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为探究3%14-羟芸·烯效唑悬浮剂、30%多效唑·矮壮素悬浮剂、30%多效唑·甲哌鎓悬浮剂3种新型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的化学调控增产效应,于花生始花期、盛花期和荚果期分3次喷施3种不同剂量的上述药剂,研究其对花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调节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均可显著抑制花生主茎高和侧枝长生长,即抑制花生植株旺长,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单株分枝数和叶面积系数,提高花生单株饱果数、饱果率、百果重、百仁重及单株产量,进而增产。故3种调节剂均可应用于花生化学调控增产,但应选择合适的剂量,不可盲目滥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植方式对花生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龙江省花生栽培技术落后,生产水平低等问题,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花生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花生大垄双行栽培模式的适宜密度为40株·m-2,比密度32株·m-2的处理增产14.7%,两种密度处理的花生产量在1%水平上差异显著;花生小垄单行栽培模式的适宜密度为30株·m-2,比密度26株·m-2的处理增产8.4%,两种密度处理的花生产量没有显著差异;花生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密度为40株·m-2)的产量比花生小垄单行栽培模式(密度为30株·m-2)增产37.5%,两种模式处理的花生产量在1%水平上差异显著.应用本项研究取得的成果,集成组装了寒地花生大垄双行高产栽培模式,对推动黑龙江省花生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对开封地区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于2013、2014年通过小区试验研究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对开封地区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及最佳喷药时间。[结果]2013年,花生收获前,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稀释液对开封地区叶斑病的防效达24.25%,与清水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2014年,在播后65、80 d进行初次喷药的情况下,花生收获前叶斑病防效分别达43.63%、49.7%,与清水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结论]在开封地区,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稀释液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效和产量具有较好效果,在播后80 d初次喷药防效较佳。  相似文献   

4.
冀东地区花生田蛴螬优势种调查及田间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冀东地区花生田蛴螬优势种和发生期的田间调查,明确了该地区花生田蛴螬的优势种为暗黑鳃金龟。同时进行了3%辛硫磷颗粒剂60 kg/hm2、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6 375 mL/hm2、3%呋喃丹颗粒剂60 kg/hm2、绿僵菌6亿个孢子/穴、绿僵菌4亿个孢子/穴+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3 825 mL/hm2、绿僵菌4亿个孢子/穴+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2 550 mL/hm2和清水对照共计7种药剂处理防治蛴螬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6 375 mL/hm2防治效果最好,防效高达77.01%,花生受害指数仅为3.61%,花生产量为3 629.70 kg/hm2;绿僵菌4亿个孢子/穴+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3 825 mL/hm2处理的综合防治效果次之,但用药量少,且毒性小。  相似文献   

5.
《山西农业科学》2017,(5):825-828
为明确不同土壤处理除草剂对花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田普45%微囊悬浮剂·二甲戊灵乳油1.950 kg/hm~2和48%仲丁灵乳油3.375 L/hm~2这2种除草剂对阔叶杂草防除效果较好,对总杂草株防除效果也较好,而且相应小区花生产量与人工除草小区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小区,且对花生及下茬作物的生长发育无药害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不同种衣剂对鲜食玉米主要病虫害的防效及其对玉米的安全性,为福建省玉米生产筛选合适的种衣剂。【方法】选用5种杀虫剂类型种衣剂和4种杀虫剂/杀菌剂组合物类型种衣剂,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供试种衣剂对玉米出苗率、保苗率、苗期草地贪夜蛾及乳熟期顶(茎)腐病、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除35.00%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粉剂(好年冬)之外,其他8种种衣剂对玉米种子出苗率、田间保苗率无不良影响。种衣剂50.0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路明卫)5 g·kg~(-1)和IPP1 25 g·kg~(-1)拌种处理对玉米苗期草地贪夜蛾防治效果显著,防效分别为64.15%和59.40%;50.0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顶苗新)5 g·kg~(-1)+5 g·kg~(-1)拌种处理对顶(茎)腐病的发生有较好防治效果,病株率防效达56.07%。从玉米产量来看,50.0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35 g·L~(-1)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满适金)5 g·kg~(-1)+2 g·kg~(-1)、50.0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快苗5 g·kg~(-1)+2 g·kg~(-1)、50.0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5 g·kg~(-1)+5 g·kg~(-1)处理种子能促进玉米增产,其籽粒增产率分别为5.92%、 2.05%和6.24%,鲜穗增产率分别为3.17%、5.58%和3.55%。【结论】50.0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可作为福建地区鲜食玉米生产合适的种衣剂,不仅对玉米生长安全,病虫防效显著,而且能增加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7.
