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材工业》2006,20(2):51-51
全国人造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和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于2006年1月在北京联合组织召开了《指接材非结构用》国家标准(修订)审查会。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叶克林所长到会并讲话,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王金林研究员和黑龙江林产工业研究所黄晓山研究员分别担任审查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参会专家主要来自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黑龙江林产工业研究所、国家人造板质检中心、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原木锯材质检站及国家标准技术审查部等。此次修订标准是将原《指接材》和…  相似文献   

2.
沉痛悼念华网坤同志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研究员华网坤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8年1月19日2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华网坤同志系江苏省无锡市人。生于1937年2月20日。195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系,分...  相似文献   

3.
《世界林业研究》编委会第二次会议于1988年12月23日在北京召开,顾问吴中伦研究员、陈陆圻教授、吕军高级工程师、王恺研究员,以及庄京编委共31人出席了会议。本刊原编委会主任、中国林科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刘永龙宣布开会并作简短发言以后,会议即由新任编委会主任、林业部科技委主任、高级工程师董智勇主持。编辑部负责人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国林学会林化分会和中国林科院林化所共同主办的"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分会理事会换届会议暨林产化工学科研讨会",2014年1月11日~12日在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领导有: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副司长李兴、中国林学会副秘书长沈贵、中国林科院首席专家宋湛谦院士、中国林科院副院长储富祥研究员、林化所所长蒋剑春研究员、福建元力活性炭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元健等。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从事林化行业科研与企业工作的专家、企业家70余人。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科院首席专家、研究员张建国等主持的“杉木遗传改良及定向培育技术研究”,构建了完整的杉木栽培技术新体系,在杉木遗传育种与定向培育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6.
正《温带林业研究》是由国家林业局主管,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主办的林业学术期刊,立足生态修复与建设的林业发展模式,服务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面向国内外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林业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等。中国林科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守攻担任本刊顾问,副院长孟平研究员任主编,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骆有庆教授、中科院应用生态研究所代力民研究员和《林业科学》副主编张君颖研究员任副主编,中国林科院林业所王军辉研究员任常务副主编。  相似文献   

7.
侯治溥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享有盛誉的著名林学家、林木育种学家,森林统计学的奠基人,林业科研管理专家,研究员,原中国林科院副院长,《林业科学研究》主编,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因患心力衰竭,经抢救无效,于1993年2月1日10时38分不幸逝世,享年75岁。  相似文献   

8.
美国布朗李丰产栽培技术@胡捷民@邵建成@方永光@庄瑞林¥金华市原野果业有限公司¥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栽培技术,布朗李美国布朗李丰产栽培技术胡捷民邵建成方永光庄瑞林(金华市原野果业有限公司尖峰果园321000)(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关键词:栽培技术布朗李布朗李原产中...  相似文献   

9.
《木材工业》2006,20(4):I0002-I0003
创刊二十载,耕耘一百期。《木材工业》杂志伴随着我国木材工业快速协调发展的步伐.迎来了第20个春秋。 2006年7月16日,《木材工业》创刊2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中国林科院科技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所长、《木材工业》编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叶克林研究员主持会议,来自京内京外的70多位嘉宾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1 辽宁省森林病虫区系调查研究于1988年9月22—23日在沈阳通过鉴定。 2 鉴定会主任委员、中国林科院肖刚柔研究员主持鉴定。 3 辽宁省森防站站长王智玉高级工程师作工作报告。 4 辽宁省森防站副站长田永久高级工程师作(昆虫部分)技术报告。 5 辽宁省森防站原戈工程师作辽宁省森林病虫区系调查(病害部分)技术报告。  相似文献   

11.
《林业科学》2006,42(8):I0001-I0007
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是1995年由原林业部在“中国林学会青年科技奖”的基础上设立的,由国家林业局人教司和中国林学会组织评选。至今已评选过八届,共有103名林业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得表彰奖励,其中有15名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评选结果于2006年初揭晓,共有18位林业青年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其中中国林科院研究员卢孟柱、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韩烈保获得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设立的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相似文献   

