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成年雌性大熊猫一般每年春季发情1次,自配种后,受精卵并不是立即着床发育,而是在子宫内游离一段时间,再选择适宜的时机着床,受精卵附着在子宫壁后迅速发育,经2~3个月便分娩而出.这是该物种的独特现象,对此自20世纪80年代起,人们开始利用各种技术进行研究,如利用放射免疫[1-3]和酶联免疫法[4]对妊娠期孕酮值的监测,采用E-玫瑰花环试验检测大熊猫早孕因子[5],检测大熊猫绒毛膜促性腺激素[6-7],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存在"胚胎延迟着床现象[8]".  相似文献   

2.
1病例 病例1:大熊猫“堂堂”,雌性,20岁,体重100kg,自卧龙自然保护区引进,无繁殖记录。主要食物:竹叶,窝窝头(自制),苹果,鸡蛋,奶粉,白糖,米汤。1995年6月,随着气温逐步升高,大熊猫的活动逐渐减少,嗜睡,每天除进食外,基本都在睡觉,且食欲下降,粪便清稀,粪中可见大量未消化食物,呈现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3.
研究总结了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杭州动物园借展的2只亚成体大熊猫成长发育规迹。26月龄至62月龄大熊猫体重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受温度影响会有小幅波动;56月龄时2只大熊猫体重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6 kg和134 kg;不同季节日均粪便量差异显著,春季和冬季的日均粪便量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P<0.05);补充维生素后大熊猫每月排粘频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交感神经对小鼠妊娠早期血清中性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运用交感神经阻断剂6-OHDA(100 mg/kg体重)腹腔注射昆明系小鼠,研究交感神经对妊娠早期外周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交感神经损毁后,妊娠早期外周血清中雌二醇浓度着床前(E3)升高明显,着床期下降;血清中孕酮浓度着床前升高,着床后降低.结论:交感神经通过调控妊娠早期外周血性激素的生理水平,从而维持妊娠的发生,促进妊娠早期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5.
赵观禄 《野生动物》1995,(3):30-30,32
幼大熊猫肺炎病例赵观禄(重庆市动物园)重庆市动物园1992年7月18日自繁的一只幼大熊猫,于9月1日患肺炎,时龄仅44d。患病后体重由20509降到1900g,经过多方极积抢救使幼大熊猫得以康复,为繁育大熊猫幼仔哺乳期疾病防治积累了经验,简介如下:主...  相似文献   

6.
<正>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之一,人工圈养存在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存活难这三难问题。特别是大熊猫初生幼仔,体重仅100g左右,为了保证成活,很多时候需要进行人工辅助哺育。现在大熊猫初产母兽,很多已是子二代或子三代,从母兽获得育幼经验较少,容易造成幼仔意外伤害甚至死亡,而受  相似文献   

7.
大熊猫日粮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粮氨基酸的摄取量与大熊猫体重呈正相关 ,体重高者 ,对日粮必须氨基酸的摄取量亦多 ;B组大熊猫对日粮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摄取量高于A组。摄取总氨基酸量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摄取必需氨基酸量两组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大熊猫单位体重对日粮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摄取量 ,组内个体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相似文献   

8.
大熊猫是中国国宝,世界珍稀动物。根据四川、陕西、甘肃3省调查,大熊猫在野外生存的总数仅千只左右,已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造成大熊猫日益减少的原因,除繁殖能力低、栖息地缩小、遗传交流中断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外,疾病摧残也是重要原因。寄生虫感染,尤其熊猫痒螨虫感染具有传播快、感染率高,严重影响熊猫睡眠。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曾发现3只大熊猫受过痒螨虫感染,其中1只雌性成年大熊猫感染特别严重,现将感染致病情况与药物治疗实验效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试验1.1症状熊猫2号,雌性,13岁,体重90kg,从野外引进后,发…  相似文献   

9.
动物喜讯     
8月4日.成部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迎来了2011年首对大熊猫龙凤胎宝宝.它们的母亲是基地12岁的雌性大熊猫“奇珍”。经兽医检查,“奇珍”第一崽为雌性,初生体重为152克;第二崽为雄性,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5,(6):87-90
西氏贝蛔虫(Baylisascaris schroederi)是大熊猫体内最常见的一种寄生虫,对野生及圈养大熊猫危害很大,采用药物驱虫是目前控制圈养大熊猫蛔虫病的主要措施。为了评价伊维菌素和噻嘧啶对大熊猫西氏贝蛔虫的驱虫效果,本试验使用伊维菌素(膏剂,0.2 mg/kg体重,每天1次,连用2 d)、伊维菌素(片剂,0.2 mg/kg体重,每天1次,连用2 d)和双羟萘酸噻嘧啶(膏剂,10 mg/kg体重,每天1次,连用2 d)对雅安碧峰峡基地的圈养大熊猫进行了驱虫试验。在驱虫前3天和驱虫后10~15天采集大熊猫粪样,采用饱和硫酸镁离心漂浮法检测蛔虫卵,对阳性粪样进行虫卵定量测定,并通过计算虫卵转阴率评估驱虫效果。结果:伊维菌素(膏剂)组、伊维菌素(片剂)组和双羟萘酸噻嘧啶(膏剂)组的虫卵转阴率分别为44.44%、0.00%和80.00%。试验结果表明:双羟萘酸噻嘧啶(膏剂)对大熊猫蛔虫驱虫效果较好,伊维菌素(膏剂)对大熊猫蛔虫驱虫效果较差,伊维菌素(片剂)对大熊猫蛔虫驱虫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月18日11时许,随着一连串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沉浸在春节喜悦中的大凉山腹地的美姑县各族人民,迎来了由林业公安干警从美姑尔合乡尔合村小心翼翼护迭来的“贵客”──大熊猫。 这只大熊猫体重约90公斤 一米多长,全身长奏黑白相间的毛,竖着黑黑的双耳,圆圆亮亮的一邓慧眼十分惹人喜爱。它带着旅途的倦意,正躺在汽车上的大铣笼里休息。一会儿 大熊猫懒洋洋地爬了起来,抖动了一下肥胖的身躯,在铁笼里踱起方步。一群小朋友争先恐后地挤进人群,友好地把刮掉皮的甘蔗递给大熊猫。它正要伸出前爪去拿甘蔗,抬头看见了一…  相似文献   

