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花  杨敏婕 《种子世界》2021,(9):0051-0053
蔬菜是我国第二大农作物,其生产规模仅次于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蔬菜产量也在不断提升。满足了市场上对于蔬菜的需求。番茄是常见的蔬菜类型,拥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营养元素,口感风味独特,可以生食或者进行加工,市场需求量较大,是多数种植农户在种植蔬菜时首要选择的蔬菜类型。普通露地种植只能保证短期的番茄需求,为了可以保证全年供应番茄,在番茄栽培过程中开始利用设施大棚栽培技术,利用人工的方式为番茄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加快番茄的成熟速度,提高番茄品质和产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设施大棚番茄栽培技术要点,以期可以为番茄栽培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蔬菜生产效率分析——基于地区比较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阳  穆月英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4):244-251
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是推动当前北京市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在对北京市和全国平均的蔬菜主栽品种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出2010年北京市和全国其他地区设施和露地蔬菜生产的技术效率和环境效率,并基于量化分析结果,从北京与全国其他地区比较的视角,分析北京市蔬菜生产效率情况。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是:北京市设施蔬菜生产无论是投入产出还是技术效率、环境效率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而露地蔬菜生产在这3个方面皆不具有比较优势;从规模报酬来看,北京市设施蔬菜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而露地蔬菜生产则处于递减阶段。最后提出了提高北京市蔬菜产业技术效率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棚蔬菜物理农业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技术,其应用推广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提高蔬菜食用安全,在推动农业生产绿色环保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对设施大棚蔬菜物理农业技术及其应用推广等内容进行了探讨,旨在进一步提高社会对设施大棚蔬菜物理农业技术的关注及重视,促进其应用推广,以充分发挥大棚蔬菜物理农业技术的优势,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蔬菜种植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特别是大棚设施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其中茄子、番茄、黄瓜、甜瓜、菜椒等作物又是秋冬和春季大棚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为了摸清南通市通州区设施大棚蔬菜灰霉病主要发生特点、危害状况和农药使用情况,并筛选有针对性的高效防治药剂,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得蔬菜上的防病药剂使用趋势于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量和用药次数,确保蔬菜  相似文献   

5.
《山东蔬菜》2008,(1):5-7
“立春”已过,大棚蔬菜、早春保护地蔬菜、露地越冬蔬菜和春夏菜等开始进入或即将进入十分重要的管理时期,要及早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切实搞好春季蔬菜生产管理,不断提高蔬菜产品的质量与效益,这对于全面做好蔬菜工作,促进蔬菜增效、菜农增收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特提出春季无公害蔬菜管理技术意见如下: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蔬菜生产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保证北京市蔬菜的稳定生产,利用2011—2013年北京市13个区县8大类蔬菜产业的相关数据,对北京市蔬菜生产的品种、技术和区域特征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叶菜类、茄果类和瓜菜类为蔬菜生产中的核心蔬菜种类,各类蔬菜上市和供应具有强季节性。设施种植的效益明显较高,其中茄果类蔬菜的设施生产比较优势最突出。通州区、大兴区、顺义区、密云县和平谷区具有蔬菜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因此,北京市政府应继续出台蔬菜生产扶持政策,包括促进蔬菜品种的研发,蔬菜设施种植向大规模的连栋温室和设施大棚发展,重点推进密云县、平谷区、房山区和昌平区的蔬菜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种西红柿,最关键的就是光照,接连阴天,大棚西红柿肯定是要减产。不过,我这个大棚可有‘秘密武器’。""我们合作社卖出去的蔬菜,价钱虽高,却不愁销路。秘密就在这不起眼的‘小纸片’里。""以前,碰到不合格的菜,找菜农就像‘大海捞针’;现在,足不出户,人便可以寻到。"日前,记者在"中国设施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市采访发现,随着数字农业技术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应用,"好种  相似文献   

8.
一、贵州蔬菜生产的特点由于我省气候温和,耐寒蔬菜可以露地越冬,致使蔬菜生产上出现了明显的三大季栽培。即,喜温蔬菜的春播夏收;耐寒蔬菜的秋播冬收;极耐寒品种的冬播、露地越冬、来春采收。各采收季节之间的“间隙”,出现了季节性的缺菜现象。它又和人们对蔬菜供应要求周年均衡性相矛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淡季”。在贵州,淡季分为1、2月的“小淡季”,4、5月的“春淡”和9、10月的“秋淡”。这就是贵州省蔬菜生产和供应的主要特点。产生淡季的原因,一是气候条件的限制,二是蔬菜作物本身对外界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贵阳市农业设施化程度逐步提升,蔬菜产业设施化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周年化生产在设施条件下得以实现。本文对贵阳市设施蔬菜周年栽培模式进行探究,总结设施蔬菜周年栽培模式,为推动贵阳市设施蔬菜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光照是设施农业光合产量品质的能源,又是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有效积温来源。弱光是限制日光大棚冬春蔬菜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要求较强光照的果蔬类而言,大棚内的弱光将严重影响果蔬的生  相似文献   