12.
《林业科学研究》1988,(3):319-319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国林科院林研所李文钿研究员主持的“杨树杂交胚胎学研究”课题,历经三年,于3月23日,在中国林科院主持下通过了成果鉴定。鉴定委员有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遗传所,北京大学,北京、南京、东北林业大学,国家基金委,林业部科技司和中国林科院的知名专家、教授和有关领导。在评审中一致认为,本项研究观察了杨树的  相似文献   

13.
《林业科学研究》2006,19(1):60-60
2005年12月9日,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在中国林科院主持召开了“森林空间结构量化分析方法”成果鉴定会。该成果源于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承担的国家林业局“948”项目“天然林恢复和经营模式技术研究”。以唐守正院士、董乃钧教授等7人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专家听取了课题组负责人惠刚盈研究员的汇报,详细查阅了有关材料,并进行了认真地质疑和讨论。鉴定意见认为:  相似文献   

14.
<正>傅懋毅,生于1944年11月23日,现任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林学会竹藤资源利用分会常务理事、《林业科学》和《林业科学研究》编委、《世界竹藤通讯》顾问、国际林业研究中心(CIFOR)特聘科学家。曾任  相似文献   

15.
<正>萧江华,中国林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湖南省长沙市人,曾任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竹类研究室主任、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中国竹产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林业局竹藤中心科学顾问、亚林所学术指导等职务,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萧先生从事竹林生态学和竹林栽培学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40余年。主持和承担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级星火项目、国家公益  相似文献   

16.
苗木市场参差不齐,众专家怎么看?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宋廷茂和中国林科院研究员连友钦,且听他们怎么说  相似文献   

17.
田蜜  郭霞 《热带林业》2014,(4):I0003-I0003
<正>2014年12月8日上午,澳大利亚科学与工业组织(CSIRO)主任级科学家Khongsak Pinyopusarerk研究员在中国林科院热林所仲崇禄研究员的陪同下来到海南省林科所,为科技人员作了题为"关于林木育种、种子生产及试验设计"的专题学术报告。Khongsak Pinyopusarerk研究员结合长期在中国、泰国、菲律宾、印度等国开展的木麻  相似文献   

18.
成长与蜕变     
一个保护区,遍布专家学者足迹。2000年10月至2002年6月,中国林科院苏化龙研究员、马强博士等对巴东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小神农架的金丝猴设点进行监测。2011年6月,由中南民大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刘虹、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博士廖廓等组成的专家组对巴东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开展考察研究。2013年9月,湖北省环保厅自然保护处朱艳、湖北省林业厅调研员黄治国、华中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刘胜祥教授组成的调研组,深入巴东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就保护区建设管理、范围及功能区调整以及保护区晋升国家级工作进行考察调研。2013年12月25日,华中农业大学李翔教授一行到巴东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协调部署神农架外域金丝猴种群研究工作。2014年3月,中国林科院研究员苏化龙、钱法文等组成的专家组深入巴东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开展“三峡库区陆生野生动植物监测”工作,再次对该区域陆生野生动植物进行监测考察。  相似文献   

19.
正为落实杭州市富阳区政府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战略合作,推进科研院所高效、先进技术大规模生产应用,为经济林产业增效提供科技示范,2020年4月10日,中国林科院战略合作干果团队联合农飞客科技公司飞行作业团队,在杭州富阳香榧种植基地开展高效授粉技术应用。活动由富阳区农业农村局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楼君、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研究员姚小华等组织实施。采用传统的授粉方法,1000亩香榧林需要20多人连续工作3~5天,使用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木本油料团队建立的无人机  相似文献   

20.
《湖南林业科技》2011,(2):F0002-F0002
李昌珠,男,1963年生,农学博士,研究员,现任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中国林科院湖南分院)院长,兼任国家林业局油茶研究开发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能源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生物柴油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重要社会兼职:中国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林业局生物质能核心专家、科技部生物质能研究开发中心理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