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1年以来,高热症已成为夏秋季节生猪最主要疫病,高热症在许多地区(如华东地区的6省1市)每年6~9月份流行,10月份止息,而第二年夏秋季节又依然发生。由于年复一年在夏秋季节流行猪的高热症,使许多地区的生猪养殖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在某些地区可以使整个村庄生猪一扫光(发病死亡及发病淘汰),成为单个的甚至连片的无猪村和无猪地区。使得该地区的一些农民因为害怕猪得高热症而多年不敢养猪;许多空置的猪圈被改做羊圈、鸡舍或用来堆放杂物。往往一场生猪“高热症”大流行过后,许多地区的农村猪空圈率高达50%以上;有的省夏秋生猪高热症的发病猪高达几百万头,死亡加淘汰猪达发病数的70%以上 。  相似文献   

2.
步入21世纪以来,高热症成为夏秋季节生猪最主要疫病,它使许多地区的生猪养殖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在某些地区可以使整个村庄生猪一扫而光(发病死亡及发病淘汰),成为单个的甚至连片的无猪村和无猪地区。有的地区因为年年流行高热症,  相似文献   

3.
据粗略调查统计.夏秋季节猪病占全年发病量的70%。而高热病则又占到夏秋季节猪病的50%以上.由此可见高热病已成为全国许多地区威胁养猪业发展的顽疾和重症。因此。如何让生猪远离夏秋季节的高热病,成为广大养猪户和各级政府的兽医主管部门的众心所盼和殷切期望。要实现这一目标。尽管难度很大。涉及到广大农民科学养猪水平的提高、县乡两级基层兽医诊治水平的提高、养殖环境的改善、防疫监管力度的加强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多层次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奏效。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每年夏秋季节,我县生猪暴发一种以高热为典型症状的疾病,该病发病急、传播速度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给我县生猪生产造成较大损失。2007年,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省动物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诊断,证实疫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引起,多病因混合感染的生猪疫病,即流行全国大部分省市的猪高热病。  相似文献   

5.
自2004年以来,我县生猪在夏秋两季均出现了以高热、皮肤红紫、厌食、粪便干燥、呼吸困难为特征的“猪无名高热病”,其来势凶猛,传播迅速,若同一场地有一头发病,则其他猪只无一幸免,病死率高达90%以上,给我县生猪养殖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统计了自2004年至2006年三年来该病在每年7、8、9月份发病高峰期时来我站求诊的病例,  相似文献   

6.
猪在夏秋季节最易发生外感热病,且发病率高,若治疗方法不当,会造成极高的死亡率。而大部分患高热症的猪,如果单纯采用西兽医“抗菌消炎,解热镇痛”的方法治疗,体温虽一时恢复正常,但停药后体温又会持续上升到40℃以上,易反复,病程绵长,有的达20d以上,死亡率达50%左右。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中兽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猪夏秋季节外感热病328例,治愈307头,死亡21头,治愈率达93.6%,效果显著(见表1),现将辨证施治过程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由于近年来生猪高热症已成为威胁养猪业的主要疫病,目前各地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生猪高热症是一组包括多种病源引起的症候群。因此,对于规模化猪场和养殖大户来说,高热症已成为夏秋季节乃至全年猪病防控的重点。许多人把生猪高热症的防控寄希望于疫苗上,其实这是一种  相似文献   

8.
复方奎宁治猪“无名高热”谭明轩(湖北建始县畜牧局445300)1993年春秋,我县生猪“无名高热”流行,发病猪共2.8万头,死亡率高,交通方便的地区死亡率达90%以上。我国从50年代就有猪“无名高热”的报道,到目前为止,专家们对此病仍说法不一,有的说...  相似文献   

9.
2004年6月份以来,光山县再次暴发了生猪以高热、皮肤发红、黄疸、贫血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导致大批猪只的淘汰和死亡,经采样送信阳农专微生物研究所等部门检测诊断,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为此,我们对全县流行情况进行了随机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及体会介绍如下:1调查情况1.1发病情况本次调查的养殖户(场)共存栏猪20094头,猪发病5827头,死亡641头,发病率29%,死亡率为11%(2月龄内的仔猪占死亡的70%),其中,部分村庄及养殖场发病率高达100%,有的死亡率高达40%以上。1.2发病特点及典型症状本次病情自6月初开始发生,随即迅速蔓延到全县。不同年龄、…  相似文献   

10.
猪高热病是一类由外界环境因素变化造成的内源性疾病,主要发生在6、7、8、9月高温季节,目前,习惯将由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流感病毒、猪链球菌等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引起的生猪夏季疾病统称为高热病,它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在一些地区该病发病率已高达80%左右,一般在高温季节每段降雨期后会出现1次较为普遍的发病现象,该病主要发生于育成猪,病猪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部分猪出现突然死亡等症状,实践证明农村散养猪发生该病的比例明显高于规模化饲养生猪,就是由于农村散养猪的饲养条件和生长环境较差,  相似文献   

