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基于六自由度传动系模型的自动变速器起步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装备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车辆的起步过程。基于实车传动系各主要部件的惯量、刚度、阻尼等扭振参数,建立了六自由度车辆传动系动力学模型,在考虑变摩擦因数和干式离合器从动盘波形弹簧非线性压缩特性的条件下,根据加速踏板开度分别控制节气门开度变化率和离合器压盘接合行程量及接合速度,维持发动机恒转速起步。通过仿真,验证了该起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得到了考虑传动系扭振因素的起步过程离合器传递转矩与冲击度,仿真结果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电机驱动式自动离合器起步控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在离合器接合过程的不同阶段分别选取不同的转速信号为控制参数,采用PD控制方法,实现了AMT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起步控制要求。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以适应驾驶员的起步意图、离合器和发动机参数的改变以及外界行驶环境的变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转速信号的履带车辆主离合器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详细分析主离合器接合过程控制目标及自适应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转速信号的AMT车辆主离合器控制策略。将该控制策略应用于某履带车辆的主离合器控制,并进行了实车试验。以冲击度和滑摩功为评价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转速信号的主离合器控制策略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多种条件下均能保证车辆平稳、快捷地起步。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DCT双离合器联合起步的教学模型,基于发动机恒转速控制策略,以磨滑功为目标,制定了以一挡和二挡起步的转矩控制策略.仿真结果验证,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很好地使两离合器分担磨滑功,延长离合器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离合器打滑 离合器接合时由于打滑主动盘与从动盘之间产生相对转动,使发动机动力不能可靠地传递给变速箱。表现出低档起步迟缓,高档起步困难,有负荷时甚至不能起步,而发动机转速正常,打滑严重时伴有离合器温度升高和摩擦片的焦臭味。离合器打滑的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农用运输车起步时,通过离合器主动部分(与发动机曲轴相连)和从动部分(与变速器第一轴相接)之间的滑摩,转速将逐渐接近,使旋转着的发动机和原为静止的传动系平稳地连接起来,以保证汽车平稳起步;当变速器换挡时,通过离合器主、从动部分的迅速分离来切断动力传递,以减轻换挡时的惯性阻力,从而减轻接合齿间的冲击,便于换挡;当传动系受到过大载荷时,  相似文献   

7.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其性能影响很大,为保证发动机在最佳工作温度状态下运转,要求发动机冷却风扇能随温度的变化改变转速,提高或降低冷却能力,从而控制发动机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工作。1试验研究的背景现有汽车冷却风扇温控装置主要有硅油离合器和电磁离合器两种,由于电磁离合器工作需外配电  相似文献   

8.
起步控制一直以来都是双离合器控制研究的重点内容,爬行作为起步工况的一直特殊形式,其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驾驶员对车辆驾驶性评价的最初印象。首先定义了目前常用的爬行品质评价指标,提出了爬行工况的离合器控制逻辑,同时为解决实际问题采用了提高发动机转速的策略,优化了爬行起步阶段的抖动,最后通过实车验证了该逻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一、用Ⅰ档拖动重负荷时仍用主离合器起步链轨拖拉机需要用Ⅰ档拖动重负荷时 ,最好不用主离合起步。因为此时用主离合器起步 ,发动机转速高、负荷重 ,所以压盘与被动片承受的摩擦冲击力都很大 ,对主离合器的损坏十分严重。若用转向离合器起步 ,因经变速箱和中央传动的降速 ,后桥轴的转速已很低 (因为是Ⅰ档 ) ,所以转向离合器的主被动摩擦片 ,在结合过程中摩擦速度很小 ,不会造成大的磨损。用转向离合器起步的操作方法是 :①踩下主离合器 ,挂上Ⅰ档 ,加大油门 ;②拉动转向离合器左右操纵杆 ,使转向离合器两边分离 ;③松开主离器 ,再慢慢放松…  相似文献   

