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引 言近年来 ,随着我国林业工程建设速度的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逐步深入以及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 ,经济林产业建设也有了长足发展。经济林在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山区综合开发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发展农村经济的首选产业 ,同时 ,经济林也是发展林业产业、搞活林区经济、创造林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林种[1] 。到 2 0 0 0年底 ,全国经济林总面积已经达到 2 733万hm2 ,年总产量6 880多万t,总产值 132 0多亿元[2 ] 。经济林有近 2 0 0个不同树种和多种经营方式 ,其直接及间接产品有10 0 0余种[3] ,但是目前我国经…  相似文献   

2.
刘登 《森林公安》2005,(3):11-12
自从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天然林被禁止采伐,林业职工由过去的砍树人变成了栽树人,林业事业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对于森林公安机关来说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林产业建设现状、发展战略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经济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五大林种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得最好的林种。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自然条件复杂,经济林资源丰富。据专家研究统计,我国已拥有各种经济林木近1000种,其中大面积主栽的树种约60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我国经济林产业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繁荣城乡市场、优化食物结构、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的社会稳定等方面均发挥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经济林产业是林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是带动农村致富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达的经济林产业不仅为全社会增加有效供给,为工业加工提供充足原料,有效保障天然林和生态公益林不受破坏,缓解生态建设压力,还可以通过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群众增收、林业增效、社会增绿。  相似文献   

5.
张日清 《经济林研究》2012,30(1):151-15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林业生产地区生产力大解放的需要,将会极大地调动林农的生产积极性。现代经济林产业化建设是我国林业生产地区发展林业生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文中提出了现代经济林产业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即抓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机遇,快速健康地发展经济林产业,从而实现"国家得绿,农民得利"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推广经济林建设典型,实行科学化经营、规模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我国经济林整体发展水平,发挥经济林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林业建设、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龙头作用,国家林业局经过认真评审,将北京昌平区等62个县(市、区)确定为“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我区的宁城县及杭锦后旗列入其内。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确定@张傅文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加入WTO,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大的新形势下,我国林业生产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依靠科技进步,不断优化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生产是进一步发展高效林业、创汇林业的重要途径.发展经济林比其它林种能获得更为显著的经济效益,见效快受益期长,能够为林业建设积累转化资金,以短养长迅速搞活林业经济,从而大大提高林业产业的社会地位,加快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林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也是农村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林业生产对促进农业和其它产业的发展以及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使林业生产按经济规律加速发展,既收到良好的生态效益又收到最佳的经济效益,林业工作应当增强四个观念: 经济林观念。从50年代到80年代初期,容县持久地开展全民  相似文献   

9.
发展经济林生产要有水患意识*⒇毛向红孙吉定张金香王振亮顾新庆(河北省林业科学院石家庄050061)曹振兴(河北省林勘院石家庄050081)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作为农村高效产业的经济林发展十分迅猛,面积逐年扩...  相似文献   

10.
就武汉地区而言,经济林是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柱。发展经济林,是壮大林业支柱产业、推动林业两大体系建设的需要;是防洪抗灾、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也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分流下岗职工,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1.
安辉 《中国林业》2008,(15):61-61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的重大历史任务面前,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林业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认清林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作用,紧紧围绕“家有新能源、户有经济林、村有风景树”的思路,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把林业发展同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大力培育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的林业后续产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广大老百姓脱贫致富,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林业产业》2007,(6):63-63
青海省坚持“生态立省”的指导思想,在全面抓好生态建设的同时,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积极发展特色林业产业,林业产业出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具有青海地方特色的林业产业发展增长较快。高原冷凉花卉、中藏药、中国沙棘、枸杞等经济林种植、采集、加工发展迅速,以自然观光、生态教育为主的森林生态旅游形成了一定的旅游市场,成为青海省旅游业和林业产业发展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3.
肖俊 《绿色科技》2013,(6):243-244
指出了云南省是林业大省,也是集体林权改革的重点省份。林下经济的发展对于云南省巩固林改成果、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土地利用率具有重大意义。根据云南省林业产业的优势,提出了发展林下经济的政策建议,以形成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林业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一“在云南林业产业中,只有这一项是真正带动千家万户的,一定要把特色经济林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在今年9月底云南省人民政府召开的全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现场会议上,副省长孔垂柱对参会的州市及省林业厅、发改委、财政厅、水利厅、扶贫办等主要领导一再强调。“林业无产业就无前途。在林业的诸多产业中,与云南3139.9万农村人口、737.8万贫困人口、248.4万绝对贫困人口最密切相关的就是特色经济林产业。”云南省林业厅厅长白成亮也把特色经济林产业的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众所周知,云南是森林资源大省,同时它也是全国贫困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15.
傅建熙  田鹏  陈建 《沙棘》2006,19(4):32-34
从我国“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沙棘资源的实际出发,论述了发展沙棘产业是振兴“三北”贫困山区农村经济的希望。我国“三北”地区干旱少雨、植被稀少、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所以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很低,而沙棘是“三北”地区最有希望的经济林,只有发展沙棘产业才能使沙棘真正成为发展“三北”农村经济和贫困山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巨大财富。大力发展沙棘产业才能使“三北”贫困山区形成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农牧民收入增加和生态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卢燕华 《广西林业》2011,(12):47-47
经济林尤其是名特优经济林在提高森林覆盖率、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出口创汇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截至2010年底止,中国经济林树木种类有1000多种,经济林种植面积达3200多万公顷,总产量1.26亿吨,产值5158亿元,占林业第一产业产值的58.0%,成为种植业中最旺盛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月11-15日,由中国经济林协会主办的2002年中国名优林特产品交易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区的林业厅局近400家企业参加了交易会。交易会场面热闹非凡,琳琅满目的林特产品,无不显示出我国经济林果种类之多、产品之丰。名优林特产品交易的红火带动了各地经济林果的发展。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一些地方政府大力号召农民种植经济林果来脱贫致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这是好事,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应避免操之过急,好心办了坏事情。由于发展经济林果投资大、需要技术、且周期长,3…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当前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问题,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为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以引导生产者控制过热产品,发展特色产品,挖掘潜力产品,更好地发挥经济林产品在林业产业建设和农村脱贫致富中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经济林作为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统一性很强的林种,对林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辽宁省经济林产业发展迅速,甚至成为一些地区的支柱产业,在调结构、促经济、增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在阐述辽宁省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辽宁省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林业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可有效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渭南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发展林业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2006年,渭南市林业局继续统一思想认识,发挥资源优势,把造林绿化和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相结合,更加重视林业产业发展。各地一是进一步增强了发展林业产业的紧迫感,明确了本地产业发展的方向、重点。二是注重市场引导,产业带动,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兼用树种,依托林业重点工程扩大经济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