12.
我场饲养的大熊猫“金金”,于今年六月底患急性口腔炎继发颌下腺炎病,经过连续七天精心治疗,得以痊愈。患急性口腔炎在饲养的大熊猫中,较为少见。特报道如下。大熊猫“金金”,雄性,现年21—22岁(从牙齿等情况判断),体重121.5公斤,产地为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交感神经对小鼠胚胎着床和发育的作用机制,本文筛选出合适的L-苯丙氨酸浓度(320 mg/kg体重),处理孕鼠,观察胚胎着床和发育,通过甲苯胺蓝染色检测子宫局部肥大细胞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320 mg/kg体重L-苯丙氨酸能显著降低胚胎着床数目,分别下降了45% (E7)和58%(E9),并且显著延缓胚胎的发育;与对照组相比,着床后子宫局部肥大细胞数目显著降低,分别在E5~E9降低了36.62%、64.59%和23.30%,差异显著.由本研究结果可以推断一定浓度的L-苯丙氨酸可以激活交感神经,影响妊娠早期子宫局部肥大细胞数量,从而改变子宫局部微环境,影响胚胎着床和发育.  相似文献   

14.
一只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因平日活动少,饮水少而致肠梗阻,由于大熊猫肠道解剖学的特殊性和主食竹类的粗纤维而导致肠梗阻的危重性,治疗很困难,用手术疗法结果往往令人失望。此次用非手术治疗此病,经过20天治疗和护理而告痊愈。一、发病经过大熊猫,雌性,年龄5岁,体重55公斤,营养状况上等,1月31日早发现大熊猫不愿动,不食,精神差,蜷卧,  相似文献   

15.
珍稀野生动物作为国礼越洋跨洲,往往承担着特殊的使命。中美、中日正式建交后,美国和日本分别受到我国赠送“国宝”——大熊猫的礼遇。 1998年 11月江泽民主席访问日本,代表中国人民又一次向日本人民赠送一对不亚于大熊猫的“国宝”——朱 ,这是朱 首次作为最珍贵的国礼。最近,从仅存的野生栖息地——陕西借展到北京百鸟园以及在北京动物园繁育的朱 展出,再次吸引了众多爱鸟人士。   朱 是具有极强观赏价值的动物,属大中型鸟类。雄鸟体长 78~ 79厘米,体重 1.7~ 1.9千克;雌鸟略小,体长约 68厘米,体重 1.5千克。朱 的虹膜橙色…  相似文献   

16.
四川北部的岷山山系是中国野生大熊猫最主要的活动区域。调查表明,四川岷山山系12个县市有森林面积21659.6km^2,其中集体林面积10500km^2;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851824.0hm^2,建有22个保护区,共有528888hm^2的大熊猫栖息地和400只野生大熊猫在保护区内得到了有效保护;集体林大熊猫栖息地面积达190064.6hm^2,占大熊猫栖息地的22.3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大了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的难度。本文提出了要尽快制定《大熊猫保护法》;协调好跨区域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制定相关政策,采取置换、赎买、移民搬迁等方式,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要落实相关政策,实施生态补偿;要发动社会力量采取建立保护小区、协议保护等参与大熊猫的保护;林下开发利用要避开大熊猫发情和孕育期,达到既有效保护大熊猫,又使林农生产生活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熊猫的大肠杆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我们从一例死亡大熊猫体内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介绍如下。一、一般情况雌性大熊猫,10岁,体重约96公斤,繁殖过两胎,11983年9月14日顺产二仔后,第五天开始发病,日趋严重,于9月23日死亡,病程四天。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大熊猫IgG的定量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DAS-ELISA),本研究纯化了大熊猫血清中IgG,并将其作为免疫原分别免疫家兔和豚鼠,制备兔抗和豚鼠抗大熊猫IgG高免血清,经优化DAS-ELISA反应条件,建立了以纯化的兔抗大熊猫IgG作为捕获抗体和豚鼠抗大熊猫IgG高免血清作为检测大熊猫IgG的定量DAS-ELISA 检测方法.该方法能检测1.5625μg/mL~100 μg/mL的大熊猫IgG,大熊猫IgG含量(Y)与DAS-ELISA检测OD值(X)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4.7186X+0.044,相关系数为0.9911,该方法特异性强,稳定性好,能用于大熊猫IgG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9.
我园一头大熊猫(♀),名白梅,年令11岁,体重94千克),于1982年5月17日在成都动物园受配后,为避开上海地区炎热的产仔期,决定启运到江西庐山饲养,以便安全产仔。由于大熊猫产于四川省高山竹林,怕热;又在大熊猫妊娠早期;特别是在五月底至六月初长途运输有很大的困难。经我们的努力,终于在兄弟动物园的大力支持下,行程约2200公里,跨越4个省市,胜利地到达  相似文献   

20.
流产是哺乳动物易发生的产科疾病,但关于大熊猫习惯性流产病例报道较少。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对1只习惯性流产大熊猫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诊断,认为该大熊猫生殖道解剖结构先天性轻度异常,生殖道分泌物未完全排出造成早期流产发生。后期通过加强围产期大熊猫饲养管理、对症治疗和积极预防流产等措施,使习惯性流产大熊猫受孕并顺利产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