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镇化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大动力,而产业集群的发展加快了城镇化所需的各种要素的形成及发展速度。对漳浦食品产业集群影响城镇化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产业集群的信息共享效应、乘数效应、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优势三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对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漳浦食品产业集群对城镇化发展的作用,并且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后,就如何提高产业集群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提出以下建议:完善和统一要素市场,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加强政府服务职能,通过发展优势产业发挥集群效应。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开始兴起电子商务的热潮,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势头较猛,农村的电子商务产业开始出现集群效应,如何把握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趋势,顺应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实现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效应。本文主要以江苏的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效应为例,深入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以及发展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其次分析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面临的难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以期改善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效应,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的新发展,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实现产业集群化效应。  相似文献   

3.
湖南农业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湖南农业生产已经形成与其他各领域多产业结合互补的发展新局面,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日益体现。文章基于湖南省2001~2010年农业产业的相关数据,对粮食、油料和棉花三种主要农产品的产业集群集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只有棉花的产业集群集聚效应较为明显,体现出较高的市场集中度,虽然湖南的油料产业集群集聚效应比粮食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略高,但行业中的集中程度仍不强,针对问题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升级、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加强对农业产业集群的金融扶持等建议,以促进湖南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经济效应与政府行为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农业产业集群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创新,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集聚效应、竞合效应、环保效应、品牌效应等集群优势,对于发展区域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和资源、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知识溢出的外部性因素、高成本投入及土地细碎化经营等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政府在集群规划、制度供给、公共服务、市场建设等方面进行决策和创新,助推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产业集群与西部县域工业园区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园区是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而工业园区的组织结构、低成本、创新能力、协同效应的优势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原因.园区是西部县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模式,但西部县域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表现:产业结构松散,组织分工协作不紧密,经济效应不明显.西部县域园区产业集群培育思路是:因地制宜培育园区产业集群,政府部门应为企业集群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从制度创新上为我国实施企业集群战略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的特色、优势和重要支撑,在整个工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要进一步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个重要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就是要促进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特别是中小企业,如果能合理运用产业要素变动并以政府牵头建立良好的区域环境等有利因素,就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发挥产业集群的效应,提高产业效率,从而对加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体中独特的组织形式,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该研究通过集群效应指标构建,运用AHP方法,得出柴达木枸杞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效应增长动力不足、大型领导企业缺乏、区域品牌拉动力弱以及人才引进与挽留机制不健全;并从内外兼治的角度提出产业链延伸、企业培育、技术研发、市场渗透4条路径,促使集群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发展能够获得集群效应,贵州省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增速一直位居前列,通过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指数对贵州省产业的集聚度进行测算,测算结果显示当前贵州省产业集群的集聚度均比较低,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产业集聚平台建设、创建产城融合机制以及坚持走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业集群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建立在学习、知识创造以及创新基础上的创新网络。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理论,揭示了传统产业集群从内部互动创新结构向开放式动态创新网络转变的意义,构建了开放式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通过对其功能的分析,提出利用集群间的有效互动机制,增强集群动态创新能力,突破集群发展的"锁定效应"和"路径依赖"。最后,结合我国产业集群面临的自我超越困境,提出了开放式创新视阈下我国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溢出效应对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集群溢出效应模型,得出溢出效应的计算公式。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内单个企业的产出和技术水平越高、低技术水平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强、不同企业的雇员相互交流的时间越多、雇员流动的频度越大、企业衍生频率越高,溢出效应就越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谈我国畜牧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丙臣  朱建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398-5399
在阐述畜牧业产业集群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畜牧业产业集群产生的效应和特点,进而提出我国发展畜牧业产业集群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石化产业聚集发展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作为一种空间经济现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产业聚集的经济性分析入手,对黑龙江省优势产业之一的石化产业实现聚集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产业集群理论,探讨"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网络"的有效发展模式,以期通过企业集群战略放大"乘数效应",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5):185-186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然而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原理仍然处于探索之中。界定了产业集群的定义,重点分析了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政府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对策,供决策部门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探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提出要想解决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效应发挥不足,必须实行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提出以下具体建议:整合资源,实现产业高端发展;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基础,促进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发展;注入资金,增添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升级新动力.  相似文献   

15.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其核心是要提升县域产业的竞争力,而提高县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就是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本文基于产业集群理论,从多角度分析研究产业集群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并对如何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是关系区域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研究产业集群特征,利用产业集群优势发展区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介绍有关产业集群的理论,指出产业集群因其强劲的竞争优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促进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区域竞争力,并对我国产业集群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就如何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麻昌港  张劲松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3):205-207,210
从市场需求效应、企业吸聚效应、区域辐射效应、技术创新效应等方面入手,对桂西南资源富集区产业集群区域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了增强桂西南资源富集区糖业集群区域效应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产业集群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主要现象,得到众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陕北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性,并论述陕北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跨越发展的可行性。以陕北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为例,分析集群发展的主要路径,旨在深入剖析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陕北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意义及策略,为陕北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福建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群的发展,突破了畜禽业仅以副业形态存在的形式,提高了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使福建畜禽产品由短缺转为富余。本文通过对福建畜禽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类型、特点、效应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提出扶持畜禽产业集群发展、转变畜禽业集群发展方式、推进集群战略性结构调整及培育壮大企业集群方式等对策措施,以期进一步推进和提升区域畜禽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科技》2018,(2):264-266
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是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钻石模型的六要素是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主导因素。受区位政治经济环境和行业特性的影响,六要素在不同区域、行业中的主导作用、相互间关系存在差异。经分析得出要素禀赋、市场需求、政府是西藏高原特色农牧业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关键要素,因而应从此3个方面着手促进集群进程、提升集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