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幼蛙的饲养幼蛙饲养是指蝌蚪完全脱尾变态后(体重约5~6克)饲养至体重达20克左右幼蛙的这一时段。(1)幼蛙池的建造。幼蛙池为长方形,面积以5平方米左右为好。池内水陆各半,一端是幼蛙栖息的水体部分,水深20厘米,面积占全池面积的50%左右,池内常年保持微流水,进、排水口安装防  相似文献   

2.
牛蛙幼蛙是指脱离蝌蚪后1~2个月内饲养的小蛙,其体重一般在50克以下,生长迅速,但其体质娇嫩,适应环境能力弱,尤其对寒冷和病害的抵抗能力更弱。因此,养殖户应加强幼蛙的饲养管理。一、幼蛙池的建造幼蛙池可以是水泥池或土池,面积不宜过大,尽量利用小面积的水面集约放养幼蛙。①水泥池。可建数个,每个  相似文献   

3.
蛙类冬眠期为 11月至翌年 3月,冬眠期 100天左右.下面介绍几种养殖蛙类越冬方法.   1.洞穴越冬为适应蛙类挖洞潜伏的习性,可事先在蛙池四周松动池土,并在向阳背风处平水位线挖若干直径 10厘米、深 1米的洞穴,保持湿润,供蛙入穴冬眠.   2.潜水越冬蛙池要保持水深 1~ 1.5米,池底要留淤泥 10厘米左右,以便蛙类潜水入泥越冬 .……  相似文献   

4.
3.蝌蚪饲养 (1)蝌蚪池。池形不拘,但要规整,面积以10-30平方米为宜。池壁用水泥抹光,池中央建3~4个面积1平方米、高出水面1-3厘米的露水平台(又称幼蛙岛),供蝌蚪变态后登陆栖息,以防刚变态的幼蛙因长时间溺水而死亡。池水水深20~30厘米,以不淹没幼蛙岛为准。进、排水口安装防逃栅。为适应蝌蚪喜阴怕光的生活习性,可在池顶加罩黑色遮阳布。  相似文献   

5.
牛蛙是我国饲养多年的一种大型食用蛙类,它生长快,肉质洁白细嫩,鲜美可口,含蛋白质丰高,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牛蛙适应性广,平湖山丘均可饲养,抗病力强,繁值快,孵化率高,饲养管理简便,饵料来源丰富,生长速度较快,每只蛙一年可长到1—1.3公斤。因此它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新路。这里介绍一下牛蛙池的构造及设备。一、养蛙场地的选择养蛀场地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水源充足、洪水不泛滥,天旱不干涸的地方都能建池,但以选择地势低平、温暖温润和杂草丛生的洼地较好。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清新,pH7—8。二、蛙池的构造1.成蛙池也可做产卵池、大蝌蚪池用,面积  相似文献   

6.
正(续第3期第25页)种一茬稻,养一年蛙。前期须做蛙田改造,稻田中央纵向开挖1条沟,四周留空摆放塑料食台,开沟及食台留空占稻田面积的10%左右。整个外围及顶空须用尼龙网布围挡防逃、防鸟。3月上旬,在育苗池投入黑斑蛙卵块,培育至蝌蚪变态成幼蛙;6月底在蛙田中播插秧苗;7月初待秧苗稳根后,将开口摄食并驯食成功的幼蛙从培育池转入蛙田饲养,每667平方米投5万只左右,适量投喂蛙专用饲料;9月中旬水稻收割后,灌水深至10厘米继续饲养;蛙自然越冬,次年4月上旬捕捞上市,然后开始新一轮耕作。  相似文献   

