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中国蜂业》2012,(5X):31-33
<正>我国蜂产品市场正处于蓬勃向上的发展期,蜂企既需要科学、理性的发展环境,也需要选择和培养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如何协助蜂企以更加健康、良性的方式生存发展,增强竞争力,使之屹立在市场大潮中?本刊特邀"中国十大品牌策划专家"、新疆正壹天元品牌战略机构首席战略官崔刚先生,从蜂企渠道选择、创新、品牌建设等角度深入阐释企业应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蜂产品行业目前主要采用哪几种经营方式,都有何特点?崔刚:目前我国蜂产品的经营方式主要有:  相似文献   

2.
随着西方蜜蜂(意大利蜂)大量"入侵"新疆,使新疆黑蜂种群数量严重下降,濒临灭绝,而市场上充斥着众多打着黑蜂旗号赢利的"新疆黑蜂蜂蜜",让诸多消费者真假难辨.对此一些行业专家表示担忧,标准缺失导致黑蜂产品开发缓慢、市场规范化水平低,蜂产品质量安全也将存在隐患.  相似文献   

3.
在蜂业产业化经营中 ,蜂产品加工是实施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中间环节。从事蜂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 ,一头连接基地和农户 ,另一头连接国内外市场 ,是组织小规模经营蜂户进入商品经济大市场、带动蜂农致富的重要力量 ;是实现蜂产品加工增值、推进蜂业产业化的主体之一。因而探讨蜂业加工企业的发展变化 ,对推进蜂业产业化有重大作用。1 市场 +加工企业 +蜂农———一种典型的蜂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工企业作为龙头 ,上联市场 ,下接蜂农 ,形成一体化经营 ,特别有利于协调蜂产品生产分散、蜂农与市场脱节的矛盾。同时有利于科学养殖、科学取蜜…  相似文献   

4.
《中国蜂业》2012,(5X):18-21
<正>蜜蜂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蜂产品的种类却似乎相对单薄,而现在市场上不断涌现出超越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等传统蜂产品的"蜂妆"产品,正是蜂文化产品升级换代和品种结构多样化的绝佳体现。而在其背后,涌动着的是一批默默推动这一"新兴事业"向前发展的人。一个坚持追逐梦想的人十多年前,机缘巧合,他认识了一位身患重疾后,因坚持服用蜂产品得以恢复健康的长者,由此他为蜂产品的魅力所折服,并义无反顾地迷恋上蜜蜂文化。当时  相似文献   

5.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蜂发病就用药,已成为养蜂员用于蜂病防治的一个基本概念.蜂病用药对生产有机蜂产品、无公害蜂产品带来障碍,而且严重影响出口.怎样使蜂群少用或不用药.早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多年来一直倡导综合性防治蜂病,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对综合性防治蜂病的认识不足.为了让更多的人提高认识,笔者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谈谈蜂病预防.  相似文献   

6.
蜂农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落实中国蜂产品协会2008年工作计划中"培育树立100个示范蜂农专业合作社和培训100个蜂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简称‘双百工程')"的任务,鼓励蜂农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新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规范合作社发展,推进蜂业产业化经营,提高蜂业企业经济效益和蜂农专业合作社成员收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根据中国蜂产品协会组织蜂农合作专委会和蜂产品生产专委会对全国蜂农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市场上带"蜂"的产品进行仔细观察与调研,发现产品的执行标准多种多样,不规范、不严谨,为违法作假者提供了空间。为了确保蜂产品质量,规范企业行为,提升行业信誉,规范蜂产品销售行为,以赢回广大消费群体对蜂产品的信心与信任,对当前蜂产品质量标准的类别与规范化提出个人的愚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吕灿  陈建鹏 《中国蜂业》2012,(9X):35-36
<正>依托自有品牌"精灵子",2011年,蜂谷美地开始了触网之旅。第一站选择了目前国内最大的B2C平台——天猫(淘宝商城),建立了自己的商城旗舰店。蜂产业因它的古老,而延续着传统销售模式,蜂农养蜂、沿街售卖蜂蜜的经营方式由古至今仍然随处可见。传统销售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制约,造成蜂产品存在"难卖"等问题,由此,蜂农合作社,蜂业协会悄然兴起,但最为壮观的是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9.
养蜂业是江山市传统特色产业,2001年被命名为"中国蜜蜂之乡"。近年来,江山市健全养蜂生产服务体系,依托科技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培育蜂产品加工企业,以龙头带基地连养户,蜂产业继续呈现平稳健康发展态势,江山市蜂产业被评为"浙江省信用建设示范行业",并入选"浙江省十大专业商标品牌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0.
中国蜂业面临危机之际,中国蜂产品流通市场上又杀出来一支"杂牌军",他们专攻城市人口密集的小区,架个棚铺,摆上20多个蜂箱,前排的几箱有蜂也不多,大招牌上写着出售纯枣花蜜和优质蜂王浆,还免费蜂疗等.  相似文献   

