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留地安置是一种能有效保障失地农民长远利益的征地安置模式。本文以宁波市为例,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分为留地安置模式实施的必要性、留地安置的内涵、现状及完善对策来阐述。本文认为留地安置的重点在于以失地农民对留地权利的掌握为核心,完善失地农民在留地安置模式中的政策制定和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肖云  王婷婷 《现代农业科技》2011,(22):353-354,356
通过调查贵州省Z村在征用农民土地时所实行的征地补偿模式,指出留地安置补偿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失地农民失地后的长期利益,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生产、生活等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同时,对留地安置这一补偿模式进行重点分析,提出完善留地安置补偿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2010年以来铜仁市所采用的征地补偿安置模式,主要有货币安置、社会保障安置、留地安置;分析了这些安置模式存在的问题,如被征地农民就业安置难以实施,社会保障陷入困境,统一年产值区域与区片价补偿价格相差较大,留地安置适用范围小等。结合铜仁市实际,提出了完善征地补偿安置的方法,如将优质教育资源向被征地农民子弟倾斜,加强失地农民技能培训,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征地补偿安置模式。最后,将创新提出的预留农村建设用地安置模式、土地入股安置模式与原有的安置模式进行了比较,对各种安置模式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对比,为农村土地征收与失地农民补偿安置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选取贵州省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偏远农村的33个实施征地拆迁项目的村集体为样本区域,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统计分析法,研究了贵州省的征地补偿安置途径,主要是以一次性货币安置为主,辅以社保安置、留地安置和房屋安置等安置方式,统计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农民期望进行的安置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贵州省征地拆迁补偿安置途径存在的不足之处,如长效安置途径缺乏推广、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低等.针对调查分析结果,结合国内先进经验,提出完善贵州省征地补偿安置途径的建议:大力实施可持续的安置模式,保障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推进土地流转,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高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加大帮扶力度;缩小征地补偿标准的区域差异,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外部利润、交易费用与利益均衡"为研究主线,对杭州市三叉社区留地安置制度创新进行制度经济学解析.研究表明,法律法规的出台、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稀缺的土地资源产生了制度创新的外部利润;政策文件的完善、集体间互相合作、集体与用地单位间相互妥协以及明晰的收益分配模式减少了制度创新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不同利益群体都能在留地安置制度中实现各自的利益目标.  相似文献   

6.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模式多样化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利水电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移民安置,而移民安置成败的关键在于安置模式选择的正确性。水利工程移民安置模式多种多样,在当今世界上尚无固定的成功模式。通过对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模式的实地调研和统计分析,证明“以土地安置为主,安置方式多样化,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实际情况安置水利工程移民”是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的成功出路。  相似文献   

7.
留地安置政策作为土地征收过程中一项创新性举措,实施过程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基于目标理论建立指标进行分析,得出为保障农民与集体的利益需要确保农户知情权,营造良好社区环境,并且加强留用地开发团队的建设,政府部分出资提供社会保险和设施建设,把留地安置政策的实施提升到法律层面.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昌吉市征地安置补偿模式为例,分析了昌吉市征地安置补偿标准、安置补偿程序、安置补偿方式等三个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征地安置补偿方式单一、补偿标准过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及创业扶持不到位等问题,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围绕被征地农民意愿、农民对土地征收补偿政策、安置补偿方案的满意度、所希望的补偿方式、征地安置补偿后生活状况及满意度等五个方面进行调查,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昌吉市"1+2+N"征地补偿安置优化模式,并提出了保障该模式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安置模式对于土地资源少、人地矛盾突出,经济发达且移民专业技能较强的地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介绍社会保障安置模式的基础上,结合XL水库的实践,总结和讨论了相关经验,以期为水利水电项目生产安置方式提供新的探索模式。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拟在对征地的多种安置方式进行成本分析基础上,以杭州市虾龙圩村被征耕地为例,研究征地中各种安置方式的成本差异;【研究方法】采用区片综合地价法、社会保障法和基准地价法分别计算货币安置、社会保障安置和留用地安置的安置成本;【结果】货币安置没有考虑到土地预期收益、土地的增值性,安置成本最低,社会保障安置易受被征耕地面积、劳动力人口比例影响,安置成本略高于货币安置的成本,留用地安置考虑到了土地区位,区域经济经济情况等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安置成本最高;【结论】由于各类安置方式的补偿目标、补偿手段、费用计算方法不同,政府当期或近中期支付成本迥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