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八五”期间,我市养殖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产品产量的年递增率都在10%以上.1996年,养殖业产值按现行价达到3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6%,比1990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养殖业在农业中已成为与种植业平分秋色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市委、市政府在制定今后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中,把养殖业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并提出要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实现“养殖业产值超过种植业产值”的目标,这是适应当前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效益,壮大农村经济的正确决策.l发展养殖业是壮大农村经济的…  相似文献   

2.
山区农村经济实质是农业经济,以种、养殖业为主,以前种植业占主导地位,现在逐步转向养殖业。因此,研究并建立科学的养殖模式,增加科技含量,更好地利用资源,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促进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十分重要。下面笔者结合生产实际,对养殖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越南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东部,北与我国接壤,西与老挝和柬埔寨交界,东临南中国海.国土面积为32.96万平方公里.全国约8 300万人,农业人口约占77%.农业是越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2%.在农业结构中,种植业占70%,养殖业占24%,其他占6%.  相似文献   

4.
同心县是民族地区,是国务院列入扶贫对象县之一。是以干旱为主体特征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比较严酷的县。同心县具有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实施草畜生态经济农业具有更为强烈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只有调整同心县农业经济结构,大力  相似文献   

5.
声音     
"未来养殖业对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将更明显。饲料用粮的安全将成为我国粮食安全中最重要的问题。预计到2025年饲料消费量比2009年增加6000万吨,可能达到2.5亿吨以上,占粮食总消费的42%以上,远远超过口粮消费量。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将加快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  相似文献   

6.
实现我国中部崛起战略,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给湖北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给湖北草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湖北农业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种植业及养殖业基地;湖北拥有长江、汉江、江汉平原等,具有独特的地域和资源优势;同时,湖北丰富的草地资源和水热条件为中部的协调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重要条件.根据湖北农业资源情况、农业结构现状,结合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验,笔者认为振兴湖北农业应大幅度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在大农业中注入草业经济并切实加强草业经济建设,实现种植业、养殖业结构多元化,农产品生产加工多样化,培育农民多种经营能力和抵抗市场风险及自然灾害的能力.现仅对湖北发展草业的战略意义和推进湖北草业发展的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徐斌 《兽医导刊》2012,(Z1):14-15
一、巴南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巴南区位于重庆主城东南部,属主城九区,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区,农村经济在全区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比重。是一个以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大区,畜牧产业不仅是巴南区农业的骨干产业,而且是巴南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巴南区畜牧业生产仍然以生猪  相似文献   

8.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以农户为研究单元,以临夏北塬46个农户为研究对象,对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与效益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养殖业在该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占有最大的优势,其次为种植业、工副业;从各产业投入产出关联分析来看,种植业>养殖业>工副业>林果业,林果业才初具雏型,尚未产生效益;认为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应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草食家畜,改善林果业在系统中的地位,丰富工副业内部结构,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总效益的提高。本研究结果对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及产业模式的效益评价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养殖业和种植业是农业的两大支柱产业,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草饲料,养殖业又为种植业提供肥料和动力,促进种植业的发展,形成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因此,如何冲破小农经济狭隘观念,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当地有限资源,采用多层次、多结构发展畜牧业,以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此,我们于1993~1996年先后对安顺市郊的畜牧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现状进行了调查,为该地区的畜牧发展与保护生态平衡提供依据。1自然概况1.1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安顺市地处“黔之腹,滇之喉”…  相似文献   

10.
养殖业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养殖业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力、剩余农产品和粮食出路的重要途径;养殖业既能促进种植业的发展,又是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证。随着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养殖业产业地位显著提高,作用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畜牧业在农业中的经济地位快速提升,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规模化养殖迅猛发展,农民来自畜牧养殖业的收入比例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提高,发达地区收入比例已经突破种植业,占农民总收入的50%以上。尽管如此,畜牧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畜牧业生产方式还相对落后,农作物秸秆利用率整体水平不高,资源得不到  相似文献   

12.
岑慧连  唐祈林 《草业科学》2016,33(3):535-539
为了解我国西南地区种养殖业与饲用作物种植的发展情况,本研究基于《中国农业年鉴数据库》,查阅了1981-2012年近30年的资料,结合资料和西南地区的实情,对西南四省农区近30年来种植业、农牧比例以及养殖业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该区发展饲用作物、调整种植业结构提供科学依据。西南地区种植业仍是以粮食为主导,经济作物其次,饲用作物种植偏低,畜牧业仍是养猪为主,草食牲畜在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业作为农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其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其发达程度成为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畜牧业,既可以更科学地配置农业资源,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产品增值,又能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咸丰县采取多种措施、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养殖业,畜牧业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7.5%。但是畜牧业受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化、社会化和集约化为特征的纵向合作化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农业发展,为提高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程度,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需要进行产业化经营.本文以山东省6个地市234个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方差分析法从经营特征视角对养殖户参与特种经济动物产业化经营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5.
纵观世界农业经济形式,养殖业的前景非常看好.众所周知,没有发达的种植业,就没有发达的养殖业.种植业生产是人类通过劳动利用绿色植物转化蓄积太阳能的过程,植物转化蓄积的太阳能能为人们直接利用的部分是不多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丹麦地处北欧,是全球主要的农业生产集约国和重要的农畜产品出口国之一。丹麦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辅,农牧业以"家庭农场为主导,农牧结合,以牧为重"的主要模式运行。同时,丹麦制定了严格、完善的法律法规,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出台了多种鼓励政策,治理畜禽养殖业废弃物。一、丹麦畜禽养殖概况丹麦国土面积约4.3万平方千米,用于农业的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2%。人口570万,有约3%的人从  相似文献   

17.
1必要性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需要。在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日益加速的今天,养殖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的高低、畜产品消费量的多少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而特色养殖业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  相似文献   

18.
《江西饲料》1997,(1):9-10
一、中国养殖业概况中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处于次要地位。近十几年,养殖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84—1994年间,在粮食总产年递增仅0.89%的背景下,肉、蛋、奶和养殖水产品年递增在10%以上。在养殖业科技进步诸因素中,饲料科技所占比重为28%。1994年我国肉、蛋、奶和养殖水产晶的人均占有量分别是1984年的1.3倍、2倍、1倍、3.1倍。从1986年起,我国的蛋禽产量连续9  相似文献   

19.
<正>"十一五"期间,我国畜牧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肉类、蛋类产量分别占世界的29.3%和44.5%,居世界第一位,奶类以年均高于25%的速度增长,产量居世界第五位,2007年畜牧业产值超过1.4亿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4%,畜牧养殖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主要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进一步深化畜牧养殖业成本核算改革,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  相似文献   

20.
<正>畜禽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在不断攀升,已由1980年的18%上升到2006年的37%;养殖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30%~40%。与之相适应,我国养殖业所依赖的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