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  段松霞  张改霞 《河南农业》2013,(23):17-18
为了探讨氮、磷、钾配肥技术在夏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自2007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夏玉米施肥效应田间试验36个,依据土壤养分化验结果、肥效试验结果得出夏玉米主要施肥技术参数及养分丰缺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长葛市夏玉米施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咸阳市夏玉米平衡施肥及施肥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玉米习惯施肥严重制约玉米产量的提高,本试验探讨夏玉米高产施肥氮磷钾比例和施肥方式,为实现我市夏玉米高产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通过大田试验表明:夏玉米需肥有两个关键时期,一是五叶期前的养分临界期,二是大喇叭口是夏玉米一个重要的追肥时期;夏玉米养分需求顺序为氮〉钾〉磷。因此咸阳地区夏玉米施肥模式为:在基本没有水分胁迫条件下氮磷钾合理配比为高氮、低磷、中钾,施肥方式为播种时施入基肥,大喇叭期追施其余1/3氮肥。  相似文献   

3.
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小麦-玉米推荐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求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科学施肥技术。【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养分专家系统和国际农化服务中心(Agro Services International Inc,ASI)法推荐施肥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期产量、经济效益、养分积累量、肥料利用效率及周年磷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施肥显著增加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新郑市航空港区和鹤壁轮作周年分别增产24.75%-65.26%和8.18%-35.53%,施氮分别增产31.14%和24.40%、施磷增产11.62%和9.42%、施钾增产11.52%和8.64%,施氮、磷和钾肥平均增收9 369、4 095和3 923元/hm2。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较习惯施肥,植株氮、磷和钾积累量分别增加了7.87%、12.72%和4.79%,分别增产6.63%和4.63%,增收18.27%和20.48%,产投比为4.01,与ASI推荐施肥效果相当。基于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的周年氮、磷和钾肥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10.99、10.67和10.69 kg·kg-1,氮、磷和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35.82%、22.30%和45.33%。冬小麦、夏玉米秸秆全量还田下,推荐磷钾肥量可实现周年磷钾素分别盈余49.6和71.5 kg·hm-2。【结论】小麦(玉米)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优化了氮磷钾肥配比,促进了冬小麦和夏玉米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较习惯施肥具有增产增收效果,肥料利用效率较高,实现了周年磷钾素养分盈余,方便快捷,可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和筛选夏玉米高产高效分层施肥技术模式,设计了不施肥、一层施肥、两层施肥和三层施肥4种不同施肥方式以及分层施肥量的不同比例,研究了分层施肥对夏玉米养分吸收、养分转运规律、养分系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一层施肥相比,三层施肥有利于提高吐丝期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提高了氮、钾养分转运量和转运效率;8 cm、15 cm、22 cm肥料比例7∶5∶3的三层施肥模式在吐丝期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增加14.5%、13.0%和46.1%,在成熟期氮、钾养分转运效率分别增加9.1%、75.9%,玉米籽粒产量增加8.8%,100 kg籽粒磷、钾养分需求量显著增加。这种肥料量自上而下呈递减的分层施肥模式优化了肥料在土壤中的纵向分布,促进了夏玉米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和转运,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玉米籽粒产量。推荐8 cm、15 cm、22 cm肥料比例7∶5∶3的三层施肥模式为夏玉米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5-2015年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分析了河北平原农田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磷钾养分丰缺指标,并利用边界线分析方法评价了土壤磷钾肥力对夏玉米产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北平原农田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养分对夏玉米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85.4%和88.8%,建立的土壤磷、钾肥力丰缺指标的缺乏、低、中、高和极高含量分别为:土壤有效磷含量<12.0、12.0~16.0、16.1~22.0、22.1~30.0、>30.0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86、86~100、101~114、115~131、>131 mg/kg.河北平原区影响夏玉米产量的土壤有效磷含量临界值为26.9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临界值为112 mg/kg,在生产中要培肥土壤使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于此临界值,以减少土壤肥力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推荐施肥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ASI法推荐施肥、超高产攻关田经验施肥和农民习惯施肥对超高产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养分积累量及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施肥处理显著增产9.50%~18.84%;ASI法推荐施肥与超高产攻关田经验施肥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比农民习惯施肥显著增产,增产率分别为6.62%和8.53%;氮、磷、钾肥配施增加了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重,促进了植株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积累。ASI法推荐施肥处理的纯收益和产投比最佳,对超高产夏玉米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应。  相似文献   

7.
测土配方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准确掌握灌云县夏玉米在配方施肥和常规施肥下的肥料利用率现状,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夏玉米产量、经济效益等影响,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16.04%、5.12%、46.37%,夏玉米产量、经济性状和经济效益均有所增加,产量提高13.20%,亩净收益提高98.94元,说明配方施肥更有利于促进夏玉米生长,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钾肥对夏玉米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北方夏玉米制种产量一直徘徊在200kg左右,产量低,效益差,使玉米制种成本居高不下,限制了夏玉米制种生产的发展。本试验重点从施肥方式上解决重氮轻磷忽视钾的倾向,推广玉米制种生产配方施肥,为提高夏玉米制种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土壤条件试验点土  相似文献   

