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早晚两季采用两个水稻品种试验比较了不同施氮水平下水育秧和旱育秧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差异,统计分析表明,旱育秧比水育秧每公顷增产稻谷293.0~729.0kg增产幅度为4.9%~12.6%,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显著增加,在旱育稀植条件下,植株高度明显增高,有效分蘖提前结束,但其他产量性状未见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长期施用不同比例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于2008—2018年在浙江省稻田进行定位试验。试验设置增施商品有机肥、增施猪厩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处理,以单施化肥为对照,比较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增施有机肥可明显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升水稻产量及籽粒养分吸收量,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增加、试验时间增长,增产幅度逐渐增大。有机肥替代10%化肥处理的增产幅度及籽粒养分吸收增量高于有机肥替代60%化肥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10县市20个田间试验,三种土壤(灰潮土田,潮土田,黄棕壤性水稻土)平均,单施钾水稻增产6.7%-12.4%,单施锌增产7.2%,钾锌配施增产13.3%-16.3%;每公顷用62.25kg钾配合3.3kg锌的增产效果与124.5kg钾相当。表明钾锌配配施有较好的互作效应,尤以在灰潮土田上效果最好。棕红壤性水稻土盆栽试验表明,钾锌配施可增加水稻植株含钾量,钾肥利用率比单施钾提高4.4-14.9个百分  相似文献   

4.
内吸式杀虫剂与氮素化肥混施对水稻的增产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对内吸式杀虫刑的杀虫机理、抑制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提高植物生长激素水平和水稻产量方面曾进行过诸多的研究,但缺乏稻田药肥施用方法及杀灭水稻害虫的试验研究,为此,我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3年连续试验研究。应用内吸式杀虫剂与氮素化肥等复混合制成的水稻专用(Ⅰ)号药肥,对毒杀水稻害虫和促进水稻生长,增加产量效果明显。施药处理与对照相比,对毒杀二化螟幼虫、稻象幼虫防效显著,对稻飞虱也有一定防效。每亩可增产稻谷39.1一108.7kg,增产幅度为8.3%一22.9%。  相似文献   

5.
国外对内吸式杀虫刑的杀虫机理、抑制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提高植物生长激素水平和水稻产量方面曾进行过诸多的研究,但缺乏稻田药肥施用方法及杀灭水稻害虫的试验研究,为此,我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3年连续试验研究。应用内吸式杀虫剂与氮素化肥等复混合制成的水稻专用(Ⅰ)号药肥,对毒杀水稻害虫和促进水稻生长,增加产量效果明显。施药处理与对照相比,对毒杀二化螟幼虫、稻象幼虫防效显著,对稻飞虱也有一定防效。每亩可增产稻谷39.1一108.7kg,增产幅度为8.3%一22.9%。  相似文献   

6.
天然沸石由于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与化肥混施,可以起到保肥增产作用,在相同数量的化肥中添加沸石比不添加沸石玉米增产7.1%-11.8%;水稻增产8.6%-11.4%;大豆增产6.5%-12.8%。沸石适宜宜量750-1125kg/hm^2。最佳粒径20-60目。  相似文献   

7.
酸化水浸种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探讨了酸化水浸种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pH值为3.5~4.0的酸化水浸种,可明显提高水稻种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缩短发芽所需浸种天数和破胸时数,秧苗茎基粗壮,根系发达,大大降低了水稻苗期立枯病的发病率。三年本田试验结果表明,用pH值3.5~4.0的酸化水浸种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水稻子粒产量,增产幅度为6%~9%。  相似文献   

8.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连续15a土壤肥力及土地生产力的定位试验表明,有机肥与不同化肥配施,土壤有机质提高24~149g/kg,比相应化肥处理的速效N、P、K分别增加15~35mg/kg、8~15mg/kg和69~163mg/kg。N素化肥平均增产35.2%,生产力贡献率68.2%,与有机肥配施交互值30.1%,对生产力贡献92.4%,增产贡献81.9%;P素化肥平均增产64.5%,与有机肥交互为负效应;K素化肥平均增产  相似文献   

9.
4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连续施肥对半干旱浅山旱地粮食作物的持续增产和早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施肥增产作用显著,其肥效为低产田大于中产田。连续施肥的平均增产率:低位山旱地为12.95%-105.98%,中位山旱为6.79%-47.50%。对不同和物的肥效淡马铃薯〉春小麦〉豌豆。  相似文献   

