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秸秆经微生物秸秆发酵剂发酵后,质地变得柔软,并具有酸香酒气味,适口性明显提高,增强了动物的适口性,同时,秸秆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部分被降解,提高了秸秆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微生物活菌进入动物体内建立微生态平衡,增强了机体免疫力,促进了营养物质的利用和吸收。因玉  相似文献   

2.
将玉米秸秆通过生物发酵处理.即利用秸秆自身携带的一些有益微生物,在密封厌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使其变得酸、甜、软、熟、香。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饲料原有的营养成分,改善适口性,提高饲料消化率。  相似文献   

3.
玉米秸秆作为反刍动物的一种粗纤维饲料早已被人们利用,但因其干燥后,其营养大部分丢失,营养价值降低。为了使干玉米秸秆更好地利用,增加其适口性和营养,将发酵,玉米秸秆经发酵后在多种微生物活菌的作用下,其结构、成伤及pH值发生改变,秸秆转化成优质粗饲料,提高饲用价值,增加养殖经济效益。为了验证发酵玉米秸秆对肉牛育肥的应用效果,我们对肉牛进行了饲喂试验,达到了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玉米秸秆中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禽量较高,适口性差,一般不能直接用于饲养动物。而经过物理方法和生物学方法处理过的秸秆已在反刍动物饲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猪等单胃动物上的应用较少、其主要原因是消化率低。本研究利用酶及微生物为主的发酵剂(沈农牌秸秆发酵剂)处理玉米秸秆,测定了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我省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大,每年有大量的玉米秸秆可供给羊当粗饲料使用,但玉米秸秆干燥后,大部分营养会损失掉,只剩下含量较多的粗纤维,而且干燥后的玉米秸秆适口性很差,羊不乐意采食,废弃的较多,无论是利用量,还是获取的营养都不高,因此,人们研究了应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玉米秸秆生物发酵,制备成玉米秸秆微贮,增加玉米秸秆的营养和适口性,提高羊对玉米秸秆的利用率和使用率。  相似文献   

6.
提高秸秆饲用价值的方法主要从三个方面,一是改善适口性、增加容重,提高反刍动物对秸秆的采食量。二是提高瘤胃微生物对秸秆有机物的降解率,这就要解决如下4个问题:1)保持一定数目的瘤胃微生物稳定存在;2)植物细胞壁被瘤胃微生物最大程度地附着,并且时间较长;3)减少物理化学障碍,增强瘤胃微生物对细胞壁的作用;4)适度粉碎。三是改善进入动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平衡,包括可发酵氮源,可发酵碳水化合物和过瘤胃蛋白和生葡萄糖物质的提高,添补某些必需的矿物元素等(卢德勋,2001)。  相似文献   

7.
秸秆饲料快速发酵剂是通过综合运用微生物法、生化法、物理法发酵转化秸秆,提高秸秆营养成分和利用价值,可使秸秆的粗纤维降低4%~6%,粗蛋白提高4%~6%,消化吸收率提高20%~30%,同时提高了适口性和采食量。  相似文献   

8.
玉米秸秆是重要的非粮饲料资源,因粗纤维含量较高不宜直接饲喂动物。生物发酵技术可以降低玉米秸秆抗营养因子含量,提高其营养价值及饲用价值,因操作简便、绿色环保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玉米秸秆饲料化生产中。生物发酵玉米秸秆对调节动物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作用,在动物养殖中应用前景广阔。文章综述了玉米秸秆生物发酵前后的营养特性、生物发酵玉米秸秆的方法及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玉米秸秆在动物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玉米秸秆微贮饲料加工原理秸秆微贮饲料加工技术是在揉碎的秸秆饲料中加入微生物菌种,经厌氧发酵而成。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使秸秆中纤维素类物质部分分解,纤维素长链断裂并转化为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增加了秸秆饲草的柔软度,使粗硬的秸秆变得柔软,并产生浓郁的醇香。一是增强了玉米秸秆的柔韧性和膨胀度,使粗硬的秸秆变得柔软,并产生浓郁的果香味,适口性好,牛羊采食速度提  相似文献   

10.
为阐明乳酸菌对收获籽粒后玉米秸秆的发酵品质及饲料特性的影响,本实验以收获籽粒后的玉米秸秆为实验材料,笔者将未添加乳酸菌的玉米秸秆与添加乳酸菌的玉米秸秆进行密闭发酵处理。13个月后室温贮藏开封,通过分析测定不同实验组发酵秸秆的化学成分、发酵品质及体外培养等指标来评定乳酸菌对收获籽粒后玉米秸秆的发酵品质及饲料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乳酸菌的添加不但改善玉米秸秆的色泽、气味和质地,而且显著减少(p <0.05)了NDF、ADF含量,干物质降解率和氨态氮含量明显提高。乳酸菌的添加可以保证玉米秸秆发酵初期对乳酸菌数量上的需求,使玉米秸秆能尽早进入乳酸发酵阶段,pH值迅速下降,蛋白分解作用受到抑制,从而导致发酵玉米秸秆中的氨态氮浓度增加,提高了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使干物质损失降低。  相似文献   

