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孢蘑菇堆肥发酵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广宇  周国英 《北方园艺》2007,(12):237-239
双孢蘑菇堆肥发酵是双孢蘑菇氛沟墓丶方?堆肥发酵水平决定了双孢蘑菇生产ⅱ水平.对当前国内外双孢蘑菇堆肥发酵现状进行综述,并指出其优缺点,以期对改善我国双孢蘑菇堆肥发酵模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蘑菇商业化生产的持续成功发展有赖于蘑菇菌种商提供可靠的、高品质、高产量及其纯度和质量一致的优良菌种,并配合适当的栽培基质和生产系统,从而生产优质蘑菇供给竞争激烈的消费市场。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产量和品质均获得了显著提升。这些提升除了菌种选育和改良外,主要是通过改进栽培技术,诸如菌种制作、堆肥处理、覆土材料、生长条件控制,以及机械播种和采收等的进步和创新得以实现。双孢蘑菇是西方国家栽培的主要菇种,也是美国和欧洲主要消费蘑菇,近年来它的栽培面积在中国迅速扩张。双孢蘑菇的全年商业化栽培始于1780年,当时法国人在地下采石场(矿坑)内栽培蘑菇。1865年,栽培拓展到英国,而后美国人利用温室架下的黑暗区域栽培。1914年美国双孢蘑菇已经实现工业化栽培,其产量超过85%集中于宾夕法尼亚州南部。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显示,1930年美国有516名栽培者,其中350名在宾州切斯特县(Chester County)。20世纪70年代,宾西法尼亚州在宾州州立大学与蘑菇产业界的长期合作下,最终获得谷粒菌种的革命性开发和推进,其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双孢蘑菇的产量,使美国的蘑菇产业在当时具备了国际竞争力。在此过程中,宾州州立大学的JAMES W. SINDEN教授是双孢蘑菇的菌种配制播种、栽培生产的早期研究先驱。谷粒菌种的制作技术系SINDEN教授发明,并在1932年和1936年获得了配制"Sinden Grain Spawn"的专利。他将专利权转移给宾州州立大学后,大学成立宾州研究公司(Pennsylvania Research Corporation)来处理大学专利事宜。"谷粒菌种"是当时全新的蘑菇栽培接种系统,为蘑菇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SINDEN教授另于1948年开发出一种合成堆肥,取代了当时使用的马粪堆肥,他还发现播种时添加少量的营养素即能显著提高蘑菇产量。SINDEN教授于1952年加入瑞士苏黎世Hauser Champignon Laboratorium公司并将其发展成为一个典型的模范蘑菇农场和销售全球的蘑菇菌种供应商。本文回顾了双孢蘑菇现代化生产的历史,并由此阐明了谷粒菌种的开发需要配合基础和应用研究,以及持续的财政支持。正是高校和产业致力于长期合作,带来了上述粮食菌种发展的革命性发现。  相似文献   

3.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孢蘑菇又名白蘑菇,是世界上栽培较广、产量较高的一种食用菌。其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因此享有“植物肉’的美称。我国目前栽培双孢蘑菇仍以稻草、麦秸等原料为主料,限制了双孢蘑菇在玉米产区的发展。而作为玉米种植的副产品玉米秸大部分被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自1997年,我们用玉米秸栽培双孢蘑菇,经4年的试验,逐渐形成了一套北方玉米秸栽培双孢蘑菇的技术,其生物转化率在33%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选择适宜的栽培时间双孢蘑菇菌丝在8~27℃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0~22℃;子实体在8~…  相似文献   

4.
1987年,我们在意大利考察双孢蘑菇生产。从米兰出发,先后考察了萨克朗格空调设备厂、帕沙格罗蘑菇厂、比伦堆料场、蒙德洛蘑菇厂、米兹伦国王菌种厂、史理蘑菇加工厂、维尔蘑菇堆料、栽培机械制造厂和杜尔阿特蘑菇加工机器制造厂。同时还赴帕务娃参观了全欧食用菌博览会。考察期间与意方专家进行了技术交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工厂化栽培草菇(Volvaria volvacea)的菌渣再次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研究,以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品种W192为试验材料,工厂化生产草菇的菌渣为原料,设计了菌渣、牛粪比例3:1和菌渣、牛粪比例4:0的2个处理。对培养料的堆制发酵、播种发菌、覆土、出菇管理等生产环节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索了培养料预堆和发酵过程的温度、水分、p H、碳氮比的变化等,同时对这两个处理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过程中发菌周期、出菇周期、鲜菇产量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和统计。结果表明,菌渣加牛粪和不加牛粪处理的培养料发酵过程的各项生产指标均符合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要求,菌渣、牛粪比例3:1配方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发菌快(1 d),出菇时间短(3 d),产量高(2.04 kg·m-2)。这综合说明工厂化栽培草菇的菌渣再次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技术可行,并对本地区综合利用草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的具体操作和推广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美国美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的大国,栽培的种类几乎都是双孢蘑菇,近年来也开始栽培香菇和平菇。双孢蘑菇主要集中在宾夕法尼亚和其他东部地区。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1990年食用菌产量为327000吨(鲜),其中双孢蘑菇324000吨。虽然双孢蘑菇的生产者有所减少,但是经营规模扩大了,面积和生产量都有增加趋势。蘑菇鲜销占总产量的70%,每kg 约1.5美元。在搞大规模的商业栽培时,力图使栽培设施现代化,提高经营效率。由于美国的蘑菇生产曾受到中国蘑菇出口的冲击,价格暴跌。“六·四”事件  相似文献   