10.
多点定位田间试验表明.在福建中低产红壤稻田中混合施用有机和无机肥料,可使水稻生产效率在短期内得到稳定增长(30%-92%).经统计分析比较,水稻生产效率与有机无机总养分(或总氮)投入量呈极显著相关;有机无机肥结合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土壤生产力的稳定积累和元素生产效率的提高.参试的4大有机给源配合半量化肥的作用近于等效,但在试验期限内(1-3a),稻谷产量无额外的互作效应,而绿肥鲜体在增产养地配合效应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PGPR促生菌肥在水稻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水稻上进行PGPR促生菌肥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生物肥料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明显高于对照和单施N、P、K化肥,改善了水稻经济性状。使株高、穗长、单位面积穗数显著优于对照,有效分蘖比单纯施用化肥平均增加20个/m^2,结实率提高1.8%,处理区施用PGPR促生菌肥比单施化学肥料和不施肥对照分别增产26.0%和53.9%。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植制度中作物施硫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研究自1994年开始,进行了稻-稻-油2年小区定位施硫试验及水稻单季施硫效应试验,1997年起开始进行花生-油菜三年定位试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水稻施硫试验除河流冲积物土壤不表现明显肥效外,其余供试土壤无论土壤有效硫含量高低,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1%~27.1%.早稻施硫效果优于晚稻,土壤有效硫的高低和施硫效应没有明显相关性.(2)稻-稻-油种植制定位试验中尽管水稻施硫增产不明显,但油菜施硫表现出显著增产效果,且第二年施硫增产幅度大于第一年.不同硫肥种类比较,石膏的效果优于普钙和硫磺,但在石灰性水稻土上以硫磺的效果优于石膏.(3)油菜-花生种植制两季作物施硫均表现出明显肥效,增产幅度相似.在等硫量条件下,石膏和硫酸钾的效果相当,略优于硫磺.在不同用量条件下,产量随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从施硫的经济效益看,花生施硫的效益明显优于油菜,产投比均在10以上.(4)从植株分析结果看,硫被作物吸收后在体内的分布水稻主要集中在茎杆中,油菜主要集中在籽粒中.(5)从稻-稻-油定位试验每季作物收获后土壤有效硫分析结果看,不施硫区土壤有效硫略有下降,每年下降幅度小,但长期不施硫后,就容易引起缺硫,而各施硫处理(不同形态硫)均表现有效硫有明显提高,从水稻施硫后效试验看也表现出一定的后效,说明施用硫肥土壤有较强的积累,可以不要每季作物均施用硫肥.  相似文献   

13.
通过6年免耕栽培和不同施肥水平的定位试验,研究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不施肥处理单产为常规施肥单产的64.6%~84.6%,不施肥处理减产幅度16.6%~33.8%。施肥对水稻和油菜增产效果均明显;与油菜相比,施肥对水稻产量影响明显要小,连续6年不施肥仍然达到常规施肥单产的76.7%。6年中,测土配方施肥纯化肥区水稻单产均最高,说明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有明显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玉米除草地膜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除草地膜进行玉米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除草地膜除具有普通地膜的作用外,还具有防除杂草的功能。除草地膜对玉米杂草的防除效果在70%-100%之间,除草地膜处理比露地玉米每亩增产51.7kg,增产幅度为9.25%-28.9%,平均增产率17.4%。  相似文献   

15.
沼肥在稻田养鱼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国英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B07):89-90,76
为探索沼肥在稻田养鱼生产上的应用效果,2004-2006年进行了稻田养鱼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肥对水稻和鱼产量提高、品质改善均具较为明显的效果,水稻平均增产43.47kg/667m^2,增幅为8.02%;鱼平均增产28.38kg/667m^2,增幅为45.27%,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定位施肥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1992到2000年,在中性紫色土上进行了不同肥料处理对水稻产量与品质影响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肥料组合对水稻的增产顺序为:MNPK〉NPK〉NP和NK〉N〉PK〉CK,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明显提高了水稻产量;水稻产量与气候密切相关,正常气候各年度稻谷平均产量在6.0~7.0t/hm^2左右,1993年气候异常,各处理稻谷平均产量仅为4.0t/hm^2;除1993年N肥、P肥、K肥效平均分别为:K(12.4kg)〉P(7.5kg)〉N(4.9kg)外,其他正常气候年份化肥肥效则为N〉P〉K。施氮肥、磷肥籽粒全氮、全磷含量比不施氮肥、磷肥分别平均高14%,32%;M+NPK配施茎叶中含磷量比单施化肥处理高27%,施氮肥水稻籽粒粗蛋白含量均比不施氮肥高,施钾肥处理水稻吸钾量明显高于不施钾肥处理。  相似文献   

17.
锌肥对水稻增产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锌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锌肥对水稻增产效果明显,增产4.68%-7.34%,其中基肥和追肥都施用锌肥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已垦沼泽地重茬大豆的缓解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间差异显著,各处理以重茬药肥加钾肥对重茬大豆的缓解作用明显,比重茬对照增产16.7%,比正茬增产2.39%,其他处理比重茬对照均有增产,幅度为4.9 ̄12.5%,与正茬比均减产,幅度-1.33 ̄-7.97%,钾肥与重茬药肥两处理量较接近正茬。对根腐病的防效以药肥加钾肥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赵艳 《农家顾问》2010,(12):28-28
研究连续免耕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南方稻区土壤合理耕作和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稻田免耕1~2年(4季),早、晚稻产量较翻耕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了2.70%和1.87%.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免耕时间的延长,早、晚稻产量均表现为下降.尤其是免耕5年水稻产量下降更为显著,下降幅度分别为9.16%和12.56%;  相似文献   

20.
石灰性土壤水稻喷施锰镁肥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平均每公倾增产稻谷803kg,增产8.0%。叶面喷施锰镁肥能增加水稻成穗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在土壤有效态锰、镁含量较低的情况下,1%MnSO4喷施效果优于0.4%MnSO4喷施效果优于2%MgSO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