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杂交水稻父本制种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杂交水稻制种产量是由父母本制种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父本的制种特性包括生育期特性、个体与群体生长发育特性、抽穗开花散粉特性、花粉发育及生活力特性等.父本的播种期、基本苗影响父母本花期相遇程度,也是花期长短、群体结构大小的基础,高温和低温对父本花粉发育、开花散粉特性、花粉生活力均有较大影响.综述了前人对父本制种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改良或提高父本制种特性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对中晚熟玉米杂交种航玉35进行了制种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张掖灌溉区制种产量要高于67 500 kg/hm~2以上时,父母本行比以1∶6最好。要达到父母本花期协调,以先播母本时第6 d后播父本(50%)、10d后播第二期父本,同时两期辅助"满天星"种植父本的效果最佳。母本种植密度以67 500株/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3.
不同时期花粉授粉对烤烟授粉效果和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保证烤烟不育系和杂交种的种子质量,提高单位面积种子产量,降低制种成本,以云烟85原种和烤烟主栽品种MS云烟8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时期花粉授粉对烤烟授粉效果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父本花粉采集时间的延长,母本授粉后的坐果率、单果粒数、单果种子重量、单株产量和种子质量呈逐渐降低趋势。使用中心花开放后31~40 d收集的花粉进行授粉,授粉效果较好,种子产量和质量较高,各项指标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花粉采集期延长至中心花开放后40 d,可以提高单位面积花粉的产量,父母本种植比例可以扩大为1∶4~4.5,有效降低制种成本。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父母本配比和种植方式对青贮玉米新品种——明青贮1号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父母本按1∶2同畦种植,制种产量最高,每667 m2可达193.2 kg.  相似文献   

5.
玉米杂交种邯丰79高产高效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玉米杂交种邯丰79的高效制种技术,指导优质种子繁育工作,以邯丰79的母本H7和父本H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母本种植密度、父母本行比、父母本播期和施肥量对邯丰79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邯丰79高产高效制种技术为父母本同期(4月18日)播种,父母本行比1∶5,母本种植密度75 000株/hm~2,经济施肥量为氮(N)210 kg/hm~2、磷(P2O5)165 kg/hm~2、钾(K2O)180 kg/hm~2。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新组合奇优894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贵州省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高产制种提供理论参考,对杂交水稻新组合奇优894父母本的不同栽插模式父母本的分蘖动态、开花时间、母本结实率、制种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以杂交水稻组合奇优894的父母本都采用三角形栽插,父母本行比为2∶16的制种效果最好,利用这种栽培模式父母本有效分蘖数多、开花时间长、母本的结实率高,杂交种子产量高达301.2 kg/667m~2.为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高产制种,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
筑糯2号是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育成的高产、优质、较早熟糯玉米杂交种,其产量较目前国内推广面积最大的糯玉米杂交种苏玉(糯)1号、渝糯1号增产20%~30%,但目前制种产量较低,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一般说来,父母本行比足影响制种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加大母本行比例,可提高制种产量,但如果母本行比例过大,父本的花粉量义不够,使母本授粉不足,反而会降低制种产量。为确定筑糯2号在贵州合理的父母本行比,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父母本不同定植方式对宽柄芥(Brassica juncea var.latipa)杂交制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为提高宽柄芥制种产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宽柄芥雄性不育系K6A为母本、自交系SGK为父本进行杂交制种,测定不同父母本定植比例(1:2、1:3、1:4和1:5共4个处理)和不同定植密度(株行距)(父本定植密度固定为0.33 cm×0.33 cm,母本定植密度设0.36 m×0.50 m、0.30 m×0.50 m、0.24 m×0.50 m和0.20 m×0.50 m共4个处理)下的杂交制种产量,并对制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宽柄芥父母本定植比例为1:3时,其杂交种子的千粒重最重,为0.95 g,与父母本定植比例1:4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父母本定植比例为1:4时,其单株杂交种子产量为7.13 g,显著低于父母本定植比例1:2处理(P<0.05,下同);父母本定植比例为1:4时其单位面积杂交种子产量最高(28.02 g/m2),且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父母本定植比例处理(P<0.01,下同).在父本定植密度固定为0.33 cm×0.33 cm的前提下,母本定植密度0.30 m×0.50 m处理的杂交种子千粒重较重,为0.96 g,与其他3个母本定植密度处理差异不显著;其单株杂交种子产量较高,为6.13 g,明显高于母本定植密度0.24 m×0.50 m处理,显著高于母本定植密度0.20 m×0.50 m处理;其单位面积杂交种子产量较高,为37.31 g,极显著高于母本定植密度0.36 m×0.50 m和0.20 m×0.50 m处理,低于母本定植密度0.24 m×0.50 m处理,但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父母本定植比例和定植密度试验条件下,母本的全株有效角果数均是构成单株杂交种子产量的关键因素,其中,在父母本定植比例试验条件下,单株杂交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除全株有效角果数与每角果粒数呈微弱负相关外,其余均呈正相关;在父母本定植密度试验条件下,母本的全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和杂交种子千粒重3个性状均与单株杂交种子产量呈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父母本定植比例和定植密度试验条件下,母本的全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和杂交种子千粒重对单株杂交种子产量均具有正向响应,其中在父母本定植比例试验条件下,母本的全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果粒数对单株杂交种子产量的贡献大于父母本定植密度试验条件.[结论]宽柄芥杂交制种选择父母本定植比例1:4及父本定植密度0.33 cm×0.33 cm和母本定植密度0.30 m×0.50 m时其制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隆瑞3869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四川奥力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玉米杂交种。在2011—2015年的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耐密植,生育期与川单15相当,适合在四川省甘孜州海拔1 000~2 700 m的中山及河谷地区种植,种植密度60 000~67 500株/hm2。制种时,父母本可以同期播种,父本与母本行比为1∶4。  相似文献   

