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如何防猪热应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发生原因1.饲养实践证明,猪的最适温度随体重和年龄增加而下降,初生仔猪的适宜温度为27~29℃,断奶仔猪为21~24℃,生长育肥猪为15~25℃,产仔和哺乳母猪为16~18℃。在最适环境温度范围内,猪的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因此猪的体温保持恒定,饲料  相似文献   

2.
温度是影响猪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测定,猪最理想的环境温度是20℃~23℃,在此温度范围内,猪生长最快,饲料利用率也最高。过高的环境温度将会对猪产  相似文献   

3.
温度是猪生长发育的动力。适宜的温度不但可以促进猪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可以防止猪生病。肉猪各阶段适宜环境温度为:小猪23℃±2℃,中猪20℃±2℃,大猪18℃±2℃;小猪温度需求高,刚进苗第1周室温保持在20℃或以上最好。1周后室温保持在18℃以上(含18℃);大猪室温在15℃或以上即可。(注:15kg以下的为仔猪;15~30kg为小猪;30~60kg为中猪;60kg以上的为大猪)  相似文献   

4.
1关注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 猪是长期生长在温带地区且不耐热的恒温动物.由于其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因而体内热量散发较慢,公猪、怀孕和哺乳母猪适宜温度为15℃~18℃.初生仔猪的适宜温度为27℃~36℃,断奶仔猪为21℃~27℃.育肥猪为15℃~25℃。  相似文献   

5.
<正>环境温度的升高逐渐影响生猪的采食、消化、吸收,中枢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等神经系统的功能发生改变,内分泌系统、激素水平也出现相应变化,所以我们也应该相应的营养措施调控,降低热应激造成的不良影响。1能量和蛋白高温可以引起摄食中枢兴奋性降低,从而致使猪采食量下降,气温每升高1℃,猪采食量下降约40克,若环境温度超出最佳温度5~10℃,则每天采食量将下降200~  相似文献   

6.
正猪是恒温动物,因汗腺不发达,皮下脂肪厚,散热排湿慢,因此温度和湿度就成为影响种猪繁殖力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后备种猪最适宜温度为22~25℃,湿度55%~65%;成年种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5~20℃,湿度60%~70%。在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内,猪体产热和散热可达到平衡,其生长发育快,抗病能力强,饲料转化率高。而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下,猪体不能散出热量,体温居高不  相似文献   

7.
1控制好舍内温度仔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仔猪出生后6小时内为35℃;2~4日龄为34℃;7日龄为30℃:8~14日龄为26℃~28℃。冬季产仔时,除迅速接产,擦干被毛外,还要保持舍内恒温。为此,要求猪舍冬暖夏凉、结构科学。产房里要有增温设备和换气设施。要采取半封闭式的饲养方式.即喂完猪以后把猪赶到舍外排泄.其余时间在舍内饲养.这样不但有利于保持舍内干燥.而且有利于维持舍内温度。  相似文献   

8.
周明 《饲料广角》1993,(4):16-19
高温下,畜禽生产性能下降。如何减小高温对畜禽生产性能的不良影响,是畜牧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着重考察了高温下畜禽的营养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饲养措施。一、高温下畜禽营养特点 1、采食量:当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临界温度上限时,畜禽的采食量开始下降。日平均25~27℃,泌乳牛和肥育牛对干物质的摄入量减少。20~22℃时,重型猪(70~120千克)的采食量开始下降;而轻型猪在23~29℃时,其采食量才开始下降(NRC,1981)。家禽在环境温度约24~25℃时,其采食量开始下降(Beede等,1986)。美国 NRC(1988)测定,每升1度的热应激,猪每天采食量下降约40克。苦环境温度超  相似文献   

9.
辛丰 《四川草原》2011,(4):32-34
<正>科学养好猪的三要素是:适宜的温度、合适的湿度与合理的光照。1温度猪是恒温动物,正常的体温是38.7℃~39.8℃之间,对外界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温度过高或过低  相似文献   

10.
高温对生长肥有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刘学剑(云南省文山州畜牧局663000)猪是恒温动物,它生活的适宜温度为15℃~25℃。环境温度超出此温度范围,对猪的生产性能有不利影响。为此,本文就高温对生长肥育猪增重的影响作一简述,以供参考。1高温降低生长肥育猪增重...  相似文献   

11.
陶积阳 《广西蚕业》2007,44(A02):7-7
蚕属变温动物,因此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环境温度高蚕的体温就高,环境温度低蚕的体温就低,蚕的体温与气温基本接近。蚕的发育起点温度是7.5℃,低于该温度,蚕的生命活动微小甚至停止,高于7.5℃蚕才能生长发育。蚕的发育温度范围是7.5~35℃,在此温度范围内,温度越升高蚕生命活动越旺盛,吃桑加快、  相似文献   