11.
周婷 《中国蜂业》2012,(8X):53-53
<正>2012年6月中国养蜂学会蜜蜂保护专业委员会召开了换届会议,第四届专委会在蜜蜂保护课题上取得一定进展。第四届专委会的工作主要围绕几个方面开展。一、提高蜂药质量,规范蜂药市场我国是蜂业大国,但不是蜂业强国。因此对于大部分蜂场,"蜂药"使用不可能依赖进口,而要依靠我们自己的蜂药企业,因此我国蜂药的质量和我国蜂产品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进入2005年以来,我国几家主要的蜂药企业先后通过GMP认证,使蜂药质量的规范生产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
高爱玲 《中国蜂业》2013,(5X):16-18
我国蜜蜂文化源远流长,近年蜂产品市场上涌现出的"蜂妆"产品超越蜂蜜等传统蜂产品,正是蜂文化产品升级换代和品种结构多样化的绝佳体现。而在其背后,涌动着的是一批默默推动这一"新兴事业"向前发展的人和企业。作为业内率先提出"蜂妆"这一概念的先驱,姚刚和他的艾蜂堂屹立潮头,在追梦的旅途且歌且行,播撒着激情,收获着希望。那么,他们走过了怎样的历程,肩负怎样的使命,实现着怎样的价值?让我们走近艾蜂堂。  相似文献   

13.
<正>全国蜂友及蜂业界同仁、朋友:大家好!众所周知,我国是养蜂大国,也是蜂产品出口大国,但不是养蜂强国。我国出口的蜂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较低且不受欢迎。近年来我国内销市场也在悄然变化,进口蜂蜜逐年增加,国内高消费群体宁可花高昂的价格去购买进口蜂蜜,也不吃本国蜂蜜。原因何在?大家都清楚,经营蜂产品的企业、厂家低价收购蜂产品,而且是不分质量优劣一口价收  相似文献   

14.
我国蜂产品市场基本由供求关系决定,但是蜂产品原料收购价是由出口大企业联合出台的,其他小微企业只是附和。蜂农生产蜂产品原料,必须密切关注蜂产品市场信息及时调整蜂产品产业结构,确保养蜂收入。2018年蜂产品市场回顾1.1 蜂蜜蜂蜜是蜂产品大宗产品,也是蜂农主要收入。1.1.1 蜂蜜进出口行情我国是出口蜂蜜第一大国,2018年出口蜂蜜12.35万t,出口金额2.492亿美元,平均单价2.019美元/kg,同比分别下降4.5%、7.94%和3.40%。  相似文献   

15.
<正>安徽蜜之源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蜜之源)以经营蜂产品系列为主,规模在全国居于前列,集蜜蜂养殖和蜂产品加工、科研、进出口为一体,全国区域内设厂的农业综合开发型企业集团。蜜之源从一家个体养蜂户发展成一个以蜂产业为主导的集团性企业规模,用了三十多年时间。问起其创业成功的关键,蜜之源说,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发展"蜂产业",并坚持把发展养蜂基地放在"重中之重"。秉承这样的理念,蜜之源迄今已建了20  相似文献   

16.
杨寒冰 《蜜蜂杂志》2014,(1):I0008-I0008
<正>2013年11月10日,来自全市的120多名蜂农齐聚王坟镇清风寨的青州市方山养蜂专业合作社,集体签署诚信宣言,共同抵制劣质蜂产品,倡导诚信经营,维护蜂产品市场秩序,为社会提供安全放心的蜂产品。此次活动是由青州市供销社和畜牧局牵头,青州方山养蜂专业合作社主办。据方山养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德玲介绍,青州养蜂历史悠久,养蜂产业在山东乃至全国都十分有名。但目前,在蜂产品市场上存在个别蜂农兜售劣质蜂产品、低价竞争等现象,不仅危害了消费者的权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云南省近两年来的蜂产品市场 ,叫人思绪万千。云南蜂产品市场所发生的一切 ,无不是在互相攻击 ,相互残杀。云南 3年前的蜂产品市场 ,虽说不上有最好的竞争环境 ,但在昆明市的 10 0多家蜂产品同行 ,特别是老一辈的同仁 ,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把市场搞活 ,把蜂产业搞上去 ,3~ 5年内争取让蜂农脱贫。那时的同行同仁团结奋斗 ,同心同德 ,求大同存小异 ,把云南的蜂产品市场搞得红红火火 ,深受生产第一线蜂农的欢迎。蜂蜜与蜂农的见面价由 5年前的 2 .7~ 4 .0元 kg ,在二三年内提高到 6 .0~ 7.5元 kg,特种蜜与蜂农的见面价 9.0~ 12…  相似文献   

18.
吴忠高 《中国蜂业》2013,(2X):65-66
<正>北京市蜂业公司成立于1984年,隶属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蚕业蜂业管理站。北京市蜂业公司以管理站为依托,负责北京市近30万群蜜蜂的管理、指导与扶持,是北京市第一家集养蜂生产、蜂产品加工、科研开发、蜂疗保健、内贸外贸于一体的国有蜂业专业企业。北京市蜂业公司主营"华林"、"蜜蜂谷"品牌12大系列200多种蜂产品。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贯彻落实"中医蜂疗"发展的政策,积累"中医蜂疗"促我国蜂业发展的经验,近十年来,北京顺义蜂疗所做了积极的探讨与实践。2年前,根据中国蜂产品国内外市场发展形势,我们提出了我国蜂产品转型发展中应引起重视的一项内容——蜂产品医疗,并向中国蜂产品协会递交了建议书。  相似文献   

20.
孔琳育 《中国蜂业》2012,(3X):50-52
<正>蜂产品行业有其特有的优势和短板,同时也面临着机会和挑战。据笔者观察,我国蜂产品行业所面临的根本挑战是品牌规划问题。当前,网上关于品牌规划的概念很多,各种管理书上也都有,我想从一些实用的角度来阐释我对品牌规划的理解,以求对蜂企有所助益。三大品牌系统目前,国内蜂产品企业品牌的运作,大多集中在建立专卖店品牌系统、主力产品品牌系统、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