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奶牛真胃炎(皱胃炎)是产后突发的一种严重的消化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不食、腹痛、腹水、皱胃病变为特征,致使母牛真胃黏膜发炎、水肿,严重者皱胃黏膜层及肌层发生大面积糜烂,皱胃壁大面积变性、坏死甚至穿孔,导致病牛淘汰或死亡。病程长的患  相似文献   

2.
奶牛皱胃溃疡是以厌食、腹痛、奶产量下降和黑粪为特征的消化紊乱疾病,包括黏膜浅表的糜烂和黏膜下深层组织的溃疡.因黏膜局部缺损、坏死或自体消化而形成,是成年奶牛和犊牛的常发病.据笔者多年临床经验,将奶牛皱胃溃疡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要点、综合治疗措施等方面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1病因分析 本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皱胃溃疡和继发性皱胃溃疡2种. 原发性皱胃溃疡通常起因于饲料突变或长途运输,拥挤,妊娠分娩等应激因素,致使皱胃的运动和代谢功能紊乱,血浆中的皮质类固醇水平升高,因而促进胃液大量分泌,胃酸增多,保护性粘液相对减少,胃蛋白酶在酸性胃液中呈现自体消化作用,致使胃黏膜组织形成溃疡. 继发性皱胃溃疡,可见皱胃移位、皱胃扭转、皱胃阻塞等疾病,可导致皱胃黏膜的出血、糜烂、坏死,进而继发皱胃溃疡.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优良蚕品种在不同上蔟环境中结成的蚕茧缩皱,发现市温多湿环境中上蔟的蚕茧缩皱粗、乱、深,茧层丝溶推率较低,解舒率。适温环境中上蔟的蚕茧缩皱细、齐、浅,丝脱溶推率市,解舒优。缩皱粗细与解舒率、解舒丝长吁极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对49例奶牛皱胃溃疡及其继发症进行了诊断与治疗,其中非穿孔性皱胃溃疡41例,治愈38例,3例因病程较长、体质虚弱、贫血严重而死亡,治愈率92.68%;穿孔性皱胃溃疡8例,死亡3例,淘汰5例,总体死淘率为22.45%。并对奶牛皱胃溃疡继发的低血钙、低血钾、贫血和酮病等进行了治疗。  相似文献   

5.
在回顾所有乳牛病例的记录中,在四年时间内被送到纽约州立兽医学院家畜病院的一岁以上的牛只中,被确诊为皱胃溃疡的为2.17%(42头计)。另外的5头牛只是由于淋巴肉瘤而继发皱胃溃疡的。由于皱胃溃疡所引起的牛只的死亡率被证实为50%。如为溃疡引起严重的失血和感染腹膜炎,那么死亡率将为100%。而由于牛的皱胃溃疡所引起的饼发症为76%。观察在诊断的月份和皱胃溃疡病之间,及溃疡和哺乳状况之间的关系是颇有意义的。但无论如何,观察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岁数与溃疡病两者之间并没有联系。在所有牛只中的71%被证实有皱胃溃疡。至少观察到如下一种临床征候:腹痛、粪便呈黑色,粘膜疮白等。  相似文献   

6.
奶牛皱胃炎是规模养殖场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病因较为复杂,饲喂不当、饲料变质、饲料质量不符合饲喂标准以及食物中毒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牛皱胃炎的发生。笔者经过对奶牛场数例荷斯坦奶牛的皱胃炎救治措施,发表几点诊治体会,以供相关技术人员探讨。  相似文献   

7.
牛皱胃溃疡主要是指皱胃黏膜出现局限性糜烂和坏死,或自体胃蛋白酶消化作用形成溃疡面病灶的皱胃疾病,严重者导致破溃穿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贵州白山羊皱胃组织的结构特点,给贵州白山羊皱胃提供组织学观察基础。本试验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制作贵州白山羊皱胃切片,经H-E染色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白山羊皱胃黏膜从内向外依次为黏膜上皮、固有膜、黏膜肌层。黏膜上皮柱状细胞排列整齐似柱状,细胞核位于细胞底部。黏膜肌层紧贴固有膜。表明贵州白山羊皱胃黏膜的显微结构与其他单胃动物类似。根据贵州白山羊皱胃黏膜组织结构,为皱胃黏膜组织学提供观察基础以提高皱胃引起的消化道疾病防治率。  相似文献   

9.
笔者从事兽医临床工作23年来,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牛皱胃溃疡62例,治愈率达95%以上。有3例因延误治疗发生皱胃穿孔而死亡。一般一次可治愈,现介绍如下。1病因皱胃溃疡主要由于饲料质量不良,过于粗硬、霉败难于消化。或因精料饲喂过多,影响消化与代  相似文献   

