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文会 《兽医导刊》2014,(12):47-53
一.奶牛乳房炎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1/3奶牛患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报道,美国每年因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达20亿美元,而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则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有资料报道:某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及阳性乳区分别为8.47%和3.32%;隐性乳房炎及阳性乳区分别为78.94%和50.34%;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阳性乳区奶样和健康奶牛的奶样细菌检出率分别为86.67%、87.83%和73.00%;检出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相似文献   

2.
1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对奶牛业的发展影响很大。乳房炎的病原有细菌、霉形体、真菌、病毒等经乳腺管进入乳腺组织,而引发此病。奶牛乳房炎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一般认为临床型占30%,隐性型占70%,我国奶牛养殖水平较高的上海、北京等地调查,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在60%左右。临床型乳房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相似文献   

3.
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性疾病,一般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类型。隐性乳房炎由于无明显临床症状,不易觉察,可在牛群中普遍流行,给奶牛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隐性乳房炎致病菌的分析是防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关键环节。1材料与方法1.1隐性乳房炎的检测从奶牛场选取无乳房炎临床症状的奶牛采集奶样,用SMT法(上海乳房炎检测法)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1.2样品收集对检测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常规挤奶消毒后,再用70%酒精棉球消毒乳头和挤奶人员手指。每乳头废弃头三把奶后,收集5ml奶于经…  相似文献   

4.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场生产作业的重要疾病之一,防治不当将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对四川雅安地区某牛场的86头泌乳期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的调查统计。采用兰州乳房炎检测法(LMT)对隐性乳房炎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牛场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达44.77%。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奶牛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1什么是奶牛隐性乳房炎奶牛隐性乳房炎是一种发病率高,没有临床症状,也就是奶水是白色乳状,乳房组织有肿胀和痛疼,但是乳汁的生物化学、乳汁成份则发生变化,肉眼看不到乳汁和乳房变化,所以叫做隐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有什么危害呢?最大的危害是隐性乳房炎能由于病情发展,变成显性乳房炎,乳汁出现絮状物(豆腐脑样子);乳房组织肿胀,痛疼,甚至病牛发烧,不出奶。其次是奶牛得了隐性乳房炎产奶量下降,一般要减少乳量10%左右。奶牛隐性乳房炎是怎样得的呢?隐性乳房炎由于现在检查方法有了,人们都开始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关于…  相似文献   

6.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奶牛发病率高,降低产奶量的一种疾病。本实验在氦氖激光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第一报、第二报的基础上,观察应用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对其泌乳量的影响。1.试验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乳房炎是危害世界奶牛业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报道,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有1/3的奶牛患有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仅为10%-20%.而绝大部分是更为普遍的隐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因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常不易被发现和重视。隐性乳房炎使泌乳奶牛每年的产奶量下降10%-11%.而且降低牛奶的品质.缩短奶牛的使用寿命。增加后备奶牛的成本、额外劳力费用、药物开支和兽医服务费用,还延长产后发情和妊娠时间,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影响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因素,.从而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奶牛隐性乳房炎综合防治措施,通过对延庆县存栏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普查,找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分析致病因素。结果表明:在季节、饲养管理以及环境条件等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其他影响因素,①三种养殖模式(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和散户)下,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差异不显著(P〉0.05);②随着胎次的增加,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呈升高的趋势;③不同卫生状况造成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说明搞好环境卫生对防控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多发病、常见病,也是危害奶牛较为严重的疾病。美国、日本报道,乳房炎头阳性率高达50%,乳区阳性率为20%~30%.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更高。萧乾庆等(1997)、杨章平等(1998),和李国江等(1998)报道我国奶牛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分别为51.3%,54.1%和46.4%;单志贵等(1996),萧乾庆等(1997)和杨章平等(1998)报道隐性乳房炎乳区阳性率分别为59.1%、31.9%和28.0%[1]。为了了解引起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就显得尤为重要。1材料与方法1.1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  相似文献   