7.
美国青蛙较古巴牛蛙适应性强,耐寒抗病,繁殖容易,生长较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市场广阔,比较畅销,当年可创高效,属于短、平、快养殖。   一、人工饲养   (一 )产卵和孵化   1.产卵池:美国青蛙产卵时期,喜栖息水陆生有野草的环境,故产卵池要有一半水面一半陆地,水陆均要种植一些草木植物,如水葫芦、水浮莲、慈菇、茭白、瓜豆、麦、草等,产卵池面积以 10平方米~ 20平方米、水深 1. 2米为宜,防逃围墙要比地面高出 0. 8米左右 (因该蛙不善于跳跃 )。   2.投放种蛙:美国青蛙 7月~ 8月龄即性成熟,此时即可作配种,最…  相似文献   

8.
(一)养殖场的选择 选择在村的附近,四周有草,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的水田、池塘、水沟作为养殖场地。池、田、沟内的水宜静止,中等深度(30~40厘米),水中有一定密度的杂草,养殖场四周筑围墙,高1米,保持环境安静,并有防逃设施。围墙内要留有草坪,以供蟾蜍栖息活动。也呵以在场内用砖砌饲养池,池的大小可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9.
牛蛙的生长发育速度快.当年牛蛙蝌蚪可成长700克左右的商品蛙.牛蛙产仔多.一般1只母蛙一次能产近20000只蝌蚪卵,幼蛙抗病力强,成活率高,一般成活率可达80%~90%。  相似文献   

10.
据调查,目前一些人工快速养鳖示范场、户,已有新的成效。如潢川特种水产实验场,1978年以来,使鳖养殖周期由4年多缩短到1年多,一年亩水面可增产300公斤,创收2万多元,效益惊人。为此,汇集其主要经验,介绍如下:一、鳖池选址建造合理:鳖池宜选建在环境优美、无骚动干扰、无污染、背风向阳之处,并要求水源清新、可靠,饵料丰富,灌排自如,管理方便。鳖池一般分为:(1)亲鳖池(水深1.4米左右,池深2米左右,池底砂泥层25厘米);(2)幼鳖池(宜建温室内,池深1米左右);(3)成鳖池(水深1米左右,池深1.5米左右,池底细砂层20厘米)。其各池大  相似文献   

11.
三、蝌蚪饲养1.蝌蚪池池形不拘,但要规整,面积10 ̄30平方米。池壁用水泥抹光,池中建3 ̄4个面积为1平方米、高出水面1 ̄3厘米的露水平台(又称幼蛙岛),供蝌蚪变态后登陆栖息,以防变态的幼蛙长时间溺水死亡。池水深20 ̄30厘米,以不淹没幼蛙岛为准。进、排水口安装防逃栅。池顶加罩黑色遮阳布。2.放养前的准备蝌蚪池建成后,清除池底淤泥,铺上干净的河沙,灌水浸泡2周左右,期间灌、排水冲洗3 ̄4次。放养前7 ̄10天,用生石灰(120毫克/升)、高锰酸钾(20毫克/升)或漂白粉(10毫克/升)进行带水消毒。3.蝌蚪放养蝌蚪孵出4~5天后,孵黄囊消失,开口摄食,此…  相似文献   

12.
牛蛙特种人工配合饵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通过两批试验,研究了牛蛙特种人工配合饵料(赣农CH)与幼蛙成活率,幼蛙体重增重的关系,并分析幼蛙体净重量与投料成本的关系。阐述了“赣农CH”的研制及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3.
为使牛蛙安全越冬,可在蛙池边角将泥土掘松(如果是水泥地面,则在上面铺厚约4厘米的泥土),每隔14厘米左右平放两块砖头,在两块砖头之间盖上瓦片,用泥土将后边出口封死,只留前边进口供蛙出入.  相似文献   