10.
皱膝蝗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9~1995年在甘肃省夏河县对红翅皱膝蝗和鼓翅皱膝蝗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两种皱膝蝗1年均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当平均气温达6.5℃左右时开始孵化出土,6月上旬至中旬为孵化出土盛期,7月上旬始见成虫,7月下旬或8月上旬开始产卵。红翅皱膝蝗若虫期平均约为68d,成虫寿命平均为47d左右,平均每雌产卵25.7枚。鼓翅皱膝蝗蝗蝻期约为72d,成虫寿命54d左右,平均每雌产卵32.6枚。红翅皱膝蝗的取食量随龄期增大而增大,蝗蝻期平均食量为1.62g左右,成虫期约为5.20g。应用历年6月上旬5cm土温建立了发生高峰期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当地主栽品种‘软条白沙’和‘宁海白’为试材,从防控白沙枇杷皱果入手,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进行白沙枇杷皱果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品种、果实着生方位、果园土壤肥力水平、果实负载多沙均与皱果有关,‘宁海白’抗皱果性强于‘软条白沙’;着生在南面的果实比东、西、北易皱果,树体表面的果实比树冠内膛的果实易皱果;重施基肥的果园抗皱性能强于肥力低的果园;结果枝和营养枝成一定比例、叶果比大的树抗皱性强于叶果比小的树。经过幼果早期套袋、转色期覆盖遮阳网遮阳布、树冠喷水、树盘覆盖反光膜等防皱试验比较,幼果期早期套袋是白沙枇杷防皱果的一种经济有效的实用方法,值得生产中大力推广。白沙枇杷皱果的阈值温度是田间气温在35.3℃以上,阈值湿度在48.3%以下,持续1:30以上。  相似文献   

12.
1皱胃溃疡皱胃溃疡是皱胃黏膜及其深层组织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糜烂、坏死脱落或自体消化,在胃部形成溃疡病灶的皱胃疾病。根据溃疡的程度可分为糜烂溃疡型、出血溃疡型和穿孔溃疡型3种病型。糜烂溃疡型的皱胃出现多处糜烂或浅表性溃疡,出血轻微或不伴有出血,临床上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一般能自行愈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事兽医临床工作多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牛皱胃溃疡62例,除3例由于延误治疗发生皱胃穿孔死亡,其它病例均治愈,一般1次即可治愈,治愈率达95%以上。现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奶牛皱胃炎是皱胃黏膜发炎引起的严重的消化障碍症。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伴有渗出物、出血或糜烂,临床上以食欲、反刍减退或停止,暖气、逆呕、胃痛、粪干黑少带粘液膜为主要特征。近年来我国奶牛业发展快,但有些场(户)管理和粗饲料跟不上,由于粗饲料品质差,精粗比例搭配不当引发的皱胃炎临床病例明显增多,笔者自1999年以来收治40多例,  相似文献   

15.
牛皱胃溃疡     
牛皱胃溃疡是一种人们不太熟识的疾病。据屠宰场调查,本病曾作为小牛消化器官的常发病,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而在成年牛,一般认为发病较少。但是根据最近发表的一些病例报告和在屠宰场调查的结果来看,成年牛皱胃溃疡的发病率也相当高。发病据Tanz氏(1912)报导:小牛皱胃溃疡的发病率,在4周龄以下者为0%(不发病),4~5  相似文献   

16.
修水县具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 ,现有桑园面积 3万余亩。随着蚕桑生产的不断发展 ,桑园病虫害也日趋严重 ,制约蚕桑的高产稳产 ,造成单产低 ,效益不高 ,已成为修水蚕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桑皱鞘叶甲 (夏叶虫 )是修水春季桑园重要害虫 ,1990年以来 ,年年发生很重 ,尤其是河滩洲地桑园 ,常因该虫的危害桑叶减产 30 %~ 50 % ,有的甚至绝收。江西农业大学植保系老师从 1993年起长期在我县指导包括桑皱鞘叶甲在内的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 ,特别自 1997年起 ,“桑皱鞘叶甲种群生态及其控制的研究”课题组 ,在我县实施桑皱鞘叶甲综合防治技术以后 ,取得…  相似文献   

17.
花冠皱盔犀鸟在动物园人工圈养的圈舍面积有限,在昆明自然环境下繁殖颇有难度。2014年云南野生动物园对饲养的1对花冠犀鸟圈养笼舍改造,人工模拟原生环境,并通过犀鸟对人工环境的适应,经过2年的研究成功繁殖2次花冠皱盔犀鸟。  相似文献   

18.
1发病原因及症状 奶牛因长期采食过于粗硬、霉败饲料或采食有毒植物、长期饲喂糟粕、豆渣而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均可引起皱胃黏膜充血、出血和糜烂,导致皱胃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奶牛真胃溃疡主要特征:排黑色粪便,腹围缩小,消化不良,皱胃扩张,剖检皱胃粘膜有明显的溃疡灶。重者多真胃穿孔、腹膜炎而告终;慢性病例虽不足以致死,但却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该病在我场犊牛群中常见。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皱胃炎是由于饲料品质不良或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引起的皱胃组织炎症,临床上以严重的消化障碍为特征。多发生于体质虚弱的成年奶牛。笔者诊治的12例荷斯坦奶牛皱胃炎病例中,有6例是产后7日内发病,冬季和春初发病4例,原发性皱胃炎2例。经治疗12例病牛全部治愈。1病例简介家畜改良中心奶牛场4岁荷斯坦奶牛,于2008年4月6 d产犊,产后第6 d发病。临床检查:体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