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苦瓜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胡开林  付群梅 《园艺学报》2001,28(4):323-325
 用苦瓜3 个差异显著的自交系为材料, 通过自交、杂交和回交, 获得两个杂交组合(ZH967281 ×G968031 和ZH961123 ×G968031) 的亲本、F1 、F2 、B1 和B2 各世代, 按照数量遗传学理论对其6 个世代群体的第1 雌花节位、单株坐果数、单果质量、果长、果径、果肉厚的遗传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6 个经济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加性- 显性效应模型, 且均以加性效应为主。第1 雌花节位、单株坐果数、单果质量、果长、果径在遗传中表现部分性, 有倾大值亲本的现象。果肉厚表现倾小值亲本的负向超显性。第1 雌花节位、单株坐果数、单果质量、果长、果径、果肉厚的狭义遗传力依次为69. 23 %、61. 94 %、61. 46 %、76. 18 %、28. 98 %和35. 09 %。  相似文献   

2.
以蓝山苦瓜中变异后代自交系G02-1为母本,以衡阳早白苦瓜G01-1为父本选育成的早熟苦瓜一代杂种春华苦瓜,从播种至始收75天左右,果实表皮绿白色,长圆筒形,突瘤,瓜形美观,单瓜质量380 g左右,平均每667 m2产量3 500 kg左右,抗白粉病和疫病.适宜长江流域早春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3.
兴蔬春秀是以福建地方品种自交系G160-2为母本、以台湾翠宝苦瓜后代自交系G209为父本选育的中熟刺瘤苦瓜,长沙地区春季从播种至采收80 d左右,瓜圆筒形,表皮绿白色,单瓜质量400 g左右,平均667 m~2产量5 000 kg,抗白粉病和疫病,适于长江流域及华南等地春露地和秋延后栽培。  相似文献   

4.
早白1号是采用株州长白苦瓜高代自交系9925-5-7-11-2-25与成都大白苦瓜高代自交系9903-1-3-4-3-4配制而成的苦瓜一代杂种。主蔓长3.5~4.0 m,节间长7~10 cm,生长势较强,分枝性强。叶片绿色,掌状浅裂。第1雌花节位为第9节,从定植到采收60 d(天)左右,比对照成都大白苦瓜早熟3~5 d(天),属早熟品种。商品瓜白色,表面条瘤与粒瘤相间,长圆柱形,瓜长约35 cm,单瓜质量250 g。果实口味清香、微苦,粗纤维少,口感细腻,品质优,商品性好。植株连续坐果能力强,前期产量约850 kg?(667 m2)-1,总产量约2 000 kg?(667 m2)-1,白粉病的田间发病程度低于对照成都大白苦瓜。适合长江流域春季露地或早春大棚种植,每667 m2定植1 800~2 200株。  相似文献   

5.
多肽1号苦瓜新品种是以湖南地方品种蓝山苦瓜与广东条瘤苦瓜杂交后代定向选择而成的自交系G189-4为母本,以从贵州引进的绿苦瓜与广东大顶苦瓜杂交后代中定向选择而成的自交系G102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多肽P含量高,达1.046mg·g~()-1)(FW),果实表皮绿色,果肩平,突瘤,圆筒形,瓜长28~30cm,粗6cm,肉厚1.1cm,味微苦,单瓜质量400g左右,一般每667m2产量3400kg左右。田间表现较强的抗白粉病和疫病能力,适宜我国南方地区早春栽培及加工专用。  相似文献   

6.
大肉2号苦瓜母本G10-26是由泰国曼谷苦瓜经7代自交分离选育的优良自交系,父本S5是从广西地方品种苏圩苦瓜经5代自交分离选育的自交系。其一代杂种中熟偏早,早期产量比苏圩苦瓜增产24.8%,总产量每667 m2平均3 414.2 kg;单瓜质量691.2 g,瓜长圆筒形,皮色浅绿,光滑油亮,大直瘤,肉质甘脆,味微苦,品质佳;较耐白粉病。已累计示范推广6 000 hm2。  相似文献   

7.
大肉 3号苦瓜是以G10 2 8和S2 16两个自交系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早中熟 ,早期产量与对照品种差异不明显 ,中后期产量较对照增加 17.9%以上 ,一般每 6 6 7m2 产 2 5 0 0~ 35 0 0kg,单瓜质量 6 5 0g ,果实粗圆筒形 ,平均瓜长 2 7cm ,肉厚 1.4cm ,皮绿色、油亮有光泽 ,大直瘤 ,果肉微苦甘脆 ,品质优良。较耐冷凉 ,在 2 0~ 2 3℃下能正常开花结果 ,较耐白粉病。  相似文献   

8.
苦瓜专用砧木丝瓜新品种蓉砧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蓉砧1号"是一个苦瓜嫁接专用砧木新品种,母本S1-7-2是从中蔬所引进的丝瓜材料S1-7经过2a单株定向选育而成的稳定自交系,父本S1-23-3是从四川省内收集的丝瓜资源经过3代连续自交选育的稳定自交系。该品种根系发达,与苦瓜嫁接栽培时,抗枯萎病能力强,嫁接亲和力高,共生亲和性好,耐涝、耐旱能力强,生长快,长势强,能改善接穗品质,增产达16%。  相似文献   

