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長兴县李家巷乡第一高級社,全社217戶,有茶园222.49亩。自1955年办了高級社后,三年来,茶叶产量年年增加,品質提高,收入增加,1956年产茶17,375斤,比1955年15,498斤,增产12%。茶款收入11,150.3元,比1955年8,601.39元,增加25.63%;1957年产茶19,968.7斤,此1956年增产15.43%,茶款收入13,972.22元,比1956年增加32.81%。1958年在过去兩年茶叶連续增产的基础上,春茶又获得大  相似文献   

2.
安徽霍山县太阳人民公社位于大別山区中部,全境高山环繞。生产茶叶历史悠久。全社男女全半劳力1196人,有茶地913亩,可采扎茶园802亩,每年产茶量5万斤左右,占农业总收入一半左右。社員对茶叶生产干勁很大,在去年冬季全社开展一个規模宏大的茶园中耕、施肥、防冻等运动时,过去中  相似文献   

3.
休宁县花桥社是盛产“屯綠”的地区,随着农业生产大跃进,今年茶叶也获得丯收,全社茶园有149亩,平均亩产干茶447斤,比1957年亩产260斤增長71.99%。不仅茶叶全面丯收,还放出一顆茶叶卫星”上了天。該社在第二生产队土名司馬墩地方培养的一亩二分四厘丯产茶园,到8月31日,共产干茶1,660斤15兩,其中春茶632斤占总产的38.1%,夏茶881斤14兩占总产的53.1%,秋茶147斤占总产的8.8%,平均亩产1,339斤半,比1957年同地亩产344斤4兩增長近三倍。目前仍在采制,計划采到十月“小阳春”,保証亩产2,000斤,爭取2,200斤。質量也很高,一、二級茶占89.11%。  相似文献   

4.
杭州市梅家塢十月茶叶生产合作社是龙井茶的主要产地,全社228戶,1118人,有男女正半劳动力492人,以茶叶生产为主,茶叶收入占全社总收入的80%以上,有茶园785亩,其中生产茶园675亩。公社化后改为十月生产队(茶叶专业队)。十月社1958年茶叶总产量力154,162斤(其中粗茶6624斤),比1957年117.397斤增加31.4%,每亩平均产干茶233斤,比1957年增加36.3%,每亩平均增产62斤,超过了过去5年所增加的产量。历年来产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尝試浙江省淳安县秋沅乡井坪农业社是一个全山区,全社只有43戶198人,水田35.75亩,旱地7.05亩,平均每戶不到一亩地。但是全社却有茶园98亩,每戶平均有2.28亩,这里山高气候寒,海拔920公尺,85%茶园都在35—60度的坡地上,在1954年組織合作社以前每年只采一次春茶,平均每亩产  相似文献   

6.
万沅县白羊乡卫星人民公社上游茶場是去年公社后,由原来的七个初級社合并組成的,有269戶,1196人,有主、半、附劳力630人。地处山区,海拔在800—1200公尺。茶場固定有150人,专搞茶叶生产,占該耕作区农业总劳力的24%,有茶树24万多叢折合面积600亩,五九年春茶已比去年同期增产60%,中上級茶占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余杭县是一个半山区,全县生产內容較多,有水稻田、旱地、茶园、(采摘茶园)还有桑地、山林等。生产内容繁多、特別在爭取各項生产大跃进,爭取提前实現千斤粮、百斤茶的指标下,出現了粮、茶生产在劳动和季节上的紧張矛盾。为了解决和克服这种矛盾,在上級党政領导的大力支持下,在茶叶初制工具方面进行技术革新,試办了  相似文献   

8.
紹兴县越联社是个高山区。全社317户,有茶山(間作)948亩,仅有水田2.2亩。1957年共产干茶600担,平均亩产干茶63斤。 1957年秋該社在茶园里种了240亩草子(紫云英),平均每亩产鮮莖叶3,770斤,其中产量最高的一亩,产鮮茶叶12500斤,产量在11000斤以上的还有14亩,在2000斤以上的有15亩,在4000斤以上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余杭县双溪乡黎明农业社是个半山区,全社共有542户,有茶园434.1亩(市亩),自 1956年組織茶叶專管队以后,茶叶的产量和質量已迅速提高,茶园面积在1956—57年间也扩大143.03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二种茶园间种模式茶叶是云南农垦的第二大宗产品,到1987年已发展云南优良大叶种茶7.23万亩,90%以上是密植速生新式茶园.为解决垦区人口不断增多,人均占有耕地日渐减少和改变单层作物生产的现状,各垦区积极引进利用外单位在“立体农业”方面所取得的经...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富阳县里山人民公社两年来评为省茶叶丰产模范,1958年从生产大跃进以来,加强茶园肥培管理,队队建立丰产茶园,为茶叶增产树立红旗,58年全社茶叶总产达22,016斤,在连续增产两年的基础上,又增产32.06%,平均亩产337.74斤,其中一块0.501亩(市亩)尖端“卫星”茶园,亩产1,053斤,这块茶园位于里山乡石门坑高山顶,海拔400公尺以上,气候寒冷,土质是黄泥土,树龄在12年,它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宜兴县紅旗人民公社的茶叶直屬队,原来是一个地多人少的小社。全队有338戶,1,257人,男女整半劳动力677个。土地耕作面积4,285亩,其中:稻田535亩;山芋1,709亩;竹、桑、果等238亩;茶园1,812亩(1,101亩是70——80年的老茶园,711亩是2——3年的新茶园);还有一万多亩荒山荒地,可以种茶、种竹。这里种茶的历史已有一百多年,有一些經驗,社員也很喜爱茶叶。但是,解放前茶叶一直抬不起头来,解放后在  相似文献   

