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铜山县现有连片桑园10万亩,年产茧3500吨,全年饲养春用蚕品种,方格蔟普及率达80%,蚕茧质量名列徐州市各县之首。丝绸工业已初具规模,丝绸工业年产值近亿元。实行了县、乡条块结合的茧丝绸行业双层管理体制,成立了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县丝绸公司,全县茧丝绸经济形势看好。他们规划在今后5年内,再发展桑园5万  相似文献   

2.
蚕业生产和蚕茧、丝绸加工业是重庆市农村和城镇传统的支柱产业,茧丝绸及丝绸成品出口又是我市出口的拳头商品.全市约有151万户农民栽桑养蚕,1994年茧款收入达到3.1亿元以上,在副业中仅次于生猪占第2位;蚕茧丝绸等出口创汇1.3亿美元,在单项出口商品中名列榜首,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l/6.我市蚕业与蚕丝业生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迅速,1949年产茧仅1.45万担,到1989年增长到50.8万担,增长35倍多.最高年产茧  相似文献   

3.
蚕业发展史的情况表明,蚕种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蚕桑生产的稳产高产,而且影响丝绸行业的兴衰.近几年来,桑蚕茧丝绸行业的迅速发展,蚕茧价格上涨,蚕农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蚕农的积极性,然而,作为蚕桑生产最基础之一的蚕种生产却十分令人忧虑,是整个行业最薄弱的环节之一,而且面临的形势日逐严峻.  相似文献   

4.
创建蚕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茧丝绸产业化经营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志用  杨斌 《广西蚕业》2004,41(2):34-37
栽桑养蚕是我们江苏省东台市致富农民的主要项目,茧丝绸是我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市现有桑园面积11万多亩,养蚕农户5.5万户,年产鲜茧12000多吨,拥有缫丝、织绸、服装等深加工企业20多家,行业年产值10亿元,利税5000万元。我们公司系东台市茧丝绸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肩负着全市(除富安外)的蚕茧生产、收购和经营,联结各缫丝及丝绸深加工企业。近年来为我市茧丝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先后多次荣获国家和省级茧丝绸行业主管部门的表彰,特别是对我们创建的蚕业合作经济组织及茧丝绸“一条龙”产业化发展的做法,同行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广西桑蚕茧丝绸科技创新成果有力地支撑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2013年,广西蚕茧年产量达32.34万吨,占全国蚕茧总产量的46%,蚕丝年产量达3.54万吨,占全国蚕丝总产量的26.36%,蚕茧生产与茧丝绸加工的总产值已达250亿元。  相似文献   

6.
<正> 1989年江苏省茧丝绸工作会议于1月29~31日在南京召开。杨泳沂副省长参加了会议,宋顺才副总经理就1988年的工作回顾与1989年的工作要求讲了话,叶士仁副总经理理、施明干副总经理、秦祥源经理分别就蚕茧生产、丝绸生产与丝绸出口工作发了言。1988年我省生产蚕茧8.75万吨,比1987  相似文献   

7.
<正> 历时四天的全省茧丝绸工作会议于二月十七日在宁胜利结束。高德正副省长亲临会议,作了非常重要的讲话,充分肯定了1989年全省茧丝绸生产和出口工作取得的出色成绩,蚕茧产量突破10万吨,丝绸主要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丝绸出口创汇突破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6,连续5年在全国同行业中居于首位,茧丝绸行业担负全省出  相似文献   

8.
朱雪明 《蚕桑通报》1993,24(2):38-39
我市是蚕茧的重点产区,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茧、丝、绸行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农工商各部门的密切配合,蚕茧生产持续发展,预计1992年我市鲜茧的收购量可达5.25万吨,比拆地建市后的1984年增长95.5%.丝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对茧丝绸行业的宏观指导,促进全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国家纺织工业局规划发展司日前联合下发了2000年度全国桑蚕种繁制发放数量、桑蚕茧和桑蚕丝生产指导性计划。 据统计,去年全国桑蚕产量约40万t,桑蚕丝产量预计4.76万t,目前全国茧丝供求基本平衡。随着我国丝绸产品出口形势的逐步好转,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逐步到位,预计今年国内外市场对丝绸产品需求将有所增加。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2000年度桑蚕茧及桑蚕丝生产总量应适当增加,计划全国桑蚕茧产量42万t,桑蚕…  相似文献   

10.
<正>我市现有桑园面积1.6万亩,年产蚕茧近1000吨。尽管全市桑园面积不多,但相对集中在通南少数乡镇,具有一定的区域优势。长期以来,我市针对这一特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努力生产优质茧,以优质取胜,走“少而高,小而好”的路子,狠抓蚕茧的优质高产。特别是1995年4月中旬组建茧丝绸公司以后,我们按照扬州市茧丝绸总公司和我市市政府的要求,把蚕桑生产、蚕茧收烘、茧丝经营组织起来一起抓,既促进了蚕桑生产的稳步发展,又推动了蚕茧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 一、理顺管理体制是发展茧丝绸事业的客观要求丹阳市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蚕茧产量平均每年以500吨的速度递增,1991年产茧量达9308.55吨,有缫丝厂6家,立缫机2980台,年产白厂丝750余吨,有绸厂46家,丝绸工业产值超3亿元。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副产品逐步由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我市原有茧丝绸管理体制明显暴露出了不相适应的一面。一是条块分割,亏损严重。蚕茧生产、收烘、缫丝织绸本是一个系统工程,但长期以来却被人为地分割成四块(蚕桑生产归多管,蚕茧收烘归供销,缫丝归工业,销售归外贸),削弱了行业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近几年来,丝绸公司干茧经营  相似文献   