10.
一、故障现象 1.汽车起步时,离合器踏板完全抬起,起步困难。 2.汽车行驶中车速不能随发动机转速的提高而提高,感到行驶无力。 3.汽车重载、上坡行驶或在不良道路条件下打滑时,可嗅到摩擦片烧蚀而产生的焦味。 离合器打滑实质上是压板不能牢固地压在从动摩擦片(或飞轮)上,使离合器摩擦力矩严重不足,致使离合器打滑。  相似文献   

11.
8挡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8挡自动变速器工程化应用,通过建立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简化动力学模型,分析影响换挡品质的关键控制因素。针对4种基本换挡类型,确立了换挡离合器及发动机控制的理想曲线。基于PI滑差控制和发动机协同控制理论,提出了快速充油、扭矩相及惯性相3个阶段的控制策略。搭建台架与整车试验测试环境,在极限状态下的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换挡控制策略正确、可行,具有工程化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拖拉机各种作业工况下的行驶速度及动力需求,对拖拉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的控制与交互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自主研发的某新型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简要阐述了其液压功率分流机构与无级调速原理,明确了被控对象与控制量。而后,对变速箱的无级调速与负载自适应控制进行了研究,一方面,提出了变速箱速比的点位控制方法,将变速箱速比在全程范围内划分为96帧,作出每一帧与变量泵励磁电压、变量泵流量方向电磁阀、离合器电磁阀的动作关联查询表,通过程序指针的顺序移动实现无级调速与段位切换;另一方面,基于发动机功率控制的要求,提出了一种负载自适应速比调整策略,给出了相应的模糊控制表,并分析了该算法在不同段位区间内的性能;而后,阐述了无级调速拖拉机的交互挡杆与变速箱电子控制单元设计;最后,基于所开发的控制系统进行了拖拉机加速和负载自适应调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点位控制时拖拉机的速比调节过程较为稳定,属于开环控制;负载自适应控制时的变速箱速比完全取决于负载变化,属于反馈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可以很好地对拖拉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实施控制。  相似文献   

13.
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装有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起步控制问题,根据起步控制评价指标,制订起步控制策略,提出了基于模糊PID控制离合器压力的控制方法,实现了离合器压力的精确控制,给出起步控制流程.通过3种不同油门开度的起步试验和短时间连续起步停车试验,验证该控制策略.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适应不同工况的起步要求,离合器油温得到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高压共轨柴油机定转速运行,从控制技术上对高压共轨柴油机进行了研究,采用了先进的区间调速技术,并对经典PID控制算法进行合理改进,使得定转速控制策略具有柔性特点,进而开发出高压共轨柴油机定转速柔性控制策略。经多组发动机台架调试试验证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实现定转速控制。  相似文献   

15.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系统的离合器起步模糊控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车辆取消了离合器踏板,离合器的分离与接合由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起步时离合器的控制一直是AMT技术的一个难点,本文通过分析车辆起步时的离合器接合过程,应用模糊控制技术对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在车辆起步时的离合器接合过程进行控制,并在装有AMT系统的轻型车上进行了实车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金属带无级自动变速车辆调速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键合图理论,建立了金属带无级自动变速系统在起步和加速过程中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了发动机不同油门开度和对汽车实施最佳燃油经济性控制条件下,金属带无级变速装置速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无级自动变速汽车的选型匹配和方案布置提供理论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7.
AMT车辆坡道换挡策略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根据换挡后离合器接合时的发动机转速识别坡道行驶工况、根据当时的车速选择合适挡位的坡道换挡策略,并在装有AMT的某重型载货汽车上进行了坡道换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车辆在坡道行驶过程中,虽然初次选择的挡位不一定能适应该坡道,但通过连续降挡或跳跃式降挡最终总能选择适合于该坡道的挡位。利用车辆现有的传感器,坡道换挡控制策略实现了坡道换挡控制,不仅满足车辆实际行驶工况的需要,而且使控制系统硬件得以简化。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装有行星变速箱的履带车辆的主离合器起步和换挡离合器起步过程,提出了利用换挡离合器作为起步离合器的无主离合器起步方法,并且制定了换挡离合器起步的控制策略。实车试验表明,利用换挡离合器起步的方案可行,基本满足起步过程的平顺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