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农村新技术》2003,(8):9-10
绿源1号(苦仁)和绿源2号(甜仁)是内蒙古喀喇沁旗绿源农林产业科技开发中心从普通山杏芽变优系中选育出的两个仁用杏新品种,其适应性、抗逆性、果实经济性状均优于当地其他山杏品种.  相似文献   

2.
绿源1号(苦仁)是早丰2号(甜仁)山杏的姐妹系列之一,综合表现特别优秀。该品种树姿开张,树体高2.6~3.8米,一年生枝红褐色,多年生枝皮面粗糙;叶片深绿色、卵圆形,叶缘锯齿中深而钝,较整齐;叶柄长3.1厘米;花芽饱满,复芽占94.5%以上;含苞待放时花瓣红色,盛花期粉白色。在试验地区于3月末萌动,盛花期在4月22日前后,花期持续6~8天,果实于7月下旬成熟,发育期95天左右,10月中旬落叶,年营养生长期185~200天。2001年4月26~27日,试验地区夜间最低温度-5.9℃,这时正值山杏盛花结果期,在其他山杏品种受冻害落花掉果严重减产的情况下,绿源1号的坐果率…  相似文献   

3.
濮花 1 6号系河南省濮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濮阳 5 1 3为母本 ,豫花 1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 2 0 0 2年 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 999~ 2 0 0 0年参加河南省麦套区试 ,濮花 1 6号平均籽仁产量 2 988.6kg/hm2 ,比对照豫花 8号增产 1 2 .43% ,达极显著水平 ,居第 1位。 2 0 0 1年河南省麦套生产试验 ,濮花 1 6号平均籽仁产量342 0 .0kg/hm2 ,比对照豫花 8号增产 1 6.6% ,居第 1位。 2 0 0 0年北京市花生区试 ,平均籽仁产量381 4.5kg/hm2 ,比对照鲁花 9号增产 2 1 .0 0 % ,居第 2位 ;2 0 …  相似文献   

4.
蚕豆新品种启豆5号是江苏省启东市绿源豆类研究所以启豆2号为母本,日本寸蚕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2001年通过南通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皮色绿,品质优,豆粒大和产量高等特点,是目前国内外罕见的绿皮、特优、特大粒品种。  相似文献   

5.
山农丰抗6号是由山东省农业大学最新培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抗虫棉花新品种,2001年4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列为科技成果重点推广品种。2002年,菏泽市绿源农林牧特产研究所引进繁育示范种植,在整个生育过程中遭遇持续严重干旱的情况下,经过实行良种良法配套栽培管理,综合农业性状表现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豫花 1 6号是具有高产、稳产、早熟、抗病、优质、适应性广等特性 ,且适合麦油两熟种植的大果花生新品种。 1 997~ 1 999年 2 4点次试验 ,平均籽仁产量 30 2 2 .8kg/hm2 ,比对照品种豫花 1号增产 1 5 .67% ;籽仁蛋白质含量 2 4 .0 9% ,脂肪含量 5 3.72 % ;生育期 1 1 0~ 1 2 0天 ,百果重 2 1 7g ,百仁重 91 .0 g ,出米率 71 .4%。  相似文献   

7.
金核1号(代号02-3)核桃是金薄香8号核桃的实生后代。幼树生长势强,早实,具有较强的抗寒性,丰产。坚果长卵圆形,浅褐色,两头尖,缝合线明显,平均单果质量13.5 g,仁质量7 g,种仁饱满,壳厚0.97 mm,质地致密,出仁率56.28%。果仁淡黄色,颜色鲜亮,肉乳白,有香味,品质上乘。  相似文献   

8.
商花6号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以濮科花2号为母本,远杂9102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育成的高出仁率大果花生新品种.在2011~2012年全国北方区大果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商花6号平均荚果产量4 695.30kghm2,平均籽仁产量3 514.73 kg/hm2;2013年全国北方区大果花生品种生产试验中,商花6号平均荚果产量4 531.05 kg/hm2,平均籽仁产量3 312.15 kg/hm2.该品种粗脂肪含量为150.46% ~53.46%,油酸含量为50.9%~51.7%,油亚比为1.69~1.76,高抗花生褐斑病和焦斑病,感花生黑斑病,抗网斑病和茎腐病,百果质量为256.2 g,百仁质量为111.2 g,出仁率为74.75%.商花6号于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花生2014010).该品种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北京及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大果花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正> 苏棉10号系江苏省沿江地区农科所从盐棉48×20-9组合(该组合由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配制)中选优良单株,经连续选择育成。1995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农业部确定棉花新品系筛选项目中标品种。 (一)形态特征 苏棉10号子叶较大、叶小、缺刻  相似文献   

10.
‘郑农花15号’是2006年以‘冀9313’为母本,‘徐花15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出的高产大果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中抗青枯病,无叶斑病,中抗锈病,抗寒性强,耐涝性强,抗倒伏性弱等抗性特征。2015、2016年参加国家(北方片)花生区域大粒组试验,平均荚果增产6.7%,籽仁增产7.2%。2019年获得国家品种登记证书,登记编号:GPD花生(2019)410062。  相似文献   

