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农用液压挖掘机的工作装置有其特殊性,而铲斗机构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农用挖掘机工作时主要以铲斗挖掘,所以铲斗机构的设计合理与否尤为重要.为此,针对铲斗机构进行理论分析,认为铲斗机构属于平面多体系统,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中的凯恩-休斯顿法分析了系统的运动学问题,利用拉格朗日法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运动学方程.最后,用ADAMS软件进行了联合仿真,得到了动力参数曲线,为优化设计和自动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固有频率的试验灵敏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模态测试的基础上,进行了质量、刚度对固有频率影响的试验灵敏度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斗杆与铲斗耳板连接处、铲斗耳板及铲斗侧壁等位置处,刚度对结构固有频率影响最为灵敏;在铲斗的耳板、侧壁、斗底和斗杆等位置处,质量对结构固有频率影响最为灵敏。得出了对结构动态优化设计有指导意义的结论,为开展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动态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液压挖掘机是工程施工不可或缺的施工机械,其铲斗、动臂及其斗杆是液压挖掘机重要的三大构件及装置,其中与作业对象直接接触的铲斗如果出现失效问题将严重影响液压挖掘机的工作效率。文章对液压挖掘机铲斗的失效形式展开研究并提出预防措施,预为相关工程行业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用液压挖掘机反铲斗的斗齿力变化规律、最大值发生的位置是单斗液压挖掘机的重要性能参数,是挖掘能力的主要标志。 一、铲斗挖掘时斗齿力设计曲线与试验曲线的研究 铲斗挖掘时,设计斗齿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机组稳定性、工作装置的平衡能力,液压系  相似文献   

5.
挖掘装载机装载工作装置动态应力仿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挖掘装载机是一种新型工程机械,其装载工作装置是特殊的八杆机构。将连杆、摇臂和动臂均看作弹性体,液压缸和铲斗为刚体,建立了完整的装载工作装置的刚弹性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同时建立了工作装置的液压系统模型,通过动力学模拟计算得到了动臂在液压系统驱动下的工作过程中动态应力时间历程与分布特征。这种方法不仅完成了多体系统动力学中刚体与弹性体的有机结合以及机械系统与液压系统的耦合,而且为动臂在设计阶段就可通过模拟计算获得工作过程中的动臂动态应力分布,为评估其疲劳寿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多功能工程机(ZL05W),巨菱铲装机(JC66),是泰安柴油机厂开发研制的国内最经济的工程机械产品。该类机械可实现装载、推土、叉运、钻孔、破碎、压实、清扫、搅拌、抓木等多种功能。产品采用了刚性悬挂工作装置.自动平衡连杆,液压控制,铲斗在提升时可保持一定角度,汉作用控制油缸保证了铲斗满载,倾倒彻底.可获得较高的作业精度和生产效率。介绍两种工程机械  相似文献   

7.
根据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的特点,提出电控液压悬挂系统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建立了模糊推理系统。利用Matlab对悬挂系统耕深分别进行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模糊控制策略控制比PID控制更能适用于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  相似文献   

8.
由于拖拉机的发动机前置,使得传统装载机上应用的反转六连杆机构在拖拉机上难于布置。为了满足前装载拖拉机的铲斗在提升动臂过程中保持平移,只有采用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或者液压自动端平阀,依靠端平阀自动地控制铲斗油缸的运动来使铲斗保持水平状态。  相似文献   

9.
液压混合动力车是一种新型环保节能车辆,以液压蓄能器和变量泵/马达为核心组成了制动能量再生系统。本文建立了变量泵/马达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模糊PID控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减小了系统响应的超调量,加快了系统响应时间,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一台EX200—2型挖掘机在作业中突然出现铲斗油缸不能工作现象,此时其它油缸和马达工作正常。该机是全液压式挖掘机。液压系统主要由主油泵、先导泵、控制阀、液压油缸、回转马达和行走马达组成,并具有主油路和先导油路两个液压回路。油泵通过主油路向液压油缸供油,先导油路用来操纵液压部件。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铰接式装载机线控转向系统,在分析装载机路感特性的基础上,提出系统控制策略,并设计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整定的自适应PID控制器,实现了PID参数的在线调整。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可使线控转向系统实现理想的路感特性。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装载机线控转向技术硬件在线回路仿真系统并介绍了其组成工作原理,采用比例溢流阀加载的方式对系统进行模拟加载。利用传递函数法建立了仿真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Matlab中对其进行了仿真与PID参数的调整。利用该硬件在线回路仿真系统分别对不同的输入信号及不同负载条件下的响应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比例溢流阀加载的方式可以较好地对系统进行模拟加载,线控转向技术在装载机上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采用伪随机及阶跃激励信号进行系统辨识的原理。介绍了以IBM-PC计算机为核心实现计算机辅助辨识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实际电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装载机铲斗自动复位及动臂限位装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装载机施工精度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司机劳动强度和减少装载机的振动冲击开发装载机铲斗自动复位及动臂限位电控装置,对其进行了严格的环境,电气测试及装机试验试验证明,该装置可用以用于施工条件非常恶劣的装载机等工程车及其他机械的导杆位置控制,其应用要以提高作业精度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司机的劳动强度,减轻机械的振动与冲击,并提防提高机械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装载机铲斗合理形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载机铲斗的铲装阻力是确定装载机牵引性能和总体参数的重要因素,铲斗的几何形状对铲装阻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给出了确定铲斗几何形状的新计算方法,采用模型和具有部分宽度的实型铲斗在室内土槽进行了铲装阻力、满斗系数与其几何形状之间关系的试验研究,初步探讨了铲装阻力与铲斗基本参数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装载机中数字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仿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用全新的数字电液比例先导控制方向阀——高速开关阀取代传统的电液比例阀,与多路阀构成数字电液比例换向阀,实现对装载机的数字化电液比例控制。然后用Matlab仿真软件中的Simulink对高速开关阀进行动态特性仿真,证明通过改变它的占空比可以控制多路阀的流量,从而达到控制工作部件的运动速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DSP的拖拉机电液转向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拖拉机的全液压转向系设计了基于TMS320F2812 DSP的电液转向控制系统,硬件部分包括DSP芯片及PWM电控器等接口电路,软件部分设计了带非线性补偿的PID控制算法,选用比例电磁换向阀、角位移传感器构建了试验平台,进行了算法参数确定试验和导向信号跟踪转向试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的转向角误差小于7%,平均滞后时间为0.15s,能为自动导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针对拖拉机的全液压转向系设计了基于TMS320F2812 DSP的电液转向控制系统,硬件部分包括DSP芯片及PWM电控器等接口电路,软件部分设计了带非线性补偿的PID控制算法,选用比例电磁换向阀、角位移传感器构建了试验平台,进行了算法参数确定试验和导向信号跟踪转向试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的转向角误差小于7%,平均滞后时间为0.15s,能为自动导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电液比例流量控制新原理理论及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电液比例流量控制技术的不足,首次提出一种新的控制原理,仅用一比例节流阀即可闭环精确控制流量,简化了阀的结构。该原理还可使阀具有压力流量复合控制、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等智能功能,研究结果表明新原理阀的动静态性能亦非常优良。  相似文献   

20.
液压混合动力轮式装载机节能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低速作业工况下轮式装载机的能耗损失和混合动力装载机节能潜力。根据液压储能的特点,设计了液压混合动力并联式节能方案,通过计算和仿真,研究影响节能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的匹配关系,合理选择控制策略参数,充分回收制动动能和整机下长坡的重物势能,有利于提高装载机的节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