9.
张德  向长萍  李俊丽  孔令伟 《园艺学报》2010,37(7):1169-1174
对苦瓜3个自交系果实中的多糖结构和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法得到苦瓜粗多糖,进一步经过脱蛋白、透析等纯化工艺得到苦瓜多糖,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多糖组成,红外光谱法测定其糖苷键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生长环境下,3个苦瓜自交系多糖在其含量、单糖组成以及结构上均存在差异;苦瓜水溶性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此外3号和8号自交系还含有少量的鼠李糖和木糖;构型分析表明苦瓜多糖主要以α型和β型吡喃糖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0.
赣优1号是江西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以苦瓜强雌系Q11-2为母本,早熟高代自交系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绿白色苦瓜一代杂种,具有特早熟、优质、丰产,抗病、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是春季早熟栽培的理想品种之一,目前已在江西各地区示范推广,深受广大菜农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碧绿苦瓜的母本是从穗新 1号中选育出来的强雌株系 7 1 10 2 1 10 ;父本是从槟城苦瓜中选出的自交系槟选 3 0 1 1 10。该一代杂种果实长圆锥形 ,长 2 4~ 2 8cm ,横径 6 .3cm ,肩平 ,肉厚 ,单果质量 2 90g ,皮色浅绿有光泽 ,条瘤粗直 ,瓜形美观 ,品质优良 ;早熟 ,第 1雌花着生于第 14~ 16节 ;一般栽培产量 35 0 0kg·(6 6 7m2 ) -1,耐寒性较强 ,中抗枯萎病  相似文献   

12.
海蜜4号厚皮甜瓜的父母本分别是从国外引进的2个优良杂交种,经多代自交分离定向选择而成的优良自交系。海蜜4号为中熟网纹甜瓜,开花后40-45d成熟。果实整齐美观,高圆形,果皮灰白色,网纹均匀;肉色淡绿,肉厚4.2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以上,肉质松脆;不脱蒂,耐贮运。植株生长健壮,抗病性强。单果重1.5kg左右,产量2000-2500kg/667m2。耐高温,适合春秋季栽培,秋季栽培表现尤为出色。2004年11月通过国家级甜瓜新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13.
茄子果径遗传效应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小果径自交系I521593和大果径自交系SJ16212865为材料,通过自交、杂交和回交,获得亲本、F1、F2、BC1和BC2各世代,按照数量遗传学理论对6个世代群体的果长的遗传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茄子果径遗传方式属于数量遗传;其遗传效应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且以加性效应为主;控制果径性状的最少基因数目为4对;果径的狭义遗传力为61.45%.  相似文献   

14.
以曼谷青皮、碧绿1号和钦州大肉苦瓜为育种材料,采用双父本混合花粉杂交和后代系谱选择育成优良自交系,再经配合力测定选出优良一代杂种春丰50。该品种生长势强,果实粗棒形,纵径26.3cm,横径6.45cm,皮色翠绿油亮,一般单果质量420g左右。平均每667m~2产量3 500kg。  相似文献   

15.
绿箭是以国外引进资源材料自交系1252为母本,124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苦瓜一代杂种。早熟,植株生长势及分枝性强,坐果率高,果实长棒形,果皮绿色,粗条瘤,果长30~40cm,横径5~7cm,肉厚1.0~1.3cm,单瓜质量500~700g,每667m2产量2500~3000kg,对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的抗性比对照油绿1号强,适宜南方地区春秋栽培。  相似文献   

16.
齐甜脆的母本T0 8 1 6来源于当地农家品种铁巴青经多代自交筛选的稳定自交系 ,父本T0 3 2 3来源于风梨瓜经 6代自交分离选育而成的纯合自交系。该一代杂种果实椭圆形 ,黄绿色 ,表皮光滑 ,瓜肉绿白色 ,含糖量 10 .2 4 % ,脆甜清香 ;平均单果质量 4 2 5g ,平均产量 2 5 0 0 0kg·hm-2 左右  相似文献   

17.
雅绿2号丝瓜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雅绿 2号丝瓜是以从广东地方品种雅岗丝瓜中经多代筛选出的优良自交系雅 5 1 2 3 0为母本 ,用春丝瓜材料S 8的多代自交后代S8 1 2 10 10 10作父本配制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早熟 ,以主蔓结果为主 ,第 1雌花节位第 8.6节 ,果实长棒形 ,长 5 4.5 1cm ,横径 4.8cm ,单瓜质量 0 .36kg ,果色绿 ,棱墨绿 ,沟浅 ,瓜条匀称 ,味清甜。适宜广东省春、秋种植 ,一般每 6 6 7m2 产量 2 0 0 0~ 2 5 0 0kg。  相似文献   

18.
冠春4号是以自交系333为母本、自交系11为父本杂交而成的苦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早熟,分枝性强,主、侧蔓均可结果,主蔓第1雌花着生于第9~11节。瓜粗、长棒形,果绿白色,果实纵径26~32 cm,横径5~7 cm,瓜肉厚1.0~1.1 cm,单瓜质量400~600 g。早春大棚栽培产量3 200~3 500 kg/667 m2,田间对白粉病、疫病和枯萎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盛田华秀,适宜在四川、湖南、江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