13.
盛产“霍紅”的主要产区之一——諸佛菴公社的姜家冲今年春茶获得丰产。三十七亩采叶茶园,春茶一季产量就超过了去年全年产量。58年春茶2041.10斤,全年产量4375斤12兩;59年春茶产量6600斤比58年春茶增产223.3%,比58年全年增产50.8%;質量上也有提高,58年一級茶占37%,均价1.35元,59年一級茶占50%,均价达1.36元。为什么能一季超全年呢?  相似文献   

14.
里商公社是一个全山区,全社40个生产队16617人;以生产茶叶、林木、油茶等經济特产为主,占全年总产值的70%,全社6500多亩茶园,去年产茶6837担,超过解放前最高年产量6150担的11%。茶叶等山林經济作物不断的发展,粮食生产成倍地增長,突出的矛盾是劳力十分紧張,群众說:“过了清明,人工难寻,采茶制茶,要去半命”。去年春茶时,由于加施春肥,时晴时雨,茶芽猛发,除发动全社干、群全力以赴外,还从外地調來4000多个劳力,結果还老了春茶5120多担,降低了品質,計算一下,損失达425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5.
汉寿县月明潭公社谷家冲大队属岗山陵区,有11个生产队,279户,1253人,耕地面积1250亩,山林900亩,现有茶园400亩,其中幼龄茶园50亩,这些茶园有30%,是解放前的“老祖宗茶”70%是1958年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新茶园,新茶园中约有一半,由于播种和管理粗放,茶树未老先衰,因此,茶叶产量不高,质量低劣,1980年以前,全大队每年茶叶收入只1~2万元。1979年冬,大队党支部为了积极发展茶叶生产,夺取茶叶优质高产,按照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在茶叶生产上,推行包产到组、到户的责任制,此后,从实践中又不断总结、完善了包干到户的责任制,并长期稳定不变,有效地调动了茶农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春夏茶超过去年全年产量今年力爭全年产量翻一翻武义县明山乡的412亩采叶茶园,1957年全年产茶44,630斤(干茶),平均亩产108.37斤,1958年春茶产53,264斤,平均亩产129.3斤,一季春茶超过去年全年产量。于潛县天目山第一高級社,1957年全年产茶180担,1958年产春茶230担,一季春茶  相似文献   

17.
我場現有采摘茶园104亩,这些茶园原是株叢殘缺不全、呈半荒芜状态产量极低的旧式茶园,解放后經过台刈、补叢、修剪等改建工作而成为現在生产的茶园。几年来,單位面积产量是:1952年亩产为44斤,1953年为60斤,增产36.3%;1954年为70斤,增产16.6%;1955年茶园遭受洪水災害,亩产也达90斤,增产28.5%;1956年为99.15斤增产10%;1957年为107.6斤,增产7.4%,單产是直綫上昇的。  相似文献   

18.
戴志宏 《茶业通报》1998,20(1):18-20
由于茶叶是山区农民,特别是茶区农民经济收人的主要来源,几十年来,因各方面的影响,低产茶园面积越来越多,抛荒现象严重,若不加以重视,茶叶经济将产生严重恶果。一、低产茶园现状,特点及形成的原因(一)现状:黄山市现有可采茶园70万亩左右,1990~1994年的五年间,平均亩产量仅为31.85公斤。据对祁门、股县两地调查,两地可采茶园面积169215.6亩,其中亩产30公斤以下的茶园117757亩,占可采面积的69.6%,30.1~35公斤茶园22892.l亩,占可采面积的13.5%,35公斤以上的茶园28566.5亩,占可采面积的16.9%。(二)低产茶园…  相似文献   

19.
桐庐县新登人民公社,在去年12月26日掀起了一个史无前例、规模巨大的冬季植茶运动。全社组织了两万多绿化大军,经两天奋战,发展了新茶园15,126亩,95%以上都新式条栽密植,超额完成了县委分配冬春季发展15,000亩新茶园的光荣任务。相当于本社第一个五年计划其间发展总面积的七倍半和现有茶园面积7,423亩的二倍多。彻底打破了新茶园不能高速度发展的右倾保守思想,显示了人民公社的无比的优越性和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临安县地处浙江省的西部王目山区。全县有茶园13.5万亩(投产12万亩),1982年曾产茶7000吨,供销社收购6000吨。茶叶是临安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占农业总产值的9.8%,工农业总产值的9.5%,占全县财政收入的17.12%,占供销社收购总额的40%,茶叶在临安县和供销社的经营中是举足轻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