7.
双孢蘑菇是全世界食用菌生产量最大,消费最广的第一大宗食用菌。在四川,仅露地大田双孢蘑菇的栽培面积就达数万亩。栽培大田双孢蘑菇已成为广大农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之一。据调查,种植大田双孢蘑菇的产量相差极大,高者667 m2产3 000-4 000 kg,低者不到1 000 kg。而在投入相当的  相似文献   

8.
猪粪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规模化养猪场的废弃物——猪粪渣经固液分离技术处理后按照不同用量配方采用隧道筐式堆肥发酵模式栽培双孢蘑菇。结果表明:猪粪渣替代牛粪栽培双孢蘑菇时,随着猪粪渣替换量的增加产量降低,当替换量为25%时产量略有提高;采用隧道筐式堆肥发酵模式发酵总时间18~20 d,比常规模式缩短25%。猪粪渣栽培双孢蘑菇,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实现猪粪资源化利用,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菇农栽垮双孢蘑菇工艺繁多,现在国内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工艺与国外现代化的栽培蘑菇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尽管不全部适合于我国国情,但借鉴吸收发达国家数百年来发展蘑菇生产成功的经验和技术,是提高我国蘑菇生产水平的必经之路。设施化栽培是营造适合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使它的生长发育达到理想化的状态,笔者在设施化栽培双孢蘑菇的过程中具体操作工艺如下:  相似文献   

10.
荷兰双孢蘑菇培养料堆制发酵先进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荷兰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基本情况荷兰是世界上栽培双孢蘑菇最先进的国家,并且在不断向国外输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荷兰生产食用菌95%的品种为双孢蘑菇,棕色蘑菇占3%,其余2%为平菇、香菇等。每平方米产量,双孢蘑菇33~35千克(二潮菇),棕色蘑菇30千克(二潮菇)。近10年来,荷兰双孢蘑菇栽培面积变化不大,稳定在75万平方米左右,产量约23万吨,产值约23亿元(表1)。双孢蘑菇鲜菇平均  相似文献   

11.
周秦福  陈先西 《食用菌》2010,32(4):55-56
双孢蘑菇是目前世界上栽培范围最广、产销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福建省双孢蘑菇的栽培面积、产量及出口量居全国首位。随着双孢蘑菇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对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逐步提高,以稻草作原料的传统栽培双孢蘑菇远远满足不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求。为此我市在省科技厅星火办和省农林大学菌草所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于2007年开展了菌草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示范研究。通过一年多的初步探索,菌草栽培的双孢蘑菇具有无污染、品质优、产量高,出菇早等优点,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  相似文献   

12.
应用隧道3次发酵制作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是现代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的发展方向,但因隧道3次发酵技术在国内刚起步,故生产企业对其了解较少,制约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系统介绍了江苏省双孢蘑菇工厂化3次发酵生产的现状和特点,为双孢蘑菇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双孢蘑菇是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大、消费人群最广,尤其受发达国家消费者青睐的主要品种之一,也是我国食用菌的主要出口品种。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栽培双孢蘑菇,其栽培面积和总产量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4.
冷凉山区反季节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天泰  孙强  魏忠江 《食用菌》2007,29(6):38-38
我国双孢蘑菇栽培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因此,夏季双孢蘑菇价格较春秋季高出一倍左右。天祝县地处祁连山东麓,平均海拔在3100m左右,年均日照时数2500~2700h,年均气温-8~-4℃,境内气候复杂,属寒冷高原性气候,6-8月平均气温也在20℃以下,气候凉爽,有夏、秋季生产双孢蘑菇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天祝又是甘肃省8大牧业县之一,年生产畜粪22万t,  相似文献   

15.
双孢蘑菇是我国食用菌出口的大宗产品,但在长江以北地区栽培面积较小,而人防地道栽培双孢蘑菇面积更小.为了更好地发挥人防地道的效益,我们于1989年夏至1990春进行了人防地道栽培双孢蘑菇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技术要点简介于后.一、试验材料(一)供试菌种由张家口市食用菌所提供的双孢蘑菇的栽培种,培养基质为高粱粒.(二)培养料粪草培养料,粪草比为1∶1,另加石膏、过磷酸钙和尿素各1%,pH7~7.5.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在市场上倍受青睐。河南商丘市栽培双孢蘑菇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大多数采用稻草栽培。近几年由于稻草资源紧缺,价格上涨,栽培成本越来越高,制约了双孢蘑菇的发展。为了扩大培养料的来源,笔者利用当地丰富的麦秸秆做原料栽培双孢蘑菇,通过几年的栽培试验,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现将这一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双孢蘑菇,又称洋蘑菇、白蘑菇,是世界上商品化栽培规模最大、生产量最多的菇类.在自然季节栽培双孢蘑菇,播种后约需40 d便进入出菇阶段,出菇期约4~5个月[1],此期间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对该阶段的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要根据气候条件和出菇情况采取合理的调控,才能保证高产和优质.  相似文献   

18.
双孢蘑菇是陕西宝鸡地区重点发展的食用菌品种,生产上多以当地的麦草为主要原料。近年来,我们因地制宜,逐步试验推广以玉米秆和牛粪为主料的高效生产模式,对双孢蘑菇栽培技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创新。1生产原料由麦草改为玉米秆过去栽培双孢蘑菇的主要原料是麦草和畜禽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濮阳市双孢蘑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为了规范双孢蘑菇生产,促进双孢蘑菇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濮阳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科研团队对全市双孢蘑菇栽培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并制定了濮阳市双孢蘑菇周年栽培技术规程,指导菇农进行规范化栽培,切实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栽培季节 在自然气候条件下栽培双孢蘑菇,栽培季节的选择是首要的问题。双孢蘑菇是一种中低温型食用菌,具有子实体生长所需温度低于菌丝体生长温度的降温结实的特点,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2~26℃,而子实体形成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6~18℃。我国各地的双孢蘑菇播种季节一般都安排在秋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