10.
播种前要进行精选、晒种。特别要注意错期、行比、密度的设置。错期要保证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行比要根据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保证父本有足够花粉供应母本和方便田间作业而定。1调整父、母本播期在配制玉米杂交种时,应根据父母本的生育期和吐丝、散粉期确定父、母本的播种时间,以达到母本结实良好,提高制种产量的目的。在配制玉米杂交种时,母本吐丝期与父本散粉期是否能够良好相遇是制种成败的关键。一般来说,如果父、母本的生育期和吐丝、散粉期相同或者母本比父本早3~5d,可同期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花期偏早父本玉米的制种产量,通过播期调节、播种方式调整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下"陕科6号"制种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父本迟播7 d、父母本行比1∶7+"满天星"的制种方式,父母本散粉吐丝重叠期最长,果穗结实较好,制种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中熟玉米新品种苏玉26号栽培要点及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骈跃斌  刘虹  任丽萍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2):144-145,148
玉米杂交种苏玉26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于2003年以自交系ZH38为母本,自交系H36为父本杂交育成,201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商品品质好、中熟、半紧凑等特点,适宜种植密度67500株/hm2,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行比为1∶5。  相似文献   

13.
种植方式对花椰菜蜜蜂授粉杂交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指导花椰菜杂交种规模化生产,以自交不亲和系作母本,开展种植方式对棚室蜜蜂授粉花椰菜杂交制种的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亲的种植方式对产量有较大影响,双亲行比1∶1的种植方式较2∶2种植方式能有效提高花椰菜网室杂交制种种子的产量,种子单株产量和总产量均有极显著差异,平均单株产量提高15.08g,种子产量提高了316.65kg·hm-2。  相似文献   

14.
浙青80是西兰花F1代杂交种,于2019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委员会认定。研究了播种时间、父母本比例、疏球方式等因素对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发现了播种时间和疏球整枝方式对枝条数和角果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总结出杭州地区适宜浙青80大棚制种条件为:播种期8月25日,保留主球2个小花球;发现父母本比例为2∶3时每667 m2产量达33.35 kg,父母本比例为1∶4时产量每667 m2为31.02 kg。另外,通过对大量种质资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筛选,开发了基于3个SNP的9条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引物用于浙青80纯度鉴定,实现了对浙青80杂交种高通量、低成本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5.
进行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系ZH1A通过多点自然隔离制种不同行比和播期的试验,结果表明:(1)不育系ZH1A在严格自然隔离条件下生产的杂交种,经鉴定其纯度基本不受行比和播期的影响,制种时应以提高制种产量为目标,ZH1A在当地正常播期播种、父母本行比1∶3时可以获得较高制种产量。(2)ZH1A花期长,调整父母本花期需要通过父本分期播种以及摘顶、打苔来实现。(3)选择ZH1A制种基地时慎用盐碱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适宜的小麦杂交种高产制种技术。[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父母本不同的行比和不同的氮肥施用量对杂交小麦制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制种产量随着母本行数的增加而增加,父母本行比为2∶6时制种产量为3 683.8 kg/hm2;氮肥施用量为450 kg/hm2时制种产量为3 649.4 kg/hm2;父母本行比与氮肥施用量的互作效应表明,父母本行比为2∶6、氮肥施用量为300 kg/hm2时产量为最高,达4 160.6 kg/hm2。父母本行比和氮肥施用量对产量构成因素等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有显著的影响,当父母本行比为2∶5时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最高,分别为26.7粒、1.12 g和62.6%;当氮肥施用量为450 kg/hm2时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最高,分别为26.0粒、1.08 g和59.2%;父母本行比与氮肥施用量的互作效应表明其对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均有显著的影响,当父母本行比为2∶5、氮肥施用量为300 kg/hm2时穗粒数、穗重和结实率最高,分别为29.6粒、1.24 g和71.6%。[结论]穗粒数是影响制种产量最大的构成因素,提高穗粒数就能提高制种产量。综合父母本行比和氮肥施用量对制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性状的影响来看,该试验条件下,以父母本行比为2∶5~2∶6、氮肥施用量为300~450 kg/hm2的处理为最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黔油14号父母本种植方式的研究得出,母本采用宽窄行移栽,父本以2 m的窝距插栽于母本宽行中的制种栽培方式,父本单株蕾花总数最多,母本单株有效角果最高,有效角率和每角粒数较高,制种产量最高,且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最小,稳定性好,制种产量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育系开花习性、柱头特性与异交结实率关系的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母本柱头外露率、父母本花时相遇率及父本开花闭颖后花药内残留花粉对制种总异交结实率的贡献分别为48.76%,43.78%和7.46%.因此,在制种中应围绕提高母本柱头外露率、父母本花时相遇率采取调节措施.并改进授粉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以青贮玉米明饲1号亲本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鄂中复合肥施肥量和父母本行间比例3个因素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明饲1号的制种产量影响极显著,但它们之间互作效应不明显。该组合在制种生产中,应采用种植密度60000~67500株/hm2,父母行比1∶4,鄂中复合肥97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20.
<正> 普及玉米杂交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但因制种产量低,满足不了大田用种,供求矛盾十分尖锐。为了提高制种产量,我们从1975年起,重点摸索和改进了予农704、郑单二号、博单一号这三个杂交组合的父母本行比、播种方式和密度。改常规制种父母本的1∶2为1∶3,最高试验到1∶6;改等行距为宽窄行条带播种,改3500株为6000株的种植密度,收到了良好效果。最高产种量每亩达到:郑单二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