14.
一、泥鳅苗种培育 泥鳅苗孵出3天后应及时转入育苗池中培育.每平方米放苗800~1000尾,水肥的池适当多放.育苗池的面积以50~100平方米为好.池中要挖鱼溜,池水深20~30厘米.放养前进行消毒和消池,并施禽畜的有机肥以培养饵料生物.在放养初期只在鱼溜内注满水,待鳅苗习惯以后,再灌水入池至计划深度,使鳅苗分布全池,开始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浆等精饵料,几天后用煮熟的糠粉、玉米粉、麦粉、菜脚叶等植物饵料拌和剁碎的鱼虾、螺蚌肉等动物性饵料进行投喂.每天投饵3~4次,投饵量初期为泥鳅总体重的2%~5%,后期8%~10%,经育苗池喂养1个月左右,体长达3~4厘米,体重0.4~0.5克,开始有钻泥习性的时候,即可进行成鳅饲养.  相似文献   

15.
美国青蛙是我国近年引进的一种食用青蛙.其生长速度快,抗寒能力强、适应性广.对蛙类易感染的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且性情温和,不善跳跃,易防逃,易管理,是一种很合适人工养殖的蛙种. 1 养殖环境 养蛙场地宜选择水源充足、温暖、向阳、树荫多、安静的场所.场地大小可视养殖规模而定.在养殖过程中,对各种养蛙池有不同的要求.其中种蛙池一般以10~60m2的土池或水泥池为宜,池深要求1.0~1.5m,蓄水深度为0.8~1.2m产卵池一般采用面积为30~100m2的水泥池,水深0.4~0.6m;孵化池一般用砖池为佳,并且要求进出水方便;幼蛙、成蛙池基本采用面积为20m2,池深1m的水泥池.在养蛙池的周围,一定要遮荫,最好是搭  相似文献   

16.
1.提供越冬场所 为使牛蛙安全越冬,町在蛙池边角将泥土掘松(如果是水泥地面,则在上面铺上厚约4厘米的泥土),每隔13厘米左右平放两块砖头,在两块砖之间盖上瓦片,用泥土将后边出口封死。只留前边进口供蛙出入。  相似文献   

17.
1.产地要求无“三废”污染,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的规定,土质符合GB15618-1995的规定;水源充足,水质符合NY5051-2001的规定。池塘面积1500平方米~5000平方米,池底平坦,淤泥厚10厘米~15厘米,进水、排水方便,水深1.5米~2米。池内四周用竹帘等材料搭建2个~4个饵料台,安  相似文献   

18.
<正>为使牛蛙安全越冬,可在蛙池边角将泥土掘松(如果是水泥地面,则在上面铺厚约4厘米的泥土),每隔14厘米左右平放两块砖头,在两块砖头之间盖上瓦片,用泥土将后边出口封死,只留前边进口供蛙出入。保持栖息环境湿润因牛蛙皮肤裸露,通透性大,冬天主要靠皮肤进行呼吸(1℃以下入土冬眠后更是如此)。所以在气候干燥的冬季,为防止出现牛蛙体表水分蒸发干涸而造成皮肤呼吸不畅引起死亡的  相似文献   

19.
正1.稻田准备选择黏性土壤,泥层深15~20厘米,保水性能好,无渗漏,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的低洼田、塘田、岔沟田,pH值中性或弱酸性为好。田埂应高出田面40厘米左右,捶紧夯实,可用农膜插入泥中10厘米围护田埂。在进排水口要设置孔隙为3厘米左右、高45厘米的拱形篾织栏栅,防止鳖的逃逸。整块稻田要保证在汛期不被大水淹没。在稻田一侧开挖宽2~3米、深1~1.2米的暂养池,暂养池面积占稻田面积的4%左右,便于以后起捕,并在暂养池一侧建4~5平方米左右的南北向沙滩。沿四周田埂内侧0.5~1米处  相似文献   

20.
正1.养殖环境龙虾的生存环境,必须具备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水源,养殖面积最好控制在3 500平方米,水深150厘米以上,基底层最好存有大量沙土。养殖场地必须具备优良的排污系统及节流系统,必要时可利用纱网等在池周围树立60厘米高的围墙,池内铺设砖头瓦块,作为龙虾栖息地;种植茭白等水生植物作为浮游生物来源区,水生植物种植面积可占水面1/3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