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犊牛出生后,应立即清除口腔内、鼻腔内及其周围的黏液,以免妨碍呼吸。如果犊牛已吸入黏液影响呼吸时,可握住犊牛的两后肢提起并拍打其胸部使之吐出黏液。其次擦净犊牛体躯上的黏液,以免犊牛受凉,特别是冬季更应注意。犊牛出生后,处理好脐带,最好是人工断脐,在距腹部6~8cm处用消毒剪刀剪断脐带,然后在断端灌注5%碘酊充分消毒。  相似文献   

2.
正奶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奶牛养殖,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奶牛的生产性能,笔者对高产育成奶牛的饲养管理作一简要概述。1犊牛的饲养管理犊牛出生后立即用干抹布或柔软的干草将其嘴及鼻子里的黏液擦干净,以保证初生犊牛的呼吸正常。冬季应注意保温工作,以防止犊牛冻伤。将脐带血管中的血液挤向胎儿体内,在脐带距腹部6~8cm处涂抹碘酊,用消毒剪剪断脐带,断端用碘酊消毒。犊牛出  相似文献   

3.
<正>1出生后一小时的护理1.1清除黏液确保犊牛呼吸顺畅,处理好脐带并消毒犊牛出生后往往自然扯断脐带,最好是人工断脐,在距腹部6~8厘米处用消毒剪刀剪断脐带,然后在断端灌注5%碘酊充分消毒,以免发生脐带炎。脐带有时会出血,通常  相似文献   

4.
(一)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犊牛出生后,应首先清除鼻孔的黏液,以免妨碍呼吸,并让母牛舔净犊牛身上的黏液,如脐带未扯断,应用消毒过的棉绳扎住脐带,然后剪断,保证犊牛出生1小时后能尽快吃到初乳,确保哺乳卫生和牛栏卫生,对牛栏进行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气温的偏低,奶犊牛的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奶犊牛体质偏弱,各系统发育不太完善,如果饲养管理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到成年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生产年限。所以,应加强奶犊牛的冬季饲养管理。1及时接生犊牛出生后立即用干净的软布擦净口、鼻腔及周围的黏液,保持呼吸畅通;距腹部10厘米处剪断脐带,用5%的碘酊浸泡断口;犊牛身上其他部位的黏液尽量让母牛舔干;及时将犊牛移到干燥的圈舍,预防感冒。2合理圈养犊牛舍要向阳、通风,牛舍适宜温度10℃~25℃,温度不能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6.
<正>1科学护理犊牛出生后,首先应做的是将其口鼻以及耳朵内的黏液清理掉,防止阻碍犊牛正常的呼吸,以免进入气管与肺部而危害犊牛身体健康。若在生产阶段已经出现黏液堵塞气管、呼吸困难的问题,助产者应当握住犊牛的两个后肢,将其倒提起来,并不断拍打犊牛背部,直到吸入的黏液排出为止。一般说来,犊牛脐带是自然扯断的,即不需要  相似文献   

7.
(一)出生护理犊牛出生后,首先清除口及鼻部的黏液,以免妨碍呼吸;略擦拭其体躯上的黏液,让母牛舔干犊牛身上的羊水,有利于母牛子宫收缩复原,排出胎衣。如脐带已断裂,可在断端用5%碘酊充分消毒;未断时可在距腹部6~8厘米处用消毒剪刀剪断,然后充分消毒。  相似文献   

8.
1犊牛的接生1.1母牛分娩时,应先检查胎位是否正常,遇到难产要及时助产。胎位正常时尽量让其自由产出,不强行拖拉。犊牛出生后应立即清除口鼻黏液,尽快使小牛呼吸,并轻压肺部,以防黏液进入气管。如果犊牛不呼吸或呼吸困难,通常与难产有关,方法是倒提几秒钟使黏液流出,然后诱导呼吸。也可用稻草搔挠小牛鼻孔或冷水洒在小牛头部刺激呼吸。呼吸正常后,应立即查看肚脐是否出血,可用干净棉球止血。残留的几厘米脐带内的血液挤干后必须用高浓度碘酒(7%)或其他消毒剂浸泡或涂抹在脐带上。犊牛身上其  相似文献   

9.
1犊牛的饲养管理1.1把好出生关依据母牛的配种日期,推算其预产期,在临产2个月左右,集中合群圈养,并合理运动,供应营养相对充足全面的饲料,以保证其体能储备和胎儿的生长。安排管理人员、兽医技术人员和饲养工全天24小时值班,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意外情况。同时,对于分娩牛,要做好接产护理工作,犊牛出生后,立即用消毒过的毛巾将犊牛鼻腔、口腔内的黏液(主要是羊水)擦净。如果脐带不能自行扯断或脐带过长,要用消毒过的剪刀在离犊牛腹部8~10cm处剪断或用手扯断,挤出脐带中的血液、黏液,并用5%碘酊浸泡消毒。观察犊牛健康情况,犊牛表现呼吸顺畅、眼睛反应灵敏、头颈能够自由活动时,将其身体用干净毛巾擦干或让母牛舔干。之后称重、编号、记录,并将犊牛移至清洁、温暖、干燥、向阳处。  相似文献   

10.
正犊牛是指从出生到断奶阶段(一般6~8个月断奶)的小牛。这个阶段生长发育是牛整个生命过程中最为迅速的时期,饲养管理的正确与否,对奶牛成年体型、采食粗饲料的能力以及到成年期后的产乳和繁殖性能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犊牛饲养管理十分重要。犊牛出生后,首先要用干净的布擦去全身各个部位的粘液。另外,犊牛出生后脐带未断,应协助扯断脐带。方法是:在距离犊牛肚脐10cm左右处,用5%的碘酒消毒,并用手把脐带中的血液向下滑挤出来后,在该处  相似文献   