11.
1制作原理将玉米秸秆通过生物发酵处理,即加入黄贮酶以及秸秆自身携带的一些有益微生物,在密封厌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使其饲料变得酸、甜、软、熟、香,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饲料原有的营养成分,改善适口性,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1微贮饲料饲喂机理微贮饲料就是在农作物秸秆或家畜能利用的野草、树叶中,加入微生物高效活性菌种——秸秆发酵活干菌,经过密封厌氧发酵处理制成具有酸香味、家畜喜食的饲料.秸秆发酵活干菌处理秸秆制取微贮饲料的原理与癌胃微生物发酵原理基本相似.秸秆经活于萌发酵后,转变为适口性强、消化率高的优质饲料.秸秆在微贮厌氧发酵过程中,半纤维素——木聚糖链和木质素聚合物的酯链酶解,增加了秸秆的柔软性和膨胀度,使癌胃微生物能直接与纤维素接触,从而提高了粗纤维的消化率.同时,通过菌醉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进一步激活反…  相似文献   

13.
青贮玉米秸秆是将新鲜玉米切碎,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和化学作用,在密闭无氧条件下制成的一种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和营养丰富的饲料。本文就玉米秸秆的青贮原理、青贮方法、青贮窖修建等方面做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解读玉米秸秆加工牲畜青贮饲料的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饲料》2021,30(5)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副产物玉米秸秆作为牲畜的粗饲料,由于秸秆质地粗糙、适口性差、营养价值和消化利用率低等性质,限制其在家畜饲料中的应用。对玉米秸秆进行青贮,可提高其适口性和饲用价值。本文综述了玉米秸秆青贮的方法、原理和意义,对促进玉米秸秆的科学饲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秸秆微贮就是在秸秆中添加外源有益的微生物菌群处理秸秆,在一定的水分、温度和密闭的条件下,在微生物的发酵及酶的作用下,使农作物秸秆中的不能被利用的非淀粉多糖如纤维素、木质素类物质大幅度得到降解,微生物分解大量的纤维素转化成糖类,并转化为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不仅可以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又可使适口性较差的秸秆转变为具有酸、香、酒味的、草食家畜喜食的饲料.  相似文献   

16.
玉米秸秆微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秸秆微贮后是草食家畜较好的粗饲料,贮料技术简单,易在广大农村推广。微生物处理玉米秸秆是利用高效活性微生物制剂,达到使秸秆变软,提高适口性和消化率的目的。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是微贮和EM菌调剂秸秆饲料的二种方法,具体操作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南方农区开发玉米秸秆养羊是解决山羊圈养饲草问题,增加收入的有效办法。我县于近年在有条件的山羊户中应用推广了玉米秸秆微生物发酵养羊,并选择一个大户开展了EM原露发酵玉米秸秆饲喂效果观测。试验表明:试验Ⅰ组(发酵玉米秸秆+精料)比对照组(未发酵玉米秸秆+精料)日增重高34.8克,提高39%[差异极显著(p〈0.01)],只平获利比对照组多28.8元,提高50%,效果十分显著。试验Ⅱ组(青料+精料)只平增重比对照组和试验Ⅰ组高,但增重成本比试验Ⅰ组高,只平获利比试验Ⅰ组约低。未发酵玉米秸秆单独喂羊利用率低,发酵玉米秸秆饲喂山羊适口性好,利用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率,改善其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促进牛的生长发育,减少饲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笔者选用义县的某牛场养殖户,用添加发酵秸秆进行牛的育肥饲喂实验,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试验方法及结果作如下报告:  相似文献   

19.
正玉米秸秆青贮是将青绿多汁的青熟玉米粉碎后置于青贮室中,在密封厌氧条件下经过乳酸菌发酵,软化秸秆皮层,抑制有害生物繁殖,使饲料得以长期保存。经过青贮以后的玉米秸秆,营养物质的含量有效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强,动物喜欢采食,饲料的转化率也相应提高。青贮玉米是冬季牛、羊的优质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1玉米秸秆青贮的原理玉米秸秆的青贮是将玉米秸秆切碎、压实放置在密闭的空间里,在厌氧的条件下利用乳酸菌等微生物  相似文献   

20.
由山东天达采禾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采禾牌生物秸秆发酵剂,不仅在秸秆青贮上取得了广泛的成功,而且在秸秆黄贮上也同样取得了喜人的效果,普通的黄秸秆在经过采禾秸秆发酵剂黄贮发酵后,改善了秸秆饲料的适口性,而且使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也大大地提高了,同时对冬季秸秆的贮存及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