外捕获的麻雀50只,有3只分离出本菌,检出率为6%。由分离的巴氏杆菌任选一部分与已知的致病性菌株作血清型和致病力的比较试验,健康猪携带的巴氏杆菌有一部分与禽霍乱巴氏杆菌相同,兔场鼠携带的巴氏杆菌与兔出败巴氏杆菌相同,表明猪可能是禽霍乱巴氏杆菌的储存宿主,鼠可能是兔出败巴氏杆菌的储存宿主,在畜禽巴氏杆菌病的防制工作中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18.
兔巴氏杆菌是危害兔养殖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兔巴氏杆菌病是由Fo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其血清型为7:A、5:A,家兔中较常发生,一般无季节性,以冷热交替、气温骤变,闷热、潮湿多雨季节发生较多,一旦爆发兔巴氏杆菌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延吉头道地区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治过程。  相似文献   

19.
家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家兔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因此本病又称为“兔出血性败血症”。该病多呈急性,大多困很难早期发现获得及时治疗而死亡,病死率高达80%-95%,常给养兔场(户)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于2007年2月至2010年4月通过对本镇部分养兔大户及散养农户的患病家兔进行兽医临床诊断、剖解变化,选用不同的药物组方进行治疗,最终筛选出以“链霉素、Vc、磺胺二甲嘧啶和TMP”为组方对439只患病家兔进行治疗,治愈357只,好转51只,治愈率达81.3%,总有效率为92.9%,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家兔败血病又叫巴氏杆菌病,在冬春两季最易发生和流行。一旦发生,如不及时隔离消毒,就会迅速传播,造成家兔大量死亡。 此病的病原菌是家兔巴氏杆菌。这种杆菌通常是从家兔鼻腔粘膜侵入,并在其中潜伏。当鼻腔粘膜脆弱时,便会乘虚而入,一旦通过粘膜进入体内,便会导致家兔发病。总之,身体虚弱是家兔发生败血病的因素,呼吸器官和皮肤破损是此病传播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