12.
<正>2009年,中国茧丝绸市场蚕茧和生丝远期合约价格在一年内上涨了5万元/吨,生丝价格上涨了10万元/吨,丝绸行业成了真正的高风险、高利润行业。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痛苦后,丝绸人脸  相似文献   

13.
<正> 江苏省丝绸总公司于1988年1月26~30日在南京召开了全省茧丝绸工作会议。省政府对这次会议极为重视,会前省政府召开办公会议,专门听取了公司的工作汇报,开会时顾秀莲省长亲临会议作了重要讲话。1987年全省生产蚕茧7.8万吨,丝绸工业总产值21.89亿元,生产白厂丝9674.94吨。丝织品3.66亿米,丝绸商品出口创汇3.0079亿美元,国内销售总额3.1亿元。  相似文献   

14.
<正> 蚕桑生产是我市农村治穷致富的一条重要门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主要经济项目,到1992年年底桑园面积已达2.33万公顷(35万亩),生产蚕茧2.5万吨,形成48个年产茧1500吨以上的基地乡镇,产量占全市的89%。同时由于蚕桑生产的发展带动了一批乡镇茧丝绸加工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一个有效途径。但当前我市的蚕桑生产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一、蚕桑生产面临的困难1.供求关系的转变,影响到价格的稳定。近几年国内蚕茧生产的大幅度增长已超过了需求的增长;国际上一些经济比较落后但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国家,在生丝主要消费国的大力支持下,也积极发展蚕桑生产,产  相似文献   

15.
袁良军 《蚕学通讯》2009,29(3):54-55
1蚕桑生产面临的困境 蚕桑生产是我市农村的一项传统产业,也是广大蚕农收入的重要来源。长久以来,蚕桑生产的发展和蚕茧数量的增加,仅是依靠茧丝绸行业单一渠道购销两旺来实现,由于受国际市场丝价波动的影响,蚕桑生产时常出现大的起落,从种茧丝绸的行业产业链条特点来看,蚕桑生产较之丝绸市场具有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6.
《四川蚕业》2014,(2):61-61
<正>2014年4月29日,全国茧丝绸产销形势座谈会在广西南宁召开。商务部茧丝办、中国丝绸协会及各地茧丝管理部门,各桑蚕丝绸产区企业代表200多人出席会议。会议首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化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戴翔介绍广西全区茧丝绸产业发展状况;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钱有清同志作2013-2014茧丝绸行业运行报告。首先回顾了2013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一是蚕茧生产基本持平,2013年全国桑园面积84.7万hm2,  相似文献   

17.
<正>省政府于5月17日召开全省春茧收购工作会议:分析当前茧丝绸行业面临的形势,部署春茧收烘工作,确定今年我省春茧收购中准价为每50公斤640元.副省长王荣炳在讲话中指出,春茧是全年蚕茧生产的大头,相对于夏秋茧来说,春茧数量多、质量好、收益高.春茧收购工作的好坏,对全年蚕茧的生产经营和丝绸工业的生产将会有决  相似文献   

18.
<正>1995年以来,由于茧丝绸产销形势的剧变,蚕桑生产急剧滑坡,陷入困境,导致桑田面积,蚕茧产量大幅度下降,在这一片萧条的形势下,我市合沟镇蚕桑生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转变机制入手.引导蚕农更新观念,稳定情绪,切实以提高单产、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蚕桑生产得到了较好的稳定与提高.全镇13500亩桑园,1996年共发种47700张,生产蚕茧1625吨,茧产值2150万元,平均亩桑发种3.53张,亩产茧120公斤,亩产值1600元.总结近年来蚕桑生产经验,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 中江是四川省蚕桑基地大县,近几年来由于各级党政的重视,广大蚕桑技术干部、蚕农的努力,蚕茧产量有大幅度的增长,1993年全县发放蚕种31万张,收购蚕茧695万公斤,蚕茧产量的增加带动了丝绸工业的发展。1993年全县丝绸工业总值2.9亿元,利税达1304万元,桑茧丝绸行业产值3.5亿元,利税2100万元。1994年在遭受特大自然灾害情况,全县仅发放蚕种31.2万张,生产蚕茧780余万公斤,收购蚕茧635余万公斤,蚕农茧款收入9200余万元,取得了较好收成,茧丝绸工业产值达到5.2亿元。桑茧丝绸已成为财政增收、农民致富的骨干产  相似文献   

20.
1995年,是我市解放以来蚕桑生产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丝绸市场十分疲软,丝绸行业处境艰难,蚕茧大量积压,茧价大幅度下跌,加上遭受了春、秋两次严重的干旱袭击,蚕桑生产效益明显下降,蚕农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蚕桑生产遇到的困难是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1995年全市生产蚕种81万张,同比减少19.8%,发种1118902张,同比减少3.1%,产茧21813290公斤,同比减少11%.蚕桑生产虽然面临极大的困难,但经过各级领导、科技人员和广大蚕农的艰苦努力,仍取得了明显成绩.1995年桑树基础建设进展较大:全市共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