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七五”期间在农艺性状鉴定及编目中,发现一批具有各种优异性状的小麦种质资源,计划在北京分期分批进一步鉴定评价。现介绍其中几个如下。早熟资源1.中大86-品10: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用  相似文献   

2.
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系中优16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系中优16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从中作8131-1的变异混系中,经系统选择育成的。该品系属冬性,早熟。幼苗半匍匐,叶色浅绿。株高90cm,茎秆有韧性,抗倒伏性较强。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硬质。据北京历年平均...  相似文献   

3.
一个将太谷核不育小麦Tal不育基因与普通小麦矮秆基因连锁在一起的、新型太谷核不育的“矮败”小麦在京育成。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刘秉华等经过大群体测交筛选和细胞学研究,今年选育出Tal基因和“矮变1号”Rhtlo基因连锁为紧密的材料,暂定名“矮败”小麦。“矮败”小麦授以非矮秆亲本的花……  相似文献   

4.
北京8686冬小麦1品种来源:原代号CA8686,系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通过生物技术花药培养途径选育的矮秆、早熟、高产冬小麦品种,以丰抗4/百5-061/有芒4号-洛夫林10号于1986年育成,1995年5月通过北京市品审会审定。2特征特性:冬性品种,抗...  相似文献   

5.
我国小麦品种资源的早熟性在世界小麦中是比较突出的,尤其是生育后期短、籽粒的灌浆脱水过程较快的特点。早熟类型品种有利于抗灾稳产,我国华北地区,有些早熟类型品种抽穗至成熟仅一个月时间。在长江下游地区,复种指数较高,要求早熟品种更迫切。当地一些地方品种的早熟性遗传传递力很强,是我国早熟小麦育种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6.
两个矮秆大穗超高产小麦新种质武芝霞阎俊阎素红(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安阳小麦室,河南安阳455112)94品201为我室培育的高产育种中间材料,组合为运8524∥7901/61153。该品系为半冬性,幼苗半直立,苗壮,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株高70cm。株...  相似文献   

7.
《作物杂志》1989,5(2):3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安阳小麦研究室已选育出一批高产、稳产及适于晚茬种植的小麦新品系,经多点试种表现优良,可供各地试种参考。……  相似文献   

8.
1983年以来,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安阳小麦研究室引进了智利、墨西哥、美国、土耳其、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外小麦种质资源651份,经过田间调查和抗病性鉴定(条锈病接种的生理小种为条中17、18、20、23、25、27、28号的混合菌种,叶锈病接种的生理小种为叶1、叶2、叶3、植17、植20的混合菌种),筛选出一批综合性状好、可供育种利用的材料,现重点介绍几个大穗抗病材料在本室原始材料圃内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正>由子囊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麦瘟病是一种毁灭性小麦真菌病害,过去仅在南美地区流行,可造成10%~100%减产。2016年该病害首次在亚洲孟加拉国出现,给世界小麦生产带来重大潜在威胁。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植保所等单位研究人员近期联合对麦瘟病病原生物学与病害流行学、小麦抗性材料筛选、麦瘟病的抗病性机制和综合治理等进行了评述,并介绍了  相似文献   

10.
富铬南瓜新品种永安2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从日本引进的一个印度南瓜类型 (代号12)材料中选出的稳定自交系12-97-55为母本,以从台湾引进的一个印度南瓜类型(代号121)材料中选出的稳定自交系T98-6-3-9为父本配制而成早熟一代杂种永安2号。该品种叶面绿色无花斑,瓜型高扁圆形,瓜皮色为绿白相间的小花斑,单瓜重1.5~2.2㎏,比对照早熟30d左右,总产量高出25%。该品种营养品质好,对糖尿病有防治作用的铬元素(Cr3+)含量是对照品种的近7倍。  相似文献   

