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海洋与渔业》2008,(6):33-33
我国有近2亿亩近海滩涂,发展滩涂贝类养殖空间广阔,而且滩涂贝类种类多,适应能力强,大多可鲜活销售,为海鲜市场的主打品种。由于滩涂贝类大多潜居于潮间带或潮下带滩涂泥沙底质中,以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为食,食物链短,生态效率高,为海洋“食草动物”,是环境的清洁者;由于其在底质中的运动和摄食活动,有利于底质环境有机物逐渐降解和释放,可减缓其突发性危害,还可缓解赤潮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所以,滩涂贝类养殖具有经济、环保和生态意义。近年来,滩涂贝类的养殖发展比较迅猛,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近2亿亩近海滩涂,发展滩涂贝类养殖空间广阔,而且滩涂贝类种类多,适应能力强,大多可鲜活销售,为海鲜市场的主打品种.由于滩涂贝类大多潜居于潮间带或潮下带滩涂泥沙底质中,以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为食,食物链短,生态效率高,为海洋"食草动物",是环境的清洁者;由于其在底质中的运动和摄食活动,有利于底质环境有机物逐渐降解和释放,可减缓其突发性危害,还可缓解赤潮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3.
一、滩涂贝类养殖现状1.滩涂贝类的主要养殖方式目前我国滩涂贝类养殖主要有滩涂底播养殖和虾池养殖两种方法。滩涂养殖主要是对已经具有资源的滩涂进行封养和管养以及适合贝类生长繁殖的滩涂进行移植。滩涂养殖以缢蛏、毛蚶的养殖历史最长,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4.
唐黎标 《河北渔业》2011,(3):36-36,59
<正>贝类因其独特的鲜味,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看好。如今,发展滩涂贝类养殖成为一种新兴的养殖业,使许多养殖者获得了丰厚的收益。然而,随着贝类养殖面积的增多,近几年来,滩涂贝类养殖的病害问题突出,全国各沿海地区均出现过滩涂贝类大面积发病和死亡的现象。笔者利用工作之便,多次深入实地调查探索,初步总结出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海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据统计,2002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达1212.84万吨,海水养殖面积134.475万公顷。其中滩涂贝类产量约占我国海水养殖总产量的19%。本文所指滩涂贝类品种主要为缢蛏、菲律宾蛤仔、文蛤、青蛤、蚶类、牡蛎等。池塘养殖滩涂贝类,就是利用沿海滩涂的虾塘、围垦,或筑堤围塘,进行蓄水养殖。其优点是投资少,风险小,效益高,设施和操作简单,受不利环境的影响小。本文着重介绍利用池塘进行缢蛏、蛤类和蚶类的健康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乳山市滩涂贝类养殖面积有21000亩,养殖品种有缢蛏、牡蛎、杂色蛤、文蛤等,为了进一步提高滩涂贝类养殖的产量和效益,水产科技人员在不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的同时,一直潜心探索和实践缢蛏高产养殖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缢蛏亩产量达3000kg,亩纯利润1万多元。现将缢蛏高产养殖模式介绍如下:一、滩质改良由于年复一年的不间断养殖,滩涂出现老化状态,使得滩涂生产能力大大降低,尤其是夏季高温季节,滩涂养殖的缢蛏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因缢蛏的死亡对滩涂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死亡壳体沉积于滩涂的底质中,使…  相似文献   

7.
<正> 乐亭县海岸线长98.25km,滩涂面积46.5万亩,适合文蛤、青蛤等多种滩涂贝类生长繁衍,但是由于酷采滥捕日益加剧,使大部分贝类已不能形成生产能力,有些经济贝类已所剩无几。为充分利用我县的滩涂条件,加速开发贝类养殖生产,我们在养虾业成为我县支柱产业的基础上,从1989年开始进行滩涂贝类养殖的技术研究,采取边实验、边生产、边应用、边推广的方法,不断积累技术经验.由增殖到养殖,由管养到精养,由单一品种到多品种养殖,由养殖到人工育苗  相似文献   

8.
刘庆营 《齐鲁渔业》2007,24(1):29-29
山东省沾化县海岸线长达170.5km,滩涂面积2.8万hm~2(42万亩),海岸带地势平缓,大部分底质为软泥质,水流缓慢,底栖硅藻丰富,适宜滩涂贝类生长。滩涂贝类养殖在沾化县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养殖品种有文蛤、杂色蛤、牡蛎、缢蛏、青蛤等。但是,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滩涂养殖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是滩涂底质老化。由于年复一年的不间断养殖,滩涂出现老化状态,使得滩涂生产能力大大降低。贝类死亡后贝壳大量沉积,对滩涂造成严重的污染,滩涂利用呈超负荷状态。  相似文献   