11.
1.1清除黏液 当犊牛出生后,应首先清除口鼻内的黏液,让其顺利呼吸。其次是擦净体躯上的黏液,特别是气温较低时,以免犊牛受凉。如母牛正常产犊。母牛立即舐食而无需擦拭,这样将有助于刺激犊牛呼吸,加强血液循环。并且由于母牛的唾液酶的作用也容易将黏液消除干净。为了使母牛更好舐食,亦可将麸皮擦遍犊牛的体躯,以便更易舐净。  相似文献   

12.
1犊牛接生 母牛分娩前,应事先检查犊牛胎位是否正常,遇到难产及时助产。胎位正常时尽量让其自由产出,不强行拖拉。犊牛出生后应立即清除口鼻黏液,尽快使小牛呼吸,并轻压肺部,以防粘液进入气管。接着,将犊牛的脐带在距离腹部10cm处剪断,用5%的碘酒浸泡1—2min消毒。犊牛身上其他部位的胎液最好让母牛舔干净。  相似文献   

13.
正1)在犊牛距离腹部6~10 cm处剪断脐带。2)脐带在腹部根处断掉要做缝合处理。3)及时用干净的毛巾擦出口鼻中的黏液。4)挤出脐内残留血,用5%的碘酒浸泡脐带30 s。5)在产后1 h内保证喂2~2.5 kg 39℃初乳。6)转入温暖的犊牛棚,做好保温工作。  相似文献   

14.
1犊牛的产后护理犊牛生后应立即用干草或干净抹布将口鼻部黏液擦净,以利呼吸。若犊牛生后不能马上呼吸,可能是黏液堵塞了气管,此时应将犊牛倒立使其后肢向上,并用手除去口腔和鼻子周围的黏液。如果黏液吸进了肺脏,  相似文献   

15.
1做好接产护理犊牛出生后,应首先清除口及鼻部的黏液,其次是擦拭体躯上的黏液,并将它放在母牛前面,让母牛舔干犊牛身上的羊水,这样有利于子宫收缩复原,便于排出胎衣。分娩时细菌感染的门户首先是脐带,犊牛生后一定要处理好脐带,如脐带已断裂,可在断处用5%碘酊充分消毒,未断时可  相似文献   

16.
黄香 《广西畜牧兽医》2003,19(3):124-124,130
笔者从事奶牛饲养管理工作 ,现将犊牛常见病及其防治办法 ,作如下介绍。1 犊牛脐带炎症状 病牛脐带红肿、发热 ,脐中央肿硬 ,严重时脐部流出恶臭脓汁 ,体温升高 ,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预防 犊牛出生时 ,为减少脐部感染 ,脐带不能留得太短 ,并用 5 %碘酊涂搽。如果脐带仍然出血 ,则要结扎脐带并用 5 %碘酊消毒。治疗 清洗脐部 ,已感染化脓的要进行手术排脓 ,并用 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干净 ,在创面撒上碘仿和磺胺结晶粉 ,然后用纱布包扎好。隔天清洗换药一次 ,并配合肌肉注射抗菌消炎药 ,直至愈合。2 犊牛拉稀症状 病牛起卧不安 ,常弯…  相似文献   

17.
1做好接产护理 犊牛出生后,应首先清除口及鼻部的黏液,其次是擦拭体躯上的黏液,并将它放在母牛前面,让母牛舔干犊牛身上的羊水,这样有利于子宫收缩复原,便于排出胎衣.分娩时细菌感染的门户首先是脐带,犊牛生后一定要处理好脐带,如脐带已断裂,可在断处用5%碘酊充分消毒,未断时可在距腹部6~8cm处用消毒剪刀剪断,然后充分消毒.  相似文献   

18.
犊牛饲养的关键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初生的护理 犊牛出生后首先用毛巾或软草把鼻腔内的黏液擦净,然后把犊牛身上的黏液擦干。多数犊牛生下来脐带可自然扯断,如果没有扯断可在距胎儿腹部10-12cm处涂擦碘酒,然后用消毒的剪刀剪断,在断端上再涂上碘酒,处理好脐带后将犊牛放入保育栏内,准备喂初乳。  相似文献   

19.
<正>1感冒母羊分娩时,断脐带后,擦干羔羊身上的黏液,用干净的麻袋片等物包好,把羔羊放在保温的暖舍内,卧床上要铺较多的柔软干草,以免羔羊受凉。在气温寒冷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1初生护理犊牛出生后,应首先清除口及鼻部的粘液,以免妨碍呼吸;其次是擦拭犊牛体躯上的粘液,并将犊牛放在母牛前面,让母牛舔干。母牛舔干犊牛身上的羊水,还有利于子宫收缩复原,以便于胎衣排出。一般情况下,在擦净犊牛体躯后,犊牛会自行锉断脐带,如果不能自行锉断时,可以人工剪断脐带。方法是在距犊牛腹部10 ̄12厘米处握紧脐带,手指用力揉搓脐带并挤出脐带中的血液,然后用消毒剪刀剪断脐带,用5%碘酊浸泡脐带断口消毒,不必包扎。脐带一般在1星期左右干燥而脱落。2哺乳卫生给犊牛喂奶时,要做到定时、定量、定温、定人。要保证哺乳用具的卫生,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