2013年做了几种药剂处理对花生田地下害虫和花生白绢病的田间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每亩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0 ml加40%萎锈灵·福美双悬浮剂40 ml加8%氟虫腈悬浮种衣剂25 g拌种;播种后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 ml加23%噻呋酰胺悬浮剂100 ml封闭处理;饱果期每亩用23%噻呋酰胺悬浮剂100 ml喷雾,对花生田地下害虫和花生白绢病防效较好,防效分别为50%、41.67%。对花生增产效果明显,较对照增产50.02%。  相似文献   

8.
10%吡虫啉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蛴螬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10%吡虫啉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2 kg/100 kg种子的剂量拌种,防治花生蛴螬,其防效和荚果受害防效分别达97.6%和98.6%,比空白对照产量增幅达407.8%;播种时一次性施用,即可控制花生田全生育期蛴螬的为害;省工、简便,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27%肟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2017—2018年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2年试验结果表明,27%肟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35~225g/hm~2)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效均在90.96%以上,显著高于对照药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50%肟菌酯水分散粒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花生安全无药害,可以作为防治花生叶斑病的有效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鲜食型花生扦插繁殖系数,以冀花甜1号植株为试材,采用不同插条部位及ABT浓度对鲜食型花生扦插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生不同部位扦插的成活率由大到小为上部>中部>下部;花生植株上部扦插经5种不同浓度ABT生根剂处理,其中150 mg·L-1浓度处理扦插效果最好,长势最旺,扦插40 d后其成活率为83.3%,平均生根12.7条,平均根长2.85 cm,其产量达3 259.04 kg·hm-2,比清水对照增产148.48%,差异极显著。经相关性检测分析,花生生根数和根长与产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笔者选用市场上销售较好的几种新型复配杀菌剂开展田间药效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和250 g/L吡唑·嘧菌酯悬浮剂防控效果最好。第3次用药后调查,两者防效均为90%以上,且其产量均较空白对照高60%。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于2022年采用小区传统喷药方式开展了24%井冈霉素A水剂、12.5%氟环唑悬浮剂、18%噻呋·嘧苷素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28%井冈·嘧菌酯悬浮剂这5种杀菌剂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水稻长势一致,发育正常,无药害发生,说明各供试药剂对水稻安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87.5 g/hm2和28%井冈·嘧菌酯悬浮剂375 mL/hm2对水稻稻曲病的病指防效分别为84.1%、80.5%,防效较好,适宜作为防治稻曲病的对口药剂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拌种和喷淋茎基部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不同用量(150、300、450 m L/hm2)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拌种和喷淋茎基部的方法,研究其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不同浓度拌种和喷淋对花生白绢病防效和花生产量的影响,均以450 m L/hm2喷淋花生茎基部处理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最好,且喷淋处理的防效和增产率明显高于拌种处理。[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花生白绢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鄂北花生地下害虫蛴螬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花生进行药剂拌种试验,比较了5种拌种剂对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0%高巧+40%卫福处理花生种子,可导致种子提前出苗;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和70%噻虫嗪+精甲·咯菌腈对蛴螬防治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拌种和喷淋茎基部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不同用量(150、300、450mL/hm2) 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拌种和喷淋茎基部的方法,研究其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不同浓度拌种和喷淋对花生白绢病防效和花生产量的影响,均以450mL/hm2喷淋花生茎基部处理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最好,且喷淋处理的防效和增产率明显高于拌种处理。[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花生白绢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选择4种除草剂对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稻茬油菜田进行杂草防除试验,综合杂草的防除效果及油菜各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分析,认为12%烯草酮乳油+50%草除灵悬浮剂或16%二吡·烯·草灵可分散油悬浮剂2个处理,既对杂草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又能保证一定油菜产量,可在稻茬油菜田应用。  相似文献   

17.