12.
产仔舍供暖节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外界环境因素对猪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在猪舍内的环境因素中,温度和通风是最重要的因素。猪只在一定程度上能适应其所处的环境,但是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有一个限度,猪只能表现最佳生产性能的温度范围为适中温度区,其上限和下限分别称为高、低临界温度,适中温度区因猪只的年龄和体重的不同而不同,成年猪16℃~22℃,哺乳仔猪26℃~35℃,生长育肥猪(25~100kg)16℃~24℃[1]。小猪怕冷,大猪怕热,哺乳仔猪要求较高的环境温度,对冷的刺激更敏感,因此在寒冷季节保持产仔舍适中温度是至关重要的。而传统猪舍…  相似文献   

13.
1猪热应激发生原因 1.1猪的生物学特性猪属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不善于通过皮肤蒸发散热来调节体温,因此很不耐热。饲养实践证明,猪的最适宜温度随体重和年龄增加而下降,初生仔猪的适宜温度为27℃-29℃,断奶仔猪为21℃~24℃,生长育肥猪为15℃-25℃,妊娠和哺乳母猪为16℃~18℃。在最适宜环境温度范围内,猪的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因此猪的体温保持恒定,饲料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  相似文献   

14.
高温对猪采食量的影响机制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食量是保证猪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温度对猪的采食量影响较大。温热恒定机制是调节猪采食量的主要方式,环境温度通过改变猪与环境的热交换而影响其采食量,且影响最为明显。作者阐述了温度对猪采食量的调节机制、温度对采食量的影响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饲养产蛋鸡的目的是设法使其成活率高,多产蛋,进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达此目的,除饲养优良品种外,在养鸡生产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给予适宜的环境温度:鸡产蛋的适宜温度是13℃~20℃。而13℃~16℃产蛋率最高,15℃~20℃饲料利用率最高。实践证明,如果环境温度超过20℃,对产蛋鸡有不良影响,超过的愈多影响愈大,因为环境温度愈高,鸡的采食量愈少,饮水增加,产蛋率降低。而环境温度低于13℃,对鸡也有不良影响。如  相似文献   

16.
(一)环境条件的影响因素1.温度。对猪的生活、生产有利的温度范围称之为适宜温度,一般大猪为15~25℃,仔猪出生后第1周为27~28℃。猪的增重速度、饲料利用率、抗病力在15~23℃最佳,饲养较为经济。环境温度低时,为了维持体温恒定,猪只不得不通过多吃料来抵御寒冷,这不仅增加饲料消耗,而且还影响猪只生长,严重  相似文献   

17.
温度是影响猪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测定,猪最理想的环境温度是20℃一23t,在此温度范围内,猪生长最快,饲料利用率也最高。过高的环境温度将会对猪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当温度达到30℃~32t时,直肠温度开始升高,若温度升到35℃,而相对湿度为65%或更高时,猪即不能长时间忍受,在4OI?的气温下,不管湿度多大,都会引起猪生理及精神上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时可迅速导致死亡。一、猪不耐热的原因猪的汗腺退化,无法通过汗腺来散发体热;皮下脂肪层较厚,能阻止大量体内热量的散发;皮肤的表皮层较薄,而且被毛稀少,造成猪只对…  相似文献   

18.
肥育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5℃。环境温度超出此温度范围,对猪的生产性能有不利影响。1高温对生长肥育猪增重的影响猪在适宜温度的生活环境中,主要借助物理调节(散热)来维持正常的体温。当环境温度逐渐升高,猪体就开始通过加速外围血液循环,加快皮肤与呼吸蒸发散热调节体温;温度继续升高,猪就表现出活动量和食量减少、饮水增加、生长变慢,甚至出现负增重等现象。据试验,在28~34℃的高温环境下,15~30、30~60、60~90kg的不同生长阶段肥育猪的日增重比预期日增重分别降低6.8%、20%和28%;当气…  相似文献   

19.
对于环境气候因子(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对猪在断奶至屠宰这一阶段的生长和健康的影响,最近作了很多研究。首先讨论温度。大量资料证明,20℃是猪生长的最适温度。图1显示环境温度与生长肥育猪的生长速度之间的关系,图中的测定值来自活重为70~100公斤、自由采食的猪。其它许多研究也认为,20℃是生长的  相似文献   

20.
环境温度对矮脚肉种公鸡体温和血浆睾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分二期研究了环境温度对鸡直肠温度、冠温和血浆睾酮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鸡直肠温度和冠温与环境温度均呈正相关变化,但冠温变化幅度和个体变异明显大于直肠温度,说明冠温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而置肠温度在一定环境温度条件下,则能保持相对稳定。血浆睾酮水平在5~9℃低温下极显著升高(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