10.
应用奶牛乳房炎试纸监测和控制隐性乳房炎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Joshi,S、V等在1976年报道了应用奶牛乳房炎试纸进行隐性乳房炎现场实践诊断。现在这一方法已在英、德、法等很多国家作为监测和控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重要措施,受到牛场主的重视。王林安等1985年报告研制奶牛乳房炎试纸并在我国养牛业中的应用。本文目的是应用奶牛乳房炎试纸监测乳房健康状态,对检出病牛的隐性乳房炎乳区进行细致的处置,改善乳房状态,达到控制和治愈隐性乳房炎,并观察产乳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的、复杂的疾病。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是发病率最高、流行最快、造成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 奶牛乳房炎根据症状表现分为临床与隐性两种,隐性乳房炎没有明显的症状.在此重点说一下临床型乳房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12.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房炎是奶牛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多数乳房炎在临床上不表现症状,必须借助生化化验或细菌检查方可查出异常,称为隐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严重影响到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质量.还易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影响奶牛的利用年限,给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房炎治疗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乳房炎不仅严重地影响产奶量和奶的质地,是经济上一大损失,而且乳房炎患牛的发情率和妊娠率随乳房炎的病情加重而降低,直到淘汰处理,给奶牛业的发展造成巨大损失。笔者根据生产实践,将奶牛乳房炎类型、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1类型症状1.1隐性型乳房...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房炎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取得较多的成绩。但是奶牛乳房炎仍是奶牛场的常发病和难以防治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奶牛隐性乳房炎,由于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隐蔽性强。发病率高,目前仍是危害世界乳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就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危害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的、复杂的、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也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的多发病之一。生产中,奶牛隐性乳房炎导致奶量下降、鲜奶品质下降.影响奶农的效益和公司产品质量.为预防乳房炎的发生,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针对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应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6.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引起乳房炎的病原菌多达80余种。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无症状的隐性乳房炎高于临床型乳房炎.往往不容易发现。本文介绍了乳房炎检测方法和乳房炎的发生条件与防治措施,积极探讨采取奶牛乳房炎预防与治疗有效措施,达到减少乳房炎发生,增加奶牛养殖户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陈志艳 《当代畜牧》2013,(15):46-47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多发病,此病症会对奶牛养殖业造成重大的损失。采集某奶牛场的隐性乳房炎奶牛乳样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及无乳链球菌等细菌是主要的病原菌;致病菌对庆大霉素、磷霉素、西索米星和环丙沙星等敏感。笔者将试验结果与奶牛疾病防治现状相结合,制定出针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措施,以降低因奶牛隐性乳房炎造成的奶牛场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在奶牛场中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通过近4年对昌吉州54户养殖户350头成年的乳牛进行乳房炎及隐性乳房炎病因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发病率为33.41℅,隐性乳房炎奶牛阳性检出率为73.91℅。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炎的抗菌药物防治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奶牛乳房炎作为一种多因素疾病,除了易感牛、病原微生物与环境三者间相互影响外,其复杂性还表现在致病菌的多样性,从而给防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1,2]。今天,奶牛乳房炎仍是造成奶牛业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奶牛患各种类型乳房炎,经济损失相当严重。据报道,仅美国奶牛业每年因乳房炎引起的损失估计达20亿美元[3]。播虎等在1980~1989年对我国22座城市32个奶牛场乳房炎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奶牛临床型的隐性型乳房炎的发病率均高于国外报道[4]。本世纪础年。代,抗生素的问世及随…  相似文献   

20.
亚硒酸钠维生素E和左旋咪唑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作者统计,奶牛隐性乳房炎有25%~30%可转为临床发病,造成较大的损失,放对隐性乳房炎一定要进行防治。坦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放对其防治也有多种手段,药物防治是手段之一。目前报道的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药物较多,但有些由于有抗生素残留而影响经济效益,有些因方法问题而不适于大群防治。为此,作者于1998年2~7月,选择亚硒酸钠维生素E(简称硒E粉)和左旋咪叹这二种药物对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了防治试验。1材料与方法1.1检查及防治对象:广州某黑白花奶牛场27O头泌乳牛。1.2检查方法及到定标准:用CM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