11.
猪高热病又被称之为"高热综合征"、"猪无名高热病"或"猪高热征"。它是一种在夏秋季节多发,以持续高热、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病症。具有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治疗效果差、经济损失大等特点。本文论述了生猪高热病的发病特点,症状及病理变化,提出防治措施,希望为防治猪高热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从2002年以来,我市一些地方每年夏季都会发生猪无名高热病。特别是2006年6-8月份我市呈爆发流行。我街道区域内这段时间也呈发病高发季节,发病数达到3000多头以上,涉及到13个行政村、居,死亡生猪将近600多头左右。该病呈明显的传染性,规模猪场及农村散养户均有发生,常规的抗菌素和抗虫病治疗难以产生特效。对于该病的致病原因,一直以来有着各种诊断,但尚未能确诊其病原。  相似文献   

13.
猪高热是以高热、皮肤发红和顽固性不食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由于该病病因复杂,控制难度大,常因误诊误治或延误治疗而造成病残猪和死亡猪增多,治疗成本增加。大部分发病猪场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目前正是本病高发季节,在防治猪高热病的同时,  相似文献   

14.
夏秋季节是猪高热病的发病季节,本文介绍了猪高热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措施。探讨了发病原因、防制措施、治疗措施和防治体会。  相似文献   

15.
2006年6月份以来,安微、江苏、湖南部分地区的许多猪场爆发了“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其临床主要表现是突然发病、倒卧不起、高热稽留、精神沉郁、厌食、呕吐、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大便干燥或腹泻,部分病猪皮肤发红变紫,少数毛孔有出血点。哺乳仔猪发病率不变,主要发生在育成猪和部分母猪,大部分发病猪患猪发病率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给生猪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发病特点及病原本病主要发生在散养、中小型规模猪场。多发于高温、高湿的夏季,一旦发病多呈爆发流行。以体质量在20~80 kg的猪发病率最高,也有断奶的仔猪和部…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入夏以来.我国的浙江、江西、安徽、江苏、湖南等省的部分地区流行以高热为主要特征的猪病疫情,并迅速由南向北大面积蔓延。该病传播极快.死亡率很高,有的猪场在不到几天的时间内全群感染。由于该病临床症状及解剖病变与多种疾病相似(如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猪流感、链球菌病、伪狂犬、大肠杆菌病和附红细胞体病等)。而且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果,在短期内,又查不出病因,一时间,养猪户人心惶惶.许多兽医对此也束手无策.在当时情形下。大家把它叫做“无名高热症”。该病于2006年7月中旬开始传入我省.在2个月的时间内.疫情迅速波及到40多个县(市、区),造成15万头生猪发病,死亡生猪2.5万头。  相似文献   

17.
2006年6-10月份,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和我省部分地区的猪群发生了以高热、皮肤发红和顽固性不食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由于该病病因复杂,控制难度大,往往因误诊误治或延误治疗而造成病残猪和死亡猪增多,治疗成本增加。大部分发病猪场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给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有些猪场因此而破产,使养猪业蒙受严重的损失。目前正是本病高发季节,在防治猪高热病的同时,部分兽医人员一味从清除病原的角度出发,盲目使用疫苗和抗生素,不顾及猪体的承受能力,结果造成更多的猪只死亡。通过调查分析高热病的发病原因,笔者认为:防治猪高热病应从全新的角度人手——就是“防”和“治”:“防”以提高猪体免疫力作为关键点;“治”以缓解呼吸,改善血液循环,退热为主,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生猪"高热性病",自2005年7月份始发,近8年来时有发生,特别是2005~2007年,呈地方性流行。该病传染速度快、播及面广,给养猪带来了很大的损失。2006年夏,由于气温偏高,本地区发病率高达90%以上,死亡率在20%~80%。为了加强生猪高热性病的防治,增加广大农民对生猪高热病的认识,现就该病在本地区的发病  相似文献   

19.
华东某地区发生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2006的5月底开始,华东某地区的许多猪场,生长育成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暴发猪无名高热病,大部分发病猪场患猪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给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有些猪场因此而破产。  相似文献   

20.
今年我国部分地区一些中小规模饲养场、饲养户生猪发生了以持续高热、皮肤发红、发病急和死亡快为主要特征的猪“无名高热症”,后农业部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该病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畜牧生产发展,对畜产品安全构成了很大威胁。本文阐述了该病的病因、流行情况、流行原因分析、综合防治措施等,为养殖户和基层兽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