11.
<正> 1 品种来源晋豆17号原名晋大38,由山西农业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于1979年以312(晋豆2号)为母本、海94(晋豆4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用系谱法选择,于第5代选出稳定的品系,品系号为7928—2—3—4。1991年3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晋豆17号。2 特征特性晋豆17号属亚有限结荚习性,茎秆粗壮,株形紧凑,分枝4~6个,主茎节数20~30个,叶椭圆形,中等大小,茸毛棕色,  相似文献   

12.
苏花3号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以临花6号为母本、日本巨型花生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培育出的普通型中熟大粒花生新品种。2015年参加江苏省鉴定试验,荚果平均产量6 667.12 kg/hm2,籽仁平均产量4 412.85 kg/hm2,分别比对照徐花13号增产9.4%、9.9%。该品种籽粒粗脂肪及粗蛋白含量分别为54.12%、23.61%。于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编号:苏鉴花生201506),该品种适宜在江苏淮北花生产区推广种植。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以期为花生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 1 品种来源晋豆16号原名晋大28号,由山西农业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于1978年以(晋豆1号×日本大白眉)×(132×7213)两个杂交后代进行复式杂交,经系谱选择于第4代选出稳定品系,品系号为7847—10—1—1。1991年3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晋豆16号。  相似文献   

14.
花生是冀东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历年播种面积1.0×105 hm2左右,占河北省种植面积的30%,主要分布于滦河流域的沙薄地,土壤瘠薄、生产条件差、品种混杂退化严重,产量低而不稳.为此我们选育了抗性强、适应性广、稳产性好、籽仁符合出口要求的花生新品种唐油4号(原代号3323).  相似文献   

15.
郑单 17号 (郑试 2 2 1)是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最新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杂交种 ,2 0 0 1年 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郑单 17号在 1998年省区试直播组试验中 ,平均亩产4 91.8kg ,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增产 17.4 % ,差异极显著 ;在 1999年试验中平均亩产 5 87.5kg ,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增产 15 .7% ,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 5 39.7kg ,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增产 16 .5 % ,居第 2位 ,2 0 0 0年在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 4 89.4kg ,比对照种豫玉 2 3号增产 10 .8%。该品种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优良 ,蛋白质…  相似文献   

16.
<正>丰花1号是山东农业大学花生研究所培育,2001年通过山东省审定命名。该品种属连续开花型,株型直立紧凑,荚果普通型,果大,百果重240克,百仁重102克,出米率72.6%。结果集中,双仁果率90%以上,单株结果数20-36,果仁符合大花生出日要求,花生仁质地香脆,有甜味。为中熟品种,春播生育期136天左右,夏直播110天,麦行套种125-130天,一般比海花1号早熟5-7天,比  相似文献   

17.
<正> 新玉7号是新疆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中晚熟品种(原名中南3号),1993年9月23日,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新玉7号。1 选育经过 新玉7号的母本B73(ZPL733)引自南斯拉夫,父本202-1/0_2是由自交系202-1回交转育而成,1979年配制组合,1980年鉴定选出。1982、1983和1989年在安宁渠试验场  相似文献   

18.
丰花5号是山东农业大学花生研究所万勇善教授及其课题组培育的。于2005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编号为鲁农审字[2005]035号。在2002-2003年山东省区试中全省平均亩产荚果346.22公斤、籽仁254公斤,比对照品种鲁花11增产9.43%,居大花生组第一位。在2004年山东省生产试验中全省平均亩产荚果324.6公斤、籽仁235.5公斤,增产8.9%。在品比试验中1997年比鲁花11号果增产12.6%,仁增产15.5%。1998年比鲁花11号果增产13.3%。仁增产20.2%。2001年经高代二次选单株获得的株系,品比试验比鲁花11号果增产11.6%,仁增产19.9%。该品种连续开花型,疏枝,分枝数9条,主茎高44era,侧枝长46em,株型直立紧凑,茎粗为中粗,幼茎绿色,成熟茎褐色。叶片倒卵形,大小为中大,叶色深灰绿色。荚果普通型,网纹清晰,果长,果腰中细,果壳较薄、较软。单株结果数26个,百果重230克,百仁重101克,出仁率75.6%。  相似文献   

19.
凌娟 《吉林农业》2003,(1):27-27
山东省菏泽市绿源农林牧特产研究所采用常规育种、染色体工程与分子标记相结合,通过基因移置,一举育成高营养食药兼用型新品种——“紫晶一号”。 “紫晶一号”麦粒长条形,近似黑米,质硬出粉率高。在人们追求营养食疗的新形势下,表现出良好的市场优势。其主要生长发育特点是  相似文献   

20.
<正> 豫油2号系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在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中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抗(耐)病等特点,1989年经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油2号。一、选育方法及经过豫油2号是通过杂交、系谱选择等方法选育而成。其杂交组合为(7818×Marnoo)F_2×QVa。其中7818为高芥酸、高硫甙的本地高产油菜品系:马努(Marnoo)为澳大利亚的低芥酸、低硫甙的优质品种;QVa为西德的具有抗(耐)菌核病和病毒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