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发展被忽视,城市化进程滞后.针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变城市偏向观念及确立城乡一体化意识、切实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支持、统一城乡要素市场、调整产业战略及统筹城乡二三产业等一系列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战略举措,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步骤.它既有利于从整体上改变农村面貌和城乡协调发展,又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扩大国内需求,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握"三农"规律,解决好"三农"问题,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建设...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颖举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661-5664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三大问题。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城乡二元供给机制和各级政府财权事权不统一、供给主体与供给方式单一等。所以,在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应当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顺序;理清各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职责,建立财权事权一致的投入分摊机制;鼓励与引导企业、非营利组织和私人参与,形成多元化供给格局;实行大村庄制,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4.
邬刚  周晓华 《农业考古》2005,(5):273-276
“三农“问题集中表现为三大贫困:经济贫困、知识贫困和生态贫困.“三农“问题具有三大特点:复杂性、危险性和紧迫性.要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依据以民为本原则、市场需求原则和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从市场经济体制、劳动体制、土地使用与开发体制等方面进行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5.
孙国强  刘慧娟  孙羽涵 《安徽农业科学》2011,(5):3129-3130,3134
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要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公共产品二元供给结构,实现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一体化,必须建立起能够统筹城乡发展、缩减城乡差距的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是恩施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问题。恩施州农业和农村工作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在分析恩施州“三农”问题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对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化解“三农”难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宁夏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志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904-14906
在分析宁夏城乡发展差距的基础上,探讨了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提出了统筹宁夏城乡发展的有关建议:创新制度,发展工业,以工补农,重视教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从不同层面描述了城乡差距、形成城乡关系失衡的危机意识。必须认识城乡统筹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规律的必然体现,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造成城乡分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政策造成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值得借鉴;打破城乡分割体制、实现城乡关系平等、协调、融合、发展是增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能力、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仁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338-7339,7341
就重庆市万州区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把万州建成渝东北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破解“三农”难题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余维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059-10060,10077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城乡比较、远近比较及民族比较的视角,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及文献数据分析得出延边地区农民旅游市场的特征。城乡居民旅游差异较大,远郊及近郊农民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出游组织方式、出游距离、旅游目的地选择、消费额等4个方面,民族差异性主要表现为旅游交通工具的选择、旅游时间长度、旅游消费额度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对新农村建设、消除"二元结构"和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长期以来,"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导致城乡分割,公共财政未能覆盖农村,造成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社会发展.文章对农村公共物品的界定及特征,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公共财政投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公共财政投入农村公共物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归纳连锁超市在我国农村地区发展动因的基础上,指出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根据我国农村消费品市场的自身特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加大农村公共品供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书群 《农业与技术》2007,27(4):138-142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普遍短缺与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分割的公共品供给政策、自上而下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程序、政府责任划分不清等因素密切相关,要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按照构建公共财政的思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品供给体系,完善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程序,明确各级政府的公共职责,创新农村公共品供给方式。  相似文献   

15.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评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义城乡统筹评测的内涵,在实质上应为城乡经济社会统筹评测.制定城乡对比比例形式的指标和其他重要指标相结合的简明、系统的指标体系,运用城乡发展最终一体化的指导思想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制定评测等级标准,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隶属度划分,得出在每个等级上的概率值,从而得出评价个体的评测等级.  相似文献   

16.
石军刚 《广东农业科学》2009,(7):332-333,350
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作为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也不例外.农业人口众多是我国一个基本国情.这就决定了我国就业的基本问题在很大程度E就是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但是中国多年来城乡差别发展的旧体制带来的一系列城乡就业不公平的政策则成为中国就业迟迟难以解决的主要障碍,因此,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对城乡粘合机制进行文献梳理发现:学界关于城乡粘合机制的论点主要有六点,分别是社区粘合说、中间地带粘合说、产业粘合说、生态粘合说、交通交流粘合说、文化教育粘合说;媒体关于城乡粘合机制的观点有六个,分别是人才交流粘合论、商业交流粘合论、公共服务交流粘合论、文化交流粘合论、涉农产业粘合论、公益组织粘合论。当前城乡粘合机制研究偏重于定性分析、宏观视角、分散论述及机制理解,预计未来研究将逐步走向定量实证、微观视角、系统分析与机理探索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offers a conceptualmodel for participatory research projects thataim to improve the sustainability ofagricul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The purpose of the model is to provide asystematic framework that can guide the designof participatory research projects, theiranalysis, and the documentation of results. Inthe model, conceptual boundaries are drawnbetwee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evelopmentand extension and between extension andimplementation. Objectives, activities, andactors associated with each of these realmsneed to be carefully selected, monitored, andevaluated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a projectusing well-designed indicators. The depth ofdisciplinary and methodological integration,and quality of participation needed to reachthe desired impact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however, needs to be determined on acase-by-case basis depending on the context andissues surrounding each particular project.  相似文献   

19.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市场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及其对土地资源配置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缺陷对构建农村土地市场的影响,提出了改革的思路,从土地征用、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宅基地流转、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4个方面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农村土地市场。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t模型,实证检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乡村干群关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改善乡村干群关系,公共品供给增加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改善乡村干群关系的重要机制。其中,生产型公共品供给和生活型公共品供给增加均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改善乡村干群关系中发挥重要机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乡村干群关系的改善效应在宗族文化强的村庄和村主任有管理经验的村庄更强。因此,改善乡村干群关系,应大力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构建兼顾高效与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鼓励以多元路径提供多样化的乡村公共品,以重塑村落共同体并增强村庄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