11.
正山东寿光是我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年产蔬菜450万吨,是我国重要的菜篮子之一。这几年,寿光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成为"先遣队",通过科技创新、绿色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变革,不仅蔬菜质量好,菜农收入高,菜农还走出国门当上了"菜师傅"。  相似文献   

12.
西安市菜田化肥农药施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不同种植年限,调查了西安市8个涉农区县露地、大棚和日光温室全部菜田(共422个样本)化肥、农药施用现状。结果表明:露地蔬菜氮、磷、钾肥平均用量分别为N 327.0 kg/hm2、P2O5 186.0 kg/hm2、K2O 138.0 kg/hm2,氮、磷肥用量偏高,钾肥用量适宜,露地蔬菜氮、磷肥用量要适当控制。大棚蔬菜氮、磷、钾肥平均用量分别为N 868.5 kg/hm2、P2O5 544.5 kg/hm2、K2O 496.5 kg/hm2,日光温室蔬菜氮、磷、钾肥平均用量分别为N 883.5 kg/hm2、P2O5 684.0 kg/hm2、K2O 724.5 kg/hm2,设施蔬菜化肥用量严重超量,特别是磷肥最为严重,设施蔬菜施肥要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严格控制化肥用量,并协调好氮、磷、钾的施用比例。随种植年限增长,露地蔬菜氮、磷、钾肥施用量有明显提高趋势,而大棚与日光温室蔬菜化肥施用量与种植年限长短关系不大;菜田杀菌剂、露地蔬菜杀虫剂用量基本适宜,设施蔬菜特别是日光温室蔬菜杀虫剂用量过高。随种植年限增长,菜田杀虫剂、杀菌剂用量总的呈增加趋势。要通过科学使用农药,遏制农药用量不断增加的势头,从而解决盲目施用农药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位于关中西部,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及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的启动,蔬菜产业特别是设施蔬菜生产因其产量高、效益好而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蔬菜生产已成为我区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为了优化蔬菜大棚建造技术,结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高效率的生产技术以及与时俱进的机械设备都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将我国大棚蔬菜种植模式由传统化转为现代化.对于农业发展而言,种植大棚蔬菜是主要组成部分,利用人为或是自然条件营造出能够确保蔬菜健康生长的有利环境,能够保证蔬菜不受到季节的影响,最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对于优...  相似文献   

15.
《种业导刊》2010,(1):32-32
1发生特点 白粉虱一年发生10代以上,北方在蔬菜大棚中越冬,翌春气温回升后,逐渐向露地迁移扩散,7~8月份虫口数量增加最快,10~11月气温下降以后,再向蔬菜大棚转移危害蔬菜。  相似文献   

16.
<正>露地蔬菜四时新,好菜方可生着吃。近日,由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生食蔬菜节暨首届中国生食蔬菜高峰论坛在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举行。论坛发布了全国首个生食蔬菜系列标准,标志着我国生  相似文献   

17.
强敏 《中国种业》2011,(Z2):56-56
马铃薯在江苏省溧阳市上兴镇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但是大部分是露地种植,生长时间长、上市较晚、经济效益不高;如能提早上市,弥补市场空缺,就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上兴镇农业服务中心与菜农进行了大棚马铃薯设施栽培技术的实践和探索,利用该技术可使马铃薯3月底至4月初就可上市,一季667m2产量可超10000元,同时不影响大棚种植后茬蔬菜,是值得推广的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8.
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动态及降解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寻找有效降低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方法,促进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选用百菌清、氰戊菊酯、乐果3种使用广泛、具有代表性的农药为试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上农药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施药当天氰戊菊酯、乐果、百菌清3种农药在生菜中的残留量要明显高于番茄,分别高出42.9%、44.9%、57.8%,第7天3种农药在番茄和生菜的残留量分别为154~285μg/kg、258~528μg/kg。施药当天乐果、百菌清、氰戊菊酯3种农药在大棚中芹菜上的残留量较露地分别高出2.9%、7.1%、6.0%。在5~20天期间露地芹菜的农药降解速度也明显高于大棚。氰戊菊酯的沉降试验表明:1天内沉降量为农药用量的8.77%~19.64%。农药在蔬菜上的起始浓度与蔬菜食用部分表面积比有关;大棚蔬菜的农药降解速度要明显慢于露地蔬菜农药的降解速度;农药的沉降现象是影响大棚农药残留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大棚蔬菜的出现,为植物创造了一个最为适合的生长环境。大棚蔬菜有效地把生物技术、农业以及环境控制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一种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农业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设施蔬菜是临沂特色农业产业之一,因此临沂市不断扩大良种蔬菜生产面积。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设施蔬菜产量占主材总量的30%,已成为蔬菜生产供应的主要力量。文章对塑料大棚辣椒促早上市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