11.
桃的种类和品种很多 ,就成熟期而言 ,有早、中、晚三大类。早熟桃可提早淡季供应市场 ,经济效益显著。为了给我省的早熟桃的生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990年我们用国内的几个优良早熟桃品种与“社古桃”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试验材料和方法1.1 试验地点和品种早熟桃品种比较试验园建在省农科院园艺所的桃品种试验园内 ,面积约 0 .33公顷。主要品种是 :春蕾、朝霞、庆丰、早香玉以及我所 1980年从国内农家桃资源中鉴选出的早熟优质桃株系 (暂定名为社古桃 )。即参试品种共 5个。1.2 试验园气候及土壤条件该试验园海拔…  相似文献   

12.
杨春玲 《中国种业》2002,(12):44-44
我室1998年从意大利引进25份小麦材料,连续试种观察4年,并进行了对比遗传研究.从中选出几份在农艺、产量、品质等性状表现较优且与我国现有的小麦品种资源遗传距离较远的优异材料,推荐给育种者适时引用.  相似文献   

13.
绵麦47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农业生产上对白皮大粒小麦的需求,利用自育材料与引进材料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白皮大粒早熟小麦新品种.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黔审麦2009001号.  相似文献   

14.
小麦突变体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连续三十年应用“三结合”突变育种方法,培育出各种类型的突变体材料1860份,将这些材料归类进行利用,是尽快选育小麦新品种的有效途径。几年来,从分离小麦的的单株中筛选出17个具有矮秆、大穗、株株型紧凑、中早熟、抗性好的优良株系;对21个综合性状较好的材料进行回交改良,对不稳定的突变材料重点选择,选育出11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系,为快出品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通过对小麦地方品种的整理、编目,从600余份小麦地方品种中筛选出粗蛋白含量在16%以上的材料18份。粗蛋白含量系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试验误差低于0.4%。邯郸苦麦早熟,长芒,白壳,白粒,硬质,千粒重29.3克,株高106厘米,蛋白质含量16.03%。大名红葫芦头早熟,无芒,红壳,白粒,硬质,千粒重24.3克,株高102厘米,  相似文献   

16.
金州区位于辽东半岛的南部,小麦全生育期降水平均为160.4毫米,属旱作小麦区。历史上播种小麦面积最多为1974年122655亩,由于受干旱、瘠薄的影响,面积逐步下降,到1989年全区仅播70亩小麦平均亩产57公斤。在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帮助下,1989年  相似文献   

17.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1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粉病是威胁我国小麦生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筛选和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的一条安全有效途径。Pm21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白粉病主效基因之一,加快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对我国小麦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目的在于将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92R137中的抗白粉病基因Pm21导入农艺性状好、产量较高、较易感白粉病的农大系列小麦品种中。在92R137与农大系列小麦品种回交一代利用Pm21的SCAR1265标记进行检测,筛选出含有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单株,进行辅助育种应用的研究,经两次回交和两次标记辅助选择,从农大3291/92R137//农大32912组合后代中选出具有Pm21基因且产量性状好的品系13个,从农大3214/92R137//农大32142组合选出9个,从农大3213/92R137//农大32132组合选出35个,从农大3197/92R137//农大31972组合选出8个,从农大3383/92R137//农大33832组合选出15个,从农大3308/92R137//农大33082组合选出2个共计82个进入初步产量鉴定,根据初步产量结果和农艺性状表现选出9个优系参加2005年秋播产量试验。  相似文献   

18.
1999~2004年对河南省育成的460份小麦推广品种、优良品系等材料,在河南省漯河市进行了田间综合抗病性鉴定,分析病害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害与产量的关系成负相关,其中纹枯病对产量的影响最明显。另外,从参试的小麦品种(系)中选出了41份综合抗病性较好且产量较高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小黑麦/小麦杂种不育性(以下简称DR不育性)利用研究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和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九三科研所合作进行的。经研究得知:DR不育性雄不育高于雌不育,以DR不育株为母本、小麦为父本自然回交制种,可以生产大量杂种F_0种子,通过2~3次自然回交和辐射产生许多有益  相似文献   

20.
早熟冬小麦选育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早熟性状具有复杂的遗传特性,小麦粒重不仅与灌浆时间长短有关,与灌浆强度也有重要关系.实践证明:半冬性早熟、半冬性中熟或冬性中熟组合是山东省泰安地区当前早熟丰产小麦品种选育的最佳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