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利用表型性状对内蒙古及周边地区种植的28份甘蓝型春油菜和9份芥菜型春油菜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及周边地区春油菜种质资源遗传变异丰富,各表型性状均有较大的变异变幅,其中芥菜型春油菜各性状的变异变幅均高于甘蓝型春油菜,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37.32%和14.15%,变幅分别为18.9%~92.6%和0~31.9%;两类型春油菜各性状多样性指数较高,数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大多高于质量性状.对甘蓝型和芥菜型春油菜数量性状分别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在一定距离上将国内和国外引进种分别聚在一起,在距离较小处,同一育种单位选育的不同品种大多聚在一起,说明地理因素对品种有很大影响,同一育种单位选育的品种在遗传上有很大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外国芥菜型油菜优异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收集到的8个国家共96份芥菜型油菜品种资源的脂肪酸组分、含油量、硫代葡萄糖甙含量和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为:芥菜型油菜中无高含油量(>45%)种质及低硫代葡萄糖甙(<30μmol/g)种质,仅在澳大利亚品种中发现1份低芥酸(<1%)的种质。云南成功地利用了这份低芥酸种质育成4个优质芥菜型油菜新品种,目前已在生产上推广种植5000 hm2,这些国外优异种质资源为云南的芥菜型油菜优质育种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通过收集整理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1800余份资源研究数据,采用FOXBASE2.1构建了甘蔗种质资源数据库,应用CGRIS(中国作物种质资源)实现对数据库的管理,使大量研究数据得以保存和为甘蔗资源研究和育种利用提供可靠资料和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4.
对西藏栽培油菜,特别是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单株粒重种质资源进行了研究与鉴定。结果表明全区栽培油菜(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随着单株粒重的增高,所占的比重随之降低;在白菜型和芥菜型的单株粒重种质资源的分布中,白菜型油菜单株粒重种质资源所占的比重随着单株粒重等级的增高而逐渐降低,芥菜型油菜单株粒重较高的种质资源占的比重较高。西藏栽培油菜单株粒重种质资源中,芥菜型油菜单株粒重高的优良种质资源比白菜型丰富。从全区油菜主要种植地来说,西藏日喀则和山南地区油菜的变异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生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管理平台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省生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管理平台是集成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的基于B/S结构的生物种质资源数据标准化及管理平台 ,该平台为广东省的生物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利用和研究提供一套运行于局域网和互联网的生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软件 ,并已投入到广东省 2 2个种质资源保存、研究单位使用 ,建立了 42个物种种质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 ,对种质资源数据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 ,实现种质资源数据库共建、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6.
油菜特异种质--陕北黄芥的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黄芥是广泛分布于陕北高原的黄籽芥菜型油菜地方品种,经考察鉴定表明,陕北黄芥是一个抗逆性强,含油量高,芥酸含量低的特异种质资源,是不同于陕西关中,黄淮地区,西南地区及长江流域芥菜型油菜的另一优异种质种群,对于油菜优质育种和种质资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广东生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网络平台构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广东生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网络平台是集成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的基于B/S结构的生物种质资源数据标准化及管理平台,该平台为广东省的生物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利用和研究提供一套运行于局域网和互联网的生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软件,并已投入到广东省22个种质资源保存、研究单位使用,建立了42个物种种质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种质资源数据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实现种质资源数据库共建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8.
贵州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共享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共享系统是集成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GIS构建的基于B/S结构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标准化管理和共享发布的平台,系统中建立了水稻、玉米、油菜等50多种作物的数据描述规范,数字化了15 842份种质的信息,制作了水稻、玉米、菜豆、油菜等作物地方资源的地理专题图,开发了种质资源数据管理、数据检索、GIS检索、共享信息发布等功能模块。对种质资源数据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实现种质资源数据库共建、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9.
芥甘杂交选育甘蓝型黄籽油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蓝型黄籽油菜育种是当前油菜育种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但甘蓝型油菜中缺乏黄籽基因资源.利用芥菜型黄籽地方品种四川黄籽作为基因供体,与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进行种间杂交,在BC1F2代发现黄籽单株,经过3个世代的自交纯化,已获得高油分、双低或单低的黄籽甘蓝型油菜新种质.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了西藏野生油菜,特别是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油菜单株粒重的种质资源。通过对采集来的西藏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油菜株粒重种质资源的研究与鉴定发现:在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中,野生白菜型油菜存在着株粒重低级到株粒重高级的2个等级;而在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中,存在着株粒重低级到株粒重高级的3个等级,其中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株粒重较高的材料所占的比例明显强于野生白菜型油菜。并且通过大田鉴定从中分离出一些优质的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如:野白13(9 g/株)、野芥6(13.4 g/株)、野芥24(11.6 g/株)、野芥25(17.7 g/株)、野芥29(11.0 g/株)、特别是野芥15(27.1 g/株)和野芥26(20.4 g/株)等单株粒重高的优良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Visualfoxpro6.0数据库管理和应用软件开发系统,结合我省品种资源库的种质保存实际情况,对保存的小麦、水稻、玉米等十类农作物种质资源分别建立管理系统,实现对种质资源的保存、信息检索查询和应用,为农作物育种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芥菜型油菜重组自交系群体种子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检测并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筛选优异育种资源,为芥菜型油菜育种提供研究基础和应用材料.[方法]利用近红外方法测定139份芥菜型油菜重组自交系群体种子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在贵阳的环境条件下,139份芥菜型油菜重组自交系群体种子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表现出明显的变异,其变异范围分别为33.1%~47.7%和22.0%~33.3%,并被划分为三大群体.群体Ⅰ材料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3.7%和32.8%,变异系数分别为2.3%和0.7%;群体Ⅱ材料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1.2%和26.2%,变异系数分别为5.3%和6.6%;群体Ⅲ材料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5.9%和23.6%,变异系数分别为2.7%和4.8%.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芥菜型油菜种子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芥菜型油菜重组自交系群体种子的油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变异丰富且存在显著负相关.高油含量株系RIL020、高蛋白质含量株系RIL038和高总含量(油+蛋白质)株系RIL078是3份优异的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可用于芥菜型油菜的遗传育种和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3.