《吉林农业科学》2017,(6):36-37
为筛选防治玉米大斑病适宜药剂,通过田间试验进行丙环·嘧菌酯等4种药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丙环唑乳油168.8 g/hm~2、嘧菌酯悬浮剂300 g/hm~2、丙环·嘧菌酯悬浮剂196.4 g/hm~2、丁香·戊唑醇悬浮剂180 m L/hm~2、丁香·戊唑醇悬浮剂180 m L/hm~2+嘧菌酯悬浮剂300 g/hm~2等5个处理2次施药后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7.35%、77.11%、78.13%、74.60%和80.94%,对玉米安全、无药害;结合产量因素,在生产上防治大斑病宜采用丙环·嘧菌酯悬浮剂196.4 g/hm~2或丁香·戊唑醇悬浮剂180 m L/hm~2+嘧菌酯悬浮剂300 g/hm~2为佳,建议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早用药防治。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甘蔗螟虫防治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研究了6种不同杀虫剂一次性施药对甘蔗螟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甘蔗产量和锤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植蔗一次性施用10%噻虫胺·杀虫单颗粒剂75 kg/hm~2、30%氯虫·噻虫嗪悬浮剂600 mL/hm~2、2%吡虫啉颗粒剂75 kg/hm~2、3.6%杀虫双颗粒剂75 kg/hm~2和60%呋虫胺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150 g/hm~2对苗期螟虫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10%噻虫胺·杀虫单颗粒剂75 kg/hm~2和30%氯虫·噻虫嗪悬浮剂600 mL/hm~2药后第45天和第60天的防效均超过70%;宿根蔗也以10%噻虫胺·杀虫单颗粒剂75 kg/hm~2和30%氯虫·噻虫嗪悬浮剂600 mL/hm~2对苗期螟虫的防治效果较好;新植蔗中6种药剂处理甘蔗锤度、有效茎和蔗茎产量与不施任何农药对照差异均不显著;宿根蔗6种药剂处理甘蔗锤度和有效茎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但产量差异显著,以10%噻虫胺·杀虫单颗粒剂75 kg/hm~2蔗茎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17.5%。综合来看,生产上一次性施用10%噻虫胺·杀虫单颗粒剂75 kg/hm~2对甘蔗螟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噻呋酰胺拌种对花生病害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不同用量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拌花生种仁的方法,研究其对花生苗期根腐病、茎腐病和中期白绢病的控制效果及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在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用量150、300、450 m L/hm~2处理中,以450 m L/hm~2处理较好,对根腐病、茎腐病防治效果可达66.64%~74.00%,超过两常规对照的49.96%~60.00%。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拌种对防治花生白绢病发生的效果欠佳,但对延缓白绢病发生有一定效果;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拌种对花生具有增产效果,在用量150、300、450 m L/hm~2处理中,以450 m L/hm~2处理效果更好,产荚果4 444.95 kg/hm~2,较空白对照增产692.40 kg/hm~2,增幅18.45%,两常规对照产荚果分别为4 337.55和4 357.50 kg/hm~2,较空白对照增幅分别为15.59%和16.12%。[结论]试验结果为噻呋酰胺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花生地下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杀虫剂拌种,研究其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结果]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种剂量处理杀虫效果、保果效果高于或相近于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2种处理。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900 ml/hm2处理、1 125 ml/hm2处理杀虫效果分别为78.26%和78.57%。[结论]建议生产上推广应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900 ml/hm2或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7 500 ml/hm2土壤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