9.
我国滩涂贝类养殖面积广阔,养殖历史悠久,养殖方式方法简单易行,主要是依赖于天然的粗放型养殖。产量低,效益差,致使滩涂贝类养殖产业徘徊不前。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广大养殖业主及科技人员,也不断更新观念,改良养殖技术,引进名优养殖品种,促使我国滩涂贝类养殖得到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0.
滩涂贝类增养殖技术报告李曰中,安永菊,张家尤(营口市水产科学研究所,115000)关键词:滩涂贝类,增养殖,技术报告开展滩涂贝类增养殖、合理利用和改造现有滩涂的使用面积,增加养殖品种,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是目前发展海水养殖事业急不可待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鳙鱼溶血性腹水病近年来,由于滩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和苗种投放密度的增加,滩涂养殖贝类出现了发病时间早、发病面积大等新特点,从而使养殖者经济损失惨重。为了引导养殖户走科学养殖之路,使养殖户对滩涂养殖贝类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有效防止贝类养殖病害的发生,减少贝类死亡,增  相似文献   

12.
彭张记  袁华  袁群生 《齐鲁渔业》2008,25(10):14-14
近年来,由于滩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和苗种投放密度的增加,滩涂养殖贝类出现了发病时间早、发病面积大等新特点,从而使养殖者经济损失惨重。现将滩涂养殖贝类发病、死亡原因及预防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挖掘沿海经济潜力,开发‘蓝色产业”,大踏步向海洋进军越来越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滩涂贝类养殖作为海洋经济中具有优越发展条件、广阔开发前景的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我通州市有近海滩涂55万亩,潮间带滩涂10多万亩,这为发展滩涂贝类养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发展贝类养殖的有利条件1.自然条件忧越。我市靠近长江口,拥有13.6公里的海岸线,港湾曲折,环境多样化,可供养殖的浅海滩涂55万亩,而且这些滩涂的底质大多为淤泥肥…  相似文献   

14.
<正>乐亭县海岸线长98km,滩涂贝类是本县水产 养殖的重要品种。主要有文蛤、青蛤、杂色蛤、毛 蚶、缢蛏、扇贝等。2004年全县贝类养殖面积达 到1万hm~2,总产量4400t。贝类养殖在乐亭县已 形成一定规模,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乐亭县滩涂贝类养殖所面临的问题 1.1恶性采捕导致资源溃乏 乐亭县的贝类养  相似文献   

15.
宁波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段 ,海岸线长达840公里 ,现有潮间带滩涂 1 44万亩 ,0至 - 1 0米的浅海 340万亩 ,具有发展浅海滩涂养殖的良好自然条件。其中滩涂贝类养殖实行生态养殖 ,具有本小利厚、生产稳定、管理方便等优点 ,深受广大农民喜爱 ,已成为宁波市海水养殖的一大热点。1滩涂贝类养殖现状宁波市滩涂面积广阔 ,底质类型复杂 ,包括粉砂质泥、泥质粉砂、淤泥、砂质、岩礁等多种类型 ,可适合多种滩涂贝类的养殖 ,主要的养殖种类有缢蛏、泥蚶、泥螺、文蛤、彩虹明樱蛤、菲律宾蛤仔等。目前主要以管养为主 ,即对养殖涂面进行改良、翻整和播…  相似文献   

16.
乳山市海岸线长185km,滩涂面积6667hm^2(10万亩),其中可养滩涂贝类面积2000hm^2(3万亩),已养1400hm^2(2.1万亩),主要分布在乳山口内湾和前海小泓至杜家岛内湾,大部分底质为软泥、泥沙质,小部分为沙质,底栖硅藻丰富,适宜滩涂贝类生长。滩涂贝类养殖在乳山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养殖品种有杂色蛤、牡蛎、缢蛏、青蛤等。滩涂养殖在海水养殖产业和产量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农民朋友们、同学们:你们好!欢迎参加“农业部重点推广50项农业技术系列讲座”节目。今天我们的讲座题目是“滩涂贝类养殖技术”,为此,我们请来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我国水产养殖专家张国范教授。张教授您好! 张教授:主持人你好! 主持人:我国有一万多公里的海岸线,有辽阔的沿海滩涂,滩涂贝类资源也非常丰富,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我国的滩涂贝类养殖情况好吗?  相似文献   

18.
美洲帘蛤又称美国硬壳蛤,原分布于美国东海岸,是美国大西洋沿岸浅海和滩涂主要的经济双壳贝类之一,属广温、广盐性底栖贝类,对环境耐性强,不仅能在砂底质沿海生长,而且在泥底质中也能够获得较好的生长,特别适合泥砂质滩涂,比其他养殖贝类(如文蛤、青蛤)具更强的耐低溶解氧能力.我国的纬度与美洲帘蛤自然分布的地理纬度相同,自然条件能满足其生长需要,故可在我国广泛开展增养殖.近年来,浙江省玉环县连续引进美洲帘蛤试养,积累了不少养殖经验.  相似文献   

19.
由辽宁省水产局主持,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担承技术指导,营口市、锦西市、锦县、盘锦市水产局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辽宁省滩涂贝类养殖高产技  相似文献   

20.
茂名市濒临南海,海岸线长达220km,滩涂面积8494hm^2,浅海(0~20m)面积104726hm^2,是蛤、东风螺等多种贝类繁衍、养殖、增殖的好地方,海水增养殖业前景美好。过去由于受重鱼虾轻贝类的思想影响,沿海贝类增养殖业发展慢,这与丰富的浅海滩涂资源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