油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质是遗传育种的物质基础.世界育种史上,关键性基因种质资源的发现往往伴随着品种改良的突破性进展,如20世纪60年代后期波兰甘蓝型油菜品种Bronowski低硫苷源的发现,70年代水稻野败雄性不育和油菜Pol CMS的发现和利用等.对油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合理评价是有效利用的前提,而且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还有利于制定正确的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的策略及鉴定植物遗传多样性中心,也为研究植物起源进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植株高度、基部粗度、分枝部位、分枝总数和每株角果数等15个考种性状为指标,对西藏自治区各市搜集而来的16份野生芥菜型油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最小距离法,在欧氏距离为150.7时,将供试的16份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聚为四类。第一聚类包括谢通门野生芥菜型油菜、拉孜野生芥菜型油菜、桑日野生芥菜型油菜1、贡嘎野生芥菜型油菜和南木林野生芥菜型油菜,第二聚类包括左贡野生芥菜型油菜、朗县野生芥菜型油菜、乃东野生芥菜型油菜、日喀则市野生芥菜型油菜1、桑日野生芥菜型油菜1和乃东野生芥菜型油菜,第三聚类包括南木林野生芥菜型油菜、桑日野生芥菜型油菜2和桑日野生芥菜型油菜4,第四聚类包括林周野生芥菜型油菜和南木林野生芥菜型油菜。  相似文献   

15.
孙秀 《新农村》2004,(10):23-23
俄罗斯油菜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栽培面积已达20万公顷左右,总产量10多万吨。已先后育成油菜品种300多个,包括甘蓝型、白菜型和芥菜型的冬油菜和春油菜品种。目前油菜育种工作的重点是:双低育种、黄子育种、低纤维育种、抗寒育种、芥菜型油菜芳香油育种等。育种手段以常规育种为主,包括杂交育种、辐射育种。目前主要引进欧美国家的育种组合,并着手开展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我国百合种质资源非常丰富,如何方便快捷地利用百合数据资料,为百合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决策所需信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Apache+My SQL+PHP数据库技术手段对百合种和品种的基本信息、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品质特性、抗逆性、抗病虫性以及其它特征特性的相关数据构建数据库,对百合种质资源数据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实现百合种质资源信息共享。该共享数据库的建成,将为百合种质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利条件,也是对国家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7.
芥菜(Brassica juncea L.)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栽培区域广泛,种植历史悠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与环境条件的变化,对芥菜品质和品种抗性提出了新要求。广大科研工作者完成了大量芥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基因功能挖掘工作,并且进行了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为芥菜品种改良作出诸多贡献。中国芥菜种质资源丰富、地方品种繁多,而这些地方品种经过多年自留种,往往面临种性退化、存在品质缺陷的问题。如何对这些地方品种进行改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芥菜先进育种技术及其原理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先进育种技术主要包括诱变育种技术、远缘杂交育种技术、转基因育种技术、基因编辑育种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利用先进育种技术不仅在改变芥菜品种抗性、品质和适应性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还帮助构建了不育系服务于芥菜杂交育种;同时,对未来芥菜育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地方特色芥菜品种的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芥菜型油菜高芥酸,高芳香油,高蛋白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芥菜型油菜资源丰富,现收集有种质资源3000份。在选育芥菜型双低品种的同时筛选出一些高芥酸的种质(芥酸〉60%)90份,多数芥菜型油菜是黄籽,蛋白质含量高,并具有调味品特性,可作芥末粉,展示了芥菜型油菜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加快中国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加强种质资源规范化管理,促进资源信息交流,提高资源共享水平,笔者应用.NET技术为开发平台,SQLServer2005为后台数据库,采用Web流行的Browser/Server模式,建立茶树种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供茶树种质资源信息的浏览、查询、统计以及茶树种质资源信息的动态管理,实现中国茶树种质资源身份信息、保存信息、鉴定评价数据、图像信息的全面网络化共享,使现有资源在农业科研、生产上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20.
以《甘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为基础,以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薯种质资源圃保存的调查数据为数据源,采用SQL Sever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Net Framework4.0为底层基础和Visual Studio.Net2010为集成开发环境构建了广西甘薯种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保存种质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为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利用甘薯种质资源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