9.
根据夏玉米肥效田间试验取得的施肥技术参数和耕层土壤化验结果,研究建立了新野县夏玉米氮、磷、钾肥施用量模型,提出了中微量元素施肥策略和肥料运筹方案,以期为新野县夏玉米科学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陕西省彬县耕地土壤的养分和质量,为配方施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走访调查,采集冬小麦和夏玉米耕地土样,测定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建立冬小麦和夏玉米耕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分析土壤养分丰缺现状及各养分分布情况。[结果]对冬小麦、夏玉米地块而言,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水平分布均以低水平为主,速效钾含量水平分布则以高水平为主。[结论]彬县农田主要养分限制因子是氮和磷,因此今后应加强氮、磷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求夏玉米简化高效施肥技术,在河南省滑县和鹤壁两地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单株定量施肥位置及施肥量对夏玉米产量、养分积累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地产量均以两侧定量施肥7.0 g最高,平均较两侧定量施肥5.8 g显著增产8.4%,较株间定量施肥7.0 g增产6.0%,较常规施肥增产3.8%;滑县和鹤壁采用两侧定量施肥7.0 g磷素积累量较常规施肥分别显著提高15.4%和21.6%,且保持夏玉米各生育时期较高的叶片SPAD值和成熟期高生物量;鹤壁两侧定量施肥7.0 g较常规施肥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8.3个百分点。研究表明,夏玉米苗期在两株玉米中间两边间隔15 cm左右各施一粒7.0 g粒片状肥料实现了高产、高效和简化施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根据测土掌握玉米播前氮、磷、钾土壤养分状况,通过夏玉米配方、常规、空白“三区”的不同处理的田间试验.为豫西南砂姜黑土土质夏玉米的高产高效提出科学合理的施肥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夏玉米施用氮、磷、钾、锌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氮、磷、钾、锌肥单施或配施对夏玉米均有一定的增产增收效果 ,增产效果依次为 :氮肥 >钾肥 >锌肥 >磷肥 ,同时施肥能够显著改善夏玉米经济性状和籽粒品质。夏玉米高产栽培施肥结构应以氮、钾肥为主 ,辅以磷肥 ,增施适量锌肥。  相似文献   

14.
延津县夏玉米“3414”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玉米氮、磷、钾"3414"回归设计田间试验的结果,分别建立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氮磷钾三元二次、氮磷、氮钾、磷钾二元二次及氮、磷、钾一元二次3类7种肥效模型,根据各肥效模型提供的施肥参数和产量期望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决选出氮肥的一元二次效应模型提供的施肥决策:施纯氮333.66kg/hm2、五氧化二磷120.00kg/hm2、氧化钾90.00kg/hm2,产量期望9196.50kg/hm2,产投比6.39,能兼顾产量与肥料投资效益,作为延津县夏玉米生产的推荐施肥量。  相似文献   

15.
采取长期定位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氮、磷、钾、麦秸覆盖还田和种植密度对青岛市冬小麦—夏玉米栽培系统中夏玉米的产量、净产值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获得了五因素与产量、净产值、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模拟回归方程,最终建立了青岛市夏玉米减氮减磷、增钾增密的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运用"3414"回归试验研究氮、磷、钾三要素肥料养分不同用量配比对夏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建立相应的施肥效应模型,初步提出了钟祥市区域夏玉米三要素肥料养分经济合理推荐用量等。结果表明,按区域预定的施肥推荐指标确定的肥料养分用量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区域田块影响玉米产量的最关键的因素是氮,其次是钾、磷影响最轻。参考应用一元二次效应方程预测结果进行施肥推荐,也不可直接套用各因子预测最佳施用量结果。综合分析,所试区域田块种植夏玉米,氮、磷、钾养分较为经济和较高产量效益的施用量分别为12.8~15.9、2.2~2.8、3.1~3.5 kg/667m2,产量可达472.4kg/667m2以上,产投比可达3.0∶1以上。其它区域不同肥力类型尚待多点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了摸清夏玉米对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为落实推进"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提供依据,2017年临渭区土肥站开展了夏玉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区氮肥利用率为29.8%、磷肥利用率为21.0%、钾肥利用率为35.0%,常规施肥区氮肥利用率为24.1%、磷肥利用率为16.5%、钾肥利用率为34.6%,配方施肥氮、磷、钾肥的利用率较常规施肥分别提高5.7、4.5、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根据玉米,营养特性和需肥规律,土壤养分含量状况,经过取土化验土壤养分,按照玉米的目标产量,提出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适宜比例和合理用量,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土壤磷钾供应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给冬小麦-夏玉米高产提供合理施肥和培肥土壤的科学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法,在河北省宁晋县大陆村镇试验地,研究该地土壤磷钾供应能力。结果表明,冬小麦季,土壤磷素贡献率达100%,钾素贡献率为94.5%;不施肥处理的土壤供P、K量分别为55.4和139.2 kg/hm^2,NP配施土壤供K量比对照提高15.7%;NK配施土壤供P量比对照提高6.3%。施入钾肥改善了冬小麦的株高、基本苗数、分蘖数、总茎数、成穗数、穗粒数和最终产量,提高土壤的钾素营养。增施磷肥,不能增加冬小麦产量,只能增加生产成本,造成土壤中磷的残留增多。对照区土壤中的磷钾在支持6 750 kg/hm^2的小麦产量后,还能继续满足9 810 kg/hm^2的夏玉米需求,说明供试土壤补钾能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土壤中的磷钾不是限制夏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夏玉米有效磷丰缺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利用2008—2011年17点次夏玉米肥效试验数据,建立土壤有效磷与夏玉米相对产量数学关系对数方程,研究探明了新野县夏玉米有效磷丰缺指标,为开展耕地土壤有效磷丰缺评价、制订夏玉米施肥配方提供了科学依据。一、夏玉米有效磷丰缺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