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寒山区中稻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出适合高寒山区中稻种植的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米质优、熟期适宜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2007~2008年在广西三江县对7个超级稻品种(组合)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7个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的产量较高,均达到7662.0kg/ha以上,其中以Ⅱ优航1号的产量最高,达8743.5kg/ha,其余依次为Y两优1号、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扬两优6号、新两优6号、Q优6号。从产量构成看,7个超级稻品种(组合)均可在高寒山区作中稻种植,但综合参试超级稻品种(组合)的产量结果、田间表现、抗病性、稻米品质、生长势等因素分析,以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Y两优1号、Ⅱ优航1号4个品种(组合)最为理想,可作为高寒山区中稻主推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2.
山区中稻超级杂交水稻品种(组合)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2011—2013年在三江县对8个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8个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产量较高,均达到7 685 kg/hm2以上,以中浙优10号产量最高,达8 550 kg/hm2,综合考虑抗逆性、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稻米品质等,以湘两优2号、中浙优10号、Y两优9号、Y两优302号、Y两优6号较理想,可作为山区中稻主推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合适福安市种植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2014年选用"两优616"、"甬优9号"、"浙优18号"、"湘两优396"、"中浙优8号"5个品种进行了中稻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5个品种产量均较高,且各有特长,"甬优9号"已成为福安市水稻生产上的当家品种;"两优616"、"湘两优396"、"中浙优8号"3个品种建议适度扩大示范规模;"浙优18号"建议进一步示范观察。  相似文献   

4.
黄明永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14-4015
[目的]筛选出适合滁州市生产需要的高产、优质、抗性好的中稻品种。[方法]以Ⅱ优838为对照品种,对引种的4个中稻新品种中浙优1号、华胜2号、天丰优084、协优982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生育特性、抗性及产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各品种在0.05水平单产区组间无显著差异、品种间差异显著,5个中稻品种的产量排序是天丰优084>中浙优1号>Ⅱ优838>协优982>华胜2号。天丰优084、中浙优1号的产量分别为9 540.09、497.5 kg/hm2,比对照Ⅱ优838分别增产3.50%、3.04%。[结论]天丰优084和中浙优1号适宜在滁州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谷优3301为对照品种,选择近几年通过福建省审定的9个杂交中稻新品种在宁化县安远镇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两优667、福两优366、广优明3186、广两优676、花2优3301均比谷优3301增产达显著水平,可在当地推广种植;泰丰优3301、谷优353、中浙优8号、中浙优10号比谷优3301增减产均不显著,考虑米质和抗病性因素可酌情选择种植.  相似文献   

6.
中稻新品种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稻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成熟期、抗逆性、适应性和高产稳产等因素,建议将五丰优T470、中浙优8号、科优8377、内香优18号、淦鑫7号、扬两优6号作为宜丰县2010年中稻主导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优质高产特色水稻品种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国内外引进的 70余份名特优新稻种在咸宁进行品比试验、生产示范、米质分析、抗性鉴定。适合当前本市 (省 )应用的优质高产组合为中稻两优培九、晚稻岳优 6 3,优质常规稻为早稻湘早籼 31号与丹优 96 3、中稻珍优 3号、晚稻丰澳粘 ,饲料稻为早稻浙早 15和中稻华粳籼 74,特色稻为早稻黑宝、中稻紫宝香和红宝 3号等品种 (组合 )。  相似文献   

8.
为了选择合适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提供生产示范推广,2013年选用甬优9号、两优616、浙优18号、宜优673、中浙优1号5个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产量均较高,且各有特长。  相似文献   

9.
一、水稻品种(43个)1.早稻品种(14个)株两优819、陆两优996、湘早籼45号、中嘉早17、湘早籼24号、株两优02、陵两优942、陵两优268、株两优30、湘早籼42号、T优705、T优15、金优463、金优433。2.中稻和一季晚稻品种(13个)Y两优1号、Y两优7号、深两优5814、准两优608、科优21、准两优1141、中浙优1号、C两优396、黄华占、Y两优2号、Ⅱ优58、Y两优9918、T优109。  相似文献   

10.
中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充分了解和掌握中稻新品种的特征特性,筛选出高产、高抗的优质品种,促进中稻品种的更新换代,进行了中稻新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成熟期、抗逆性、适应性和高产稳定等因素,建议将深两优5814、培两优1993、C两优343、广两优4号作为宜丰县2012年中稻主导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以本地鲜食、加工兼用辣椒品种为对照,对引进的8个辣椒新品种进行了产量、株高、植株开展度、生育期、抗病性、适应性、风味等品比试验。结果表明,8个引进品种中,博辣8号、娇红、红艳、博辣3号、博辣2号、红帅等6个品种在丰产性、抗病性、抗逆性、适应性和经济性状等综合表现优异,适合在我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以苏玉糯5号为对照,对11个糯玉米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黑糯270、夏美糯1号、天香彩玉、耕耘白糯等4个品种比对照增产极显著,且各性状表现较优,可适当扩大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3.
以坂田七寸为对照品种,对9个胡萝卜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红星、佳美红和文兴七寸3个新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8.39%、1.67%和0.56%,建议进一步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南方稻区早稻新品种生产试验沙县点试验结果表明:早丰优9号产量最高,比金优402 (CK)增产12.14%;陵两优22、荣优286、温814、荣丰优107、H750S/HY22比金优402增产2.06% ~7.04%.  相似文献   

15.
以饲用杂交甘蔗闽牧101、闽牧42和稻草作为主要原料进行草菇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用闽牧101和闽牧42牧草蔗品种作原料栽培的草菇比用稻草栽培的增产显著,闽牧101和闽牧42作原料栽培的草菇产量差异不显著,表明牧草蔗闽牧101和闽牧42均可代替稻草作为栽培草菇的原料。  相似文献   

16.
萝卜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10个萝卜新品种在南平市延平区试验种植,以当地当家品种白剑为对照,研究10个萝卜新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产量、耐热性及抗病性,结果表明:美白玉3号、特新白雪莲和R1319三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南平市延平区高山地区进行反季节栽培。  相似文献   

17.
于2013年进行13个杂交稻品种的品比试验,考察各品种综合表现,结果表明:适宜邵武市作烟后稻种植的主导品种为天优华占、谷优527、闽丰优3301、甬优9号,可推广种植;后备品种为广两优1128,可扩大试种;在稻瘟病轻发区可推广种植米质相对较优的Y两优1号、Y两优2号;在“翠碧一号”烟叶种植区推荐种植竹丰优3446.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优质菜用型甘薯新品种“福菜薯18号”的特征特性和应用推广现状,根据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其露地越冬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2013年引进10个甜玉米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以粤甜16号为对照,对参试品种的产量、品质、农艺性状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金冠218比对照品种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综合性状表现较突出,可作为主推的备选品种。  相似文献   

20.
引进紫色糯稻新品种“紫糯优161”与红米代表品种“金农3优3号”、黑糯代表品种“本地黑糯”进行简单对比试验,观察其在福鼎市的适应性和产量水平,结果表明:该品种矮秆耐肥抗倒、生育期适当、产量较高,可进一步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